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德國中國之橋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德數位化轉型論壇:面向疫情的數字創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德國中國之橋協會主席漢斯-彼得·弗裡德裡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高級別專家諮詢委員會聯合主席維納·措恩,中國德國友好協會會長、原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出席論壇並致辭。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主持。
萬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德兩國領導人密切溝通、協調政策,有效推動了兩國在疫情防控、經貿往來、經濟恢復和國際協同各方面的合作。兩國同舟共濟、攜手互助,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雙方既有聯合抗疫的共同需求,又有數位化轉型的共同目標,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合作前景廣闊。兩國科技界在疫情期間依然通過網絡保持著密切聯絡,推動了中德青年科學院、數位化遠程教育平臺、風能效率提升等方面務實合作。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協同合作和交流互鑑,共築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共塑中德數字夥伴關係,共促全球數字治理。
弗裡德裡希表示,數位化轉型涉及社會、經濟、醫療等各個領域,中德兩國越早實現數位化轉型,就能越早引領行業標準制定。他希望雙方能深入挖掘共同點,發揮各自優勢潛能,為全球抗疫提供有效手段,共同探索數位化發展新趨勢。
措恩表示,此次論壇是中德數位化轉型領域合作的一次有益嘗試,未來將通過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高級別專家諮詢委員會給予中德各方建議,促進更深入的交流。史明德指出,團結合作才能應對全球性挑戰,希望未來中德雙方能發掘新亮點,開闢新領域,抓住新機遇,將中德數位化合作打造成中歐合作新典範。
本次論壇專題討論環節設置「預防新冠疫情繼續擴散—中德抗疫科研進展」 「現狀與展望—疫苗及數字抗疫產品」「擺脫經濟困局—疫情下的企業數位化轉型」三個議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楊維中,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卡爾·勞特巴赫,德中人工智慧協會主席肖涵,Innoplexus股份有限公司轉譯科學副總裁維納·塞茨,善康國際公司和胡氏科技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胡平生,柏林洪堡大學宏觀經濟學教授、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思愛普公司德國總經理、全球客戶諮詢主管朱利安·普雷圖等多位中德資深專家做專題報告,為疫情下發揮數字創新的效能提供思想啟發和經驗借鑑。
2020年9月,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達成一致共識,將數字領域確定為中歐未來合作的重點領域,打造中歐數字合作夥伴關係。為深入落實中德歐領導人會晤精神,中國科協與德國中國之橋協會共同發起中德數位化轉型論壇,旨在為中德兩國醫學和數位化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並以此為契機探索逐步形成中德數位化合作交流機制,促進兩國科研人員交流及項目合作,為中德數字夥伴關係建設做出貢獻。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華醫學會、湖北省科協、上海市科協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的負責人及代表出席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