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猜一猜誰是宮崎駿的繼承人
2013年,世界動畫大師宮崎駿在新作《起風了》公映後,宣布了自己不再製作長篇動畫的決定。而另一位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勳雖然沒有官方宣布自己隱退的消息,但耗時八年的完美之作《輝夜姬物語》或許也將成為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的最終作品。至此,屬於宮崎駿和高畑勳的動畫時代真的要結束了。其實,很多年前當宮崎駿「詐退」時,大眾都在討論他的接班人。他個人最為喜愛的近藤喜文早已先世,而才華橫溢的今敏也在幾年前辭世。「後宮崎駿」時代誰將成為日本動畫界的領軍人物?因執導《穿越時空的少女》而一舉成名的細田守或許是其中一位,經歷了《夏日大作戰》和《狼之子雨與雪》的洗禮後,今年的新作《怪獸之子》或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日本動畫界的地位,並朝著世界級大師的方向前進;而另一位備受矚目的動畫導演即是70後動畫才子新海誠,從《星之聲》到《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再從《秒速五釐米》到《言葉之庭》。新海誠用其獨特的動畫語言向世人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年過不惑的他雖然遇到了些許坎坷,但依舊被備受期待。
「宮崎駿風」候選人——
細田守: 在獵奇中表現無奇
◎淹然
就像藤纏樹,細田守的名字常常緊挨著宮崎駿。
當宮崎駿宣布引退的時候,所有目光落到細田守身上,很多人說,他是最有力的接班人之一。更早的時候,媒體稱他為「被宮崎駿拋棄的男人」,起因是,細田守曾被委任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但最後卻被中途換下。以上,是關於細田守的一些毛邊,它們透露出一些消息,比如,為什麼細田守的電影容易讓人想到「宮崎駿風格」?但同時,它們僅僅是一些毛邊,言說細田守,最好的辦法還是深入他的作品。
1967年出生的細田守,小時候喜歡的是《銀河鐵道999》,後來迷戀的是維姆·文德斯、相米慎二。24歲時,他入職東映公司,成為一名動畫師,參與過《灌籃高手》、《龍珠Z》的原畫工作,也曾擔任《鬼太郎》、《數碼寶貝》的分集導演。細田守留給東映的最後一部作品,是《海賊王劇場版6:狂歡男爵和神秘島》,而這也是他作為動畫長片導演的出道作。它是讓海賊迷們最不買帳的一部劇場版,那股灰暗的調子,不是他們所知的海賊王。
現在,人們更願意談起的,是細田守此後的三部長片:《穿越時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戰》、《狼之子雨與雪》。無一例外的是,它們都收穫了一大片的讚美,而後兩部作品在市場上收割的16.5億和42.2億日元,也代表了細田守的票房號召力。
不難發現,細田守做得最好的地方,是他的舉重若輕,這在《穿越時空的少女》裡最明顯。這部電影說了什麼故事呢?它說的是,一個少女得到了穿越時空的超能力後,沒用它拯救地球,而是拿來多唱幾個鐘頭K,搶先吃掉原本會落進妹妹肚子裡的布丁,當然,她躲過了交通意外,但更多人記住的,是她努力想要逃離那個男生的告白。但最後,當她意識到這場逃離有多輕率時,那個男生卻必須回到未來。所以,這部片子並沒有長成我們想像中的超能力題材的模樣,細田守把它拍成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片,寫的是留在那段年月裡的痛感和悔意,而他給出的描摹呢,皆是生活裡的細碎之事。
類似的,《狼之子雨與雪》也有一個值得渲染的噱頭——狼人的故事。但末了,細田守感興趣的是一個成長的故事,他把篇幅花在了兩個小狼孩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上,表面上留給觀眾的是一段傳奇,但真正想說的,還是我們每個人經歷成長所要付出的代價。顯然,細田守在盡力避開一個獵奇的視角,向眾人表露其中的無奇。至於《夏日大作戰》,它有典型的日式熱血,而且,它還真是一個拯救地球的片子,但細田守還是塞進了一段淡淡的初戀,這讓這部作品看上去不至於那麼好萊塢。
細田守在動畫業界,為人稱道的一項技法,是無影作畫——意思是,不通過刻畫陰影表現人或物的立體感,靠的是畫面運動。這當然是技術層面的解釋,但很奇怪,細田守的鏡頭裡,有傷感,也有悵然,但好像不覺得那是投射在主人公心頭的一道陰影,你可以說那是一道傷痕,淺淺的——曾經的痛,而今也有一種動人。換句話說,細田守給主人公們留下了釋然的餘地,《穿越時空的少女》和《夏日大作戰》裡都有哭戲,而且是少女的大哭,但哭過也就好了,就像細田守喜歡用一大團一大團的白雲作為影片的過渡段落,用來引渡那些灰暗時刻。
所以,你說細田守像極了宮崎駿——比如,他們的片子多以少女為主角,又比如《狼之子雨與雪》裡的人與自然,但這些是表面因素。他們的相同處也許是,細田守對雲的追逐,宮崎駿對風的捕捉,讓他們的影片都顯現出一種素樸之美。只不過,歷經大時代浪潮的宮崎駿,遠比細田守的作品來得更沉,更壯闊——《起風了》飽含的時代張力,是細田守所沒有的。相比之下,細田守的長處自是舉重若輕,但在宮崎駿面前,還是輕了。
你看,當細田守需要顧及更大的受眾面時,他的輕盈就容易滑向輕巧。
細田守說,在他製作電影時,總想著要拍給主人公那樣的人看。按他的意思,《穿越時空的少女》自然是拍給高中女生看,而《夏日大作戰》則是拍給所有人看——因為此片描述了一個大家族,這就有些合家歡電影的意思了,調子輕快些倒也正常,但這股歡鬧勁兒卻蔓延到了男女主角的愛戀,片子的結局是——男主的臉頰被女主輕輕一吻,隨即滿臉漲紅、噴鼻血、暈倒。具體來說,這段朦朧之戀的筆法,起初很淡,但最後卻落下那麼一記重音,照顧了受眾期待,顯出了類型片固有的輕巧。
當年,細田守參加吉卜力研修生考試,結果落選,宮崎駿去信細田守:「你如果進入吉卜力,你的才能一定會被磨耗殆盡,所以才不讓你通過測驗。」這是宮崎駿的惜才之心,正如他所擔心的,後來的《哈爾的移動城堡》白白耗費了細田守極大的心血,也令細田守在業內的聲望遭遇重創。但好在,細田守的才能終究綻放在世人面前。他用拍真人電影的力道,製作動畫電影。以《狼之子雨與雪》為例,細田守在此片中的幾處視覺化表述,都有神採。比如,他以一段學校走廊的橫移鏡頭,描寫狼孩姐弟雨和雪的慢慢長大,又或者是雨表露真身那幕——窗外的世界如一汪海洋,雨站在翻滾的窗簾後,向那個男生展現出了那個不為人知的她。
這就是細田守的作品,有一份不動聲色在其中。
「非宮崎駿風」候選人——
新海誠:極致美的追尋者
◎XHC
新海誠出生於長野縣南佐久郡裡的一個小村落,後經歷了長野縣內野澤北高校的學習後,考入著名的中央大學。或許是常年生活在自然環境極佳的長野縣,新海誠自小就對「美」有著別樣的理解。新海誠對於「美」的執著曾在之前的訪談中談到「在我青春期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大自然的美拯救了我,所以我對大自然一直抱著感謝的心情,如果製作動畫,一定百分百的還原自然之美」。
從中央大學畢業後,新海誠順利地進入了「日本falcom」,並參加製作了全球知名遊戲《英雄傳說系列》和《伊蘇系列》,才華得到同行認可。在業餘時間,新海誠也開始了自主動畫的製作,他的作品《她和她的貓》更是獲得了第十二屆CG動畫競賽的金賞。此後,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離開「日本falcom」,成為「動畫人」。
或許連新海誠自己都不會想到,他開啟的動畫事業會如此順利。在離開「日本falcom」兩年後,新海誠推出了獨立後自己的第一部正式動畫作品《星之聲》,由於資金有限,新海誠一人包辦了導演、編劇、美術等所有電影要職,而這部作品最終也不負眾望地獲得了第一屆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周的優秀賞。一夜之間,新海誠的名字在日本國內廣泛傳播,這位動畫界的天才新人閃亮登場了。
看過《星之聲》的朋友或許都知道,新海誠在這部作品中的人物畫風飽受爭議,但其對「美」的追求卻得到了一致認可。或許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星之聲》中出現的SF元素(少女拯救世界,宇宙間發送手機簡訊)好像有點與時代脫節的感覺,但這部作品只是一部打著「SF」幌子的偽科幻作品。少女拯救世界在現在看來是多麼「中二」(中學生二年級的思維邏輯)的劇情,在當時被新海誠用其「極致美」的畫面掩蓋掉了所有「落俗」的感覺。和自己最初的作品一樣,《星之聲》的設定把男女主人公的距離無限化拉開,避免直接的「感情碰撞」,把日本人最愛的「牽絆」完全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那時,消滅外星人,拯救全世界之類的「主旋律思想」早已只是「愛情」的包裝品,藍藍天空下,她與他之間的思念,感情的彷徨,唯美至極。而那封發了9年的簡訊也成為點睛之筆。
《星之聲》讓新海誠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大批電影製作人開始關注這位才子。2004年,新海誠推出自己的首部長篇動畫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由於有了資金注入,該片不再是「一人映畫」,同時畫面製作也得以進一步提升,而其它各界能人的加盟也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了當年最受關注的動畫作品之一。在被《哈爾的移動城堡》席捲的2004年,該片在年末著名的「每日映畫大賞」評選中戰勝了宮崎駿的作品,一時間,新海誠被所有人當成了宮崎駿最好的接班人人選。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堪稱新海誠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但是戰爭和科幻元素的背景過於宏大,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部「空殼子」作品。但如果拋開這些元素來看,這部作品則無疑比《星之聲》更上了一層樓。首先,新海誠延續了其「極致美」的畫面追求,美術的出色,構圖的用心堪稱世界級大師。其次,該片最大的亮點當屬至今仍被眾多粉絲視為「神作」的電影原聲,細膩的「和風樂譜」把「他和她」的心理變化完全譜寫了出來,特別是兩人分別時的那段獨奏更是再度把新海誠作品中的「牽絆」展現得淋漓盡致。眾多「美學」元素的大集合可以讓觀眾忘掉作品自身在劇本上的不足,一同跟隨著新海誠的鏡頭去體驗「美的極限」。
我的人生只有一個目標:只想和你見面,一起去那個「約定的地方」。這種看似極端的思想,或許就是「動畫人」新海誠的標籤吧。
2007年,事業蒸蒸日上的新海誠再度推出了新的短篇作品,而正是這部《秒速五釐米》把新海誠推向 「動畫至高峰」。這一次,新海誠再度一人包辦了所有電影職務,一個人完成了這部由三部短片作品構成的映畫。經歷了3月日本國內較為平淡的公映後,《秒速五釐米》開始了自己席捲全世界的徵途。北美、亞洲、歐洲,《秒速五釐米》在全球獲得了許多動畫獎項,而在中國大陸,新海誠的知名度也是因為《秒速五釐米》的成功而大幅提升的。
《秒速五釐米》最成功的地方或許就是回歸原點,故事主題依舊是他喜歡的那個「結」,但這次的故事中,沒有了宇宙的存在,戰爭也遠離了。一個完完全全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櫻花落下的速度」,這是多麼「殘忍」的表現形式,卻又與新海誠的世界觀多麼匹配。三部曲的作品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它們像人生旅程那樣治癒著所有人的心靈。櫻花落下了就不可能再生,但櫻花卻留給了世界最燦爛的笑容,那一瞬間就是新海誠最喜歡的地方,真摯的感情哪怕只有一瞬間也遠比所謂「燦爛的愛情」來得珍貴。美輪美奐的新海誠映像就是這麼俘獲你的心理。這點又與日本民族的特性非常相似,所以「櫻花」最能代表日本,而它的這種被提煉出的「櫻花精神」也逐漸地被世界所認可。
此後,步入中年的新海誠又連續推出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和《言葉之庭》兩部作品,但是除了依舊的「映像美」之外,沒有給觀眾帶去太多驚喜。新海誠或許正在遭遇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創作瓶頸。但是,新海誠的粉絲們依舊會等待著他的再度爆發,因為新海誠曾經給他們帶去過最美的動畫,因為新海誠曾經讓他們經歷過一場最治癒的心靈旅程。所以,屬於動畫天才新海誠的時代或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