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雲課堂|趙澤琳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二)

2020-12-15 澎湃新聞

共識雲課堂|趙澤琳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二)

2020-10-28 0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央社院「共識雲課堂」載入中……

今天播放的是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統戰理論教研部

民族宗教教研室講師

趙澤琳的課程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二)

教師簡介

趙澤琳,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講師,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族理論與政策、邊疆發展與民族關係、海外族群政治。主要講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宗教的重要論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歷史》等專題。曾編著《中國邊疆學理論創新與發展報告》,公開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或參與5項省部級以上項目,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帶一路』研究及沿線各國資料庫建設」,「『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跨界民族及邊疆治理的國際經驗比較研究」等。

課程簡介

此課程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展現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畫卷,生動詮釋我國各民族在歷史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的誰」的關係,旨在講清楚各民族共同開拓了我國遼闊的疆域、共同締造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我們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們偉大的精神,闡述我國歷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的歷史經驗、描繪我國四條民族走廊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與現狀。該課程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首批共識教育核心課程之一,是中央社院「十個講清楚」系列的重點推薦課程之一,受到各界學員好評。

「共識雲課堂」背景

中央社院「共識雲課堂」在線教育專題課程,是學院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推動辦學信息化的重要舉措,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具體行動。這組課程針對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需求精心打造,主要由中央社院教師講授,依託清華大學「學堂在線」技術團隊錄製而成。課程在2019年首批上線3門慕課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錄製(包含10門新課),集數超過100集,時長達到1000多分鐘,正在中央社院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陸續播出,歡迎關注。

課堂回顧(點擊題目查看)

本文系獨家原創,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中央社院(ID:zhongyangsheyuan)」,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熱文推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共識雲課堂|趙澤琳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城市嵌入式社區是我國各民族群眾在城市中交錯雜居的自然結果,也是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舉措,體現了新時期我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解決民族問題的具體思路●民族平等
  • 廖海亞、何潔:新時期四川藏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徑與經驗探析
    全文如下:【摘要】四川藏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新時期顯得更加頻繁和活躍,這既是黨的民族政策所產生的積極效應,又是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及其帶來的自然結果。四川藏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徑和經驗有著自身特色。其路徑體現為:通過經濟發展、對口援藏、節慶活動、爭創實踐來帶動或強化,利用精準扶貧、廣電「村村通」來推進。
  • 講好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在學習中,我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這是對我們藏學工作者的特別要求和鼓勵,是我們今後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認真貫徹落實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是我們藏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 民族團結重在交往交流交融
    原標題:民族團結重在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節日互訪已成為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個重要形式和表現。就在剛剛過去的藏曆新年,筆者和漢族朋友前往藏族朋友家裡拜年,在感受濃厚的藏民族節日文化的同時,增進了了解、促進了感情,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 論甘肅藏區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現狀及其特點
    文章分別從語言、通婚、生活習俗三方面分析了該地區諸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現狀及其特點,認為甘肅藏區民族關係呈現出和諧團結的總趨勢,但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同地域之間存在差異,城市、城鎮和鄉村之間也明顯不同。通過分析研究,文章認為,進一步推動甘肅藏區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關鍵在於打破鄉村的傳統封閉性。
  • 汪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悠久 形成合力構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日在京召開少數民族界主題協商座談會,圍繞「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座談交流。他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民族理論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要持續加強理論和政策研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搞清楚,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搞清楚,把理論上存在的誤區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搞清楚,把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搞清楚,為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供堅實支撐。
  • 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刻不...
    中國大一統的歷史形成,是與境內各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相一致的,從這一角度看,西藏的歷史不是封閉的,也不是排他性的,更不是單一民族的歷史,而是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是敞開胸懷接納各民族文化、文明,又能夠主動融入到中國大歷史的開放性的歷史發展過程。藏民族歷史發展悠久。
  •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組織好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和新疆...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責任。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大對欠發達的民族地區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特色村鎮,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組織好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
  •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
    12月2日,中外記者走進位於烏魯木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在這裡感受文明交往與民族交融的歷史印記。 在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廳裡,各個時期的器具、織物、雕塑、貨幣、繪畫琳琅滿目,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一段塵封的歷史,令記者們目不暇接。 「再看一次依然覺得震撼!」
  • 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
    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是中原各族與周邊諸族在連續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過程,許許多多分散的民族單位,通過接觸、鬥爭、混雜、相互涵化,同時融合、分化和消亡,形成的一個由眾多民族你來我往、消長更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具有個性又具有共性的統一體。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締造者。新疆地區與內地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一道構成中華民族共同體。
  • 【民族團結】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100個小知識(二)
    答: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答: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群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 民族運動會是民族文化交流展示、傳承發展的舞臺
    本屆運動會的主辦方、承辦方秉承這一理念,在具體實施中以此為目標,豐富運動會的賽事活動內容,積極搭建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例如,本屆運動會首次將所有代表團都集中在運動員村,各代表團運動員教練員吃、住、逛書吧、看電影都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取經,是交往交流最充分的一屆。    第二,體現了廣泛的參與性。從運動會開始籌辦以來,各項活動的組織都體現了鮮明的廣泛參與性。
  • 致敬建州七十周年 梳理民族交融史 ——「絲路甘孜」科考圓滿收官
    此次「絲路甘孜·康藏秘境」科考行動意義重大,所獲頗豐「絲路甘孜·康藏秘境」科考行動很好地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必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9月17日,甘孜州被國家民委正式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而此次科考團所聞所見,也見證了甘孜州在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史上,彰顯的獨特歷史價值和意義。
  •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民族文化長期交流交融,在中華文明沃土中枝繁葉茂,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各民族雜居相處,交往頻繁,不同類型經濟文化的交流滲透交融,凝聚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整體——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 朗縣仲達鎮仲達村: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朗縣仲達鎮仲達村村口道路優美的自然環境、便捷的交通條件、和睦的鄰裡關係不僅孕育了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多民族長期交流交往交融由淺及深的過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團結共識,也讓這顆共同孕育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離不開黨的關懷和民族兄弟姐妹之間的溫暖,離不開各族群眾之間的守望相助。
  • 「署名文章」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我們要自覺順應歷史發展規律,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針,堅定不移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局面。
  • 共識雲課堂|李勇剛《中華文化要義:大一統》(十三)
    共識雲課堂|李勇剛《中華文化要義:大一統》(十三) 2020-12-16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