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通州區援建電商平臺奈曼旗滯銷地瓜售罄
近三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在北京通州區的大力援助下,已搭建了完善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青龍山鎮互利村村民祖祖輩輩種地瓜,鮮豔甘甜。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村裡積壓了5萬斤地瓜。當地網紅穿起蒙古袍走進直播間,短短七天,滯銷地瓜售罄。
49歲村民「趕時髦」學習直播帶貨
「老鐵們,這是煙薯25號,煮熟了糖汁滴滴答答的,特甜!」在鏡頭前介紹家鄉特產,互利村村民王洪巖滔滔不絕。
從貧困戶到電商帶頭人,王洪巖只用了三年。
2016年,王洪巖的妻子突發腦溢血,家裡拿出20多萬元積蓄治病。「因病致貧、一切歸零,我們家成了建檔立卡戶。」妻子癱瘓在家,王洪巖必須找個方便照顧妻子的工作。他將目光投向了家鄉特產——地瓜。
奈曼旗青龍山鎮土壤以褐土為主,土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這裡降水少而集中,獨特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使這裡的地瓜色澤鮮豔、口感甘甜。互利村的村民祖祖輩輩都種植地瓜。秋收後,村民把地瓜製成晶瑩剔透、口感筋道的地瓜粉。
王洪巖一邊在村裡合作社打工,一邊「觸網」。通過朋友圈,他把地瓜和地瓜粉條賣到了全國各地。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互利村積壓了5萬斤地瓜。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找網紅直播,短短七天就將滯銷地瓜售罄。感受到直播帶貨的「影響力」,49歲的王洪巖躍躍欲試。
幾個月前,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培訓人員來到互利村,教村民直播帶貨,王洪巖突然沒了信心。「老師講的運營粉絲、拍攝技巧這些,我都記不住。」王洪巖坦言,自己連小學都沒畢業,口才一般,直播的時候不知道說啥。培訓老師打消了他的顧慮——「咱們的地瓜貨真價實,你就原原本本把地瓜有啥品種、品質咋樣跟網友說說。」
說起地瓜,王洪巖來了精神。「我們這兒的地瓜有六個標準品種,一個品種一個口感,百吃不厭……」
經過半年十多次的直播,王洪巖直播間的粉絲漲到了500人,他上鏡的狀態也越來越放鬆自然。「微信電商我做得早,嘗到了甜頭,直播也不能落下。我現在幹勁兒十足。關於直播,我要和電商中心培訓老師學習的還有很多。」
特色直播間能燉小雞兒、烀苞米
王洪巖所說的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位於奈曼旗的中心大沁他拉鎮。1200平方米的中心功能齊全,扶貧展示區的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當地網紅穿著蒙古袍在直播間帶貨,工作人員在倉儲物流區忙活,將合作社的農產品打包、發貨。
中心負責人張海波介紹,北京市通州區與奈曼旗開展對口幫扶協作以來,把電子商務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載體。三年來,奈曼旗在通州區的大力援助下,已搭建了電子商務完善的銷售平臺。去年下半年,通州出資近百萬協助建設的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正式運營。
據介紹,中心帶動脫貧有兩種方式。因病因殘致貧的村民沒有勞動能力,他們把土地或者產品交給合作社,中心跟合作社聯合,通過自建的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等把產品賣出去。同時,中心免費將村民培訓成電商「新農人」,手把手教他們下載註冊APP、掛購物車、拍視頻發朋友圈,玩轉新媒體。
村民幹農活沒時間直播、短時間學不會直播怎麼辦?中心還培訓了一些網紅主播,幫助村民錄視頻、做主持並代替帶貨。「我們的直播場景各不相同,包括蒙古包直播間、五穀雜糧直播間、特產麥飯石直播間、奶製品直播間等10個直播間。這些直播間還原了地方特色和真實場景,比如農村大炕直播間裡有灶臺,可以燉小雞兒、烀苞米、燜小米飯、蒸雞蛋糕,熱氣騰騰的農家飯一盛出來,保證讓網友眼饞下單。」
經過一年的發展,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銷售總額已近4000萬元,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238人,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截至今年5月,中心已建立微信號平臺10個,幫助貧困戶百姓免費發布農產品信息5000餘條。
通州區
對口支援、幫扶大事記
2018年10月
率先在北京市實現鄉鎮街道結對幫扶「兩個全覆蓋」
2018年11月
通州區-翁牛特旗京蒙幫扶勞務協作實訓基地揭牌
2018年12月
通州區-奈曼旗就業技能培訓實訓基地成立,通州區-科右中旗京蒙勞務協作實訓基地成立
2019年4月
科右中旗脫貧摘帽
2019年7月
在北京市率先成立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通州分中心
2020年3月
翁牛特旗、奈曼旗脫貧摘帽
●通州區對口幫扶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通遼市奈曼旗、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三旗目前已全部脫貧,通州帶動58360人脫貧
●2018年以來,通州區向內蒙古三旗選派14名掛職幹部,選派100名專業技術人才
●2018年以來,通州在上繳全市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籌集財政資金1.7億元,用於支持內蒙古三旗開展扶貧工作
●2018年以來,通州區在內蒙古三旗重點扶持參與扶貧開發項目36個,投入資金5600萬元
扶貧日誌
通州掛職幹部、奈曼旗扶貧辦副主任邱程
鄉親看到電商潛力
我來到奈曼旗後注意到當地企業和老鄉對電商很感興趣,我們就聯繫了字節跳動公司,帶著鄉鎮致富帶頭人、企業負責人將近20人來北京觀摩學習。大家非常震撼,原來農產品可以被這麼多人看到,新媒體宣傳視頻可以做得這麼有創意,大家開拓了思路也有了動力。這次北京行也搭建了橋梁,後來公司在網上為奈曼旗進行了培訓。
今年5月,我們聯繫北京團市委、北京青聯幫忙搭橋,邀請主播李佳琦為奈曼旗特產牛肉乾直播帶貨,5秒鐘牛肉乾就銷售一空,銷售額達180萬元。這樣的亮眼成績也讓旗裡鄉親們看到了電商的潛力,大家更願意嘗試這種新鮮的銷售方式。
新思路
兩個全覆蓋
在區旗結對基礎上,通州區發動鄉鎮間、村居間的結對工作,搭建基層幫扶的工作橋梁。基層結對幫扶實現了「兩個全覆蓋」。通州區11個鄉鎮、6個街道與受援地3個旗43個鄉鎮蘇木進行精準結對。同時還選取了93個有經濟實力的村居與受援地區的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三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在北京通州區的大力援助下,已搭建了完善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青龍山鎮互利村村民祖祖輩輩種地瓜,鮮豔甘甜。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村裡積壓了5萬斤地瓜。當地網紅穿起蒙古袍走進直播間,短短七天,滯銷地瓜售罄。
49歲村民「趕時髦」學習直播帶貨
「老鐵們,這是煙薯25號,煮熟了糖汁滴滴答答的,特甜!」在鏡頭前介紹家鄉特產,互利村村民王洪巖滔滔不絕。
從貧困戶到電商帶頭人,王洪巖只用了三年。
2016年,王洪巖的妻子突發腦溢血,家裡拿出20多萬元積蓄治病。「因病致貧、一切歸零,我們家成了建檔立卡戶。」妻子癱瘓在家,王洪巖必須找個方便照顧妻子的工作。他將目光投向了家鄉特產——地瓜。
奈曼旗青龍山鎮土壤以褐土為主,土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這裡降水少而集中,獨特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使這裡的地瓜色澤鮮豔、口感甘甜。互利村的村民祖祖輩輩都種植地瓜。秋收後,村民把地瓜製成晶瑩剔透、口感筋道的地瓜粉。
王洪巖一邊在村裡合作社打工,一邊「觸網」。通過朋友圈,他把地瓜和地瓜粉條賣到了全國各地。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互利村積壓了5萬斤地瓜。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找網紅直播,短短七天就將滯銷地瓜售罄。感受到直播帶貨的「影響力」,49歲的王洪巖躍躍欲試。
幾個月前,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培訓人員來到互利村,教村民直播帶貨,王洪巖突然沒了信心。「老師講的運營粉絲、拍攝技巧這些,我都記不住。」王洪巖坦言,自己連小學都沒畢業,口才一般,直播的時候不知道說啥。培訓老師打消了他的顧慮——「咱們的地瓜貨真價實,你就原原本本把地瓜有啥品種、品質咋樣跟網友說說。」
說起地瓜,王洪巖來了精神。「我們這兒的地瓜有六個標準品種,一個品種一個口感,百吃不厭……」
經過半年十多次的直播,王洪巖直播間的粉絲漲到了500人,他上鏡的狀態也越來越放鬆自然。「微信電商我做得早,嘗到了甜頭,直播也不能落下。我現在幹勁兒十足。關於直播,我要和電商中心培訓老師學習的還有很多。」
特色直播間能燉小雞兒、烀苞米
王洪巖所說的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位於奈曼旗的中心大沁他拉鎮。1200平方米的中心功能齊全,扶貧展示區的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當地網紅穿著蒙古袍在直播間帶貨,工作人員在倉儲物流區忙活,將合作社的農產品打包、發貨。
中心負責人張海波介紹,北京市通州區與奈曼旗開展對口幫扶協作以來,把電子商務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載體。三年來,奈曼旗在通州區的大力援助下,已搭建了電子商務完善的銷售平臺。去年下半年,通州出資近百萬協助建設的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正式運營。
據介紹,中心帶動脫貧有兩種方式。因病因殘致貧的村民沒有勞動能力,他們把土地或者產品交給合作社,中心跟合作社聯合,通過自建的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等把產品賣出去。同時,中心免費將村民培訓成電商「新農人」,手把手教他們下載註冊APP、掛購物車、拍視頻發朋友圈,玩轉新媒體。
村民幹農活沒時間直播、短時間學不會直播怎麼辦?中心還培訓了一些網紅主播,幫助村民錄視頻、做主持並代替帶貨。「我們的直播場景各不相同,包括蒙古包直播間、五穀雜糧直播間、特產麥飯石直播間、奶製品直播間等10個直播間。這些直播間還原了地方特色和真實場景,比如農村大炕直播間裡有灶臺,可以燉小雞兒、烀苞米、燜小米飯、蒸雞蛋糕,熱氣騰騰的農家飯一盛出來,保證讓網友眼饞下單。」
經過一年的發展,奈曼旗電商扶貧運營中心銷售總額已近4000萬元,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238人,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截至今年5月,中心已建立微信號平臺10個,幫助貧困戶百姓免費發布農產品信息5000餘條。
通州區
對口支援、幫扶大事記
2018年10月
率先在北京市實現鄉鎮街道結對幫扶「兩個全覆蓋」
2018年11月
通州區-翁牛特旗京蒙幫扶勞務協作實訓基地揭牌
2018年12月
通州區-奈曼旗就業技能培訓實訓基地成立,通州區-科右中旗京蒙勞務協作實訓基地成立
2019年4月
科右中旗脫貧摘帽
2019年7月
在北京市率先成立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通州分中心
2020年3月
翁牛特旗、奈曼旗脫貧摘帽
●通州區對口幫扶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通遼市奈曼旗、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三旗目前已全部脫貧,通州帶動58360人脫貧
●2018年以來,通州區向內蒙古三旗選派14名掛職幹部,選派100名專業技術人才
●2018年以來,通州在上繳全市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籌集財政資金1.7億元,用於支持內蒙古三旗開展扶貧工作
●2018年以來,通州區在內蒙古三旗重點扶持參與扶貧開發項目36個,投入資金5600萬元
扶貧日誌
通州掛職幹部、奈曼旗扶貧辦副主任邱程
鄉親看到電商潛力
我來到奈曼旗後注意到當地企業和老鄉對電商很感興趣,我們就聯繫了字節跳動公司,帶著鄉鎮致富帶頭人、企業負責人將近20人來北京觀摩學習。大家非常震撼,原來農產品可以被這麼多人看到,新媒體宣傳視頻可以做得這麼有創意,大家開拓了思路也有了動力。這次北京行也搭建了橋梁,後來公司在網上為奈曼旗進行了培訓。
今年5月,我們聯繫北京團市委、北京青聯幫忙搭橋,邀請主播李佳琦為奈曼旗特產牛肉乾直播帶貨,5秒鐘牛肉乾就銷售一空,銷售額達180萬元。這樣的亮眼成績也讓旗裡鄉親們看到了電商的潛力,大家更願意嘗試這種新鮮的銷售方式。
新思路
兩個全覆蓋
在區旗結對基礎上,通州區發動鄉鎮間、村居間的結對工作,搭建基層幫扶的工作橋梁。基層結對幫扶實現了「兩個全覆蓋」。通州區11個鄉鎮、6個街道與受援地3個旗43個鄉鎮蘇木進行精準結對。同時還選取了93個有經濟實力的村居與受援地區的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