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你被西安碑林博物館「圈粉」了嗎?

2021-01-14 澎湃新聞
昨晚,你被西安碑林博物館「圈粉」了嗎?

2021-01-1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究竟有多年輕?」

「上下五千年!」

 

昨晚

你看《國家寶藏》了嗎?

盼著盼著

終於!

我們等來了西安碑林博物館

昭陵六駿石刻

顏氏家廟碑

 

石臺孝經碑 

瞧瞧!

這3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看哭了多少人!

你是其中一員嗎?

三位演技派

集體「飆戲」為國寶打CALL

完全就是一場立體式的文化盛宴

從「李斯」變「魏良」

李乃文一直在古今穿越

化身道士獻出遷碑之策

 

「關山遠,昂首何懼萬箭」

一句歌詞,唱出了昭陵六駿的忠心護主

也道出了李世民的男兒血氣

趙文卓 「猛男落淚」

還原大唐風骨

讓昭陵六駿的前世傳奇故事

更加盪氣迴腸

 

忠天下道義

守傳世風骨

84歲高齡的許還山

飾演的顏真卿剛正不阿

讓人領略到顏氏家族的忠烈之風

 

前世傳奇「太好哭了」

今生故事也不曾遜色

「碑林頂流」講解員白雪松說:

「希望我能活到100歲,那時候,碑林剛好1000歲,我就算是爬著,也要去看一眼,那時候的碑林一定比現在更好。」

為了讓觀眾感受到更「有意思」的碑林,節目邀請到了被網友們稱為「碑林頂流」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擔任講述人,他用「一碑成林」四個字,清晰明了地講解了關於石臺孝經的那些事兒,還有一個小知識,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參考石臺孝經設計的,你知道嗎?學到了!

赴美「醫馬」的昭陵二駿修復者周萍說:

「修復時留了點小心思,沒有粘合以便於運輸,讓我們共同期盼昭陵六駿團聚的那一天!」

六駿對唐太宗而言,有著不可比擬的特殊意義;而「遠走他鄉」的二駿——颯露紫、拳毛騧,也成為了當今國人更深的牽掛。節目中,昭陵二駿修復者之一、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周萍擔任昭陵六駿的今生講述人,為觀眾講述她曾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修復二駿的經歷。她表示,在符合文物保護的修復原則上,一方面為了展現二駿被砸過的歷史,一方面也希望如果有一天它們能回國團聚時方便包裝運輸,修復過程中就採取了支架而沒有進行粘接,期盼著這一願望可以成真。

方正字庫設計總監仇寅說:

「使用也是一種傳承,我們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更好地延續漢字之美,讓漢字生生不息。」

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專家委員仇寅,攜顏真卿楷書字庫的設計師汪文,在節目中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帶領觀眾認識書法,感受書法藝術在中華文脈中的延續,他們更是把一個「電子碑林」展現給觀眾,令人心生期待。

正如國立老師

在節目尾聲時呼籲的

「看完這期節目,

孩子們趕緊都回去練練字,好不好」

小布立下flag

練字從今天開始

你要加入嗎?

 

 

豐碑如林,青石不朽

九百三十歲的西安碑林

了解一下

——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這座始建於宋代的石刻書庫,最初因保存唐代石經而建,歷代累計延續,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西安碑林位列中國四大碑林之首,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

   

如今,西安碑林博物館已成為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主題博物館,包括碑石、墓誌、造像、畫像石等石刻文物和書法、繪畫、碑拓等文物。

    刻於唐文宗開成二年、我國現存最完整石刻經書《開成石經》;保存兩代帝王書法的《石臺孝經》;見證基督教傳播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佛教密宗傳承歷史的《不空和尚碑》;還有《曹全碑》《多寶塔碑》《顏勤禮碑》《玄秘塔碑》等書法名碑,匯聚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傳世名作;在石刻方面,有體型碩大、造型質樸生動的唐獻陵石犀牛;唯一一件有大夏紀年的文物大夏石馬;著名的唐昭陵六駿等等,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充滿傳奇的前世今生故事。

以青石為書頁

刻畫歷史的脈絡

集書藝、演文字、藏典籍、載歷史

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在西安碑林裡沉澱

如果說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部「圖書」,那麼西安就更是一座歷史的圖書館,西安的每一座博物館和每一件文物都是書寫這座城發展與變遷的輝煌一頁。

歡迎大家

來西安走一走

親身探尋更多的「國家寶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被西安碑林博物館「圈粉」了嗎?
    我們等來了西安碑林博物館 為了讓觀眾感受到更「有意思」的碑林,節目邀請到了被網友們稱為「碑林頂流」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擔任講述人,他用「一碑成林」四個字,清晰明了地講解了關於石臺孝經的那些事兒,
  • 碑林博物館登陸《國家寶藏》 講解員白雪松實力「圈粉」
    1月10日央視20:30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開啟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專場,石臺孝經、昭陵六駿、顏氏家廟碑3件國寶華彩亮相。「所謂林子大了,什麼碑都有」「謙虛點說,全宇宙已知範圍內收藏名碑墓誌第一多的地方」「有時候上班感覺像上朝」……在節目中,與著名演員李乃文一同守護石臺孝經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白雪松金句頻出。1月11日,「碑林講解員說常因工作自豪到起雞皮疙瘩」話題衝上熱搜。
  • 昨夜,《國家寶藏》再度進入「西安時間」,碑林緣何「圈粉」?
    XI』AN  九百三十歲的碑林,亟需更好的保護  如果說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一部「圖書」,那麼西安就是一座歷史的圖書館,西安的每一座博物館和每一件文物都是書寫這座城發展與變遷的輝煌一頁。  其實,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各種極具價值的石碑非常之多。
  • 西安咋又上央視了?這次輪到西安碑林博物館,你看了嗎?
    前兩天,繼秦始皇兵馬俑特輯後,《國家寶藏》又迎來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專場,節目中對顏氏家廟碑、昭陵六駿石刻和石臺孝經碑進行了深度講解,帶大家了解了這三件國寶的前生今世,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西安碑林博物館:名碑石經甲天下
    沿著西安永寧門東側的城牆漫步,行不多遠,便會遇見一座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古建築群,它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始建於1944年,是陝西最早創建的博物館。其源頭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
  • 讓駿馬飛——遊西安碑林博物館
    1914年,颯露紫和拳毛騧的浮雕被打碎裝箱盜運至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座也曾經被打碎裝箱,在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於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寶庫,碑林藏珍品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
  • 你以為去西安碑林博物館只能看書法嗎?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名揚中外,但能把古都氣質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地方大概有兩處,一處是排隊難於登天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另一處就是門檻頗高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放置《石臺孝經》的亭子,也是無數遊客打卡碑林的首選拍照地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中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窒息的對話:導遊:「這個碑是xx年代,xx書寫,它的字體是xx……」普通遊客:「你社寫這個碑有撒用?」(一臉認真)導遊:「……,……。」
  • 西安碑林博物館特色文創店對外開放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7月27日,西安碑林博物館特色文創商店對外開放,這是該館自去年4月開放「碑林文創店」以來,與陝西華夏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經營開放的第二個銷售獨具碑林文化特色的新型文創產品商店。
  • 「一號講解員」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 碑林的「碑」字為啥少一撇?
    「你現在所看到的鐘是世界名鍾景雲鍾,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原為唐長安城內的景龍觀(西大街)鐘樓所用,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對景雲鍾鐘聲錄音,每年除夕之夜春晚把它作為辭舊迎新的『新年鐘聲』進行播放。」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
  • 《國家寶藏》第三季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國家寶藏》第三季走進西安碑林博物館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1
  • 2020年遊學: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碑刻藝術
    我們結束甘肅之行後,便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由於網紅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我們沒有提前預約,所以就先去西安碑林博物館。該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用我西安朋友的話,博物館藏品很好,資源定位都不錯,然而卻辦得不怎麼樣。
  • 930歲西安碑林博物館今晚登陸《國家寶藏》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西安市文物局重視加強對全市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解讀和傳播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積極推動實現西安作為陸上「一帶一路」起點、「國家中心城市」「絲路博物館之城」等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發揮西安獨特的文物資源優勢。
  • 樂華城香榭莊園表示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
    樂華城香榭莊園表示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從而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現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藝術室和4座文物陳列,陳列面積達到4900平米。 而為何稱為「碑林」,據樂華城香榭莊園的了解,是因為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
  • 國家寶藏 | 西安碑林博物館文物:石碑界的「凡爾賽文學」
    西安碑林博物館毫不誇張,用當下「凡爾賽」口吻介紹西安碑林博物館,那僅是陳述事實。就像這樣:西安碑林博物館930年了,沒什麼特別的,就是碑多,例如從漢代到魏晉、到唐宋元明清,你想得到的書法大家這裡幾乎都有,是全宇宙已知範圍內收藏名碑墓誌最多的地方。你糾結書法真偽,這裡4000多個碑文全是真跡,要講解哪一方呢,愁人。
  • 遊覽碑林博物館
    2020年4月19日新冠疫情後,西安的各地旅遊景點,均免費開放。於是,預約了碑林博物館,前往遊覽。碑林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三學街文廟舊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誌及其它古代石刻藝術品的博物館,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主體。
  • 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恢復開放 民眾有序參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解說】3月25日,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博物館對外恢復開放。(西安市民 宋湘楠)咱們這個博物館開業的第一天,因為西安人嘛,本來對咱們這個歷史就比較感興趣。剛好這個陝博是咱們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個歷史類的一個博物館,所以今天特地帶著孩子,過來感受一下歷史。
  • 九牧走進西安碑林 助力碑林藝術文化傳承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民族品牌九牧廚衛與西安碑林博物館籤約,向博物館捐贈一批具有碑林文化特色元素的衛浴潔具,助力博物館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
  • 夏夢帶你1分鐘了解1個博物館,西安這6個博物館特色你知道嗎?
    在這些眾多的博物館中,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大唐西市博物館,這六家博物館幾乎是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以下,夏夢講和大家分享每家博物館的特色。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以收藏
  • 值得一看的景點,你去過西安碑林博物館,呼倫貝爾國門嗎
    喜歡旅行的你喜歡美麗的自然風景嗎?還是喜歡充滿人文情趣的遺蹟?這次給大家看的是看看大家有沒有旅行的意義。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山西省第一個創立的博物館,收藏了歷代的碑刻、墓地和石刻,以陳列和研究為主,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藝術博物館,目前收藏的文物有11000餘件,中國保送文物19個,134件,1級文物535件由林、石刻藝術和其他文物展示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廳,現有7個展室、8個碑廊、8個碑亭,石刻藝術室和4個文物陳列,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