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大年初二傍晚,華燈初上卻人車稀少,與冷清的路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深圳巴士集團四分公司的辦公室內氣氛熱烈。原來,一艘滿載近5000人的郵輪剛剛回到蛇口郵輪母港,巴士集團接到指示要組織70臺大巴前往港口疏散乘客,包括將148名有疫情發生地旅遊史、居住史和接觸史的乘客送到醫學觀察點。
面對這一特殊的任務,巴士集團的駕駛員們沒有任何遲疑,共產黨員們更是爭先恐後。「我是共產黨員,又負責營運調度工作,在這個時刻,我就要第一個站出來,奮戰一線,確保應急車輛運行秩序正常。」四公司前海車隊調度組長馮玉奇首先表態。「作為一名黨員,在關鍵時刻,我必須要勇於擔當、衝鋒在前。」松湖車隊駕駛員蔡立金也不甘落後。很快,一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旅客疏散隊伍就衝上前線完成了任務。
國有企業在深圳的城市運行中發揮著頂梁柱的作用,不僅關係著廣大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運營著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還負責公交、地鐵、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公共運輸系統。疫情肆虐,其他行業都可以推遲復工,但這些領域一刻都不能停。深圳市國資委迅速在市屬國企和駐深國企開展「黨員亮身份,防疫當先鋒」活動,發布《致市屬國資國企全體幹部職工、全體黨員幹部的倡議書》號召20多萬國企黨員、幹部職工及背後20多萬個家庭堅定信心、維護穩定,服從大局、當好表率,各司其職、共克時艱。
深圳機場集團員工春節戰鬥在防疫第一線
深圳國資系統的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衝到了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機場集團的汪紅霞,黨齡23年,從1月22日起開始在深圳機場專門設置的隔離機位排查發熱旅客,100多個小時堅守崗位,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深農集團的季琫根,黨齡4年,疫情爆發後,在市民對蔬菜等農副產品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從大年三十就一直堅守崗位,召集部門所有值班人員開始了一場菜籃子保供之戰;水務集團的譚鶴齡,黨齡17年,臨危受命,克服口罩緊缺、就餐不便的困難,整個假期奮戰在羅湖管網搶修一線;燃氣集團的李長貴,黨齡38年,連續18個春節堅守在值班崗位上,今年春節他依舊留守值班,即使是出現疫情的小區,他也沒少查一個點,少巡一段路。
連日來,深圳每天新冠肺炎的確診患者都在增加,而隨著返程高峰的臨近,口罩變得愈發短缺。普通人可以躲在家裡,公交司機則必須出車。就在大家為「一罩難求」而一籌莫展之時,深圳巴士集團第三分公司光明車隊黨支部副書記王海斌2日早晨上班時竟一口氣捐出1200個口罩。4日下午,王海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口罩是之前姐姐從老家寄過來的,看到現在口罩這麼短缺,理所當然拿出來跟同事們分享、助力公司的防疫工作、保證乘客的安全出行。「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我要對得起當年的入黨誓詞。」
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的黨旗也吸引了更多的先鋒。在1月26日轉運郵輪乘客時,巴士集團五分公司的司機李鋼和同事們承擔的是最危險的148名需醫學觀察乘客的運送任務。火線歸來,五分公司的這15名司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遞交了他們的入黨申請書。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嚴聖禾)
[ 責編:曾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