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交通事故引重視 行車走路需謹記交通法規

2021-01-07 央廣網

央廣網鄭州1月5日消息(記者 胡曉輝 通訊員 彭天增 李穎)電動車便捷靈活,沒有停車之憂,受到人們出行的青睞,但其速度高遇突發情況不易有效控制,又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入冬以來,鄭州市區有兩起與電動車相關的肇事案件,值得人們的警覺與重視。

12月6日下午在鄭州市惠濟區長興路,一名50歲的女子橫過馬路,被一輛疾駛而至的電動車撞到,造成顱內出血而不治。這名女子是從農村來鄭給兒子帶小孩,買菜後返回小區時被撞。第二起事故發生在12月20日傍晚,在市區的宏達路上一電動車將同向行進的一名老者撞死,事故發生地段是雙向四車道,但被一長串停駛的機動車佔去一條車道,單向只剩下一條車道,晚上出門散步的這位老者與電動車司機偏偏都行走在機動車道,事後肇事電動車司機說,他眼神不好車速又快,加上肇事路段路燈昏暗,一切巧合全在那一刻聚集,車禍剎那間就發生了。解析這兩起事故,很是惋惜和遺憾,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箇中涉及到的交通安全與法規方面的知識,的確有必要展開一談。

第一起事故中電動車超速行駛,遇到行人橫過馬路時措手不及,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但行人橫過馬路時如能多看一眼,稍微慢上一步,這起慘禍就完全可以避免。另一起事故的事發路段,均設有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如果散步的老者行走人行道,騎電動車的走慢車道,不要說發生事故,就是險情也不會有,而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然偏偏事故雙方均沒有做到。

談到這兩起事故深層次的因素,就不能不提到路權問題。路權即交通參與者的權利,是交通參與者根據交通法規的規定,一定空間和時間內,在道路上進行道路交通活動的權利。路權可分為上路行駛權、通行權、先行權、佔用權。用白話講就是如果你依法行路,你就有優先的路權,其他方進入你行駛的車道就屬於借道,就不能影響你的正常通行就得先行避讓,不能與你爭道,如與你爭道而引發交通事故,就不佔理,就是交通違法行為,就是責任一方。所以不管交通參與者任何一方,弄明白交通法規的路權原則,是確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

另外,在此還要提醒一下,不少行人存有一種認知誤區,總覺得對汽車要時刻提防住點,如被電動車撞了,拍拍身上的土,站起來活動一下就沒事了,錯!現在的電動車體積大速度快數量多,如與行人發生碰撞,其撞擊力也會致命,即使不直接致命,但行人被撞擊倒地後就地翻滾,往往又會造成二次傷害,以上兩起案件的受害人就是如此。

交警部門宣傳交通法規時,往往離不了安全二字,很多人覺得是老生常談,如說的直白一點,安全其實就是保命保財。有一句話說的好,每天,當你的一隻腳跨出家門,便與交通發生了聯繫。眼下處在嚴冬,人們出行穿戴厚重,尤其是佩戴棉帽圍巾耳暖,使得活動受限反應遲緩,這些都是交通事故的直接誘因,而最關鍵的是,不管交通參與者的任何一方,都要時刻將交通法規放在心上,嚴格按標誌標線行車走路,這才是萬全之策,才能遠離事故確保安全。

相關焦點

  • 電動車事故觸目驚心!請一定遵守交通法規,杜絕交通違法行為!
    >總有電動車從旁邊穿梭而過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數量逐漸增加交通事故也日漸增多由其帶來的安全問題逐漸凸顯一個個觸目驚心身邊活生生的案例02違法載人電動車違法載人會導致車身重量增加,在危險時保持車輛平衡剎車會更加困難,從而失去穩定性,增加了危險係數。03未佩戴安全頭盔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事故發生時,在速度加慣性的衝擊下,頭一旦與堅硬的路面或電線桿、行道樹碰撞,無異於以卵擊石。
  • 騎電動車上路交通規則是什麼,有哪些規定?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收入水平顯著提高,便宜、便捷、輕巧、環保的電動車受到廣大老百姓的青睞,但是,電動車的構造簡單,安全係數低帶來了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同「雞蛋碰石頭」,從而對電動車的騎行者帶來較大的傷害。那麼騎電動車上路交通規則是什麼,有哪些規定?
  • 「11月19日交通事故通報」行經路口未減速,轎車撞飛電動車……
    道路交通事故通報2020年11月19日0時至20日0時◆今日數據:共接事故報警60起,其中傷人事故28起,車損事故32起;行政拘留2人。>一輛汽車在經過路口時未減速避讓竟將一輛電動車直接撞飛!通過視頻可以發現,事故發生的一瞬間,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祝某某戴著的安全頭盔,由於未系好頭盔扣帶,在緊要關「頭」,本該起到保護作用的頭盔直接「飛」走了。雖然佩戴了頭盔,卻未系好頭盔扣帶,與不佩戴頭盔沒有多大區別;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人車失衡失控後,沒有系好頭盔扣帶的頭盔就會被震落彈飛,駕乘人員頭部極易受到撞擊。
  • 鄭州發生一起公交車電動車事故 電動車駕駛員當場身亡
    今天早上8點半左右,鄭州經三路農科路北向南一輛公交車和電動車發生碰撞事故據目擊者稱:事發時,公交車電動車先發生碰撞,電動車主倒地後,公交車來不及避讓,發生碾壓事故,電動車主是一名年輕女性,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截止9:20分,事故現場撤離,恢復正常通行,記者在現場看到:經三路農科路地面標線不完善,通行比較混亂,請車友們經過這個路口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
  • 《交通法規》文:心舒/嘯天
    ,電動車,自行車隨處可見。大多年輕人出門都要開著小轎車,或者騎上摩託車,中老年人也把步行改為電動車,最低也要騎上自行車。出門購物,旅遊,走親訪友極為方便。如今的公路上車真多呀。雖然這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與此同時,也給人們的出行增加了危險係數,交通事故屢屢發生。
  • 六種行為應負交通事故全責 行車需改掉陋習
    核心提示駕駛員的一些交通陋習如強行加塞、強行超車等行為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極易轉化為交通事故。如果是由於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事故,駕駛員還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如果人員有傷亡的,特別是造成死亡的,按照《道路交通法》有關規定,駕駛員可能被處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責任,並且附帶民事賠償,精神賠償等。昨日,市交巡警支隊有關人員詳細解讀了6種駕駛員應負交通事故全責的行為,以引導駕駛員規範行車。追撞前車尾部的追尾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見的一種,在擁堵路段發生機率最大,複雜地段次之。
  • 百度交通安全日搜索大數據:交通法規搜索熱度同比上漲41% 機動車...
    其中,北京青少年對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度最高,與山東、河南一起位列前三,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正受到全國各地重視,佔比近60%。各地的青少年都在積極搜索交通安全相關內容,直播、公開課、手抄報、演講和班會成為青少年交通安全學習活動搜索TOP5。
  • 河北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現場火光沖天,地上一片狼藉
    12月15日清晨,河北秦皇島盧龍縣京哈高速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現場兩輛大貨車發生追尾,後車瞬間燃起火焰,現場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地上一片狼藉,場面令人十分揪心。
  • 2020年新電動車交通法規 電動車駕駛證多少歲可以考?
    導讀: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代步工具也不斷發展,民眾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代步工具出行,其中,在各大城市為了環保禁行摩託車後,電動車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代步工具,大律師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電動車」的相關內容,那麼,2020年新電動車交通法規 電動車駕駛證多少歲可以考?電動車駕駛證考試規定有哪些?
  • 行人違反交通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可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經認定,陳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羅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公訴機關以陳某某交通肇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訴。福清寬達律師事務所陳紀豹律師分析我國《刑法》規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在實踐中,多表現為各種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工具的肇事。
  • 中牟縣一起交通事故引眾人關注 如何規避危險多方支招
    後據了解,孩子今年12歲,讀小學六年級,系騎著小型踏板電動車上學途中遭遇事故,其母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據悉,此次交通事故發生在中牟縣豐華街與商都大道交叉的丁字路口。中牟縣交警大隊民警胡愛民介紹,事故時間為中午13時22分,23分時接到一名過路司機第一時間報警,24分時接到肇事司機報警。
  • 阜新交通事故,摩託車駕駛員醉駕與三輪電動車相撞,造成一死一傷
    事發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男子郝某某醉酒駕駛一輛二輪摩託車,與一輛三輪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三輪電動車駕乘人員一死一傷,2020年11月,從法院獲悉,郝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於道路中線處碰撞,造成郝某某、鄭某受傷,鄭某經搶救無效死亡,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
  • 年底出行多,交通風險大,法官送上一份交通事故避險指南
    12月2日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而且每到年底隨著出行增多,交通事故都會增加。如何規避常見的交通事故風險,降低人身、財產損失?海澱法院通過四個真實案例,給出一份避險指南。法官建議,廣大車主應儘量為車輛提供全面保障,以便在事故發生時有效降低損失,以防產生高額賠償。案例二:遵守交規不逆行有效減少事故風險殷女士駕駛無牌電動車逆向行駛,與周先生駕駛的摩託車在非機動車道內發生碰撞,二人均倒地受傷。經交管部門認定,殷女士負事故主要責任,周先生負事故次要責任。
  • 以案釋法|交通事故認定書並不是交通事故案件的定案依據
    發生交通事故後,交警隊會依據具體情況,對道路交通事故做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該認定書作為國家公權力機關出具的公文,是證明力較高的書證,在沒有相反證據證明認定書中的結論是錯誤的情況下,法院一般會直接採納認定書的結論確定案件事實,進而明確責任承擔比例。
  • 「知危險,會避險」——法官送您一份交通事故避險指南
    法官建議廣大車主儘量為車輛提供全面保障,以便在事故發生時有效降低損失,以防產生高額賠償。案例二:遵守交規不逆行,有效減少事故風險殷女士駕駛無牌電動車逆向行駛時,與周先生駕駛的摩託車在非機動車道內發生碰撞,二人均倒地受傷。
  • 正義網: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該不該偏袒「弱者」?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 引發交通事故原因 妨礙安全行車排第一
    本報訊(記者 馮月靜)為進一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文明意識,提升交通參與者「知危險、會避險」能力,日前,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對2020年1月1日至12月15日全省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進行了統計分析,並梳理出機動車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和非機動車危險行為
  • 昌黎、撫寧、秦皇島發生多起交通事故……
    近日有市民發來消息說: 早上8點多, 在秦皇島北環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輛白色私家車與一騎車男子相撞, 電動車被撞飛,騎車男子被撞倒在地, 附近地面還散落著汽車的部位零件...
  • 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有效手段是什麼
    我們還要結合「五進」活動,有側重性、針對性地抓好日常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一是抓住學校,開展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中小學生在校人數眾多,而且參預交通活動頻繁。我們要抓住中小學生求知慾望強烈,接受新知識、新觀念快,可塑性強的特點,用大量的事故案例來詮釋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傳授交通安全常識。
  • 小學生交通規則知識口訣!同學們需牢記
    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小學生交通規則知識的教育,可以讓他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自覺維護交通秩序。小學生交通規則知識口訣簡單好記,可以讓同學們輕輕鬆鬆的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小學生交通規則知識口訣!同學們需牢記交通安全少不了,條條規則要牢記過馬路時要看燈,做個文明好市民乘坐公交要謙讓,不急不慌好學生喝完酒時不開車,乘坐他車要謹慎開汽車時要注意,不要搶,不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