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甬派刊發的《東錢湖湖心堤能否免費開放還景於民》,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市民紛紛為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的下一步開發出謀劃策。
    今天,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旅遊與湖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湖心堤免費開放大勢所趨,最終肯定會還景於民。但湖心堤和小普陀景點的日最大遊客承載量只有7500人次,一旦免費開放可能會引起遊客量激增,影響遊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因而必須做好道路交通、遊客安全、停車場等方面準備工作。目前,他們正在調研今後的餐飲、民宿、商業、體育、文化等配套業態,以及交通疏導、環境保潔、遊客安全等應對細節措施,將加快工作進度,爭取早日免費開放。他們預計,最遲在軌道交通4號線開通到東錢湖之時。
    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美譽的東錢湖,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後花園」,與杭州西湖、法國安納西湖、匈牙利巴拉頓湖、瑞士琉森湖、瑞士萊蒙湖等國際著名湖泊締結友好合作關係,聲名遠揚。但連接東錢湖精華景區小普陀與陶公磯的湖心堤,多年來因一張門票的「擋攔」,結果擋了大部分人氣。有數據可作印證,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接待人次分別為383.83萬、393.43萬、413.99萬,而小普陀景區接待人次分別為51.8萬、57萬、62.7萬,只佔整個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的1/7左右。
    目前,東錢湖環湖徒步、騎行線路全長約40公裡。今後湖心堤免費開放後,整個東錢湖徒步、騎行線路呈「8」字形布局。既可以環「O」形繞一大圈,也可以環「8」字形的南湖或北湖繞一小圈,線路縮短至20公裡左右,徒步、騎行時間也將縮短一半。這樣,環南湖小圈串起了小普陀、沙山村、錢湖賓館、馬山溼地、韓嶺老街、中國攝影家協會寧波展覽館、水上樂園、陽光沙灘、王安石公園等景點。而環北湖小圈串起了小普陀、二靈夕照、南宋石刻博物館、福泉山茶場、下水村、十裡四香、紀家莊、南苑花博園、雅戈爾動物園、沙孟海書學院等景點。
    許多讀者向記者表示,湖心堤早就應該免費開放。從表面上看,推行這項舉措政府「吃了大虧」,但這是一項得民心的民生工程。東錢湖如何從「後花園」升級為「會客廳」,真正成為寧波的一張城市名片,需要高水平、高起點謀劃,要有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解決湖中心景點小普陀等交通出入難題,宜延伸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開挖湖底隧道,從目前終點站錢湖新城向東南延伸至小普陀站、韓嶺站,直至延伸到梅山新區。這從技術層面講可以操作,蘇州地鐵一號線在金雞湖開挖湖底隧道,已有成功先例。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熱心讀者建議,東錢湖的規劃建設應高度重視人的親水性,強化生態、旅遊、休閒、文化、商貿、居住六大功能。應從東錢湖的自然稟賦出發,深入研究湖與城的關係,把握城、湖、山、海、溪、谷、林、田、村、寺等要素。欲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為比較優勢、競爭優勢和產業優勢,關鍵要做到研究先行、規劃引領,發展觀光、會展、休閒度假、養老養生、文化創意、智能經濟等產業才會有清晰目標。
    寧波發展戰略研究會人士直言,東錢湖現狀規劃屬於「大景區、小新城」的模式,而杭州類似的規劃是「大景區、大新城」模式。從未來寧波城市發展戰略出發,東錢湖從景區到「城市客廳」的發展定位,關鍵在於將東錢湖區域從景區變成寧波城市副中心,從組團升格為城市副中心,科學把握空間布局,高度重視品質提升,提前統籌謀劃交通設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東錢湖的溢出效應、輻射效應和綜合效應,煥發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