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立冬過後你會發現夜長晝短的情況更加明顯了,到了傍晚一眨眼的功夫天就黑了,早上天亮得也更遲了。立冬除了夜長晝短,同時意味著冬季的正式到來,而在立冬這樣的傳統節日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氣美食。因為大家都主張在立冬期間吃一些滋補或者應景寓意好的食物,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安穩度過大冬天。
立冬吃大蔥
眾所周知,北方人是出了名的愛吃大蔥。不過在立冬節氣到來之際,南京人就有吃大蔥的傳統習俗,當地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因為南京的冬季以溼冷為主,吃具有辛辣味的大蔥能夠幫助身體排汗,趕走溼寒之氣,寓意能夠讓家人在寒冷的冬季能夠身體健康。
立冬吃羊肉
「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說的就是立冬節氣的傳統英式文化了。不少南方地區在立冬這天都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頓熱騰騰的羊肉火鍋。就算不吃羊肉火鍋也會燉上一鍋紅燒羊肉或者羊肉湯。因為羊肉早已被大家定義為驅寒暖身的滋補食材,所以在冬季初始的立冬期間,羊肉特別受歡迎。
立冬吃餃子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南方人的傳統節日食物花樣豐富,而對於北方人來說,沒有什麼是一頓餃子不能解決的。而立冬吃餃子就是北方人的傳統習俗,不管是羊肉大蔥餡、豬肉白菜餡,對於北方人來說,「萬物皆可餃子」,所有的傳統節氣都可以用餃子來慶祝。熱騰騰的餃子,就著醋、蒜、大蔥,那叫一個香!
立冬吃薑母鴨
立冬節氣,福建閩南地區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人有著吃薑母鴨的傳統習俗。薑母鴨是一道傳統名菜,近代源於福建泉州,之後流傳至中國臺灣以及全國各地。鴨肉一直深受大家喜愛,脂肪易於被人體消化和吸收,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滋補食材。之所以大家會選擇在立冬期間吃鴨肉,就是為了應景而食,滋補身體安穩度過寒冷冬季。
立冬吃鹹肉菜飯
老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是眾多旅遊愛好者必去的打卡之地。除了風景優美之外,立冬的傳統習俗也特別有意思。老蘇州人會選擇在立冬這天吃上一碗鹹肉菜飯,肥瘦相間的鮮肉配上打過霜的大青菜和米飯,米飯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煮熟,越嚼越香。雖然我沒有吃過正宗的鹹肉菜飯,不過我想和自己吃過的臘腸燜飯味道應該差不多。
立冬吃甘蔗
「立冬食蔗齒不痛」是潮汕人多年來推崇的一句俗語。意思是立冬節氣期間吃甘蔗,來年就不用擔心牙疼的情況發生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潮汕盛產甘蔗,而且當地的甘蔗時令周期特別長,能夠從9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4月。相比於甘蔗汁,用嘴巴慢慢啃著吃顯然要過癮得多。而且,甘蔗還可以烤著吃,你吃過嗎?
立冬吃餈粑
在福建閩北地區,尤其是三明沙縣一帶,立冬節氣有吃餈粑的傳統習俗。糯米磨粉煮熟放入石臼中反覆捶打,揉搓成不大不小的團狀,蘸著白砂糖或者鍋裡加上各種食材煮著吃,蘸糖吃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寓意是為了慶祝秋季的豐收以及祝願家人安康、幸福圓滿。
今日立冬,這7種傳統節氣美食別忘了吃,應景寓意好,安穩過冬天!立冬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以及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秋去冬來,大家一定要注重保暖,經常給家人吃些有滋補作用的食物,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夠更好地抵禦寒冬的侵襲。
免責聲明: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