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肯定對蜀中唐門不會陌生。
可以說除了金庸外,幾乎每個武俠名家都寫過這個善於使用暗器、毒藥的門派。
那為什麼他們對這個善於用暗器的門派如此鍾情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唐門的來歷
蜀中唐門和少林武當這些傳統門派不同,是一個完全虛構出來的門派。
傳說中,蜀中唐門善於使用機關、毒藥、暗器,而且出手狠辣歹毒,一出手必要人命。唐門雄踞於四川,是一個沒人敢招惹的門派。而唐門也仿佛與世隔絕,很少有人到江湖中行走。但只要他們一出手就會掀起「腥風血雨」。
雖然,咱們中國歷史上並沒有類似唐門這樣一個門派或者世家。但唐門卻並不是完全虛構出來的。
清末民初,武術大師杜心五的大弟子萬籟聲,於1928年,根據見聞典故,撰寫了一部中國武術練習方法的書,名為《武術匯宗》。
書中,提到一個清末民初的奇人四川唐大嫂,說唐大嫂善於用帶有劇毒的毒砂。凡是中了她毒砂的人,遍體麻木,不能動彈,刮破體膚,終生膿血不止,無藥可醫。
但是,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唐大嫂其人直到現在還在爭論中。因為既不知這人的來歷,也不知道去處。相關縣誌也不見其人。可以說在《武術匯宗》出版以前,世人皆不知道,四川有一位使用毒藥暗器的奇女子。
不論唐大嫂這人是否存在,但蜀中有一個善於用暗器的唐門,從此流傳開來。
但是,這時候唐門的名聲並不大,也沒多少人信。直到一位武俠小說的大家出現,蜀中唐門之名從此名揚天下。
這位武俠大家名為宮白羽(1899—1966),是民國「北派武俠小說五大名家」之一。(另外四位是鄭證因、還珠樓主、王度廬、朱貞木。)
宮白羽撰寫武俠小說時,參考了頗多《武術匯宗》的內容,將唐大嫂由一個人變為整個唐門,使唐門在往後的武俠小說中,大放異彩。
唐門暗指外來文化
唐門在武俠世界的設定頗為詭異,可以說是亦正亦邪、既不願與名門正派結交,也不屑與邪魔歪道為伍,一般都沉溺於毒藥和暗器的研究。但是只要他們一出手,必是「血腥風雨」
江湖中人,無法窺視蜀中唐門暗器和他毒藥的秘密,所以對這個神秘的門派無不畏懼三分,輕易不敢招惹,敬而遠之。
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唐門的設定和西方人非常相似。
清末之時,洋人使用火器(暗器),毒藥(鴉片)給咱們中國帶來了莫大的屈辱。凡是中了他們的「暗器和毒藥」幾乎可以說是無藥可醫。
他們不屑和清政府結交,也不願意和民間社團合作。完全獨立於「江湖之外」。而當時的中國,對於他們火器的秘密完全是一無所知。甚至發生過義和團用黑狗血對付「洋槍洋炮」的 愚昧事件。
最重要一點「洋大人」行走天下,當時的國人,無不卑躬屈膝,畏懼三分。
所以,我大膽猜想,在武俠世界中,蜀中唐門,就代表著外國人。
要知道,宮白羽是社會反諷武俠作家,他的作品以諷刺社會現實而聞名。他筆下威震武林的大俠,一遇官府便做小伏低;絕世高手,被小輩偷襲擊斃;比武招親的英雄,只招來地痞流氓的輕薄欺辱。
所以,他創作出唐門,很可能是用來諷刺當時的」洋大人」。
獨一無二,三環四扣,五申六索,七巧八如意,九天十地羅喉神針。古龍《情人箭》中唐門先祖仗以震懾天下群雄
同時,唐門對江湖的衝擊,也預示著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衝擊。
在暗器加毒藥的攻擊下,腐朽的江湖實在是難以招架。只有在蓋世英雄的領導下,中原武林才能擊敗入侵的蜀中唐門。
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直接寫西方人,而是用蜀中唐門來暗喻?
這個理由很簡單,如果武俠小說中出現使用火器的洋人,那這個江湖,已經算不得江湖了。
就比如金庸的《鹿鼎記》,因為火器的進入,那個江湖崩的一塌糊塗。再強的武功,也頂不住一發火槍,強如神龍教主,也要向不會武功的俄羅斯人卑躬屈膝,只因為俄羅斯人手中有火槍。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
而到了現代,很多武俠作品中,出現了西方人。但是這些西方人,出現在古代江湖,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看著就出戲。
很難想像,一群西方人,穿著漢服、修煉著內功、用著長劍,滿嘴的江湖規矩,快意恩仇;如果再加上一個東方不敗的空手接炮彈。那畫面實在是有些辣眼睛。
小結
我想,正因為蜀中唐門身上,能看到西方文化的影子,是一個中西方文化結合的門派,所以唐門才一直經久不衰,大受歡迎吧。
以上只是我突然間腦洞大開的想法和分析,如有不同意見,請隨便拍磚,但是請您溫柔一點。
註:有史學家考證,蜀中唐門指的是四川開縣的唐家拳,這一門派以拳術和竹鏢自成一系,從明末傳至今天。但是,我本人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很可能是為了炒作而牽強附會,因為唐家拳雖然使用竹鏢,但並不會用毒,和唐大嫂其人沒有半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