道士講中元節老規矩,七月十五那天再請祖宗已經晚了!

2020-12-20 輕口味故事

by:魯班弟子法明

01.

陰曆七月,馬上就要到七月半了。

關於中元節,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不信,而是自己或父母早早就離開了農村。

加上火紅年代,造成了文化斷層,久而久之就都不知道怎麼做了。

陰間和陽間,本就相輔相成。這些年社會上很多亂象,和陰陽不通很有關係。

歸者,鬼也。人之歸處,有什麼可怕呢?

那些老規矩,遵守者有福!

講講七月半接老客的一些注意事項及七月半出行的一些注意事項。

因為在南方和北方都生活過很長時間,所以兩邊情況基本上都了解一些。

中國各地基上都有接老客(故去長輩親人)的習慣,特別父母還在的,更會注意接老客。

告訴大家一件事:其實,鬼門從七月初就已打開,這是「他們」一年一度到陽間來的時間,也就是中元節。

這就是他們的廟會,和我們陽間上元節(元宵)一樣,會出來玩耍,而且他們也會看戲!

在這段時間,不管南方北方,就開始接老客回家,象辦酒一樣。

規矩是要單日接雙日送(陰曆),關於逗留時間,有家裡留七天的,有三天的,最少要一天。

無論你接七天三天還是一天,每一餐的飯菜絕對不能用上一次供過的。

也就是你上一餐擺過的東西,下一餐絕對不能再重複用。可以陽上人大家吃掉,也可以放冰箱裡。

現在不是都提倡節約糧食嗎,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我比較贊成接一天,就是單日接,第二天送。

02.

首先講怎麼接。

現在普遍不能放鞭炮,燒紙燒香都不行了,所以比較方便的還是天黑以後站在門口喊。

可以選初十一,十三,也可以初九,也可以初七,一般初十一和十三接是最多的。

有個問題要注意。如果兄弟姐妹多,都要接的話,一定要大家商量好不要搞到同一天來接。你可以提前,初七呀,初九啊,讓別人十一接,最好這樣錯開,因為他們就可以今天上這家,明天上那家。

天黑以後,家裡泡好茶,擺好糖果菸酒和水果,桌子凳子都擺好,然後到門口去喊。你點個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啦父母啦等等,還有別的祖宗,反正想怎麼喊就怎麼喊,喊他們進來喝茶。

接完後當天晚上基本上就不用管了。

第二天早上呢,可以上點稀飯,做點饅頭啦,或者是買點饅頭油條之類的,但是不要用肉包子,用饅頭就行了。一樣放一點點,一般都是用單數三個五個。

上茶食的蘋果什麼的也是用單數。

吃完早餐以後記得一定要供茶,上茶,還要把茶食之類的擺出來,但是一定不能是昨天剩的,要重新來。

到了中午,就開始上正餐。一般是上十個碗,七個九個也可以,但不能是八個。

你可以用小碗,用碟子都行,但是做菜時一定一定不要嘗,只能憑感覺加鹽加醬油加醋什麼的。

菜品參照過年就行,還有他們生前的喜好。以下幾樣不要用:

鴨子,黃鱔,泥鰍,狗肉。

十個碗擺好,把桌子凳子擺好,然後就請他們上桌。這時一定要篩酒,不要說哎呀,他生前不喝酒我就不篩酒了……

生前和死後是不同的,一定要供酒,哪怕米酒都行。

大約半個小時可以撤下來。再擺茶食水果什麼的,接下來就不用管了。

如果是家裡有遺像,就把遺像在客廳擺好,在像前燒香——在家裡燒香沒人來管。

關於遺像,為了避免嚇到孩子,我建議平常把它收起來,不要掛在外面——有些人的遺像殺氣比較大。

(關於遺像,法明師傅曾碰到過一個非常兇的,點連結觀看 )

到了七月半接老客的時候記得再把它拿出來。

晚餐可以做點麵條之類,供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再擺糖果茶點,同時可以準備燒紙啊這些東西,燒紙,香啊,包括紙衣服褲子啦,金銀首飾啦,這些東西裝一箱。

吃完飯供完茶果以後,就可以燒紙請他們走了,這時要提醒他們記得把東西帶走。

03.

說起燒紙,北方比較好辦,無論城市鄉村你在大街上找個十字路口就行了。交警城管都不會來管,當然很多地方晚上他們下班了。

南方就比較麻煩一點,特別是大城市裡面他不讓燒,要趕你走。而且也沒有在十字路口燒的習慣,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門前。

但是現在都是高樓,不方便。那就只有找水邊,就是小溪流邊,大河小河邊上燒。

我建議,最好是每個紙箱子或者是每個錢包(裝燒紙的紙袋)都寫上祖宗名字地址,這樣的話方便土地公公派送。

還有,一定要記住在旁邊燒點野香野錢紙,就是拿點在邊上燒,這樣可以避免那些無家可歸的不要來搶,送一點給他們,讓沒有家人管的孤魂野鬼也得一點。

另外還要燒點郵寄費,無論你給家人燒了多少堆紙錢元寶,也要在旁邊燒點錢紙和香當郵寄費,運費。因為有些可能沒法帶走。

以上是接送老客的一些規矩。

有人問,為什麼不是在十五號那天請客?

因為那天是中元節正日子,地府也要過節會舉辦大型活動,就和我們的上元節——元宵一樣的。

至於有沒有綜藝活動,跑男,快樂大本營,乘風破浪什麼的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肯定會唱戲。

祖宗們也要去看戲遊玩,別耽誤他們。所以最晚十四號要送他們走。

切記,七月十五晚12點,鬼門關關閉,鬼魂要是在這之前沒走,就走不成了!

04.

關於生活注意事項。首先你儘量不要外出,特別是十歲以下的小孩。但是有時候也沒辦法,比如可能要上父母家去吃飯,要上夜班等等。

記住,無論你是開車也好,騎摩託車也好,走路也好,一定要儘量靠邊上走,不要走中間。

因為他們是走直線的,不會轉彎,他們逢山過山,逢水過水,房子什麼的都擋不住他們。

所以你儘量靠邊走,不跟他們去對面碰上。然後儘量多轉彎,不要走直線。

如果走路時,你感覺到好像有點害怕,或者是有陰風什麼的,就轉個彎繞幾步走,千萬不要走直線,這樣的話就不會跟他們撞上,不撞上就不會受到陰氣。

受到陰氣的話極容易有感冒那種症狀——實際上,並不是感冒,你懂的。

關於祭祖,一年三次必須要做,春節前三天上墳山去拜年;清明掃墓;七月半請老客回家吃飯。

好了,今天就講這麼多。以後再講別的注意事項和故事。

light_taste

法明師父精彩故事還有很多,都是一線戰鬥經歷。注關【輕口味故事】,留言:法明

有些東西,關鍵時刻能救命......

再說一遍,傳統老規矩,遵守者有福!

相關焦點

  • 江南的中元節,請祖宗吃烏飯
    七月十五,農曆是叫作中元節,擱在江南便是鬼節,當外公說「七月鬼門開,八月鬼門關」的時候,我很好奇地問外祖父,「阿公,這些祖宗還真麻利,六月芯裡不出來,趕著七月十五出來,這是商量好了的吧。」外祖父只是笑笑,「家裡收成了,不能忘記家裡的三代仙員,等著陰間放假,就把他們請回家坐坐,吃頓飯,吃頓酒。」
  • 2018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中元節你了解多少呢
    馬上就是中元節了,這個節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還有很多傳說與禁忌,你知道中元節是哪天嗎?   2018年中元節是2018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六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
  • 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在廣西卻不是!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鬼節」、「七月半」,又稱壯族「團聚節」、「七月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本是漢族的祭祖節日,後來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壯族在內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在這一天祭祖。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2019中元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幾號中元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每年陰曆七月十五,陵園將安排各墓區代表參加盂蘭盆節,又叫中元節或鬼節。這一天傳說中是陰間的佳節,所以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界時陵園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問:2019年中元節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詳解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七月十五不止是鬼節,它還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
    #中元節#七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它變化無窮神秘莫測,被稱為復生之數,在陰陽之中反覆輪迴重生。農曆七月原本是一個酬神祭祖的吉月,到了東漢,道教興起,中元節一說也因此而來,從此七月十五變成了「鬼節」。七月十五又被叫為七月半,原先是酬神祭祖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秋嘗」來祭祀先祖,並非現在所說的「鬼節」。東漢時期,七月十五開鬼門的說法開始出現,每逢七月十五,道觀都會舉行祈福來為亡魂超度。
  • 農曆7月15才是中元節,為什麼廣西人要提前一天過?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會在這天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總有人問:「為什麼廣西人的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四,而其它省份卻是農曆七月十五呢?」作為廣西人,你除了知道那天要吃鴨,你知道正確答案嗎?
  • 七月十五祭拜什麼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
    七月十五祭拜什麼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今年的鬼節是9月5號,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 秦曄:府谷七月十五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秦曄/文七月十五,是一個盛大的華夏民俗節日,它原本為民間的祭祀之日,俗稱「孝親節」、「七月半」、「鬼節」。這一天正是道教「三元」之一,地官清虛大帝的生日,故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在這天舉行「盂蘭盆會」稱之為「盂蘭盆節」。
  • 中元節不只是恐怖的鬼節,其實還有很多內涵
    中元節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中元節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
  • 2018年中元節「鬼節」是哪一天 中元節的由來及各地習俗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中元節的由來「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介紹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並且中元節是一個有深遠歷史的節日,那麼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中元節是什麼意思呢?中元節祭祀的含義是什麼呢?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介紹  中元節釋義: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俗有燒衣包、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了紀念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但是在很多地區,中元中元節從七月十四就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很平淡,那麼,七月十四是中元節嗎?整理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以及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接下來,我們詳細來說說!
  •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因此2017年中元節是9月5日,星期二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傳說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而地官的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
  • 中元節很恐怖?它曾經比七夕節還熱鬧
    小時候,每到農曆七月十五,家裡的老人總是會給我們重複同樣的話:  鬼怪這個東西,對於小時候的我們,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長大後,我們已經擺脫了鬼怪的威懾,但潛意識裡,很多人還保留著七月半的禁忌。  但事實上,農曆七月十五,從最開始,並不是一個恐怖的日子。  農曆七月十五,我們可以稱其為中元節,也可以稱其為盂蘭盆節,民間更多的叫法是鬼節。
  • 中元節當天禁忌 中元節晚上出門要注意什麼
    我們都知道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這一天都會燒紙錢去祭奠已經逝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想念和祝福。  中元節當天禁忌  必須祭祀祖先  七月十五是傳統的祭祖節日,人們除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往往還會多準備一些食物、
  •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
    ,也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並且中元節還是一個有久遠歷史的節日,那麼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中元節祭祀的意義是什麼呢?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釋義: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俗有燒衣包、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