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魚缸存有大量細微氣泡,可能造成觀賞魚的死亡?

2020-12-2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今天有一位魚友,再次詢問到了,關於細微氣泡,對於觀賞魚有何傷害的問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也說到了,黑食水虎身上黏附了三兩個的細微氣泡,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好在這些氣泡並不多,我把上水管的鴨嘴又做了適度的調整。

一般來講,我們要看整個魚缸的水體,細微氣泡的含量佔比,稍微有點,它也不礙事。

還有一點就是,觀賞魚的體表和心情問題,以及體表黏液分泌的多少。

氣泡所傷觀賞魚,主要源於心情極度壓抑,體表黏液不斷分泌,才有可能沾染上

按理說一般的,狀態良好、精力旺盛的觀賞魚,根本不會去在意魚缸內的那些氣泡,它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會沾染到觀賞魚的體表。

但是,如果是新入缸的某些觀賞魚,由於心情極度的壓抑,它們就會開始大量分泌體表黏液,甚至於在極度驚慌恐懼中,體表會有損傷或者缺失。

這種情況下,過多的細微氣泡就會在觀賞魚的體表上黏附,而且很長時間不會脫離。

越是壓抑的觀賞魚,越喜歡在氣泡中衝浪,這個問題很讓人頭疼

越是壓抑的觀賞魚,越不適應水質,它們的體表黏液就會大幅度脫落。

只要體表黏液脫落過多,魚缸的水質必受汙染,有可能在我們還未檢測出所謂的什麼氨氮超標,觀賞魚已經感覺到了水體缺氧,或者由於極度恐懼,它們喜歡找尋自以為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躲避。

由於這些諸多原因,它們就藏在了氣泡裡,或者魚缸下水處、水流最旺的地方,越是體表受損嚴重,半死不活的觀賞魚,越愛往魚缸氣泡最多的地方去待著。

然後,身上就像掛了一層雨滴一樣的東西,帶著一身氣泡在魚缸內遊來遊去。

由於體表過度缺損,這些氣泡在短期內根本不能消除,很快就會侵蝕到觀賞魚的體表,然後就是大面積的紅腫和潰爛,最後可能就是從外到內全部爛掉,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敗血病。

這個是毫不客氣地,然後這條魚也就救無可救了。

關鍵的問題在於觀察,以及儘快採取措施

我也曾經說過,如果是由於水壓或者氯氣問題,缸壁、缸底殘留大量氣泡,我們不必多說,這個東西,黃鼠狼專咬病鴨子,哪裡氣泡多,觀賞魚就會去哪裡。

底部氣泡如果多了,觀賞魚就會趴缸,整的腹部全是,對於這些靜止的氣泡,需要在觀賞魚入缸之前,使用魚網輕輕剝離。

而對於下水、氧氣等產生的大量氣泡,可以選擇關掉或者減少氧氣供應,以及適度隔離,也就是原缸加隔離網,把觀賞魚,尤其是壓抑的、半死不活的、無精打採的、身上紅血絲的,全部隔離到離氣泡較遠的地方,這就可以了。

這個問題,不但是金魚、錦鯉身上會出現,就連虎魚、龍魚、地圖、鸚鵡、招財等,都會深受其害,最後不是潰爛就是體表紅斑,龍魚可能就是魚鰭缺損、尾巴爛掉等。

這裡指的是有嚴重壓抑、入缸的新魚,我們一定要小心。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長期打氧的水體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觀賞魚的身上粘附有一定氣泡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身體粘液分泌過多的觀賞魚,比如說金魚、錦鯉和在發奶過程中的七彩神仙魚,它們的體表經常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肉眼可見的小氣泡。
  • 40釐米的魚缸,使用三合一水泵,為什麼魚缸會有大量氣泡?
    另一種就是自來水殘留的氯氣,這些氣泡也會大量的出現,不斷的粘附在上述的這些物體上,這都是我們在開缸初期,經常會碰到的一些現象。這些氣泡對於觀賞魚還是會有一些傷害的,因為觀賞魚在入缸初期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的應激反應,本身它們體表的粘液就會不斷增多,而且經常會由於驚慌失措,迅速的遊動、躲藏,它們就會無意中帶起這些氣泡,有的氣泡直接就粘附到了觀賞魚的體表或者尾鰭上,繼而發生潰爛的現象。
  • 養魚初期水面會出現大量氣泡,原因不一定是水質過肥
    尤其是我們的魚缸密度並不大,觀賞魚的數量也不多,況且狀態還可以,有時候可能還未開始投喂,那麼,這些氣泡又是從哪裡蹦出來的呢?,這樣的水質本身就會反過來刺激魚體,因此,當過濾一開啟,魚缸的水面就會出現大量的氣泡難以破碎,關掉了過濾有可能會有部分消失的情況,但是消失的速度會很慢很慢,甚至會有很多的大量殘留。
  • 魚缸的藻類大量爆發,多是魚主人的前期縱容,之後清理就難了
    好像很多魚友都在羨慕,感覺這個欣賞效果確實不錯,昨天的一位魚友也說了,管它魚缸內有什麼藻,只要水質好,觀賞魚好,那就沒有問題。  對的,觀賞魚都是喜歡藻類的,這個東西可以吃、可以隱藏身形、可以穩定情緒,可以淨化水質、可以釋放氧氣,這些都是藻類的好處,還會極佳效果的有利於我們的觀賞。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如果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裡面的有機物沉澱並不多,何來那麼多的氨氮一說?既然魚缸裡沒有過多的氨氮、我們通過定期換水、加強物理過濾效果等操作,大量的減少了魚缸裡有機物的留存率,我們要硝化細菌有個毛用啊?或許連生化濾材都是擺設,再說了,硝化細菌它也沒有食物來源啊。
  • 魚缸水面有大量泡沫,除了油膜之外還會有哪些因素造成?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飼養非常高檔的,或者說對於水質要求不太高的觀賞魚,水面上出現少量的氣泡,對於整個魚缸的水質影響也不是太大,只要我們改善一下魚缸過濾,慢慢的氣泡也能夠消除。魚缸裡出現氣泡的主要原因當然是缸內的有機物過多,導致了油膜覆蓋水面,這種有機物大多是觀賞魚飼料或者是觀賞魚糞便帶有油質造成的,對於這種油膜很多魚友的處理方法就是安裝一個油膜處理器,或者加大生化過濾槽之間的水位落差,用以撕裂油膜。
  • 魚缸裡的氣泡會有很多種,有些可以忽視,有些必須清除掉
    其他的魚缸,除了蝶尾金魚的魚缸因為發情所造成的泡沫以外,大部分魚缸的氣泡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或者說根本就屬於完全正常的狀態。我們先說說這兩個詞,氣泡和泡沫,它是不一樣的。金魚發情、體表粘液脫落過多等情況,或導致魚缸水面出現大量細碎泡沫,如下圖所示今天在群裡遇到個問題,給大家分享下:前兩天一個魚友的魚缸水面上出現大量的細小聚集泡沫,開始我們認為是過濾問題,曾懷疑魚病,但因魚友說魚狀態挺好就沒往這方面想,結果今天發現魚體表出現白蒙和血絲,後來結合以往經驗分析,這樣的泡沫應該是魚病導致體表
  • 魚缸的水面上總是會有氣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養殖觀賞魚的水面上氣泡過多,很多新魚友們可能不以為然以為是正常現象,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現象,這是水質開始敗壞的前兆,過多的氣泡會阻礙氧氣進入水中從而導致水中的溶氧量減少。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飼養觀賞魚發生的死亡現象一模一樣:一、撈取、運輸中,溫度太高,量太大、磨損嚴重因為在這個根據地找到了大量的麥穗魚,在昨天的撈取中,數量又很多,難免它們在魚網中會有一定的互相摩擦,這就是造成它們外傷的基礎,所以死亡的麥穗魚,身上出現了大量的潰爛紅斑和紅血絲,這是第一點導致它們死亡的原因。
  • 對於魚缸的整體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而言,硝化細菌能算個啥?
    今天有一位魚友提出了一個這樣問題: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剛開缸的時候,為什麼要去提倡爆氧,是為了更快地生成硝化細菌嗎,是不是說硝化細菌就一定需要高氧環境呢?魚缸裡沒有魚,直接自來水入缸,有可能需要爆氧,主要問題是為了除氯假設說,我們的魚缸裡之前啥也沒有,提前也沒有進行適當的、有效地困水,就是說直接自來水入缸了,那麼,首先第一點就是,魚缸的缸壁或者缸底可能會殘存大量的氣泡粘附缸壁,這個氣泡有可能是
  • 魚缸水面氣泡過多,未必都是水體過肥,一定要分清楚狀況再行動
    只要變動水質或者濾棉、濾材,都有可能出現大量氣泡,這種情況很正常如果說,在平時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水體非常的穩定,我們正常的投餵一個階段,但是,忽略了正常的有效換水頻率或者長時間沒有更換濾棉、清洗濾材,導致魚缸內的有機物過多,水體酸化嚴重。
  • 新購觀賞魚入缸後身上有大量的氣泡,是水的問題還是魚的問題?
    小編發現了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剛剛養魚的人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剛剛賣了一個新的魚缸,可是卻很容易發現新買的魚缸上有很多的氣泡,這到底是為什麼啊?到底是魚缸的問題,還是自己養魚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想和著急的新手養魚者說,千萬不要緊張,並不是什麼很大的問題。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也很簡單,不用分點回答,就是自來水沒有困好的問題。
  • 飼養觀賞魚,水面上的氣泡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問題!
    一、不斷的產生泡沫但是不斷的破裂1、魚缸的水面上總是魚氣泡產生繼而很快破裂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由於水流的衝擊或者氧氣泵的充氧所造成的,一般的來說,對於此種現象我們不必去在意。二、水面氣泡的多少與水體大小和觀賞魚的關係1、至於魚缸水面上到底有多少氣泡才能夠證明水質不好,這個沒與具體的計量標準,但是相對來講,假如說,在魚缸水面上的氣泡佔據水面的比例都一樣的情況下,水體較大和飼養密度較低的魚缸,在水質上就不太容易出現問題。
  • 都說長期給魚缸爆氧不好,那麼你知道長期爆氧對觀賞魚的危害麼?
    咱們從好處先說起來,氧氣泵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空氣打入魚缸,使魚缸的水更多的接觸空氣以此產生更多的溶解氧。那麼在咱們魚缸水循環系統較弱魚缸的飼養密度較大時,水循環無法滿足魚缸內生物所需氧氣,長期使用氧氣泵對於觀賞魚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
  • 給魚缸快速升溫後,水面卻出現了大量的泡沫,這又是怎麼回事?
    但是自從給這個小魚缸升溫了一兩天之後,我就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魚缸的水面上泡沫在逐漸的增多,看樣子一時半會還消失不了。事實上我相信這種情況在很多魚友的魚缸裡,可能都會出現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魚缸的水面上為什麼突然間出現大量的細碎泡沫,並且長久不破裂了?
  • 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如何定期給飼養的觀賞魚換水,在給魚缸換水時這些細節都要注意!
    如果這些氣泡沒有消失,只能證明我們的水質並不是很好,或者說暫時的換水量不夠。4、魚缸內部泡沫再者我們要觀察魚缸的內壁是否有氣泡,包括了管道和缸內器材上,如果有大量氣泡,那只能說明我們換取的水質沒有困好,水質過新,這種情況下,最好是開啟氧氣或者用小魚網把氣泡剝離。
  • 當魚缸裡雜物紛飛、氣泡過多,我們需要的可能是關閉某些設備!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最近很多魚友都在反應,魚缸裡水質不是不清澈,但是總感覺雜物過多,要不就是水面氣泡過多,想盡了一切辦法,增添了很多設備,可情況卻是越來越嚴重,原因到底在哪裡?3、換水時困水時間太短這個也會是造成魚缸水面氣泡過多的原因,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氣沒有被完全的排除,不但是水面氣泡過多,而且有可能水質也會發生白濁現象,所以說,下次換水我們可以適當地延長困水時間,這個方法絕對有效。
  • 關於飼養觀賞魚,水質處理的諸多問題,沒有處理不好的魚缸水質
    如果這個時候魚缸的底部雜物就已經過多,那我們就抽底一次,為什麼呢?防止以後這些雜物和觀賞魚的糞便攪在一起,繼而產生粘附性,導致缸底垃圾越來越多。有的魚友說了,不是要爆氧除氯嗎?那你就除氯唄,除完了停掉氧氣一天讓雜物沉澱一下不可以嗎?
  • 為什麼觀賞魚入缸後一趴不起,什麼原因造成它們經常恐懼?
    12條草金魚全部蜷縮在魚缸的一角,基本上不敢輕易挪動地方,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小小的草金魚這種現象的發生呢,稍後為大家揭曉。為什麼大部分的小型熱帶魚沒有心理壓抑?一、水體太大、觀賞魚的數量太少,會造成觀賞魚的極度恐懼特別是鸚鵡魚、虎魚苗、龍魚苗、七彩的成年魚,這些觀賞魚在魚缸水體過大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有可能瞬間趴缸不起,魚缸哪裡有可以遮蔽它們的障礙區,它們就會趴在那裡,如果魚缸裡啥也沒有,或者藏身處太小,它們就會直接趴在了缸底,比如說體型過大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