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自古就是宴席上的珍品佳餚,它與海參,鮑魚一道,素有「水產三珍」之稱。魯迅先生曾風趣地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是英雄。因為他不曾為蟹的利螯、長爪、厚甲所嚇住,而大膽地吃下了它,致使今日人間方知有如此的美味也。」地大物博的中國,幾乎各地都有名蟹產出,比之進口的帝王蟹、麵包蟹、珍寶蟹等,又別有一番風味。
陽澄湖大閘蟹
「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陽澄湖大閘蟹產於江蘇蘇州地區陽澄湖,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名產,也中國第一個水產類中國馳名商標。陽澄湖湖面開闊,水質優良,是大閘蟹生長的理想之地。
作為螃蟹界的網紅,陽澄湖大閘蟹仿冒者眾多。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有四大特徵:青背、白肚、黃毛、金爪。其個大體肥,肉質飽滿,鮮甜細嫩,最值得一提的是陽澄湖大閘蟹的蟹黃,簡直猶如金黃色的流沙,鮮美的無與倫比。可以說吃完陽澄湖大閘蟹,再吃其他任何菜餚,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現如今要吃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絕非易事,真正的是難上加難!絕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即便是你去了陽澄湖亦難以如願。如果能吃到當地真正高品質的塘蟹,就已經很好了。
因為真正的本地塘蟹,味道也是相當的鮮美,膏滿至蓋,充滿濃鬱蟹味。由於市場魚龍混雜,人心浮躁,真假難辨,陽澄湖大閘蟹正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逐漸失去它昔日輝煌的光環!
固城湖大閘蟹
固城湖大閘蟹產於南京市高淳區固城湖,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民國初年,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曾比喻固城湖螃蟹為螃蟹中一甲一名奪魁天下的狀元。固城湖水域百裡方圓,碧波蕩漾,水草豐茂,延伸寬闊,在這裡生長的螃蟹,形態和肉質在螃蟹家族中尤為與眾不同,其肉質肥嫩、鮮美,營養豐富。
溱湖籪蟹
每年秋風起、菊花香的時節,總會有一些真正精於美食的老饕,對於其他名蟹視而不見,急匆匆的奔向溱湖。「溱」,音「秦」,是江蘇中部泰州境內的一個溼地湖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在中國的文字中,有一個專為溱湖而生的字——「籪」。「籪」是一種將竹枝或葦稈編成柵欄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斷魚、蟹去路進而加以捕獲的漁具。也只有這裡的螃蟹,可以稱為「籪蟹」。
「溱湖籪蟹」有何神奇?每年二三月份春暖花開,在長江入海口。蟹苗陸續孵化出世,溯江而上,進入內河,尋找安家之所。待到溱湖,水流平緩,水質清純,氣候溫和,草食豐茂,溱湖的螃蟹,生長迅猛,肉質腴嫩——請注意,這時的螃蟹還不能叫「籪蟹」。直到中秋前後,客居溱湖的螃蟹又開始回遊,返回「娘家」——長江入海口交配產卵。這時,它們就遭遇了設置在溱湖周邊的「籪」。只有少量體肥肉壯的大蟹才能爬過高高的籪,落入籪後的漁具裡。這些膘肥體壯、力大無窮、單只足有半斤的大蟹,才會被冠以「溱湖籪蟹」的稱號。此刻的籪蟹,雌的黃紅中帶金,雄的蟹膏透明軟膩,不用加調料,就能吃得滿嘴留香。但凡有幸品嘗過「溱湖籪蟹」的人,大概一輩子忘不了那暢快淋漓、齒頰留香的鮮美滋味。
大縱湖蟹
大縱湖大閘蟹,出產於江蘇鹽城大縱湖及鹽都地區條件相似水域。因蟹終生生活在水質清新的環境中,俗稱清水大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螯足強健,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大縱湖大閘蟹蟹殼呈青色,平滑而有光澤;燒熟後顯純紅、紅的鮮豔,它不同於其他湖區螃蟹灰色泥土色重,熟後呈淡紅色、紅中帶灰。
太湖蟹
太湖蟹,生長於太湖水域,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有硬毛。蟹個大體重,蟹黃肥厚,肉質細嫩,腴美異常。太湖蟹傳統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醃製等,無論何種吃法,都各有風味,鮮美異常。
長江大閘蟹
長江水系螃蟹產量大,口感極其鮮美,其中長江安徽段尤佳。長江大閘蟹和陽澄湖大閘蟹同屬於中華絨螯蟹,區別就是它們的生長環境不同。從水質、養殖技術來講,長江大閘蟹的品質都是上選。長江蟹能在江水中逆流爬行數百甚至上千公裡,蟹腳比湖蟹要長出1-2釐米,在富含礦物質與砂石的江水衝刷下,長江蟹甲殼雄壯堅硬,成年蟹蟹黃飽滿,膏脂豐腴,肉質細嫩Q彈,味道鮮美到令人吃完忍不住吮指回味……
南湖蟹
南湖蟹主要產于于浙江省的杭、嘉、湖水網地帶,素以個體肥大,肉質鮮美而著稱。這裡的水處於太湖的上遊,水質優良,因此出產的湖蟹,蟹肉肥厚,近幾年名聲大振,大有和陽澄湖大閘蟹平分秋色之勢。
牟山湖蟹
有著浙東「小西湖」美譽的牟山湖,位於餘姚西陲,處於寧波與紹興的交界處,是鑲嵌於長三角地區中心的一顆明珠。對於餘姚人來說,想吃大閘蟹了,陽澄湖太貴,太湖太遠,牟山湖正好,味美膏厚,最新鮮。牟山湖的水質很好,水草非常茂盛,常年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適合養殖水產品。獨特的生長環境,配合科學的有機養殖技術,牟山湖的大閘蟹殼清如洗,膏滿黃肥,肉質細嫩鮮美。
炎亭江蟹
此蟹為浙江炎亭的著名水產,素以個大味鮮而蜚聲國內外市場。炎亭,位於敖江出海處,是寒暖流交匯地,餌料豐富,是江蟹得天獨厚的繁殖場所,故盛產江蟹。這裡的江蟹,產量大,質量好,一般個重250克~300克,大的有500多克,且體肥肉滿,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1981年10月,蒼南縣炎亭活梭子蟹採用速凍開始空運銷往日本。自此,炎亭承擔了中國梭子蟹出國的產銷,蜚聲國內外市場。由炎亭本地廚師燒制的「江蟹炒年糕」更是一道本地名菜,深為外地遊客喜歡。
炎亭梭子蟹有悠久的歷史,明嘉靖三十四年曾作為貢品上貢。溫州人對炎亭江蟹有著深厚的感情,幹蒸江蟹、江蟹炒年糕、江蟹生、嗆蟹等江蟹美食是甌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炎亭榮獲「中國梭子蟹之鄉」國字號。
白洋澱河蟹
白洋澱河蟹是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的特產。白洋澱金秋的河蟹是充滿魅力的,在清代專供宮廷御用,所以皇帝特賜「勝芳蟹」。河蟹個兒不大,殼薄,肉質細膩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味道著實地道。
天津紫蟹
紫蟹是天津市郊區所產的一種毛腿河蟹,大者如銀元,小者如銅錢,每值冬季,聚棲於河堤泥洞之中,須破冰掏捕。紫蟹雖個頭不大,但蟹黃卻飽滿肥腴,揭開蟹蓋,蟹黃呈豬肝紫色,煮熟後變成橘紅色,味極鮮美。也正是因為其蟹黃異常豐厚,透過薄薄的蟹蓋,呈現出一層紫色,故名紫蟹。明、清時曾為貢品。
紫蟹都產在寒風凜冽的冬季,因此,常常用於什錦火鍋。此菜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菜餚之一,吃法類似「涮羊肉」,邊涮邊吃。但其用料、美味,勝過涮羊肉。每當到了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季節,三五知己,一壺美酒,開懷暢飲,風味無窮,情趣橫生。
天津廚師取用此蟹烹製而成的「七星紫蟹」入口奇鮮,其香無比,成為津沽冬令的傳統名菜。其特點是,用紫蟹加雞蛋液蒸製而成。成菜形似七星,蛋羹白嫩,蟹肉鮮香。詩人曾稱讚:「丹蟹小於錢,霜螯大曲拳,捕從津澱水,載付衛河船。官閣疏燈夕,殘冬小雪天。盍簪謀一醉,此物最肥鮮。」
萊州大蟹
在山東萊州本地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到萊州不吃梭子蟹,等於白來一趟」。這裡的梭子蟹指的是萊州大蟹。萊州大蟹是掖縣的著名特產。因掖縣古時是萊州府的所在地,因此萊州大蟹之名便流傳至今。萊州大蟹的背面有三個隆起部分,前側緣各有9個鋸齒,最後一齒特別長,形似梭子,故俗稱「三疣梭子蟹」。萊州灣灘緩波穩,適合蟹子的潛沙習性。境內膠萊河、沙河、王河等十幾條河流攜帶大量營養物質入海,促使浮遊生物繁衍,給蟹子準備了充足的餌料。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使萊州蟹個大豐滿,格外鮮美,名揚中外。
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隨著水溫的逐漸上升,母蟹便從黃河口以北的越冬場,陸續向萊州沿海港灣、河口覽食、繁殖。母蟹蹬籽前肉肥膏滿,大者斤餘重。產卵後體弱肉瘦,香雖不如前,鮮度卻有增無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盛夏前,公蟹從越冬場成群結隊,姍姍橫行而來,到近岸覓食,尋求配偶。此時,公蟹體重多肉,質量優於母蟹,故有「春吃團臍(雌),伏吃長臍(雄)」之說。待中秋節之後,萊州蟹日漸豐腴,至霜降前後,個個都脂膏盈甲,殼滿肉肥,當地謂之「頂蓋肥」,是一年中食用的又一最佳季節。
潮汕赤蟹
潮汕赤蟹,學名叫鋸緣青蟹,為廣東潮汕的著名海產。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飽滿的雌蟹稱「 母」:略微飽滿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與未受精的母蟹統稱「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飽滿的不多,要進行人工育肥,使之成為卵巢最豐滿的「膏蟹」。養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滿,膏滿脂豐,細細品味,齒頰留香。赤蟹的吃法多樣,清蒸則鮮美無比,生炒則鮮嫩入味,煮粥則清淡養生,還有糖醋、油炸等其他做法。
黃油蟹
愛蟹的人肯定不會錯過黃油蟹。但是遇見它卻並不容易,絕非有錢就可以吃到。它原本也不過是青蟹的一種,因上岸產卵時受到強烈的陽光刺激,體內的蟹膏分解成金黃色的油質,滲透至體內各個部分,整隻蟹便充滿黃油,蟹身呈現橙黃色,甚至在蟹殼上都會有一點點「油珠」,故稱為黃油蟹。這種變異的品種出現的概率極小,一百隻蟹裡大概只有一隻有機會蛻變為黃油蟹。
最早把黃油蟹當成餐桌美食的,就是廣東人和香港人。普遍認為,廣東的黃油蟹,品質是全國之冠。黃油蟹以油膏甘香、肉質鮮嫩見稱。因此最好是清蒸上桌,保持其原汁原味。小心的揭開蟹蓋,一股特殊的蟹油香味撲面而來,黃油蟹膏脂肥美到流油,用嘴啜一啜,滿嘴都是清甜香濃的蟹膏,連蟹肉都是金黃色的,如此佳餚美味,夫復何求?
芷寮蟹
芷寮蟹產於廣東吳川縣吳揚鄉芷寮村,為中國四大名蟹之一。芷寮蟹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為這種螃蟹的肉質極其鮮美,並有特有的「頂角膏」。打開芷寮蟹的蟹殼,可見一層蛋黃色的蟹膏覆蓋在雪白的蟹肉上。煮熟後,蟹肉雪白,蟹膏金黃,入口鮮美嫩滑,回味無窮。秋後之蟹,不但長得肥大,硬殼底下還會長出一層軟殼,不但蟹肉蟹黃味美可口,那層軟殼更膾炙入口,令人百吃不厭。
遼寧興城梭子蟹
此蟹肉色潔白,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為海蟹之上品。興城梭子蟹的捕撈期是11月,此時的雌蟹最為豐滿,桔紅色的卵巢會擴展到胸部兩側,恰恰好「肉肥膏滿」。它的做法除了傳統的原汁原味清蒸外,還有香噴的炒梭子蟹和油炸鐵板梭子蟹。
盤錦河蟹
盤錦河蟹,北方稱河蟹,南方俗稱大閘蟹。盤錦市大窪縣和盤山縣是中國最大的河蟹產地,素有「蟹都」之稱。盤錦河蟹的生長特點是:海水裡生,淡水裡長。盤錦面臨渤海的遼東灣,有廣闊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時,內陸充足的淡水資源和豐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長」。盤錦境內沼澤河灘坑塘星羅棋布,大小河流交錯縱橫,與渤海相交相通,使河蟹「生和長」的回遊暢通無阻。
盤錦河蟹又可分為稻田河蟹、河套河蟹和溼地河蟹三種。稻田河蟹為百分之百人工投餵飼料生長,雖肥壯但缺少幾分野味。河套河蟹為野生,但由於水域內食物缺乏,所以河套河蟹略瘦,黃和膏的飽滿度不夠。溼地河蟹是盤錦河蟹中的上品,盤錦最具代表性的河蟹,不但個大肉肥,最重要的的是野味十足,有盤錦地區獨特的鹽鹼地味道,味道鮮美,黃滿膏滿,蟹香純正,吃後唇齒留香。
軍山湖大閘蟹
軍山湖大閘蟹,江西省進賢縣特產,因原產於該縣軍山湖而得名,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進賢縣軍山湖地區的水質、氣候、生態環境非常適合河蟹的生長,逐步形成了養殖河蟹的生產規模。軍山湖的大閘蟹具有「大、肥、腥、鮮、甜」「五星」特徵和「綠、靚、晚」三大比較優勢,是大閘蟹中的上品,在歷屆河蟹大賽上屢獲金蟹獎、銀蟹獎和「蟹王」「蟹後」稱號,且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際市場。
三門青蟹
三門青蟹產自浙江中部沿海的三門灣畔,種質資源純正,生長環境優越,肉質細嫩,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梁子湖大閘蟹
梁子湖區,地處長江中遊南岸,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是湖北省第二大湖,是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湖水清澈,水質達二級標準。所產螃蟹個大、肚白、肉鮮、味美。梁子湖大閘蟹,其色味香妙不勝言,「螫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青」。那桔紅色的蟹黃、白玉似的脂膏、潔白細嫩的蟹肉,造色、味、香三者之極,是其它湖區蟹無法比擬的。
河口螃蟹
河口螃蟹產於湖北省黃石河口鎮,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河口鎮位於長江與大冶湖的水源交匯處,沒有工業汙染,自然環境優美,水質清澄,水草豐美,所養殖的螃蟹肉質鮮甜、存活時間久,因此日益風靡市場,備受人們喜愛。
韋源口螃蟹
韋源口螃蟹是是湖北黃石韋源口鎮的傳統特產,歷史最遠可追溯到清代。素有「濱江重鎮」、「魚米之鄉」的美譽,韋源口鎮毗鄰長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溼潤,湖泊生態環境好,湖泊水草覆蓋率達60%,周圍無工業汙染,水質良好,水體透明無汙染,溶解氧極高,其水系獨立,水草茂盛,餌料資源非常豐富,水產品呈多樣化,不需要人工餌料,河蟹純天然養殖。因為這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韋源口螃蟹風味獨特,膾炙人口。看外觀,潔白晶瑩,勝似白玉,非常乾淨;嘗其味,肉厚鮮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
秋水湖河蟹
秋水湖河蟹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的特產。民權秋水湖河蟹,個大肉實、黃滿膏肥、鮮香味美、營養豐富。2009年,民權被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授予 「中國河蟹之鄉」。民權當地利用黃河古道大力開發水庫網攔河蟹養殖,養殖場不餵養飼料,河蟹以水中微生物為主食,所以他們養殖的「秋水湖」河蟹是純天然、原生態、無公害,高品質,個大肉實、黃毛金爪、黃滿膏肥、香鮮味美、營養豐富。
琅岐紅蟳
琅岐紅蟳是福建福州馬尾區的特產。提起紅蟳,當地人無不引以為傲。據《福州名產志》記載,琅岐紅蟳頗為名貴,曾被列為貢品。昔日,福州產婦坐月子首選琅岐紅蟳補身子。琅岐紅蟳的優良品質與琅岐島的地理特徵和養殖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繫。琅岐位於閩江入海口,含鹽度適中的半鹹淡海水非常適合紅蟳生長。這樣細緻養出來的紅蟳才會外殼堅硬,纖維細膩,肉質肥美。
海南和樂蟹
和樂蟹是青蟹的一種,產於萬寧市一帶海中的和樂蟹,膏滿肉肥,為其它青蟹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猶如鹹鴨蛋黃,香味撲鼻,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可魯克湖蟹
可魯克湖蟹是用中華絨螯蟹培育出的新品種,因產於青海省可魯克湖而得名。可魯克湖是柴達木盆地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淡水湖,由純淨無汙染的雪山水和地下水補給,鈣等微量元素含量較高,並且湖中水草資源豐富,不必投放任何餌料食物,這裡出產的螃蟹底板白淨殼青,無任何病蟲害,肉質鮮嫩肥美。
臺灣老虎蟹
此蟹,學名旭蟹,市場普遍稱為老虎蟹。以臺灣產的為最佳。泰國產則次之。其長象怪異,像蝦又像蟹。在臺灣,以澎湖產量最多,殼薄肉多,味道鮮美。臺灣旭蟹的口感有點甜甜的。老虎蟹若是鮮活品,直接清蒸即可。現在中國市場普遍以泰國老虎蟹作為主要流通,因為價格相對便宜,而且以冷凍品為主。
北海沙蟹
在廣西北海的海邊,有許多這種超級小的小螃蟹,當地人稱之為「沙蟹」。它們在退潮時會出洞到海灘上活動。沙蟹雖小,卻是當地的一種特產美味。北海人用沙蟹製成「沙蟹汁」,在吃白切雞的時候做蘸料,吃了會讓人回味無窮。沙蟹汁燜豆角可以說是廣西北海市的名菜,就算只是在喝白粥的時候,放上一點沙蟹汁,就會令人胃口大開。不過,由於沙蟹汁完全是生蟹製成的,因此沙蟹汁帶有一股腥味,有人覺得非常好吃,但也有許多人不能接受。
中華虎頭蟹
中華虎頭蟹外形奇特,頭胸甲圓形,表面有顆粒狀隆起在前部及中部特別顯著。鰓區各有一個呈深紫色圓斑,如虎眼狀。這種蟹在我國東南沿海、長江口、山東半島、渤海灣、遼東半島等海域均有分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中華虎頭蟹生長十分緩慢,一隻半斤重的虎頭蟹,需要生長三四年。近年來,隨著海洋沙灘環境汙染日趨嚴重,虎頭蟹越來越少,連漁民都很少見到了。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產於上海崇明島,因其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具有個小、殼薄,肉質細密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的特點,很受消費者喜愛。
嵊泗梭子蟹
無蟹不成秋,每到金秋10月,嵊泗各島的梭子蟹便開始大量上市了。它不僅資源豐裕,捕撈量大,而且食用歷史悠久,烹飪和加工方法獨特,尤以活蟹、搶蟹最為著名,成為聞名於世的海鮮珍餚。嵊泗食用梭子蟹,分別有蒸蟹、炒蟹、火鍋生蟹塊、搶蟹、醉蟹、蟹股、蟹糊及蟹松等近十種烹飪和加工方法。梭子蟹全身是寶,除了可供食用外,蟹殼可入藥和提煉甲殼素等,其蟹膏俗稱蟹黃,可制蟹黃餅,是嵊泗漁島特有的純天然萬分的海鮮調味品。
三點蟹
又稱紅星梭子蟹,分布於中國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海域。蟹殼上有三個明顯的黑色圓點,圓點周圍有乳白色暈,因此而得名。蟹肉味道清甜、鮮美,吃法多多,清蒸、蔥姜炒都非常美味。
紅花蟹
紅色的硬殼、深色的花紋組成一幅幅「年畫」,作為紅紅火火的「代言人」,紅花蟹是人們最喜愛的海蟹之一。它產於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如陽江、海南等。因為色彩豔麗、背殼上的花紋清晰美觀,所以紅花蟹被稱為蟹族中的「美人」。紅花蟹的重量從0.3斤至1.5斤不等,口感緊緻鮮美。
藍花蟹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海南島、臺灣等地,相比紅花蟹,藍花蟹的肉質更加細膩鮮嫩。
尖山蟹
尖山蟹是被譽為廣東10大名特產之一。產地為廣東陽江市陽東區雅韶鎮一帶。尖山蟹歷史非常悠久,據考古學家對尖山河段出土的蟹化石考證,該蟹的形成至少已有一百萬年,五六千年前尖山河段一帶已有大量蟹類在此繁衍,而尖山蟹養殖也有近百年歷史。特殊的土質、水質、氣候等自然環境,造就了尖山蟹的特質:通身青色、重殼、殼薄膏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特別在深秋季節,尖山蟹正是換殼的時候,在未長出新殼前,當地人把蟹從中間一切兩半,將橫切面在鍋中煎至熟,它們通身柔軟,烹製後鬆軟酥脆,肉質更加細,膏紅滿身,其美味更勝一般野生鋸緣青蟹。因而遠近聞名,四方食客接踵而至,百食不厭。
尖山蟹的原種是沿海的野生鋸緣青蟹,經那龍河逆流上溯,遷移至尖山河段繁育,並經過長時間不斷的自然選擇和物種進化,最終形成尖山蟹。尖山蟹主要棲息地是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雅韶尖山橋鹹淡水交界帶,此處是尖山河水流入南海的緩衝地段,河床不深不淺,水流不緊不慢且多有迂迴,水質鹹淡相宜,但亦有少量生活在紅樹林。尖山蟹白天多穴居,極少出來活動,夜間四處覓食,食性較雜,一般以泥蚶、牡蠣、花蛤等雙殼貝類為主食。尖山蟹以營養價值豐富著稱,素為蟹中珍品,暢銷省內外各大城市、港澳地區及國際市場。
海南靈芝蟹
海南五指山有許多你想不到的美食,其中最好吃的要數五指山靈芝山蟹了。靈芝蟹生長在五指山半裡瀑布間,因專食野生靈芝而得名。與普通蟹不同的是,靈芝蟹的膏體呈黑色,像是泥土的混合物,初入口有一股略為苦澀的中藥味,片刻後,口感卻極為甘美。該道菜具有驅寒、潤腎、補氣,理療關節炎及降火等療效。此道佳餚多於夏秋季供應充足。
說起這靈芝蟹的來歷,還有個「螃蟹精」的傳說。話說很久以前,南海的螃蟹精經常興風作浪,危害海南,人們於是向雷公求救,雷公與螃蟹精大戰七晝夜,終於殺死螃蟹精。有趣的是還有一種說法,雷公對人們的求救不理睬,於是人們到風神那裡,風神把螃蟹精吹到山上,才解除了洪水災難。而螃蟹精被吹到山上之後,散了原形,變成了滿山爬、靠吃野靈芝為生的小螃蟹。
奄仔蟹
奄仔蟹是什麼蟹?奄仔蟹其實就是青蟹,但卻是未曾交配的純情處子蟹。這種蟹肉質細嫩爽滑,略有彈牙,滋味鮮甜,口感比普通的肉蟹更好。而奄仔蟹的蟹膏更是極品,色澤橙紅,鮮香柔潤。連張小嫻也曾寫文讚美,誇它是吃蟹多年以來發現的最好吃的蟹。極品的野生奄仔蟹1隻可重達1斤以上。
奄仔蟹主要產於深圳和臺山的鹹淡水交匯處,以前最常見到的奄仔蟹屬於嬌小版,大概3-4兩,自小餵養白蜆大的,雖然屬於養殖範疇,卻是半野生形式,故此蟹味最為出眾。
一般來說,奄仔蟹的殼比較軟,而臺山奄仔蟹最為好認,由於它在鹹淡水交界生長,天生就是白肚的。不過要分清的是,奄仔蟹分了青白黃黑4級,以黑奄為最好吃。一般肚臍白裡透黑的蟹為黑奄蟹,純白色的則為水奄蟹。
至於說野生的加大碼版奄仔蟹,則是可遇不可求。它們都是純海蟹,出沒於珠海香洲一帶,屬於青奄仔一級。
臺山的奄仔蟹頗為出名,質量較為上乘。而在臺山奄仔中,又以都斛奄仔蟹最為出名。來自都斛的奄仔蟹個頭大肉質飽滿,漁期相對較長。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臺山海域附近有南坑水庫與古兜山河流的鹹淡交匯,十分適合螃蟹的生長。在此處成長的蟹要比一般的螃蟹更為飽滿,尤為鮮味。
市面上好多不是臺山,有些甚至是越南的,味道口感相差甚遠。價格也會低很多。奄仔蟹的殼比較軟,一定要白肚的,才是在鹹淡水交界生長的臺山蟹,髒兮兮的可能是越南蟹冒充。以黑奄為最佳,但數量不多。一般肚臍白裡透黑的蟹為黑奄蟹,白色的則為水奄蟹。
黃河口大閘蟹
黃河口大閘蟹是黃河流域獨有的名貴水產品種,山東省十大漁業品牌之一,入選「中國十大名蟹」。已獲得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東營市墾利區也成為國家級中華絨螯蟹標準化示範縣,被評為「中國河蟹產業先進縣」。墾利區廣闊的自然溼地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黃河口大閘蟹肉質肥美,味道甘醇。已成為墾利區富民興漁的支柱產業和提升墾利區甚至東營城市形象的知名產品,形成了「南有陽澄湖、北有黃河口」的市場消費格局。
本文由四個小土豆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您的支持就是小編前進的最大動力。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