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編者按: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突發 瞬間寂靜的電影院
2020年的春節與以往有所不同,正當電影市場從業者緊鑼密鼓地為一年一度的春節檔做各項準備之時,疫情的出現,令一切工作都畫上了暫停符。自1月23日起,包括電影《唐人街探案3》《奪冠》《姜子牙》《緊急救援》在內的定檔影片相繼臨時撤檔,隨後,電影院也為了防止人群聚集而陸續暫停營業,關上大門,票務平臺也同步開通各渠道退票流程,降低觀眾損失。前一秒還人流如潮而分外熱鬧的電影院,瞬間便寂靜下來,等待著後續重開大門。
謀變 《囧媽》轉網播引爭議
電影院自暫停營業後,多部新片的上映計劃被打亂,此時部分作品選擇另謀出路。1月24日,電影《囧媽》率先邁出腳步,宣布棄院線轉網播,這也是歷史首部在線首播的春節檔電影。而三日總播放量超6億次,觀看人次達1.8億人的數字,也證明了《囧媽》轉線上所產生的市場效果。然而,這也引起業內的爭議,其中,院線、影院端的從業者認為該片破壞了行業規則,令電影院受到侵害,但也有從業者認為這是特殊時期下片方面對市場挑戰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求生 電影院化身零食電商
以票房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電影院,自暫停營業以來一度處於一分錢也無法入帳的困境。面對成本仍持續產生的經營壓力,自今年2月起,包括大地影院、博納影院、金逸影城在內的電影院化身為零食電商,試圖通過售賣店內零食、飲料、電影周邊等庫存產品來降低損耗,獲取一定收入,部分電影院還表明可以同城送貨上門,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但出售庫存產品所帶來的銷售收入相對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電影院的生存挑戰,迫使從業者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完善電影院的商業模式。
回溫 橫店影視城掀開機潮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電影市場逐漸顯現出回溫的信號,橫店影視城在今年5月迎來的開機潮便是佐證。據公開數據顯示,橫店影視城當月開拍劇組達49個,籌備劇組則有62個,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並有4000多名在冊「橫漂」演員相繼返回橫店,重新投入到拍攝工作中,此後人數還在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橫店影視城的影棚、不同場景也紛紛被搶定,尤其是熱門取景地往往需要排隊等待。面對內容創作端的復工,這也意味著電影市場保持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成為穩定市場今後發展的基石。
復甦 電影院停業半年後重開大門
半年的等待時間後,電影院終於迎來重開大門的消息。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明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隨後,相關防疫指南也相繼發布,並對電影院的上座率、場次間隔時間、清潔消毒措施等明確規範。而為了幫助電影院最初能夠更好地復工,多部經典影片以及高票房影片紛紛重映,率先帶領觀眾走向線下電影院。
探「雲」 多地電影節「雲端」相約
隨著劇組恢復拍攝、電影院的大銀幕重新亮起,為了推動電影市場有序復工,各地電影節也重新制訂新的籌辦計劃。7月底,上海國際電影節拉開帷幕,一個月後,北京國際電影節也重新亮相,而相聚「雲端」成為各大電影節不約而同的選擇。以北京國際電影節為例,不僅電影展映方面覆蓋線上線下,影迷可在視頻網站、電視頻道實現「雲觀影」,參會嘉賓也能以「雲連線」的方式參加相關論壇活動,同時,北京國際電影節還推出「雲展位」,幫助展商實現線上的交流與溝通。
熱映 「十一」創國慶檔影史第二高票房
今年的「十一」國慶檔有些特殊,不只是因為中秋、國慶兩節「撞檔」,也與這是電影院復工以來首個大檔期密不可分。而最終的票房成績,令人們感到欣喜:在影院75%上座率的限制之下,10月1日-8日電影總票房達39.5億元,拿下了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亞軍,觀影人次則達到9950萬人,同時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的票房也雙雙破10億元。這證明了觀影需求的同時,也表明電影市場復甦情況向好,並需要更多優質原創內容推動持續發展。
整裝 電影大佬齊發新片單
市場復工已步入正軌,電影大佬們也忙碌起來。9-11月,包括萬達電影、騰訊影業、華誼兄弟、阿里影業在內的多家電影大佬陸續對外公布旗下的新片單,數十個項目先後亮相,既有已成系列的《唐人街探案3》《誤殺2》《拆彈專家2》等作品,也有由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刺殺小說家》《第一爐香》等,還有融合奇幻、科幻、災難等不同元素的《侍神令》《749局》,此外展現歷史的紅色經典《1921》《鐵道遊擊隊1939》等作品也露出更多信息。同時,整裝待發的電影大佬們也給市場帶來了更多活力。
超越 全年電影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10月15日,國內電影市場發生了一起標誌性大事件:全年電影票房累計達到129.5億元,正式超過北美同期票房成績,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與此同時,多部新上映影片票房也超過10億元,其中電影《八佰》更是實現超30億元票房。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影票房規模持續擴大,何時超越北美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而此次目標的達成在證明電影市場穩步復工、觀眾展現出較高觀影需求外,也再一次激發出從業者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決心。
固穩 博納影業IPO過會傳利好
電影市場回溫的速度逐漸加快,而11月5日晚間博納影業IPO過會的消息,也從資本市場層面傳來利好。自2016年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到2017年遞交招股書正式向A股發起衝擊,博納影業中間經歷了上市審計機構被調查而中止審查、影視行業併購上市審查愈發嚴格,以及疫情衝擊影視行業等波折。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博納影業的過會也證明了資本市場對於影視行業仍較為看好,且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與支持,提振了整個影視行業的發展信心。
記者丨鄭蕊
編輯丨張蘭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