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當我們談論恐龍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
這些龐然大物在2億1千萬年前統治地球時,人類還未出現。這種並不存在在人類記憶中的生物如今已經人盡皆知,除了生物學家、考古學者們的發現和科普外,好萊塢電影更讓我們對它們有了最直接的認識,這要歸功於《侏羅紀公園》系列。
如今《侏羅紀世界2》即將再次與觀眾見面,時光君將為你科普在這部新片中登場的恐龍們。雖然帕帕和布萊斯的表演也足夠精彩,但是必須承認,是這些史前巨獸們讓我們有了更多關注電影的理由。
暴虐迅猛龍
身高:3.1米
體長:7.3米
戰鬥指數:6
暴虐迅猛龍是《侏羅紀世界2》中登場的全新恐龍,相比迅猛龍,暴虐迅猛龍顏色更深,從頸部到尾巴都有金黃色的條紋,頭部更接近暴龍,眼眶周圍有紅色的斑點,並且具有夜視能力,在晚上也可以很好的觀察地形。在《侏羅紀世界2》的第二款預告中,暴虐迅猛龍首次登場,龍如其名,不再是那個第一部中溫和的被人類「馴化」的恐龍。
食肉牛龍
身高:2.9-3.6米
體長:5.8-10.4米
戰鬥指數:8
食肉牛龍是非常危險的肉食恐龍,它的面相就讓人不安:頭骨短小,有尖角,眼睛小。它的頸部和肩胛骨發育得很好,與之相比手臂就非常短小了,前臂萎縮得厲害,比暴龍的還要短小,略微有些萌感。
雖然生了一副羅剎臉,但因為體型和頭骨的限制,食肉牛龍無法攻擊大型的食草恐龍,強健的大腿保證了速度,在捕獵中小型恐龍時完全不落下風。
在《侏羅紀世界2》的預告中我們也看到了食肉牛龍的身影,火山爆發時它似乎襲擊了主角們,但很快被比它更強勁的食肉恐龍殺死。
滄龍
體長:18-21米
戰鬥指數:8
陸地被暴龍們統治,海洋中則滄龍橫行。雖然滄龍名字中有龍,但其實與陸地恐龍屬於兩種生物,真身是一種大型水生食肉蜥蜴,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水裡遊的基本都是它們的盤中餐,遊泳速度和鋒利而密集的牙齒是它們的殺手鐧。在《侏羅紀公園》中滄龍缺席,在《侏羅紀世界》裡首次在大銀幕上登場。
迅猛龍
身高:1.6-1.83米
體長:5米
戰鬥指數:6
迅猛龍原名伶盜龍,在現實中它們只棲息在中國、蒙古等地,個頭差不多是人類的一半高,電影中的描述要大很多,它們奔跑速度驚人,可達每小時40-60英裡。在《侏羅紀公園》系列裡,迅猛龍是主角們主要面對的威脅,而在《侏羅紀世界》中,迅猛龍成功「洗白」,幫助主角們擊敗霸王龍。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現實中發現,迅猛龍很可能是一種鰲蝦的近親。
重爪龍
身高:3-5米
體長:9-12米
戰鬥指數:5
重爪龍屬於棘龍家族,是大型食肉龍中體現較小的一隻,標誌性的「翹臀」十分顯眼,臀高達2.5米左右。重爪龍與其他食肉恐龍最大的不同是圓錐形的牙齒,這種特徵與現代鱷魚類似,因此有科學家認為重爪龍的主要食物是魚類。在電影中,克隆出的重爪龍在背部和手臂上都長出了羽毛。
異特龍
身高:4.3米
體長:9-12米
戰鬥指數:7
異特龍是十分危險的侏羅紀掠食者,它的牙齒像刀片一樣鋒利,可以輕鬆的拿下一隻中等體現的食草恐龍,有科學家認為異特龍喜歡集體捕獵。在《侏羅紀世界2》中異特龍也異常搶眼,預告片中那只在陀螺儀外的巨大恐龍便是異特龍。
冥河龍
身高:1.5-3米
體長:2-3.5米
戰鬥指數:7
冥河龍屬於厚頭龍,但與其他厚頭龍不同的是,頭部長有一排尖刺,看起來攻擊性max。冥河龍雖然體型較小,但十分強壯,顏色大多以紅色為主,腹部則乳白。
腕龍
身高:9-13米
體長:21-27米
戰鬥指數:2
腕龍絕對是恐龍界的明星,標誌性的長脖子讓它成為恐龍中身高最高的,其實它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大,它可能以45-60度角承載頸部。在《侏羅紀世界2》的預告片中我們也看到了腕龍的身影。
迷惑龍
身高:5-6米
體長:22-27米
戰鬥指數:2
很多人分不清迷惑龍和腕龍,迷惑龍的脖子較腕龍稍短。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只要迷惑龍醒著,就必須每時每刻進行進食,以保證提供足夠的能量維持龐大的身體進行活動。雖然體型龐大,行動遲緩,看起來人人可欺,但迷惑龍巨大的尾巴力道十足,可以擊碎骨頭,一般的食肉恐龍看見它也束手無策。《侏羅紀世界2》中迷惑龍將再次登場,據說戲份頗為搶鏡哦。
中國角龍
身高:3-4米
體長:6-10米
戰鬥指數:7
顧名思義,中國角龍是生活在中國山東地區的尖角龍類。中國角龍有一個巨大的鼻角,而眉毛上方則沒有角,而它的褶邊圖案破有「中國特色」,這排角向前彎曲。在《侏羅紀公園2》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兩支中國角龍,以及在建築物內奔跑的身影,片方為了加入中國元素也是煞費苦心~。
霸王龍
身高:4-5.2米
體長:12-13.5米
戰鬥指數:9
霸王龍,又名雷克斯暴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殺手,體型龐大切動作敏捷,陸地上最為強大的食肉恐龍,也是最「臭名昭著」的恐龍,甚至可以說是標誌性的恐龍之一了!在侏羅紀電影系列中自然成為主角們必須面對的威脅,在其他怪獸電影中也時有登場。霸王龍是《侏羅紀公園》前兩集當仁不讓的主角,從第一集吞人、秒滅迅猛龍到第二集中大鬧費城,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三集中雄性霸王龍在與棘背龍的戰鬥中死亡。
甲龍
身高:2-3.6米
體長:9-11米
戰鬥指數:4
雖然全副武裝,但甲龍很可能性格較為溫和,它的「裝甲」主要起到防禦的作用,但也不能小視圓形槌,不僅骨質緊實,還長有小刺。這麼完美的設計讓甲龍是天生的防禦者,恐龍中的坦克,撕咬它根本無視,但腹部是它的致命弱點。預告片顯示,甲龍也將在這部續集電影中回歸。
副櫛龍
身高:4米
體長:10米
戰鬥指數:
副櫛龍屬於鴨嘴龍科,既可以用四足行走,也可以雙足前行,在電影中它的體型比實際要略小,主要有三種顏色:綠色、米黃色、米黃綠色。
秀顎龍
身高:0.3米
體長:1米
戰鬥指數:6
《侏羅紀公園2》開場出現的袖珍型食肉恐龍,叫做秀顎龍,也稱美顎龍。這種恐龍是原著小說中出現的第一種恐龍,以群體攻擊獵物聞名。但現實中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是群體型動物,而且關於食物也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始秀顎龍是食腐動物。此外,秀顎龍被認為是研究鳥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它的化石與始祖鳥在同一地點發現。在《侏羅紀世界2》中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無齒翼龍
身高:8-10米
體長:2-3米
戰鬥指數:5
雖然它看起來像鳥,身上卻沒有羽毛,而當翅膀完全展開時可達兩輛公交汽車那麼長。無齒翼龍沒有牙齒,頭部巨大,喙很長且是它仰仗的捕食武器,主要獵食魚類或海洋動物的屍體。曾有科學家質疑翼龍是否真的會飛,還是只是借著風滑翔而起。作為標誌性的恐龍之一,《侏羅紀世界2》中必然少不了它的角色,預告片已經印證了這一點。
似鳥龍
身高:2-3米
體長:4.7米-8米
戰鬥指數:2
著名的雜食類恐龍,獸腳類恐龍中的大個兒,雖然沒有牙齒,但十分敏捷,奔跑速度極快,接近目前地球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獵豹。似鳥龍前臂較長,並且十分靈活,可以幫助它們取食其他恐龍的蛋,電影中他們常常成群結隊,但真實情況是否如此還不得而知。據說似鳥龍是《侏羅紀世界2》的搞笑擔當,可以說是十分期待了。
三角龍
身高:3-3.6米
體長:8.9-10米
戰鬥指數:5
白堊紀時期最常見的恐龍,頭部充滿褶皺,兩隻眼睛的上方長者長角,可達到足足4英尺長,鼻子上方也有一個粗壯的大角,難怪它媽媽給它取名三角龍了。三角龍家族龐大,至少有7種三角龍遍布在北美大陸。儘管三角龍可能較為好戰,但在發現的很多化石上,常常能夠看到與霸王龍牙齒相匹配的咬痕,可能經常輸掉決鬥,淪為霸王龍的盤中餐。
劍龍
身高:4-5米
體長:9-10.1米
戰鬥指數:3
劍龍長的十分高調,高高的骨板炫耀著它的戰鬥力,然而卻是侏羅紀世界中最笨的恐龍之一。科學家發現劍龍的大腦非常小,小到無法駕馭全身,在身體後半段需要一個輔助「大腦」來操縱全身,一種協助傳遞信息的神經組織。而且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論點,劍龍背部的兩排利刃,並不是為了炫耀武力,可能是為了調節體溫,也可能是為了求愛……儘管如此,也不能忽視劍龍的尾巴,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武器,揮舞時攻擊力極強。
劍龍通常成群結伴,以植物為食。在早先洩露的劇照和片場照中可以看到劍龍,預告片中也有它拖著巨大身軀逃跑的身影。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