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盛行的泰國拳擊、藤球、鬥牛、鬥雞、鬥魚、賽船、放風箏、拔河等是深受泰國人民喜愛的民族體育運動。此外,泰國人還喜歡足球、羽毛球、橄欖球、籃球、桌球和遊泳。
泰國人對拳術有很深的感情。據說在公元1560年的時候,緬甸與泰國發生戰爭,泰王那尼遜被俘,緬甸人提出,如果泰王能夠擊敗緬甸的拳擊冠軍,就可以重獲自由。比賽結果,泰王勝了,他重歸國土並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從此泰國式的拳擊被公認為泰國的國技,一直流傳到現在。泰拳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拳賽臺約八個平方米,設在賽場中間,周圍圍著兩根粗繩,四面是石級式的座位。最前面幾排長椅子是兩名裁判員、一名計時員和醫生的座位。左邊的樂隊通常由三人組成,樂器有笛子、鼓和鈸。當樂手奏樂時,拳師們便以嚴肅的態度步入比賽場內。
賽前,還要表演他們的拜師規矩,兩位拳師恭恭敬敬地俯伏跪拜。跪拜儀式各不相同,據說如果拜式相同,就表示雙方同承一師,就不必比賽了。賽時拳師解下頭上束的「伸帶」,戴上橡皮手套和保護下部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條短褲。手足的腕部要纏上寬一寸的長繃帶。每場比賽必須經過五個回合才分勝負。每一回合三分鐘,中間休息兩分鐘。如果一方昏倒不起,裁判員從一數到十,仍叫喊不醒,就判為失敗。現在,泰國中等以上的學校,多把拳術列入體育課,以便使這一世界上獨特的拳術更好地流傳下去。
藤球是泰國一種古老的民族體育活動,歷史悠久,在泰國城鄉到處可見,十分普遍。泰國藤球有過網藤球、人籃藤球和單人藤球等六種踢法,分為個人比賽和團體比賽。比賽時以踢球、進球次數、動作的變化和難度來決定勝負。踢球者可以用腳、膝、頭、肘、肩等部位踢球,動作有正踢、側踢、倒踢、轉身踢,可用踢、掂、頂、勾等動作使藤球繞著身體旋飛而不落地。要求個人技術全面、嫻熟、靈活多變。由於藤球運動對場地、時間和氣候都無特殊要求,便於開展,因此深受泰國人民的喜愛。
鬥雞是泰國民間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尤其為農民所喜愛。鬥雞活動一般在農田收穫季節之後進行。參賽的雞均受過專門馴練,比賽時每隻雞都拼死,經常是兩敗俱傷,頭破血流。鬥雞場呈橢圓形,兩隻鬥雞在場中央搏鬥,人們圍繞鬥雞場坐著觀看和助威。泰國鬥雞往往與賭博連在一起進行,有的賭金高達幾千銖。比賽時,狂熱的觀眾一齊高叫為本方的雞加油,喊聲震天,有些人還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鬥牛流行於泰國南部。鬥牛場是永久性的比賽場地。參賽的牛是經過專門馴練和挑選出來的專門從事比賽的牛,健壯高大,雙角犀利堅硬,性野而靈活。比賽之日,參賽的牛項上繫上護身的紅符籙布,以驅邪避災。法師為鬥牛灑法水後,開始比賽。當一頭牛被對手頂倒或挑翻在地,五分鐘內不能爬起來時,將被判輸。泰國南部每個府都設有鬥牛場,有些府還有多座。不僅各府內經常舉行鬥牛比賽,府與府之間也舉辦鬥牛比賽。鬥牛不僅是泰南人民喜愛的活動,同時也是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項重要民俗節目。
鬥魚是泰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一項民間娛樂活動,在農村尤為盛行。每年5月至12月為鬥魚的季節。泰國鬥魚體積小,不能食用,其生性好鬥,與同類相遇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參加比賽的鬥魚,要選擇兩條大小相同的雄魚,其顏色各異,以便於區別。鬥魚互相攻擊的部位通常是魚鰭。一場拼殺搏鬥後,往往兩敗俱傷,彼此的魚鰭被咬得四分五裂,傷痕累累。鬥魚的勝負決定於鬥魚的戰鬥力,而不取決於雙方受傷的輕重。如果一條鬥魚,失去鬥志,不再搏鬥,棄陣遊走即為敗方。鬥魚比賽時間長短不限,由鬥魚者雙方商定。泰國鬥魚是具有強烈競爭的運動,往往在比賽的同時進行賭博。
每年3至4月份,在泰國首都曼谷的王家田廣場舉行隆重的放風箏比賽,又稱為風箏節。屆時,人們帶著各式各樣的風箏前來參加比賽。參賽的風箏造型新穎,風格各異。風箏賽中,最精彩的節目是「朱拉風箏」鬥「巴寶風箏」。這是風箏賽中的傳統項目。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