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寸土寸金的大環境裡,你支持火葬還是土葬?

2020-12-20 社會熱點夜雨說

站在個人的角度,我支持火葬、花草葬、海葬等等一切回歸自然、節約土地,死人給活人騰位置的喪葬方式。

但是我也會尊重那些堅持土葬的人,畢竟,現在的火葬已經不是理想中的那種形式了。至少我的家鄉目前是這樣,土葬和火葬的區別就是一個棺材裡裝著遺體,一個棺材裡裝著骨灰。火葬只是多了一道去火葬場的程序,談不上節約土地。倒是最近興起的放骨灰匣的墓園造價不菲,似乎成了一個新的賺錢生意。

客觀地說,現在還有很多祖墳都是修在山坡上的,沒有佔用良田,也談不上浪費土地,我們家的祖墳就在當地西山上的一片果園裡。果農很樂意自己多了一筆額外的收益,我們也放心果農會定期打掃墳塋周圍的雜草。

再說了,除了上一輩老人,我們這些年輕人對土葬已經沒有那麼執著了,我們更願意活在當下,人死如燈滅,死後怎樣處理其實沒什麼大意思。與其留著遺體被蟲蛀鼠咬、微生物分解,最終化作一堆白骨,還不如一把火塵歸塵土歸土。周總理等偉人都能選擇火葬,我們這些凡人還擔心什麼?

對於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來講,推行火葬或者花草葬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適當的規範喪葬產業的收費十分必要,這才是大眾最擔心的事情。

無論土葬還是火葬,都應該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最近火爆網絡的「搶棺砸棺」視頻就暴露出了急功近利的苗頭。宣傳推廣火葬,要有潤物無聲的情懷,要有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毅力。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人死為大」、「入土為安」都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再加上地域不同,土地資源也不同,在很多地方很早就留下了祖墳,短時間內真談不上浪費土地。與其強制執行,倒不如從現在開始把精力多用在改變下一代的喪葬觀念上,減輕喪葬費用,到時候自然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火葬。

總的來說,推行火葬是大勢所趨,但也不可操之過急,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過渡方式。

相關焦點

  • 農村喪葬改革:火葬好,還是土葬好?北大教授:支持土葬
    在我國歷史上的喪葬形式有很多,土葬是主流形式,火葬是在元朝以後才開始出現,還有崖葬、天葬、塔葬等形式。人在人世走一遭最大的公平就是都將沒有絲毫牽掛的離開人世,奮鬥一生的財富都將成為浮雲。一般情況下,選擇喪葬形式的時候會遵循當地傳統和離世人的意願,從而選擇具體喪葬形式。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火葬正在替代土葬成為主流喪葬形式,甚至有徹底取而代之的趨勢。
  • 土葬和火葬你更支持哪一個
    關於土葬和火葬歷來爭論不已,北大教授吳飛是土葬的堅定支持者,他主要的觀點有3個。1、土葬是傳統習俗之一,通過土葬也能讓親情得以延續,後人也能借著機會回憶和先人的點點滴滴。如果是火葬的話,那儀式就會非常簡單,以至於傳統喪葬禮俗也會消失,到時候親情會變得更冷漠。2、火葬對環境的汙染是一大問題,在環保化的今天顯得很是突兀。同時公墓越建越大、越建越多,很多土地資源被佔用。而公墓的價格也在年年上漲,不少人都承擔不起。如果採用土葬,多年後墳頭就會消失。
  • 土葬和火葬哪個更好?你更支持哪種殯葬方式?
    國家允許土葬的新規定如下: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的規定,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在2018年9月7日發布的《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在允許土葬的地區,國家提倡和鼓勵以深埋、不留墳頭的方式安葬遺體。國家目前也不是說全面禁止土葬,對於土葬或者火葬也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原則是以火葬為主,部分地方特殊情況也允許土葬。
  • 農村喪葬在改革,火葬完全替代土葬?北大教授:還是土葬好!
    以前人們生活水平落後的時候,基本都是以土葬的形式下葬,現在取而代之的是火葬。現在由於土地面積的缺失,國家對於耕地面積也是十分的嚴格,大部分土地都歸國家所有。所以火葬已經完全代替了土葬。土葬和火葬的好處壞處又有哪些呢?
  • 火葬還是土葬好?北大教授:恢復土葬,火葬是把人當垃圾
    作為一個傳統習俗方面的專家,他認為比之傳統的土葬,火葬其實更加耗費金錢、土地資源,甚至讓人有種將逝者當做垃圾的感覺;還有一點就是火葬對於傳統文化的的傳承,也有著不可逆性的破壞性。 那麼,火葬是否真的比之土葬要耗費金錢、土地資源呢?火葬的推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否有危害呢?你認為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呢?
  • 火葬還是土葬好?北大教授:恢復土葬,火葬是把人當垃圾
    作為一個傳統習俗方面的專家,他認為比之傳統的土葬,火葬其實更加耗費金錢、土地資源,甚至讓人有種將逝者當做垃圾的感覺;還有一點就是火葬對於傳統文化的的傳承,也有著不可逆性的破壞性。那麼,火葬是否真的比之土葬要耗費金錢、土地資源呢?火葬的推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否有危害呢?你認為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呢?
  • 土葬好還是火葬好?北大教授為什麼呼籲土葬?
    家中有人去世,一般進行土葬,但後來火葬越來越多地代替了土葬,成為新進「習俗」。北大教授曾提倡,取消火葬,恢復土葬。那麼為什麼這樣提倡呢?一、逝者尊嚴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的講究。例如,很多農村人不願意火葬,依舊土葬,覺得即使死後也應該軀體完整,火葬明顯與此衝突,並且很多人對火葬是感到害怕的。在剛推行火葬時,發生了不少紛爭。很多地方依舊悄悄舉行土葬,如果被發現,就會直接往逝者身上澆汽油燒掉。其實是沒有人性的,完全沒有考慮到逝者的尊嚴。相信這也與推行火葬的初衷相違背,沒有任何效果。
  • 喪葬改革,火葬將代替土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不如土葬
    這樣的費用也比土葬高那麼好幾倍,所以土葬最重大的好處就是費用低,而火葬相對於來說就高了好幾倍。但是同火葬相比,汙染也就沒有那麼多了,因為火葬燃燒產生的汙染和能源消耗,會影響周邊的環境關於到底是火葬還是土葬好。雖然現在火葬較為流行,但是也有一些專家表示支持土葬,北大哲學系教授無非就多次的表示,對於火葬來說,他覺得土葬對於逝者來說是一種尊重,是一套完整的禮儀。
  • 火葬還是土葬好?北大教授:恢復土葬,土葬更省錢省資源
    近日,一則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北京大學宗教學、哲學教授吳飛就提議恢復土葬,他認為,火葬更加消耗金錢與土地資源,給人一種把逝者當垃圾的感覺,丟失了葬禮中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此,網友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贊成,也有反對,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
  • 「土葬、火葬」哪個好?土葬將淘汰!北大專家:火葬還不如土葬
    1、火葬可以節約用地在農村地區,像以前採用土葬,一般都要用到棺木,在地裡挖坑,將棺木埋下以後,會佔用較大的面積,土地資源浪費很嚴重。而採取火葬,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點,不會佔用較大的面積。3、省時省力,更加環保衛生進行火葬,與土葬相比更加方便,沒有土葬那麼費時,也可以節約成本,經過高溫處理,更加環保衛生。雖然喪葬進行了改革,由火葬將土葬取代,但是在農村地區,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這種方式。
  • 喪葬習俗的強制性改制,火葬與土葬形式的隱性倫理之爭
    土葬的實行儼然成為了政府階級層次統治的必然要求。這樣的習俗文化鉗制,勢必在國情與當下的文化衝突中爆發出一波反對浪潮,民眾的基層文化訴求也在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中逐漸顯露出來。一場生計與不合理制度的對抗儼然將震動全國。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喪葬改革,全面告別土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不如土葬
    農民都習慣把家裡去世的老人埋在自家承包地裡,而承包地大多都是良田,因此,每一個墳頭都會佔用少則幾平方、多則十來平方的上好耕地。特別是隨著時間推移,未來農村地裡可能遍地都是墳頭。但火葬就不一樣了,火葬不需要棺木,地面不起大的墳頭,佔地可能一平方米都不到,比起土葬,更能節省耕地。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農村喪葬,火葬比土葬好嗎?北大教授:支持土葬,3點原因
    我國除了土葬,還有火葬、懸棺葬、天葬和塔葬等方式,這些喪葬方式是時代縮影的體現。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逐漸開始流行起火葬,火葬成為我國相對主流埋葬方式,但是針對土葬和火葬的爭議從沒有停止。在我國部分經濟貧困地區依然堅持土葬,堅持傳統喪葬習俗。
  • 有人建議恢復土葬,昔日話題重燃戰火,究竟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
    火葬火葬這個方式是國家提倡的,也是城市裡大多採用,或者唯一能採用的一種方式。這個雖然各個地方有相關的規定,但是還是繞不開當地的習俗,只不過所有的東西直接讓殯儀館或者是當地從事這個行業人一條龍的全部配套完成了,程序相對簡單了,也不像農村要擺幾天酒席。
  • 我國喪葬「大改革」,北大教授怒斥:火葬環保?土葬就不環保?
    ,也就是「死無全屍」是非常大的避諱,即使現在科學各種「灌輸思想」,也無濟於事,總而言之就是堅決抵制火葬。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死後也得不到安寧,雖說現在也有的人能接受火葬,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非常牴觸。
  •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提倡的將火葬改為原來的土葬?
    國家改土葬為火葬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土地資源在有些地區很緊張,這一改革也是從一個長遠的發展來看的,以中華民族的認祖歸宗的傳統思想文化來看,如果土葬的話,那些墳墓將會由後人看管幾百年不消失,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人口不斷的死亡,土地面積不斷的減少,土地更新率越來越低,假想一下再過個幾百年,或者幾千年
  • 為什麼在農村很多人選擇土葬而不是火葬?老農民的回答很有道理
    在農村,有人去世後會選擇土葬,入土為安,也算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按照老祖宗的說法,當一個人去世之後,只有埋在土裡才能得到安息,如果不能夠埋在土裡,家裡人也不會安心。對於中國人來說,落葉歸根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很多海外的僑胞在去世之後也會選擇讓自己的子女把骨灰等等送回祖國,《周記》裡面寫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表明土葬可能才是最終落土之處。雖然現在國家支持火葬,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區選擇土葬,那麼為什麼會選擇土葬而不是火葬呢?
  • 火葬那麼多好處,為什麼農村人死後都還是願意土葬?
    土葬,顧名思義就是人在去世以後,為逝者刨墳墓,進而將逝者埋葬在土裡面,讓逝者安息。相信很多農村的朋友對於土葬已經司空見慣了,認為人去世以後埋在土裡,這是理所應該的,社會在發展,如今安葬逝者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國家考慮土地資源等原因,開始全國性的推行火葬,火葬也比較省時省力省土地,可是很多農民朋友並不想把自己的親人火化,他們還是覺得土葬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