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象徵意義重大

2020-12-13 中國產經新聞網

文/特約評論員 商寅泉

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429處建築物近日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

作為六朝古都,北京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建築遺存。在經歷了數以百年接近千年的戰亂、自然災害、政治運動等的自然滅失和人為拆毀之後,今天仍然存在的歷史建築終於被以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方式,列入名單,成為被保護對象,這個信息令人欣慰,這個舉動的象徵意義重大。

歷史建築,俗稱老房子,它或是一座單體建築,或是一座院落、一個建築集群。北京市這次給予歷史建築的定義是:歷史建築(含歷史建築群),是指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築物、構築物。

建築,是人類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唯一能夠以具象的方式得以留存並代代相傳的物體,而歷史建築不單單是以物質方式存在的。一座歷史建築,它或與重要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相關聯,或具一定的紀念或教育意義,或於城市發展與建築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或於某一行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或反映了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或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建築設計風格,或是建築樣式細部、設計理念等反映了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的藝術特色和價值,或是在一定地域內具有標誌性或象徵性,具有群體心理認同感,或是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或是樣式、材料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工程技術和科學技術水平,或是建築形體組合在一定時期具有先進性,或是一定時期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標誌性建築。

北京市這次公布的第一批歷史建築,429處建築物幾乎囊括了上述的全部屬性,它的核心在於體現了建築對於文化的詮釋,而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所生發的文化,又是中華民族思想結晶的集中體現,北京市公布歷史建築,保護歷史建築,在全國具有極強的引領作用,這是象徵意義重大的第一個原因。

象徵意義重大的第二個原因,是從保護歷史建築的舉動入手,表明我們對歷史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從而在全國範圍,作出表率,避免違背美學、粗製濫造、奇形怪狀建築的大量出現。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有些地方出現的奇形怪狀建築提出過批評,而奇形怪狀的建築近些年也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縱觀北京市公布的這429處歷史建築,它們除了承載著故事以外,無一不是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物體,無論遠觀建築形體,還是身處建築之內從事活動,都能夠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歷史建築所特有的「老氣兒」,能夠給一個人和一座城帶來沉穩、端莊、寬容和氣度。

中國是文明古國,而今日中國正在向現代化強國邁進。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注重對傳統文化、對歷史建築的保護。儘管曾經的政治運動對歷史建築有過瘋狂的破壞,但我們慶幸的是今天的我們終於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歷史了。我們為北京點讚,希望北京從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開始,悉心地保護這座古都留下來的每一座院落、每一座牌樓,讓它們得以延續血脈、永久傳承。

相關焦點

  • 海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公布
    海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為著力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採,依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第四十七條有關規定,現對我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詳見附件)予以公布。
  • 呼和浩特市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
    日前,呼和浩特市公布了內蒙古煤礦機械廠等48處歷史建築為市第一批和第二批歷史建築。此次公布的48處歷史建築包括新鋼禮堂、內蒙古工業大學主樓、原內蒙古中蒙醫院和八拜舊鄉政府禮堂等,大多可追溯至上個世紀50、60和70年代,雖不屬於文物保護範疇,但卻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科學技術方面有著較高的價值。
  • 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公示 含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
    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公示 含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 原標題:   時訊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今年6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
  • 深刻認識辦好北京冬奧的重大歷史意義
    在歷史關鍵十字路口,如何辦好北京冬奧,如何以這次盛會為紐帶,讓人們團結起來、走到一起,舉國矚目,世界矚目。人民日報社、北京市有關方面共同組織召開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新發展格局與北京冬奧」峰會,正逢其時,很有意義。我對本次論壇峰會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出席本次會議的各界嘉賓朋友致以問候和敬意!進入新發展階段,北京冬奧是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
  • 北京市政府批准,吳晗故居、北大燕南園等429處為第一批歷史建築
    日前,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大會堂、吳晗故居、北京大學燕南園歷史建築群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歷史建築(含歷史建築群),是指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築物、構築物。
  • 南陽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快來看看在你家門口嗎?
    導讀 近日,南陽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我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快來看看在你家附近嗎? 南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南陽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高新區、官莊工區
  • 成都再公布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成都再公布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峨影廠廠房、理工大學「核工樓」等38處歷史建築入選   1月7日,成都市公布了第十二批、第十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其中,第十二批共有歷史建築24處,第十三批共有歷史建築14處,兩批次共計38處。成都市房管局歷史建築保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到現在成都公布了4批次共63處歷史建築,不僅速度加快,力度更大,保護覆蓋面也進一步擴大。截至目前,成都歷史建築數量已達到156處。
  • 北京將保護71處近現代建築 首批名錄公布
    首批優秀建築保護名錄公布,包括798廠、北京百貨大樓等;入名錄建築原則不得拆   1920年建的中國兒童劇場、1955年建的798工廠、原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的友誼醫院……昨日(19日),北京市規劃委、北京市文物局聯合公布《北京優秀近現代建  築保護名錄(第一批)》,71處、188棟近現代建築名列其中。
  • 北京首批歷史建築與文物有何不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擬列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築。據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6月21日消息,北京首批歷史建築正在其官網公示,公示期限10天。一些耳熟能詳的「地標」入選首批歷史建築行列,包括原福祥寺舊址、北京飯店東樓、什剎海的人民劇場、北京天文館等。那麼,歷史建築與文物有何不同?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的民族文化宮。
  • 人民大會堂、吳晗故居、北大燕南園……北京首批歷史建築名單公示
    日前,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大會堂、吳晗故居、北京大學燕南園歷史建築群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或與重要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相關聯,或具一定的紀念或教育意義,或於城市發展與建設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或於某一行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或反映了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或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建築設計風格,或是建築樣式細部、設計理念等反映了一定的地域或民族的藝術特色和價值,或是在一定地域內具有標誌性或象徵性,具有群體心理認同感,或是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或是樣式、材料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工程技術和科學技術水平
  • 三亞第一批歷史建築推薦名錄公示
    點擊藍字關注我三亞擬將崖州區21處建築作為三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你去過嗎?關於三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推薦名錄的公示  為全面推進我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根據《三亞市崖城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和《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關於加快推進歷史建築確定公布和測繪建檔工作的函》(瓊自然資函〔2020〕252號)的相關要求,經徵求崖州區政府意見,擬將三亞市崖州區21處建築作為三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提交市政府公布,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
  • 南寧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來了!
    是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南寧市地標建築也是如今市民登高望遠將邕城風光盡收眼底的好去處建於民國的「三街兩巷」騎樓建築群是騎樓街區的代表建築10月28日,記者從南寧市政府了解到,近日,南寧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正式公布,揚美古建築群、南湖九孔橋等46處建築列入其中。
  • 143處建築入選餘杭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餘杭區第一批》近日正式獲得批覆,餘杭區第一批143處歷史建築保護有了指導性依據。餘杭區第一批歷史建築空間分布示意圖此次獲批的143處歷史建築分布在餘杭區20個鎮街,主要集中在鸕鳥鎮、徑山鎮、中泰街道、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等5個鎮街。這143處從歷史建築的年代分布來看,大部分屬於清代及以前,共有82處;民國和建國後分別為19處、42處。
  • 2020年北京第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名單公布
    市住建委昨天公布今年首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名單,共涉及153個老舊小區、998棟樓。已納入名單中的老舊小區,按照條件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的原則,條件成熟就可開工。  2020年第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名單涉及到東城、西城、朝陽、海澱、石景山、豐臺、通州、房山、順義、大興、昌平、延慶12個區,共153個項目,改造樓棟數998棟,改造建築面積517萬平方米。
  • 加強老城保護 北京首批429處歷史建築公示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董兆瑞) 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了解到,今年6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據了解,目前,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正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
  • 豐州傅氏民居,定為南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
    來自豐饒之州 根據歷史建築保護公布程序,經市政府研究,確定豐州傅氏民居、十房宗祠為南安市第一批歷史建築。
  • 429處建築物擬列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築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築。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6月21日發布消息稱,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正在其官方網站公示。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官網發布的公示。核心區273棟、海澱區146棟從建築功能上看,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主要包括居住建築、辦公建築、文化教育建築、醫療建築、商貿建築、工業建築等,涉及傳統四合院、近現代公共建築、近現代住宅等不同的建築類型。
  • 湖北知名建築,70票價,褒貶不一,但歷史意義重大
    世界是本書,不從旅行獲得充足,而是為了心靈獲得休息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586字,閱讀約2分鐘湖北黃鶴樓是非常有名的建築不過,這座建築自古代建成以來,一直很受歡迎。許多詩人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很多人聽了以後,對這個地方有很大的嚮往。到了唐代,也是這座建築最著名的時候。但現在,卻收到了大量的投訴。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鶴樓已經不是以前的黃鶴樓了,位置也和以前的黃鶴樓不太一樣。
  • 雲南省公布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見》文件要求,雲南省文物局經過排查審核、專家評審篩選、徵詢多部門意見後,形成《關於公布雲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的通知》(雲文物〔2021〕6號)。
  • 「網紅」故宮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徵丨中華文化符號
    在我國的文化體系中,作為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宮有著獨一無二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徵。歷經時代變遷,故宮由「宮」變「院」,其價值早已不限於朱紅高牆內的宮闕亭臺,有形的故宮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場所和見證者;無形的故宮延續著中華歷史文脈,承載著國家記憶,彰顯著中華文化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