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則關於疫情不太好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原本已經將疫情基本控制住的北京,再一次出現了多名感染者,是我們鬆懈了一段時間的心情再一次緊張了起來。
那麼這次疫情的出現,再一次將矛頭指向了海鮮市場,所以很多同學就問了,為什麼疫情如此鍾愛海鮮市場呢?無論是武漢的,歐洲的,巴西印度的還是美國的,總是在海鮮市場爆發呢?這就要和大家說到幾點病毒的特殊性。
低溫保存
我們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一些病毒樣本,發現這些樣本都是低溫保存的,所以基本可以斷定就是低溫狀態適宜病毒生存。
海鮮市場,很多東西都是經過冷凍儲存然後運輸的,所以這就為病毒的生存提供了一個完好的環境,並且我們知道,病毒微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個營養環境,而在這樣的環境中,營養環境也可以做到適宜病毒存活繁衍,所以這麼多次疫情的出現,總是出現在海鮮市場其實不足為奇。
感染率高
當然即便是如此,我們任然可以設想,如果市場像我們的公司學校一樣,人員固定,進門先消毒,時刻佩戴口罩,也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率,但是就是因為很多海鮮市場人們疏忽防範,並且人員結構複雜。
比如我們這次的北京疫情,我們不能因為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出了病毒,就斷定三文魚是感染源。只要接觸到三文魚的人或者物品都有可能,案板的主人,來往的客人,周圍的商家,或者其他的在這個案板上切割過的肉類,都不能排除嫌疑。
在這次疫情爆發前,北京已經50多天沒有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再加上這些陽性的感染者都沒有外出流動的歷史,按照流行病學和大數據分析,極有可能就是進口或者京外汙染物把病毒攜帶了進來。
魚能夠傳染給人病毒嗎?
早在之前,就有人提出了一種觀點,就是按照生物學和流行病多年案例來說,魚作為一種低等生物,或者說其他的比人低等的生物,他們傳播給人類病毒可能性是很小的。
那麼這裡就需要大家明白,野生動物和進口物品攜帶是兩個概念。
比如我們之前說的蝙蝠,他們本身可以攜帶冠狀病毒,病毒可以在他們體內繁殖,但不會發病,這是野生動物攜帶;而進口物品攜帶,有可能魚本身不攜帶病毒,但是曾經魚的捕撈者是病毒的攜帶者,那麼魚在經過他的手後,表面就被汙染了,從而就被帶到了世界的各地。
所以說,現在的關鍵點,我們是難以查出究竟傳染源咋哪裡,可能三文魚或者案板,刀具還是大洋彼岸的捕魚者,或者同一漁網中的其他水生物。
不過隨著所謂兵貴神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然我們不清楚傳染源在哪裡,但是我們用科學的辦法,嚴守每一道關卡,做好每一道防護,就可以很好的保護我們人民的生命安全,大家也不必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