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為何不合併安徽醫科大學?看協和醫學院的招生規模就明白了

2020-12-20 高校網大秀
中科大的宏偉目標

選擇艱難的從0開始

2017年在高校屆最令人吃驚的決定,那就是小而精的中科大決定新建醫學院,每年本科生招生規模嚴格控制在1800人左右的中科大似乎要開啟擴招模式,不同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走合併醫學院的路線,中科大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道路,從0開始重新組建醫學院。為何說這是一條比較艱難的道路?那麼就看看南開大學的醫學院水平,從零開始的南開醫學院發展了幾十年,至今的學科水平都不如一些地方醫學院。那麼中科大為何不選擇更簡單的合併模式?畢竟安徽醫科大學似乎也不是太差!然而中科大希望對標北京協和醫學院,然而看過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招生規模,瞬間覺得安徽醫科大學招生規模有點太膨脹!

一年招生240人的北京協和醫學院

有網絡消息稱,當時安徽省政府非常有意讓中科大合併安徽醫科大學,然而中科大並不想要安徽醫科大學的全部學科,只想要部分學科和附屬醫院,結果造成兩家高校最後沒有能走在一起,畢竟安徽醫科大學再強也僅是地方名校,根本不能和頂尖醫學院相比,北京協和醫學院每年的招生規模僅240人,這也是清華大學多年想要吞併北京協和醫學院,卻被北京協和醫學院婉拒的原因之一,雖然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川醫學是以清華大學名義招生,但是相對於其他被合併的頂尖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更獨立的機構!

附屬醫院實力才是根本

由於醫學的特殊性,如果沒有強大的附屬醫院作為支撐,所謂的醫學排名都是虛假的刷論文數據,南開大學和南京大學醫學院實力不強,主要是由於區域內的優勢附屬醫院都被天津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所佔據,臨床醫學的專碩比學碩更重要,因為醫學畢業生終極目標是用經驗判斷來治病救人,並不是做科研。因此在安徽省答應給中科大配備最好的附屬醫院後,中科大也就放棄了合併安徽醫科大學或異地辦學的想法!

2018年開始北京協和醫學院計劃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大非醫學本科畢業生中招收優秀學子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相關焦點

  • 中科大,自稱「小精尖」,會不會合併合工大、安徽醫科?
    現在北京市高校,招生人數最多的重點大學仍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而不是北航北理北師大。目前國內要想實力強,就得規模大。不過其中的天文學,地球物理,科學技術史,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都是大冷門學科,評估的高校本來就沒幾個,所以中科大A+有含金量的也就是物理和化學了。那麼中科大當年在合併大潮中,能不能合併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呢?
  • 綜合性大學都在忙著辦醫學院的背後
    在世紀之交,有相當一部分「985工程」高校率先將增辦醫學院(或者與醫學院合併)作為自身戰略性發展的重要一部分,並且在當時立刻形成了一種時尚:醫療體制的改革以藥養醫也使得醫院成為社會上最賺錢的行業,對於當時正處於擴大招生規模的各高校而言不僅可以從中直接獲取更多的辦學經費,而且相對於其他科研項目來說
  • 沒有被合併的20所醫科大學排名,專業實力追趕川大華西醫學院
    縱覽國內的醫科專業牛校,不論是專業大學還是綜合大學,都存在頂尖的醫學牛校。眾所周知,醫學專業領域存在「北有協和,南有湘雅,西有華西,東有齊魯」的說法,這四個方位存在四所頂尖的醫學院校。但是在發展歷程之中,其中的三所大學已經被合併到了985大學之中,現在已經是雙一流大學一部分了。
  • 部分985高校的醫學院大盤點!
    這些高校,要麼自己原來就有自己的醫學院,經過了上百年的歷史積澱,要麼,就是在後來大學合併潮中,合併了著名的醫科大學或醫學院。據統計,2000年左右約有16所醫科大學/學院被綜合性大學合併成為其醫學部/院。而未能在醫學領域發力的高校,即使其他學科實力雄厚,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近些年的發展也顯得非常吃力。
  •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對比分析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是全國知名的醫科大學,近日,首醫公布了推免生招生名單,本文根據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和推免生公示名單對比分析2021年這兩所院校的碩士招生計劃。1.首醫招生專業數和計劃數較多2021年首都醫科大學的計劃招生人數約為1100人,比北協和的計劃招生人 數多36%。首都醫科大學的招生專業數達到88個,其中包含病理學、醫學倫理學等7個自主設置專業。北協和的招生專業數比首醫少十餘個,該校包含比較醫學、圍術期醫學等6個自主設置專業。
  • 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援這所醫科大學
    為進一步辦好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與貴州醫科大學兩校合作標誌性成果——「協和班」,9月9日,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會見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教授一行,座談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3號樓第三會議室舉行
  • 新建醫學院的中科大四處尋人,本校生物醫藥傑青卻被東南大學挖走
    生物醫學發展規劃新建醫學院的中科大發展規劃很宏大2017年中科大的權衡利弊後,放棄了對安徽醫科大學的合併,在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了合肥最好的附屬醫院,從而開啟自己重新組建生物醫學院的規劃,根據中科大對於生物醫學院的發展規劃
  • 近30年前醫學院分數線,分數高高在上,清華北大低於協和醫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大學,就是現在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錄取數達到568分,超北大40分,超清華大學6分,分數所所有大學中最高的。另外北京醫科大學的分數,當年也是超過北京大學。現在神話了北大清華,但是協和分數也是比清華大學高很多的。
  • 安徽醫科大碾壓東南大學醫學院?高分考生該如何選擇?
    東南大學雖然屬於中央直屬的「985、211工程」高校,「建築老八校」和「四大工學院」之一。其醫學院位於市中心的玄武湖畔,再加上一流的生源,本該在醫學(尤其是臨床醫學方面)力壓群雄,但由於新的東南大學醫學院是在2000年4月合併的南京鐵道醫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再加上發展時間又比較短,因此底蘊明顯有些不足,從師資力量方面來看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傑青4名、「973」首席科學家2名,同時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臨床醫學、生物學和護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臨床醫學和生物學
  • 南方的9大著名「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山、同濟現在發展如何?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高校合併熱潮中,多所著名醫學院或醫科大學,被合併到綜合類大學名下,成為一所著名大學的醫學院。在這期間,南方的醫學院或醫科大學被合併的規模最為龐大,影響力也最為廣泛,比如四川大學合併華西醫學院、中南大學合併湘雅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合併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併浙江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併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合併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合併中山醫科大學。
  • 中山大學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誰就業更好?這個沒有懸念
    廣州有五所著名的醫學院校,分別是中山大學的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就是中山大學的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當然它們二者比較的話很明顯,中山大學醫學院實力更強,自然它的畢業生就業也應該更好一些。
  • 全國聞名的29所「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大、吉大、山大吃香?
    為什麼國內的著名大學幾乎都合併了一所知名醫學院,或成立了自己的著名醫學部?為什麼有的醫學院併入綜合類大學中,反而降低了知名度?對於這些問題,清華大學的協和醫學院、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四川大學的華西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醫學院、上海交大醫學院、中山大學的中山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的同濟醫學院、吉林大學的白求恩醫學院、山東大學的齊魯醫學院更醫學院校,已經通過合併之後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有的醫學院正在崛起,而有的醫學院發展實力正在減弱。
  • 又一波大學合併潮,要來了?
    從過去五年裡的統計數量來看,真正意義上的高校合併案例並不多,但幾乎每一次都是備受多方關注。 其中較為典型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更是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萃歐波蘭留學:華沙醫科大學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華沙醫科大學,波蘭版的「協和」波蘭公立華沙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Warsaw),是波蘭最著名的醫科大學,始建於1809年,前身是華沙大學的醫學院,後來經政府批准合併牙科醫學院等專科學院,並於1945年正式成立了華沙醫科大學。根據學校官方發布的信息 ,華沙醫科大學正在和華沙大學談合併事宜,華沙醫科大學有可能重新回到華沙大學的懷抱。
  • 南京醫科大學:看了南京鐵道醫學院的現狀,我慶幸我的選擇是對的
    南京醫科大學:看了南京鐵道醫學院的現狀,我慶幸我的選擇是對的!一種觀點認為,鐵醫是很一般的醫學院,相當於被東南大學吞併了。而南醫大正是因為有實力,才能與南大談條件,一旦合併,大概率會以「醫學部」的形式存在。
  • 原衛生部直屬的11所醫科大學,有的成了國內頂尖,有的卻沒落了!
    很長時間以來,醫科類院校一直是各大考生青睞的對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非常高。然而在我國高校的發展歷史中,醫科類高校也經過了很多改革與變遷。其中,共有11所醫科類大學原本是衛生部直屬的,後來這些大學在經過了歷史的沉浮之後,如今發展也變得各不相同。
  • 蚌埠醫學院:招生資料、招生省份分專業錄取分數及就業數據
    蚌埠醫學院成立於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原和安徽醫學院援建創立。1968年8月,經安徽省革委會批准改稱蚌埠反修醫學院。1970年11月,安徽省革委會決定將安徽四所高等醫學院校合併為安徽醫學院,蚌埠反修醫學院更名為安徽醫學院蚌埠分院。1974年6月,國務院科教組發文通知恢復蚌埠醫學院 。
  • 中國內陸醫學院綜合排名,北京大學綜合第一,中山大學學科精度高
    報考醫學專業似乎是不錯的選擇,那麼醫科院校該如何選擇呢?根據上海軟科的數據排名來看,首先北京大學醫學院擁有口腔和醫學兩項第一,護理學中山大學第一,基礎醫學復旦大學第一,臨床醫學上海交大第一,中醫學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中西醫結合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特種醫學屬於蘇州大學醫學院,需要大力發展的公共衛生醫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一,中藥學屬於中國藥科大學第一。
  • 中山大學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雙雄,誰持牛耳?
    廣東省有很多醫學院,不過最出名的肯定是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而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呢,自古就是衛生部直屬院校,是5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實力僅次於協和,北醫,上醫,華西。在1960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 傳言山西大學合併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合併山西醫科大學
    省委、省政府將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在科技創新方面成為全省重要「方面軍」。據悉,山西省雙一流匱乏,只有太原理工一所一流學科高校,已經成山西高教之痛,山西「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中北大學率先發展,建設「雙一流」大學。有傳言稱太原理工大學擬和山西醫科大學合併,山西大學擬和太原科技大學合併,目前這一方案已經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