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水墨年鑑大展,精選作品欣賞

2020-12-10 假裝懂藝術

四個多月沒寫觀展記了,一來看展少,二是提不起興致,今天為了這個展覽特意跑了一趟,這是一個除了開幕式人潮湧動(大咖雲集蹭合影),其他時段都無人問津的展覽,實在有點可惜。今天整個美術館只有三個人:一個前臺,一個我,還有一個「貼身」安保,還好我是一個訓練有素的看客。

這個坐落在通州運河商務區的安美術館,還是頭一次聽說,請來央美的趙力教授操刀策展,學術水準不用擔心。在這裡舉辦這麼一個重量級的展覽沒有得到應有的響應,像極了中國水墨畫的現狀。必須吐槽的一點是展覽的布光特別的差。

建設中的通州運河商務區

一層偏傳統;二層偏當代、觀念(水墨僅為工具,不拘泥技法)。京派大寫意花鳥似乎排除在外,或許是其在學院派中式微。

王明明《晴暉》,最有意思的是那三隻鳥

有種誰也不鳥誰的意思

王明明《初雪》是庚子立春畫的,那會正值疫情肆虐,萬物蕭颯,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回想起依然惶恐萬分。

袁武《百年肖像》系列之李大釗,對那些有識之士的紀念,人物刻畫生動,尺幅雖小,濃墨黑袍卻很有力量感。

這是魯迅,現場有6幅,陪襯的背景山水稍有單調

把宣紙四周摳成鋸齒狀,像是老照片,挺有新意

潘公凱《一團和氣》的荷花,更像是一團亂麻,與其父潘天壽倡導的傳統中國畫相去甚遠,韻味沒有,技法也沒有,還是老題材。

崔振寬《又上華山》系列,初看如爬山虎般的藤條,原來是華山,果然夠險絕,的確如直板般的平面峭壁。

周韶華《神遊黑龍江》,作品擺在重要的位置,特意查了一下,1929年的老先生,他的代表作還是很好的,但是展覽的兩幅作品的確看不出好來。

林海鍾《湖上春雨春消息》,可圈可點

丘挺《太行幽谷圖》,尋太虛之境

丘挺《雲山圖》,米家煙雲浮現,潤氣更足

丁觀加《西風吹下紅雨來》,破除傳統中國畫標準,典型的中西融合。

曾健勇《諸野之隱》,他給傳統中國畫加了一個童話版的濾鏡,讓傳統不再那麼沉悶,這或許是發展中國水墨的一個好方向。

曾健勇《諸野之境》,傳統筆墨功夫深厚

程保忠《無覓處1》,絲線般的枝條,大面積的留白與淡渲染,營造出空無一人的孤寂。繪畫功夫很好,這份空寂更像日式所崇尚的氣氛。

程保忠《無覓處2》,之前看過一個短視頻講中日庭院的區別,日式是營造死寂般的無人之境,對自然是五體投地般的膜拜;而中式是將五彩繽紛的自然引入我家,我在院中遊,移步換景。箇中神韻在畫中亦可體會。

徐樂樂《開臉集系列》,真好,用精到的筆墨線條與恰到好處的用色,想像著、記錄著前人的面孔,仿佛時空穿越,又那麼地親切、自然。畫中的容顏,也是時下的你我。

何家英《歲月的遺痕》。細碎、嚴謹的小寫意筆法,不愧是工筆畫出身,能力超群,無懈可擊。

何家英,記錄大山裡的那些人

江宏偉,當下流行的「飄柔」工筆風,這幾幅效果一般,個人更偏好方政和。

周京新《天池山寂鑑寺寫生系列》,淡墨的運用精到,意境深遠,江南庭院和深山古寺的韻味十足,文人騷客的必備良品。

筆墨功夫太了得,意境營造氣韻非凡

周京新《天池山寂鑑寺寫生系列》,讓我沉醉其中的一組。

潘汶汛《花草小童》,白色比留白更奪目

彭先誠《生肖系列節選》龍、虎、牛、馬

這虎有幾分古拙之氣

杜小同《晨》,中國水墨很適合表現渲淡之感,如清風拂過,不驕不躁、不憐不戀,泰然處之。

杜大愷《汝將餘霞鑄成山》,簡單中見雄強

王子琨《白月光》,小巧玲瓏,趣味真

王子琨《靜如水》

馬駿《山林意1》,靈動瀟灑,無拘束

馬駿《山林意2》,進山閒遊

劉慶和《襲人》,玩筆墨和當代觀念的高手

青澀之氣最具殺傷力

徐冰《英文方塊字書法:羅馬牆藍調》,其實傳統道教中的「鬼畫符」就是這個樣子的。天書、地書、圖案符號,徐冰總在尋找一種通用的溝通語言,其實最後誰都不認識。

王璜生《日課雜詞》,把練字整成了畫

胡偉《交河故城》,綜合材料,很像國展作品

郝世明《草木》,絹本工筆,善用表現性很強的線條,這幅圖片視覺效果不佳。

郝世明《出石》,在天然的石頭上作做畫,再部分雕刻,形成很有意思的視覺效果。

杭春暉《藍色馬賽克》,一直都看不太懂,平面圖像立體化。

《紅馬賽克和淺紅桌面》,這個系列一直是我的欣賞認知度盲區。

梁銓《玉泉》 茶、色、墨、宣紙拼貼,有點給多了,留三幅就行。

仇德樹《裂變》,完全是製作效果

谷文達《遺失的王朝i系列之二》,研究得太深,想通過一幅畫面都表達出來是很難、很難的,畫面的能量沒有那麼大,繪畫是視覺藝術,看見後再覺察,太深奧的東西,還是需要解釋。

章燕紫《荷爾蒙》,就是這個味兒

李皓《墨格》,就像一片編織袋

姜吉安《春秋繁露》,現成品繪畫,在一些現成的產品上簡單繪製,再組合在一起,像是把實物搬上了牆,打破畫面與實物之間的分隔。

有想法、動手能力強的人,可以嘗試一下

徐累《互行-3》,將不同時空的戰馬強行拼合,產生碰撞感,暗示著不同文化或觀點的對話與融合。

徐累《石上浪》,我一直對徐累工筆畫的用色很難接受,但背後的文化思考還是值得探究的。

彭薇《窺-23》,窺探的視角,沒有人的出現,總會覺得偷看得不過癮

彭薇《窺-7》,人去哪兒了?

徐華翎《踏雪尋梅》,看了好一會兒,應該是在列印的江邊雪景圖案上畫了藍裙子少女,打破材料和人們的慣用思維。

在封塔納砍三刀的畫作上,覆蓋一層自己畫的工筆人物,兩種極端對立的藝術語言的對話,不分你我,強扭的瓜不甜,也甜,視覺效果真的很好。

張見,不動人,玩的變形,圖片看不出來

康春慧《硯山之二》,也不太動人

康春慧《朝雲著》,漂亮的繁花

田黎明筆下的朦朧與天真爛漫,是記憶過於模糊,還是不忍直面年華的逝去。

田黎明《近在眼前》,不是拍得模糊,是他畫得淡且虛。

方力鈞《疫情日記》,記錄身邊的藝術家朋友,方力鈞是從「當代藝術F4」中成功升級的一位,從標誌性的大光頭到現在的水墨人物,記錄著身邊的人,真實而生動,筆墨也精到。

劉琪《夢窗疏石》,簡化了技術和空間,簡中見情趣。

劉琪《龍山》,動物擬人化,靜待訴說人

孫皓《青春的紀念版》,完全使用西畫的繪畫理念,只是通過水墨畫出來,網上流傳的一些老外畫的中國畫,就是這個味兒,類似於偏工寫的水彩畫。

李津《聞春圖》,吃喝玩樂的真性情的李津

李津《春》《秋》,夠大、夠黑,看著像是兩段大蓮藕,也像生機勃勃的熱帶植物。

秦修平《井上有一》人物像,很強的人物描繪能力,能摳出人物的精神氣質。

秦修平《席勒》人物像,畫得太帥

李孝萱《廢言》,都廢言了,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在看 留言 分享 打賞

子陽藝藏出品 | 原創文章 | 歡迎轉載合作

請聯繫 | 主編

相關焦點

  • 傳統古建碰撞當代水墨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
    展覽現場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年鑑展之外的另外一方舞臺,以空間敘事的展陳方式,呈現當代水墨的精神世界。同時,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融合中,彰顯出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的重要意義。
  • 「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走進百年老宅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郭蓓) 12月5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平行展,在臨平書院開幕。展覽跳出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走進百年老宅薛家吳氏中丞第。據悉,此次平行展是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與當代碰撞融合中,彰顯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文化輸出方面重要意義。同時,以藝術版權的形式將當代水墨作品融入公共空間,是中國當代水墨年鑑項目繼年鑑展、主題展、藝術家個展之後,又一次創新性實驗。
  • 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展覽海報近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擔任藝術總監,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林書傳擔任策展人,共邀39位當代水墨藝術家參展,展出80餘件作品。
  • 「檔案」與「閉環」: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亮相南藝美術館
    李小山與部分參展藝術家及「中國當代水墨年鑑」項目出品人合影 2020年11月19日,「檔案:逐漸形成的閉環——2020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五周年特展
  • 水墨畫大師 鍾正川亞洲巡迴作品展開幕
    他曾舉辦數十次以上的個人畫展而他的作品也曾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洛陽,深圳,海口等各地拍賣行拍賣。在2016 年,鍾先生也被香港大公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邀請到香港舉辦 「鍾正川水墨畫學術展」。到場的人都對他在水墨畫領域的學術成就和社會成就,融合中國文化與南洋文化、繼承名家精髓卻又自成一派的水墨風格表示讚嘆。
  • 《藝展中國》 李冬水墨繪畫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全國公安美協主席、中國鐵路美協副主席、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畫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文化管理學會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理事。  被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首批「火車頭職工藝術家」稱號,被全國公安文聯評選為「文藝之星」,被中宣部、人力資源保障部、中國文聯提名「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 水墨丹青金陵梅,縱筆揮灑江南春,畫家王來根作品欣賞
    1992年江蘇十人赴日本邀請展,獲佳作獎。1993年入選上海友好城市中國畫大展,獲銀獎。1993年入選九三中國畫全國大展,優秀獎。1994年入選南京市山水畫研究會水墨畫五人提名獎。2004年入選中國文人書畫北京邀請展,獲金獎。2004年首屆徐悲鴻杯全國書畫大展,獲銀獎。2005年第五屆大河春天杯全國書畫大展,獲精英獎。2005年第二屆中國當代名人論壇,獲銀獎。
  • 8幅未曾展出的饒宗頤作品亮相「全球水墨畫大展」
    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 丁梓懿)「全球水墨畫大展——教育篇」開幕典禮24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展覽展出200幅從全球五大洲徵集得來的水墨佳作,以及8幅國學大師饒宗頤未曾展出過的作品。  這200幅畫作均為六尺或八尺整宣巨型畫作,分為「花鳥」和「山水」兩大主題展出。
  • 藝術家賀祖斌:《馬到成功》作品系列欣賞
    賀祖斌 湖北武漢人 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主要展覽2019年 春生夏長——中國當代水墨藝術邀請展2018年798國際藝術交流展2017年 秦皇島之夏——中國繪畫作品展2016年 工在當代 中國美術館2016年 「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今日美術館2016年 「之上」當代水墨名家邀請展 天米藝術空間2016年 「韻
  • 上海嘉禾舉辦當代新水墨及潮玩作品展
    上海嘉禾拍賣有限公司在上海精耕十年,以弘揚海派文化為己任,交出優異答卷,在2020秋季暨十周年慶拍賣會上,上海嘉禾以總成交額7.3948億元的佳績,成為拍賣界名副其實的頭部企業。上海嘉禾在創新之路上從不停歇,十周年拍賣會上首次推出的現當代藝術和國潮專場也是異軍突起,拍賣現場人氣爆棚,吸引更多年輕藏家入場競拍。
  • 《中國藝術設計年鑑2020-2021》藝術作品·論文徵稿
    《年鑑》集學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主要收錄美術作品、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新媒體創作和學術理論研究六個方向的作品與研究論述,(2020-2021·第八卷)新增設計師「千人訪談計劃」欄目。《年鑑》出版後被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臺灣樹德科技大學等國內外數十家美術館、院校圖書館收藏,是國內深具影響力的藝術專業文獻,是藝術設計行業重要的傳播溝通平臺,是藝術從業者創作道路的有力鑑證。《中國藝術設計年鑑》被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年鑑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並同時進行網絡出版。
  • 袁汝波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作品《塬風》、《新石頭記》入選全國八屆美展,《獎狀》入選全國人物畫展,《消失的靜地》、《蕩鞦韆》入選全國體育畫展,《和諧》入選全國工筆畫展,《老人》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出工》被中南海收藏,紀念毛澤東《講話》全國美展,《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全國畫展》入選中央美院美術研究主編的《2004年中國畫藝術年鑑》。
  • 心象-意象 賀國光水墨畫作品欣賞
    1987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受聘於美國《世界藝術研究院-中國書畫院》研究員。He is a Chinese painter who is now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 園·音|謝士強水墨園林作品展
    園·音謝士強水墨園林作品展主辦:蘇州市美術家協會承辦:蘇州三元美術館展覽時間:2020年12月8日-16日展覽地址:蘇州三元美術館(十全街2010年中國畫作品《夏首清音》榮獲中國美協主辦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並收藏。2012年中國畫作品《夏首清陰二》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作品展。2013年中國畫作品《玄嶽勝境》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泰山之尊中國畫作品展。
  •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在日本京都開幕
    《水墨時代 · 張立作品展》於2019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WEスペース畫廊開幕,展出了張立近一年創作的水墨作品。日本著名詩吟「景心流」的宗師佐佐木一景先生及弟子,在3月31日與張立共同進行了一場「雅集-詩吟與水墨的對話」活動。在「雅集」上,張立完成了水墨作品《孤山春江圖》,並與「景心流」藝術家們合作誦讀了三首唐詩,「景心流」的藝術家們則吟唱了中國詩人白居易、杜牧、孟浩然、蘇軾等人描寫春天的詩歌,同時還為觀眾表演了源自中國古代的「劍詩舞」。
  • 水墨水鄉│鄒明中國畫作品展將在風篁美術館開幕
    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2015年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展的部分作品和近幾年來的新作,我們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努力的創作,不斷探索。希望這次展覽能為東莞市民和美術界同行帶來一次美好的視覺享受與藝術交流。關山月美術館,深圳2004 彩墨心路——鄒明彩墨陶藝作品展,亞明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2002 鄒明彩墨陶藝作品展,中國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馬來西亞第一現代美術館2017 水墨東方-中國當代水墨-美國展2016 水墨東方-中國當代水墨-義大利展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今開幕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今開幕 2020-12-25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李霞 12月11日,本周五,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藝術大展《水墨文章第六回 我法像心》即將啟幕。
  • 看展|「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近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這是展出的部分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25日開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夏明勤)記者獲悉,作為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的年度壓軸大展,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與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將於12月25日下午在該館正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