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荒漠貓」被拍到,帶著4隻貓仔閒逛,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2020-12-11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有說法認為,人類文明的出現將世界分為自然界和人類界,進而將動物分為生存在野外的動物和生存在人類社會中的動物。

那些生存在人類社會中的動物由於人類的幫助,生存狀況要比野生動物好一些,因此人們往往對野生動物賦予更多的關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許多地方都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使野生動物得到「喘息」的機會。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祁連山國家公園與北京大學聯合展開對荒漠貓生存狀況的調查,並且於近期公開了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在野外布置紅外攝像機,捕捉到了荒漠貓的身影。在這次的調查中,有五隻荒漠貓一起出鏡了,其中一隻為母貓,其他四隻都是它的孩子,母貓帶著4仔閒逛,5隻荒漠貓一起出現實屬罕見。

荒漠貓是一種什麼動物?

荒漠貓的體色多為棕灰色或者沙黃色,身體的毛髮茂密而豐厚,生活十分有規律,白天幾乎躲在窩裡休息,到了傍晚時分開始外出活動,夜晚是它們活動的頻繁期。荒漠貓同樣以齧齒動物為食,除此之外它們還以鳥類、旱獺等小型動物為食。

荒漠貓雖然是野貓眾多種類中的一種,但是它的外形看起來和家貓較為相似。比較不同的點在於荒漠貓的體型要比家貓大一些,而且尾巴更長。根據之前的研究情況顯示,荒漠貓能夠適應許多惡劣環境,因此人類可以在荒漠、高山灌叢、高山草甸等地區看到荒漠貓的出現。荒漠貓已經被定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保護名單中。

為什麼荒漠貓在野外很罕見?

儘管荒漠貓能夠克服許多惡劣的環境條件,但是它們在野外的數量也並不多,導致人們如果不通過野外攝像機捕捉的話,很難看到荒漠貓的出現。對於荒漠貓罕見的原因,野生動物專家給出了幾點原因。首先,荒漠貓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一般情況下貓科動物一次能夠誕下2到6隻幼崽,但是野外的生存環境險惡,通常能夠存活的個體最多只有3隻左右。

如果荒漠貓一窩產下6隻幼崽,那麼幼崽最終的成活率最多只有50%,因此該物種的種群數量並不充足。其次,氣候變化、自然棲息地遭到破壞等原因導致荒漠貓的食物不斷減少,它們為了生存只能遷徙到其他有食物來源的地方,因此中國許多原本存在荒漠貓的地方都已經看不到荒漠貓了。

五隻荒漠貓一起出現說明什麼?

據了解,自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開啟對荒漠貓的專項調查後,工作人員多次捕捉到荒漠貓出現的場景,但是從來沒有一次發現5隻荒漠貓一起出現。在獲得該發現之前,祁連山國家公園的青海片區分別出現過5隻雪豹同框和6隻兔猻同框,再加上這次5隻荒漠貓同框,說明祁連山國家公園的自然生態良好,有關部門對該地區的保護工作做到位了。

此前,就已經有研究人員認為兔猻和雪豹的出現說明了該保護區的食物鏈還是保持較為完整的狀態,這次荒漠貓的出現更是印證了研究人員的觀點。中國作為發展起步較晚的國家,我們在摸索著如何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出現了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好在我們很快就發現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及時改變了發展策略。

儘管很多野生動物無法給我們的經濟發展帶去直接的效益,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存在更多是維護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類和自然生物共同生存在一個大系統裡,相互之間的聯繫是不可切斷的。

資料來源:

環球網 8月7日 《祁連山:五隻荒漠貓罕見同框》

相關焦點

  • 5隻荒漠貓同框出現,母貓帶著幼崽集體外出,這種畫面太少見了
    雖然幾乎所有的省份都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但是保護區裡的一些動物仍然比較罕見。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祁連山國家公園的研究人員通過野外紅外攝像機捕捉到了5隻荒漠貓的鏡頭。該鏡頭顯示一隻母貓帶著4隻幼崽在戶外活動,根據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畫面十分罕見,這是為什麼呢?
  • 「敦煌保護區首次拍到罕見的荒漠貓!」「騙人!這不就是家貓?」
    「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首次捕捉到了荒漠貓的身影」,相信這條新聞讓不少喜歡貓的小夥伴們相當激動,然而點進視頻一看,很多人都愣住了,然後問了同樣的問題:「這玩意和家貓有啥區別?」荒漠貓生活在海拔2800-4000米的地區,這些地區大多是草原、戈壁、荒漠地區。全世界只有中國和蒙古有荒漠貓的分布。荒漠貓的數量不多,估算目前在國內也只有萬隻左右。它們行動隱蔽,很難被發現,即便在野外被拍攝和目擊到的次數也相當少。
  • 四川阿壩拍到荒漠貓
    資料顯示,荒漠貓是中國所有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特有種(只在中國分布),並且和大熊貓一起,是中國僅有的兩種特有食肉動物。因為目擊記錄不多,迄今依然被認為是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當天天晴,4~5℃的溫度,在溼地公園一待就到了下午三點過。
  • 敦煌首次拍到荒漠貓!被譽為世界上最兇的貓之一,網友:想養
    貓和狗是最受歡迎的2種寵物,各有各的特色,狗狗喜歡親近人類,而貓咪非常高冷,但是很可愛呀,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養貓。只是有一些貓是不能人工養殖的,這些貓因為比較兇猛,不適合當寵物。荒漠貓就是不適合養的一種野生貓咪,這種貓咪還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兇的貓,這個是敦煌西湖保護區用紅外線攝像頭首次拍到的荒漠貓!
  • 敦煌西湖保護區首次拍到荒漠貓,荒漠貓就長這樣?
    荒漠貓,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也就是說,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這種貓!荒漠貓的別名是草貓,草猞猁,切唐匈布,分布在蒙古,四川,青海,甘肅一帶,這次拍到荒漠貓,是敦煌西湖保護區首次拍到荒漠貓,這次的拍攝,還拍到了野駱駝,金雕,猞猁,沙狐,刺蝟,鵝喉羚等野生動物。
  • 我國唯一貓科特產——「荒漠貓」,被科學家拍到啦!
    你知道荒漠貓嗎?其實,荒漠貓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2007年,我國科學家在四川西部,拍到了世界上第一張野外荒漠貓的照片↓此後,科學家們雖然能偶爾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卻無法觀測到更多的生存蹤跡。
  • 男子在阿壩縣拍到了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意外拍到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  劉先生工作的地方距離阿壩縣70公裡。11月29日,他去阿壩縣辦事,正好還有時間,便拿著相機去了縣城附近的多美林卡國家溼地公園。  「都要準備走了。」
  • 他在阿壩縣拍到了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劉先生拍攝的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意外拍到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他記憶裡,這隻貓距離自己大約四五米的樣子,陽光和灌木的影子一同覆蓋在它的身上,「我看到它的同時,它也回過頭看到了我,就這樣我們都站定了彼此注視。」劉先生看到了貓淡藍色的虹膜,開始他還能聽到貓發出來的「哈——哈——」聲音,接著看到它舔了嘴,劉先生抓住時機拍下了這隻貓的照片。
  • 青海湖區域首次拍到的荒漠貓的正面照片,荒漠貓是何種動物呢
    青海湖區域,工作人員首次在該區域記錄到荒漠貓,並且首次拍攝到荒漠貓的正面照片和視頻影像。 荒漠貓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西南地區,棲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荒漠,山林邊緣、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等地帶生活。
  • 中國特產貓科動物荒漠貓,出現在敦煌,太萌了!
    一些外國人非常喜歡大熊貓,甚至不遠千裡來到中國只為見大熊貓一面。有些特產動物適合子啊野外生存,而有些的野外生存能力相對來說較弱,所以就得把他們重點保護起來,比如說被國家重點保護的大熊貓。近日,在敦煌的西湖保護地區,紅外攝像機拍到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捕捉到了荒漠貓的身影。荒漠貓是啥貓?
  • 這隻貓咪一胎只生了一隻貓仔,而貓仔長大後的樣子讓人笑噴了!
    養過貓的鏟屎官都知道,一般貓咪懷孕兩個月,最少也要生四五隻貓咪,生下七八隻貓咪也是很正常的。就算沒有養過貓咪的同志們應該也知道,貓咪一胎不會只生一隻貓仔,因為一般貓咪生的越少存活率越小。而這隻貓咪就做到了,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不在多,而在精!
  • 青海湖區域首次拍到荒漠貓,眼睛直直的盯著鏡頭
    用數位相機拍攝下照片放大查看時,發現該貓科動物耳尖長有棕色長毛,甚為機警,確定其為瀕危貓科動物——荒漠貓,這讓尕布藏才郎十分驚喜,匍匐靠近拍攝到了清晰的影像資料。這是在祁連山迄今為止拍到的正面最清晰的荒漠貓影像資料。視頻截圖荒漠貓主要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非常警覺,經常在人類發現之前便已避開,或利用其完美的保護色不被人類發現,觀察和研究難度極大。
  • 青海湖區域首次拍到荒漠貓,眼睛直直的盯著鏡頭
    用數位相機拍攝下照片放大查看時,發現該貓科動物耳尖長有棕色長毛,甚為機警,確定其為瀕危貓科動物——荒漠貓,這讓尕布藏才郎十分驚喜,匍匐靠近拍攝到了清晰的影像資料。這是在祁連山迄今為止拍到的正面最清晰的荒漠貓影像資料。視頻截圖荒漠貓主要在夜間和晨昏活動,非常警覺,經常在人類發現之前便已避開,或利用其完美的保護色不被人類發現,觀察和研究難度極大。
  • 青海湖區域首次拍到中國特有種荒漠貓正臉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今日(12月13日),新京報記者從青海省海晏縣漁政管理局獲悉,工作人員在青海湖巡湖過程中首次在該區域記錄到荒漠貓,並首次拍攝到該物種正面清晰照片和視頻影像。尕布藏才郎拍到的荒漠貓。
  • 罕見!龍陵首次拍到倆野生巨松鼠「同框」畫面
    5月25日,記者從龍陵縣木城鄉政府獲悉,當地鄉幹部蔡雙發首次拍到了兩隻野生巨松鼠「坐享美食」的生動畫面。據他介紹,2020年4月以來,這兩隻巨松鼠經常躥到木城鄉政府周邊的大青樹、紅木樹(木荷)等高大的樹上玩耍、覓食,吸引了許多當地人常來駐足觀看,一時間它倆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和「主角」。
  • 此山有貓,不在荒漠
    10月的小貓們2018年12月,當我們再次發現這個家庭時,小貓的體型和體色幾乎已經同大貓並無差別,身體上的花紋也變得如成年般若隱若現,尾部也同大貓一樣,只留有3—4個清晰的黑環——這時,在夜間,我們有時甚至難以區分究竟是貓媽媽還是小貓。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的視頻畫面上,闖入了只小動物,是玉兔還是只貓
    在央視直播畫面中,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點旁邊,一隻濃尾小動物從畫面上跑過,成為了另一熱議話題。大家紛紛猜測在這風雪天地、那麼寒冷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出現的會是什麼小動物。有網友熱情地稱這是玉兔在恭祝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也有網友說是狐狸、草原狼之類的動物。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的視頻畫面上,闖入了只小動物,是玉兔還是只貓
    在央視直播畫面中,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點旁邊,一隻濃尾小動物從畫面上跑過,成為了另一熱議話題。大家紛紛猜測在這風雪天地、那麼寒冷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出現的會是什麼小動物。有網友熱情地稱這是玉兔在恭祝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也有網友說是狐狸、草原狼之類的動物。
  • 攝影愛好者:灌木中抓拍到中國僅有的荒漠貓
    當天天晴,4~5℃的溫度,在溼地公園一待就到了下午三點過。劉先生當天在溼地公園拍攝的野鴨「都要準備走了。」劉先生回憶,這時候距離他不遠處有一群鳥在亂叫、紛飛,「野外觀鳥的經驗告訴我,鳥應該是受到了驚嚇,紛飛著做驅趕的行為」。想到不久前在公園裡遇到過黃鼠狼,劉先生決定走過去看一眼。
  • 蕭山圍墾拍到黃頭鶺鴒 這種鳥兒在浙江非常罕見
    4月份,候鳥開始遷徙。它們在南方過完冬,春天飛往北方繁殖。一群群遷徙的候鳥中,有一種鳥叫黃頭鶺(音同「積」)鴒(音同「玲」),它的頭部及以下的羽毛是亮麗的黃色,那種黃色很純很純。  昨天,浙江野鳥協會宋建躍傳來幾張黃頭鶺鴒的照片。他拍過350多種野生鳥類,這是他第一次拍下模樣玲瓏的黃頭鶺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