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鱸魚 (Largemouth Bass,or Micropterus salmoides)是北美最有名的休閒、競技垂釣魚種之一。每年在北美地區都會舉行一些世界頂尖的釣鱸大賽,是鱸魚迷們為之傾倒的體育盛事。這也證明了大嘴鱸魚在漁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大嘴鱸魚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名稱, 例如寬嘴鱸魚(widemouth bass)、桶嘴鱸魚(bucketmouth),休閒魚( Potter's fish),佛羅裡達大嘴鱸魚(Florida largemouth),綠鱸(green bass)等等。
大嘴鱸魚在北美分布廣泛。它對環境和溫度的耐受力很高,是北美適應力最強的魚種之一。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大嘴鱸魚甚至成為了一種侵略性物種,威脅到當地其他一些魚類的生存。然而對蒙特婁的華人釣魚愛好者來說,大嘴鱸魚卻是夢寐以求的漁獲對象。由於大嘴鱸魚在這裡相對稀少,漁人們把它戲稱為「辣妹」(LM),中間似乎隱含了幾分百思不得的哀怨。
大嘴鱸魚的壽命可長達16歲以上。迄今漁獲的最大的大嘴,世界記錄為22磅4盎司(10.12公斤)。(註:以上只是示意圖)
近年來,為了保護鱸魚(Bass)這種重要的漁業資源,人們特意把鱸魚的產卵期定為禁漁期。在蒙特婁,Bass的禁漁期為每年的四月一日到六月中旬的某天。禁漁期內漁獲的Bass,必須儘快放生。禁漁期之外漁獲的Bass,可以拿回食用,且沒有具體的尺寸限制。 但是,為了我們的明天和子孫的未來,敬請各位漁友手下留情。尤其是一磅以下的小Bass,請大家自覺放生。
大嘴鱸魚屬於北美黑鱸(Black Bass)的一種。同屬於北美黑鱸家族的,還有小嘴鱸魚 (Small Mouth Bass)和 斑點鱸魚 (Spotted Bass)。它們之間的區別包括唇裂的深度,身體的斑紋,魚鰭和魚舌等方面。
這三種黑鱸也可單從外觀上簡單區分如下:
大嘴鱸魚:唇裂深達眼睛後方,身體中部橫亙一條青色斑紋
斑點鱸魚:唇裂不超過眼睛,身體中部橫亙一條青色斑紋
小嘴鱸魚:唇裂不超過眼睛,身體散布豎向斑紋
其中斑點鱸魚(Spotted Bass / Micropterus punctulatus)最大可長到10磅,最長壽命可到7歲。
斑點鱸魚只分布在美國的部分地區。
在蒙特婁只有兩種黑鱸,小嘴Bass 和 大嘴Bass, 簡稱為小嘴大嘴。其中小嘴鱸魚在蒙城的分布範圍和數量遠超大嘴鱸魚。為方便區分,這裡和大嘴鱸魚作一個對比介紹。
小嘴鱸魚(Smallmouth Bass / Micropterus dolomieu)在整個北美地區的分布範圍雖然稍遜於大嘴, 它卻是一種和大嘴鱸魚齊名的休閒,競技垂釣魚種。小嘴鱸魚的壽命可長達20歲。迄今釣上的最大的小嘴,世界紀錄為11磅15盎司。
小嘴鱸魚在各地的名稱也多種多樣。有些地方叫棕背鱸魚(Bronzeback), 褐鱸(Brown Bass)等。
得益於蒙特婁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小嘴鱸魚在蒙城隨處可見。小嘴廣泛地分布在聖勞倫斯河(The St. Lawrence River)及其支流的各個河道中 ,尤其在激流險灘亂石堆裡更為多見。小嘴上鉤後大多拼命逃竄,翻騰跳躍,其搏擊力往往令漁人們興奮不已。
而大嘴鱸魚在蒙村比較稀少,難覓芳蹤。它通常生活在水流平緩,水深合適,水草豐盛的地方,比如說湖泊和運河裡。不過它在上鉤後一般不太掙扎,上魚後的手感稍遜一籌。
對蒙城漁友來說,小嘴和大嘴,一個如小家碧玉, 萬紫千紅齊爭豔; 一個如大家閨秀, 養在深閨少人識。論氣質,則一個是山野田間的農夫,力大如牛矯健強悍;一個是葡萄架下品茶看書的貴族,雍容華貴氣定神閒。論口感,個人感覺是,小嘴的肉質較緊實,而大嘴的肉質更加鮮嫩。這可能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和水質有關。
有朋自遠方來,席上怎可無魚?一桌香翠,再加上一道精心烹製的清蒸鱸魚,便可見主人的一片赤心。舉杯前,主人淡淡地說:「這是我今天剛釣的鱸魚。來,別客氣。」於是喝酒吃菜,賓主盡歡.
大嘴鱸魚的鮮美,成了漁友們鑽研釣鱸技術的原始推動力。釣大嘴的技術和方法之多,從所用的擬餌的種類上就可看出來。
在任何一家大型魚具店裡面, 那些樣子千奇百怪,種類多如繁星的擬餌,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用來釣大嘴。諾大的漁具店就像一個Bass用品店。
大嘴的感覺器官有視覺,震覺(由魚的側線Lateral Line感知震動),聽覺,嗅覺,味覺等器官。這些擬餌被分別設計為有針對性地刺激大嘴的其中幾種感覺器官。 其中有些擬餌適用於搜索特定的水層,而另一些則是全水層通用。
不過,這些餌大多適用於船釣。對岸釣來說,因為釣點環境的制約,掛底掛樹掛草的影響,以及狗魚狼魚的騷擾,可供選擇的合適的餌就有限了。如果要找一款適合岸釣的擬餌,要求對大嘴誘魚性好,價格不貴,操作簡單,全水層通用,而且還能做到不掛草,那就只有軟餌麵條蟲(Senko/ 牲口)最符合這些條件。
Senko看上去像一條巨大的蚯蚓, 也像水蛭或者某些水生昆蟲的幼蟲。它對大嘴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就好比Tube之於小嘴。
市面上的Senko從短到長都有,其中4寸和5寸的更常用。大尺寸的Senko能避免一些小雜魚的咬餌,也更有可能上大魚。而小尺寸的Senko中魚率更高,尤其適用於魚情不活躍的時候。
用Senko和寬腹曲柄鉤(EWG Worm Hook)或Wacky 鉤(Wacky Hook),再酌情加上子彈頭鉛墜(bulletsinker)或夾鉛(split sinker),就可以製作成兩種釣大嘴常用的釣組:Texas 釣組(Texas Rig)和Wacky 釣組(Wacky Rig)。
Texas 釣組(Texas Rig)的主要特徵是把長鉤(一般用曲柄鉤)掛在軟餌(常用Senko)的一端。
在Texas 釣組中,子彈頭鉛墜(bulletsinker)和塑料擋珠等都是選配件。如果要想釣組拋得遠,以及加快釣組的沉底速度,則選用更重的鉛墜。反之,如果魚情慢,則宜用小號的子彈頭鉛墜。
Texas 釣組的掛餌方法如圖所示。注意在第4步穿餌時,要根據魚鉤的長度目測好穿鉤的位置。做好的釣組應該呈現自然伸直的狀態,釣組在水中的泳態也會更自然。
最後,還要把鉤尖埋在軟餌體中,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釣組在水草間穿行時掛草。
Wacky釣組是把魚鉤直接或間接地掛在軟餌中部的釣組。
魚鉤掛在中間的好處是,Senko的兩端都是無約束的。當在水中拖動Wacky 釣組時 , Senko的兩端會自由地擺動, 從而增加對大嘴的吸引力。在釣大嘴時,當用Texas釣組不能上魚,就可用Wacky釣組再試一試,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Wacky釣組要想不掛草,也可以把鉤尖埋在Senko體內。
這裡尤其要向大家隆重推薦無鉛釣組:即不加任何鉛墜的Texas或Wacky釣組。無鉛釣組完全靠Senko和鉤的重量緩慢下沉,這可以大大增加釣組的滯空時間。
下沉時,Senko端頭的微微擺動就已經能對大嘴產生足夠強大的吸引力。這時即使漁夫手上不作任何其它的動作,也能輕鬆上魚。
認識了Senko釣組,那麼要怎麼使用這種釣組來釣魚呢?其實,用Senko來釣大嘴的方法簡單得令人吃驚。就是把餌拋在水裡後,靜候其自由下落沉底,然後再拉到一定的高度,再讓其自由下落沉底,反覆這組動作直到最後把釣組收回。姑且把這種釣法稱之為「沉底釣法」。
使用沉底釣法,釣組在水裡走的是一個「之」字形的路線。這種方法最大限度地搜索了各個水層的魚,餌的總滯空時間也最長。
初看起來釣大嘴的沉底釣法和釣多利的跳底釣法形態上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釣多利這種底層魚是要讓擬餌貼近水底頻繁跳動,而釣大嘴則要兼顧搜索不同的水層。因為躲在水草中的大嘴可能處於上,中,下任一水層。甚至有時候擬餌剛一落水,就被草叢裡竄出的大嘴吞下了, 簡直像直接把餌扔在了魚嘴裡一樣。
岸釣大嘴的動作要領是一個字:慢。
慢是有科學根據的。在炎熱的夏季,隨著水溫的升高,水中的氧氣含量反而下降了。在低含氧量的水中,魚兒本能地減少了劇烈的活動,變得懶洋洋了。在這種情況下,自由下沉的懶洋洋而慢悠悠的Senko釣組,更能引起大嘴的食慾。
那麼,怎麼做到釣組在水中的自由下落呢?訣竅是在餌沉底的過程中,放低杆讓魚線呈鬆弛狀態飄在水面上,讓釣組在基本不受線的拉力的情況下自由下落。當餌沉底後,再稍微收緊一點線以便能感到大嘴的咬口。這時不要急著把釣組重新從水底拉起來,而是再等一兩分鐘,靜待大嘴來咬。此時,漁人也可輕輕地原地抖動一下軟餌,以便誘使附近滿腹狐疑的大嘴發動攻擊。
漁人可通過觀察漁線來判斷餌有沒有沉底,或者有沒有大嘴來攻擊。如果大嘴來咬,則水面上漂浮的魚線要麼會突然加速下沉,要麼會突然向側面移動。這時就要大力揮桿刺(Set)魚。
如果鉤尖是事先埋在Senko體內的(不掛草穿餌法),那麼中魚後揮桿的力度和幅度就應比平常更大, 以便使鉤尖先穿透擬餌,然後再深深地刺透魚嘴,魚就很難脫鉤了。如果魚咬鉤時,漁杆剛好處於高位,那就應快速放低魚杆先收兩圈線,然後再大力向上揮桿刺魚。不用當心魚在這段時間內會把擬餌吐出來。因為大嘴是一標準吃貨,水中饕餮。很多次釣上大嘴時, Senko在魚嘴裡已然深喉。這既說明了大嘴的貪吃,又證明了Senko 餌設計的科學:它的質地能騙過大嘴的味覺。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擬餌的動作越慢越好,還得根據魚的活躍程度來定。魚情活躍時,動作可快點。魚不活躍則動作宜慢。到釣點後,建議先用動作快的擬餌釣組,比如加了子彈頭鉛墜的Texas釣組,快速搜索一下附近的草叢邊緣,確定魚情的活躍程度,然後再決定採用哪種相應的釣組和釣法。
當你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釣魚時,所用的釣組還要和他們用的同步。否則,你的擬餌還沒沉底,你那神一樣的隊友就可能已經搶先上魚了。
以上介紹了釣組和釣法,現在再來簡單談談大嘴的釣具。由於岸釣大嘴一般不需要遠投,也不需要釣具的靈敏度很高,所以對釣杆及漁輪沒有太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岸釣大嘴用中硬MH(Medium Heavy)的杆比較得力,上魚後可直接提魚上岸。
魚線用20磅左右的編織線即可,掛底掛草時還有機會把餌拽回來。
掌握了用Senko岸釣大嘴的基本方法後,我們還需要再進一步了解大嘴可能的藏身之處,這樣才能儘量把餌拋到大嘴的附近, 從而提高上魚率。
要掌握大嘴在水中的位置,先要了解以下幾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 隱蔽物 (Cover)。隱蔽物就是大嘴在水中賴以藏身的東西,主要有水中的草叢,樹枝樹幹,岸邊覆蓋水面的樹冠,船塢等等。
在運河中,濃密的水草叢尤其是大嘴喜愛的藏身之處,也是漁人岸釣時的最重要的搜釣處。
大嘴喜歡藏身在草叢中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因為草叢裡有大量可供伏擊捕食的小魚們,其次是因為白天草叢中的含氧量會比清水區更高,再次是因為水草在水面交織形成的草毯可以遮擋炎炎的夏日。
最後,還因為隱蔽物可以保護大嘴免遭天敵的捕殺。
第二個概念:草線(Weed line / Weed Edge )。 草線是指草叢的邊緣處,即草叢區域(Weedbed)和清水區域的交界線。草線是一條虛擬的線。
大嘴平時大多在草叢的邊緣遊蕩,鎮守了小魚們進出草叢的咽喉要地。所以Senko釣組要儘量拋在草線附近,然後用「沉底釣法」,順著草線的方向拉回來,這樣就搜索了這一條草邊躲藏的大嘴,並且草線附近還有不太掛草的優點。這就是俗稱的「打草線」。
第三個概念:草洞(Open Pockets in the Weed Pads)。 草洞是茂密的水草叢在局部位置自然形成的無草的空洞, 也即水草叢中間散布的一塊塊沒有長草的小區域。
不管岸釣還是船釣,草洞都是值得重點搜釣的地方,因為它也是大嘴們鍾愛的藏身點。
打草洞和搜索靠近腳下的草叢,用無鉛釣組非常合適,它很切合蒙城岸釣大嘴的具體環境。
現在,我們掌握了大嘴的釣具和基本釣法,又了解了其習性和可能的藏身之處,就可以自己去釣點尋找大嘴的藏身之處,然後痛痛快快地釣一場了。
蒙特婁夏天岸釣大嘴的釣點主要有如下幾個地方.
——To Be Continued——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即刻聯繫我, 並請見諒。
下集為「蒙城岸釣大嘴鱸魚之釣點」。我就不在群裡公開發布了。感興趣的漁友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臺「老朱侃漁」。大嘴釣點的信息過幾天就會通過它發給關注我的漁友們。謝謝支持。
附錄1:白鱸
大嘴鱸魚屬於北美黑鱸(Black Bass)家族。和黑鱸家族對應的是白鱸(WhiteBass)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