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杜蘭特30歲生日,雖然是當今聯盟的頭號反派,但反派也要過生日不是?作為不知名杜吹,我有義務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下KD的2017-18賽季:
為顏射而生
常規賽在緊貼防守下的中遠距離投籃,杜蘭特總出手了437次,聯盟第一;場均出手6.5次,聯盟第一。
季後賽,他在21場比賽裡總共出手了214次中遠距離強投,聯盟第一;場均10.2次,聯盟第一。這個場均出手數比排第二、第三的哈登和克萊加起來還多。有效命中率也達到了49.5%,作為對比,出手數排第二和第三的哈登、克萊有效命中率都只有不到3成。
為客場而生
17-18賽季,杜蘭特是典型的主場蟲客場龍,人送外號「客場消音器」,和「主場助燃劑」庫裡相得益彰。
如果說KD常規賽客場場均得分只比主場高兩分還算在「正常」範圍內的話,那到了季後賽就成了肉眼可見的差距了。
季後賽11個主場:場均26.1分,真實命中率58%,使用率28.8%。只比較主場場均得分,KD甚至排不進聯盟前五。
10個客場:場均得分32.1分,聯盟第一;真實命中率63%;使用率32.9%。相較主場,客場的一些主要數據全部提升,除了上邊的幾項外,像罰球數、罰球命中率、三分數、三分命中率、場均上場時間都是客場更高。
為中投而生
我一直說杜蘭特是一個劃時代的球員,也是一個反潮流的球員。
——說他劃時代是因為他有中鋒的身高,打小前的位置,用後衛的動作,堪稱獨角獸
——說他反潮流是因為在越來越魔球化、越強調進攻效率的今天,他卻依然出手大量「低效」的中距離
但這個低效的中距離,卻是勇士季後賽最為依仗的進攻手段之一。我們都知道勇士剛剛在季後賽遭遇了多大的空間問題,而他們之所以能在空間這麼差的環境裡打球,就是純依靠海嘯三兄弟的三分和KD的中距離。一來他的中距離保證了勇士在進攻受限時依然不斷電,二來壓迫對手的防線吸引包夾改變防守陣型,盤活球隊進攻,這是杜蘭特的引力。
無需多說,數據最直觀:
杜蘭特在場與否對勇士進攻的影響
反正就是在不在場兩個球隊唄。
為關鍵時刻而生
17-18賽季,關鍵時刻(Clutch Time)出手數超過40次的球員中,杜蘭特的有效命中率高達66.7%,排名聯盟第一。
為總決賽而生
杜蘭特總決賽的表現是歷史級別的強。不論是在雷霆還是在勇士,在歷史上都排的上號。
歷屆總決賽場均得分超過25分的球員,真實命中率排名,杜蘭特三次總決賽全部進入歷史前十,分別排名第1、第4、第5。
尤其是連續兩年在G3挺身而出逆轉比賽,更是讓人驚嘆。先看下17年季後賽G3的復盤,以前在《多情環》裡寫的:
回到主場的詹姆斯和歐文聯袂奉獻了天神下凡一樣的表現,更致命的是雙方同樣的動作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吹罰尺度。
這場由於裁判格外搶眼的表現,勇士全隊都打的極其艱難。但經歷過上賽季1-3被逆轉、被陰影籠罩了一整年的勇士,又怎會輕易言棄?於是庫裡在手感不佳的情況下,用自己瘦弱的身軀硬生生搶下了13個籃板,和樂福並列全場最高;暴脾氣的格林在早早拿到5次犯規後極力控制了自己的脾氣,以求最後關頭能留在場上;克萊拿出了這輪系列賽最好的個人表現,命中了6記面無表情的三分;伊戈達拉則從去年的背景牆上走下來,轉手又把詹姆斯推了上去:他在詹姆斯企圖用三分扭轉最後局勢的時候,上去一把將球快、準、狠的切了下來。只是為此付出了蛋疼的代價。
而杜蘭特呢?杜蘭特在做什麼?
在常規賽中但凡輸球就會被質疑打不了第四節的杜蘭特,用單節14分2助攻的表現證明了自己,而騎士全隊第四節也僅得到19分。在比賽還剩下1分17秒的時候,杜蘭特突入籃下面對TT的防守完成了一記後撤步拋投,勇士追到只剩2分;最後45秒,杜蘭特搶下後場籃板,直接帶到前場、迎著勒布朗,投進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三分,幫助勇士最後關頭完成反超;最後12秒,杜蘭特兩罰全中鎖定勝局。毫無疑問,這是系列賽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比賽,3:0的大比分基本鎖定了了最後的冠軍。
今年總決賽G3:
半場結束前壓哨三分命中
第四節在科沃爾防守下,急停跳投
關機時刻滯空後仰讓樂福抱頭
昨日重現,「自己」附體殺死比賽
比賽後,科爾接受採訪說:「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像杜蘭特一樣,命中這些難以置信的投籃。」
記者採訪勒布朗:「你認為勇士和前幾輪的對手有什麼區別?」
「我的答案和去年一樣,凱文-杜蘭特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
為穩定而生
西決期間,杜蘭特不僅總得分創造了歷史記錄,而且是火箭和勇士隊中唯一七場比賽得分全部上20的球員。擴大到整個季後賽期間,KD也沒有一場得分低於20的比賽(最低一場是總決賽G4的20分)。強如詹姆斯、庫裡、哈登、威少、字母哥也沒能做到。
為效率而生
效率一直是KD的代名詞。17-18賽季不論是常規賽還是季後賽,他幾項最常用的進攻方式效率都很出色。
整體而言,在常規賽階段,杜蘭特每回合可以得到1.12分,這個效率超過了聯盟95%的球員。卓越得分效率的背後是他全面的身手和強大的適應能力。
他可以吃餅,在給隊友掩護外拆時,他每回合可以得1.36分,這個效率超過了聯盟92%的球員;他可以打無球,每次空切他平均可以得到1.54分,超過聯盟93%的球員;他可以持球打,擋拆持球人每回合1.04分,超過94%的球員,面框單打每回合1.06分,超過87%的球員;即便做專職射手,他也可以勝任:他繞掩護時每回合能得1.21分,超過聯盟87%的球員,而定點投突的效率更是超過了聯盟所有的球員。
季後賽杜蘭特佔比最高的進攻方式主要是面框單打26.4%、轉換進攻17.7%、擋拆持球人14.1%、背打13.5%這四項。
背身單打:每回合1.15分,超過聯盟91%的球員
面框單打:每回合1.01分,超過聯盟73%的球員。
轉換進攻:每回合1.35分,超過聯盟92%的球員,總回合數聯盟第二,總得分聯盟第一。
為訓練而生
我相信你再怎麼討厭杜蘭特,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名訓練極其刻苦的球員:小時候孤僻的性格,讓杜蘭特覺得在球館裡訓練遠比參加聚會更適合自己。從小艱苦的生長環境,讓杜蘭特知道籃球是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所以,休賽期KD的主題就是訓練、訓練和訓練。
「他(杜蘭特)是我見過的所有球員裡訓練最努力的。」
這是威斯布魯克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一段話,而且是在杜蘭特離開雷霆之後。
你的選擇我可能不認同,但你的努力我一直刻在心裡。
KD,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