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規明年元旦起施行,與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

2020-12-20 網易新聞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上海實際、提煉上海經驗,從「保障」與「促進」兩方面入手,為實現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上海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保障」:保基本、促均等

今年是浦東圖書館新館建成10周年。10年來,這座浦東的網紅文化地標,迎來送往不知多少愛書人。有一群人,也許從未見過「大書櫃」漂亮的模樣,卻把這裡當作心靈的休憩地。

徐斌便是其中一位。大學時,突如其來的疾病導致視神經萎縮,徐斌沒能完成學業,便從學校匆匆離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浦東圖書館聆聽了一節盲人電腦培訓課,這為他陰鬱的生活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此後,徐斌利用自己的電腦特長,從一名學習者轉變為一名志願者,在浦東圖書館開設的閱讀培訓班上,教盲人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如何聽書。通過一臺臺精緻的智能聽書機,盲人便能獲取中國盲文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許多從事按摩師行業的視障人士,也能在這臺聽書機上聽到「按摩管理」課程。

目前浦東圖書館進行了功能提升,不僅為殘障人士提供培訓區域、閱讀區域、活動區域,還成立了一個盲人讀書會,目前有80位讀者參與其中。「不僅在館內活動,我們還組織他們去參觀一些大學、博物館,聽過東方藝術中心的交響樂。他們一直說我們沒進過大學的門,但是我們幫他們嫁接這樣一個橋梁,文化素養在不斷提升。」徐斌說。

此次《條例》中明確,要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浦東圖書館館長曹忠說,他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便是人人享閱讀、處處能閱讀、時時可閱讀。「既然是全民閱讀,那麼一定是要沒有門檻的。無論是什麼群體,包括一些特殊群體,可能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也應該享有到均衡的文化服務。」

未來,浦東圖書館的閱讀活動還將拓展服務各類特殊人群。曹忠說,要用文化的溫度點亮城市的每一盞燈。

「促進」:往高質量方向發展

在保基本、促均等的基礎上,條例進一步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往高質量方向發展,比如鼓勵並扶持建立能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文化團隊。

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有館辦群眾文化團隊25支,成立三年的佳藝越劇團便是其中之一。團長徐萍是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自小拜師專業學習越劇,團員們則來自各行各業。成立之初,文化館便與他們籤訂自治協議。由館方提供排練場地、兩座大小劇場及搭建一些演出平臺。而徐萍則帶領團隊,對標專業院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這幾年我們一直堅持不走市場做公益,牢記一點就是傳承。」三年來,佳藝越劇團以原汁原味傳承戲曲為宗旨,每年都會上演一出新排大戲,而折子戲前前後後也上演了20臺。對兩座劇場如何合理使用,徐萍有著自己的考量。「佳都劇場是200人的小劇場,我們以鍛鍊隊伍、上演折子戲為主。長寧藝術中心的大舞臺,我們基本演大戲。我們一些小演員,在小舞臺鍛鍊後也能到大舞臺完成這樣一個過渡。」

雖然不是專業院團,但徐萍一直以專業標準要求團隊,不僅從上海越劇院請來退休老法師把控專業功力,還有自己的音效團隊、宣傳團隊等。「觀眾不會看你到底是專業團隊還是業餘團隊,他來看的就是這場演出的質量。」

而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則是他們堅實的後盾,通過館方牽線搭橋,佳藝越劇團站上了更大的舞臺。去年,上海長寧和北京西城兩地文化館共同策劃了「越韻南北情」專場交流演出,佳藝越劇團和北京小百花越劇團作為兩地群眾文化團體代表,合演了一出京滬版「梁祝」。「我們站上了梅蘭芳大舞臺,這是很多專業演員都夢寐以求的地方,對我們來是很寶貴的機會。」徐萍說。

京滬兩地團長

「文化館和群眾文化團隊之間的關係,是這種團隊自治的模式。光靠文化館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沒有政府搭建一個好的平臺,他們的自我發展的空間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小。」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任葉笑櫻說,《條例》的出臺,為未來群眾文化團體的發展進一步指引了方向。

「未來團隊管理的方向,我覺得更加明確。每個團隊有自己的個性、志向,我們又提供了這樣的空間、平臺,兩者相加的優化結果,才是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保障。

此次《條例》還有諸多亮點,比如加強「上海文化」品牌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重視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建設高品質公共文化空間等。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蒯大申說:「上海在2019年已經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全國是走在前面的。『十四五』期間,上海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條例》一定會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往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附:為促進上海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提供法治保障(節選)

蒯大申

《條例》的亮點之一是將保障與促進相結合。《條例》一方面明確各級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以及相關各政府主管部門的相應職責,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另一方面要求全市在保基本、促均等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往高質量方向發展。

亮點之二是將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視為在更高水平上「保基本」的重要內容。《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健全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支持開展全民閱讀、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藝術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活動」,並對如何健康、規範、有序地開展上述群眾性文化活動、如何扶持和培育群眾性文化團隊作出了操作性很強的具體規定。

亮點之三是將品牌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條例》要求全市按照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堅持國家標準、突出上海特色,加強「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特色文化,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條例》結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對「加強高品質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舉辦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活動」、「提高文化數字產品品質」、「強化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等諸多方面作出了規定。

亮點之四是高度重視社會參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國家、市場、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必由之路。《條例》明確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以及其他相關活動。鼓勵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在確保正常工作、教學、生產秩序的前提下,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文化體育設施。規定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文化志願服務。

亮點之五是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加強文化數字服務,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條例》明確,文化、經濟信息化等部門負責組織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平臺建設,整合公共文化服務數據,對接政務新媒體和「一網通辦」平臺,創新公共文化供給模式,推動利用網際網路、廣播電視網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精準服務能力。明確公共文化機構通過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加強公共文化數字產品內容原創研發,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應用場景,提高公共文化數字產品品質,並依託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平臺等途徑,建立公眾文化需求徵詢反饋制度。

亮點之六是強調融合發展。遵循開放共享、服務群眾的原則,《條例》明確,發揮公共文化設施在資源、服務、組織體系等方面的優勢,協調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合發展;鼓勵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與教育、科技等融合發展,實現資源共享,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教育功能,提高公眾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與旅遊融合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公共文化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功能融合,發揮重大品牌節慶活動和公共文化設施的旅遊功能,提升公共文化的影響力。

亮點之七是關注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對公共文化空間品質的要求,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高品質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依託黃浦江、蘇州河沿岸等公共空間和設施以及文化地標的區域優勢和特點,開展公共文化活動。同時鼓勵公園綠地、廣場、景區景點、商場、交通站點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為利用其公共空間開展公共文化活動提供便利。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作為上海文化領域一部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法規,《條例》的全面貫徹實施,必將對提升上海文化建設的法治化水平,進一步完善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為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今天起施行!這些新規讓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更美好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旅遊節等體現「上海文化」品牌效應的公益場次、公益票將得到確保;人人都可以在家門口的步行距離裡找到創新設計的美好空間……今天起施行的《上海公共文化保障與促進條例》,作為地方法規,不僅勾勒出今後上海文化發展的藍圖,並使之有法可依。
  • 22條新規明年元旦開始施行 事關百姓切身利益
    歲歲年年有「新規」。2004年即將逝去,2005年1月1日,又將有10多部新的法規、規則開始施行,它們會對市民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昨日對此進行了採訪,並擷選若干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規,作個「預報」。  亮點一  「撞車騙財」沒戲了  1.
  • 明起一批新規施行 本式港澳通行證9月13日全部失效
    明起一批新規施行 本式港澳通行證9月13日全部失效金羊網  作者:莫謹榕、馮桂麗  2019-08-31 金羊網訊 記者莫謹榕、實習生馮桂麗報導:9月又有一批新規即將和我們見面
  • 10月1日起,這些新規正式施行!
    進入十月迎來的不只有小長假還有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外北京、上海、三亞等地十月起也將施行針對當地的新規快來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新規即將影響你的生活?
  • 新規來了!12月1日起實施,每一項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
    2020年最後一個月馬上來了 自12月1日起 一大批新規將開始實施 事關出行、落戶、購物等 每一件 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
  • 【新規】2021年1月新規,來了!
    2021年1月起 將有一大波重磅新規正式實施 快來看看 哪些與你有關? 民法典實施在即!
  • 2020年元月新規來了!保險交通納稅……影響所有上海人
    哪些將會影響到工作與生活?上海高院制定並下發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明年1月1日後發生的因侵權行為所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不再以當事人城鄉身份差異來區分賠償金額。
  • 2月新規來了,與你息息相關!
    2月新規來了,與你息息相關!一批新規將開始施行,看看哪些與你我相關?  2月1日起購買火車票須提供乘車人手機號碼  根據有關部門要求,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便於在需要時及時聯繫乘車旅客,自2月1日起,購票人須提供每一名乘車旅客本人使用的手機號碼,方可購票。
  • 明年起施行!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明年元旦起 我省20種醫保藥品將實行 單列門診統籌支付!
  • 4月起這些新規開始施行:關乎ETC電子發票、籤證等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關乎ETC電子發票、籤證、地鐵玩手機 4月起這些新規開始施行 中國網財經4月1日訊(記者 暢帥帥)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可開具電子發票、地鐵不得進食以及外放手機聲音……4月起這些新規施行,將影響你我的生活。
  • 10月起,這些新規開始施行
    進入10月迎來的不只有小長假還有這些新規它們將影響你我的工作、生活↓↓↓01 不得擅自屏蔽、刪除評論禁止大數據「殺熟」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這個《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
    這個《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王慧 攝12月9日下午,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呼和浩特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3月1日起施行。據介紹,《條例》共五章36條,對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部門、經費、文明行為基本規範、倡導和鼓勵、實施與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範。
  • 明天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明天,我們將迎來春暖花開的3月,又有一批新法新規將正式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優惠開放;電影票房虛報違法;郵政信件送達提速;天津:禁止焚燒秸稈;上海:室內公共場所禁菸;遼寧:多領域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險……  這些新規與你有關,你最關心哪一條?一起來看!公共文化設施免費、優惠開放
  • 明年元旦起九江市民可從昌北機場直飛澎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九江晨報  陳軍明記者程靜報導:昨日,晨報記者從澎湖旅遊推介會上獲悉,明年元旦起,臺灣金門、馬祖、澎湖三地將實行落地籤,九江市民去臺灣金馬澎旅遊將會更加便捷。此次推介會上,澎湖旅行社代表向九江市民介紹了澎湖的美麗海灣、特色島嶼,還有特產仙人掌果茶、手工面線、現捕海鮮以及花生酥鹹餅等。「目前我市臺灣遊線路中,還未涉及澎湖。」九江國旅工作人員表示,作為九江首家獲得赴臺遊資質的旅行社,開通赴臺遊已經2年多,但由於線路籤證等一系列原因,我市還沒有直通澎湖的旅遊團隊。
  •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明年元旦起施行
    福州新聞網12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市人大常委會22日召開《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該法規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省設區市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對於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明年坐飛機新規禁止隨身攜帶的物品 新規須知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特玩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明年坐飛機新規禁止隨身攜帶的物品的遊戲攻略,小夥伴們一定等不及要看了,那麼特玩網小編就陪同大家一起來看。
  • 明年起,繼承父母的房子,全部按4大「新規」辦!子女不接受也沒用
    不過,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國家《民法典》新規規定,從明年起,繼承父母的老房子,將全部按4大「新規」辦。我們了解到「新規」對房產繼承的各類問題都做出了修正,尤其是優化了遺囑繼承條款和擴大了繼承人範圍。
  • 三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華僑華人的生活
    中國僑網3月1日電 題:三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華僑華人的生活!  時令已過雨水,春姑娘的腳步越來越近。放眼四望,也許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但相信「紅杏枝頭春意鬧」就在不遠處。  一年之計在於春。小僑先祝大家開好頭,起好步,擁有充實而精彩的2019。  三月,有哪些大事兒即將發生?有哪些新規將影響華僑華人的生活?
  • 關乎ETC電子發票、籤證、地鐵玩手機 4月起這些新規開始施行
    中國網財經4月1日訊(記者 暢帥帥)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可開具電子發票、地鐵不得進食以及外放手機聲音......4月起這些新規施行,將影響你我的生活。》,將於4月1日起施行。該公告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 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膠袋
    塑膠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由於使用廣泛,且難降解,塑膠袋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汙染。為此,有關部門出政策應對這種汙染問題。據央視報導,2021年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膠袋。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