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入冬以來,呼和浩特市地區日平均氣溫較常年相比一直偏低,進入2021年,在開年第一周呼和浩特市又一次遭遇「霸王級」冷空氣的強勢侵襲,恰逢1月5日為「小寒」節氣,「小寒」節氣遇上「寒潮」天氣,兩者共同發力,造成呼和浩特氣象站在1月6日9時出現-27.2℃的最低氣溫,已達到了近35年來的最低氣溫值。小寒之後的這一天,是呼和浩特市35年來最寒冷的一個早晨。
由於此次冷空氣勢力較強,在冷空氣南下侵襲呼和浩特市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強的偏北大風,截至1月6日14時,呼和浩特氣象站已經出現瞬時14.1m/s的西北大風,風力等級達到6級。目前,全球拉尼娜形勢仍處在發展階段,因此呼和浩特市氣溫偏低的狀態還將持續。
此外,隨著氣溫降低,凍土深度不斷增大,呼和浩特城區凍土深達93釐米。按照中國氣象局業務規定,當地面溫度降到0℃或以下,土壤開始凍結時,應在每日8時觀測一次凍土,直至下一年土壤完全解凍為止。近日來,隨著冷空氣輪番來襲,使凍土深度相比2020年同期增加近20釐米。長期連續的凍土觀測對於工程設施的建造和穩定運行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凍土對抑制蟲害和農業生產都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今年冬天還會有多冷?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介紹,目前經歷的正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今年冬天還會有多冷?從未來預測看,後期還會有冷空氣活動,但強度達不到這兩次全國型寒潮的程度。1月中旬後期開始,部分地區的氣溫會逐漸回暖。而氣溫偏低的原因,一是北極極渦比較弱,有利於冷空氣入侵;二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於發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冬季全球溫度偏低的概率較大。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
【來源:內蒙古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