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24季私享家
「杭州的面」其實我是吃不慣的,水煮的潮面軟塌塌的一點勁道沒有,但老杭州卻往往不以為然。
哪個要你光吃麵,澆頭才是重頭戲!勾火顛鍋,那一勺腰肝爆出的煙火氣最為動人。
為了找到杭州最好吃的麵館,我整整吃了兩天。怎麼說呢,到現在一打飽嗝都一股鹼水面味兒。
也許是史上最真誠的杭幫麵館推薦,你按我說的吃就完事了。
- 翹鬍子 -
午後的杭州熱的狗不說話了,社區內卻始終人聲鼎沸。翹鬍子麵館,就是坐落在小區裡的美食神話。
中山北路,清遠裡小區走進去,門口的大爺一個勁跟我說,他們家面毛鮮勒!能有多鮮,吃它就完事了。
腰花+豬肝+大腸,杭州人偏偏對這種重口味愛得深沉,扁面從不適合做湯麵,他們家的拌川才是一絕。
排隊的人太多,拿到號又到外面等了接近半小時,老闆娘才一個勁招呼我進去取面。
▲ 豬肝腰花爆出香氣,咬一口不腥不膩,關鍵是這家店分量特別足,以三兩面的巨量填補了無數杭州人的胃,還送荷包蛋和素雞!
尤其推薦「素雞」,是我在杭州吃過第二好吃的。(第一是香積寺的)
- 小辮子 -
轉塘麵館三絕之首,龍井茶塢麵館第一。
王五四老師強烈推薦我去的,號稱每一種面都好吃,朋友,我將接過王老師手裡的大旗,繼續安利你們。
▲ 這家店風景極好,所有的座位都設在壩子上,一抬頭就是滿天的茶山翠綠,在這樣的環境下吃麵也別有風味吧。
小辮子老闆的面主要就在一個湯字,只用牛筒骨,多餘的材料一點不放,熬夠24小時才給你端上來,毛鮮!
現殺的蝦鱔一鍋爆出來,吃到嘴裡的時候腦海裡只有一個字,幸福!爆鱔嫩滑的不成樣子,是我強烈推薦的那種!
去吃麵的那天下了很大的雨,看山、聽雨、吃麵,連風也溫柔。
- 來翠 -
轉塘另一家神奇的麵館。拌川幾乎成了轉塘人十幾年的共同記憶。
在不算開闊的一條小街巷,來翠麵館不能說是簡陋,那得說是相當的寒酸了,門面簡潔的像個雜貨鋪。
但來翠麵館的拌川可著實是個神話。
點單率最高的腰肝拌川端出來看上去好像有點油,但卻這正是老杭州人的口味,濃油赤醬,口味極鹹,才是一勺傳統拌川澆頭的標準。
起火下料,油、醬、料、火翻騰,粉肝爆開,蓋在面上,一定記得加個溏心蛋給拌勻了,朋友,吃的時候你會感謝我。
杭州潮面多夾生,而來翠用次塢打面,味道十分筋道,一大盆下來,直讓人拍案叫好吃。
唯一注意一點,荷包蛋一定要讓老闆弄,溏心的加分!
- 春雪 -
一家被美院學子生生吃出名氣的新式杭幫麵館。
同樣在轉塘,春雪麵館位於轉塘的一個綜合商業體,離美院特近,堪稱美院學子的第二食堂。
春雪的招牌面就是片兒川+酥魚。
其實沒有什麼可特別說的,面還是老式的鹼水面,有點發硬,澆頭上筍只有三四塊,也稱不上好吃,酥魚好評,但根據我的目測,不是一鍋一鍋燒出來的,有點發涼。
好在這家店的醃椒很好吃,拌在面裡十分開胃,為此我決定給這家店加上個十幾分也不算過分。
- 奎元館 -
現在的杭州美食攻略好像不批評奎元館兩句就沒法寫文章了似的。
其實不然,畢竟是金庸和蔡廷鍇都打卡過的天下第一面,高低都有兩把刷子,何況片兒川都是奎元館做出來的,講話了,人有版權!
解放路上的奎元館總店,「片兒川」還是有他獨到之處的。
肉片、筍片加雪裡蕻,鮮到兩眼放光,麵條燒的略硬,但三四分鐘之後自然熟透,暢快的擼完這碗面,給奎元館好好正個名。
老滷素雞也必須擁有姓名,配上這碗片兒川,還是值得吃一吃的。
- 陳八兩麵館 -
我個人最推薦的杭州麵館,我認為僅次於小辮子,但是只推薦解放路那家總店。
陳八兩,四兩麵條、四兩配菜。
麵條是純手工的軟糯筋道的半粗面,配料有香乾、南瓜絲、冬筍片、酸菜、小青菜,外加好幾塊紅燒入味的牛腱子肉,好吃到讓人拍大腿。
尤其是手工面,雖然和杭州遍地都是機器面的氣氛有點不搭,但朋友,實話說,吃完這碗面你才知道手工面也是有靈魂的。
配菜的牛腱子肉好吃到爆炸!分分鐘把湯都給你喝光!
- 方老大 -
幾乎所有的杭幫麵館推薦都繞不過的那個男人,方老大。
江城路的總店天天都在排隊,我到的時候是下午四點,人還是多的要命,沒有面的人連坐的資格都沒有。
腰花茄汁拌川仿佛像是拯救了世界的存在,番茄味尤其的濃,好吃的不得了。
把麵條拌勻,每一筷子下去都有濃濃的茄汁味道,朋友,無愧網紅之名!
但是拌川依然沒有逃脫面本身味道的問題,鹼水味有點重,好吃是好吃,但要是排隊一個多小時吃個這,我認為屬實不大合適。
工作日的下午單獨去吃,還是不錯的選擇。
- 流芳麵館 -
雖然不見諸於報端,但卻是杭州人民用人民幣票選出來的最愛。
現在也有好多的連鎖店了,但我始終覺得中山北路的最好吃。
▲ 豬肝筷頭撒歡的那麼一拌,再加個大個的溏心蛋,上哪整18塊錢的美事啊!
豬肝拌川是這家店的特色,老闆講究到連顛鍋的次數也有講究,炒好的豬肝散發著金黃的色澤,毫無一點腥羶氣。
但是他們家的大排拌川屬實做的不怎麼樣,大排有些膩,油脂太厚,有點吃不下。
蒜苗和韭黃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 望江麵館 -
徹底解決了濱江沒有好麵館的現狀。
這家店純屬我個人比較推薦,因為離我家比較近,偶爾就會去吃一次。
是比較傳統的那種杭幫面,麵條是扁扁的,這也就註定了這家湯麵一點都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負責任地說難吃。
但是拌川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了。
腰肝拌川、番茄肉絲拌川、好吃到簡直沒人性,大塊的油渣素雞別說什麼幸福的味道了,就是那種踏踏實實的好吃,你沒辦法。
建議大家加兩倍的油渣,有驚喜。
- 菊英麵館 -
當然也不是沒有踩雷的麵館。
在慶春路沿線,菊英麵館在某點評上火到都不行了,點名批評了啊。
先別提我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服務員大姐一個勁的跟我推薦油燜筍,叭叭這筍可鮮了啥啥的。
真的朋友們,筍新不新鮮不重要,大姐你拿的那盤是蘿蔔!裡面還有白菜呢!
行船入三潭,嬉戲著湖水,微風划過輕舟,沒什麼比一碗麵更落胃實在得了。
都說杭州沒什麼好吃的,我倒是覺得,只要你別一頭扎進遊客成堆的某婆家、某茶,處處都是老杭州的味道啊。
一想起那些拌川裡若隱若現的油淋大腸、火爆腰花、雪菜肉絲、酥魚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