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農村基層扶貧歌——記拜泉縣大眾鄉自愛村第一書記宏偉

2020-12-16 中國小康網

他是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用自身良好形象鑄就了教育機關幹部的形象;他是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真情,將父老鄉親的幸福扛在肩上;他就是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團委書記、學生生涯規劃辦主任,齊齊哈爾市教育局派駐拜泉縣大眾鄉自愛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大眾鄉黨委副書記(掛職)牛宏偉。

夯實扶貧攻堅的思想根基

自從2019年5月8日正式駐村以來,他便經常和工作隊的李維佳、於海德兩位隊員在一起談心交流思想,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及時彌補工作中出現的缺失和漏洞。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在教育局工作中養成的宣教優勢,不定期為村「兩委」成員和全體黨員授課,將扶貧的意義講清楚,方法措施說明白,通過推心置腹的溝通,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共同為自愛村的建設發展出謀出力。

通過入戶走訪、黨員代表座談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自愛村基本情況,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帶領扶貧工作隊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地毯式核查評估,並逐一研究解決方案,做到一戶一策,個性化實施;一戶一本臺帳、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對症下藥、靶向扶貧。遍訪包括非貧困戶在內的在家農戶370戶,發現問題六大類、187個,經過多方努力已全部解決。

牛宏偉明白,鄉親們貧窮的根源絕不僅僅是因為土地少、收入少、辦法少那麼簡單,更在於思想觀念陳舊、辦法措施失當、安於基本現狀造成。為此,他提出了「個性化」扶貧思路,做到一戶一打法,一戶一臺帳、一戶一計劃,堅持對症下藥,靶向扶貧。同時把村「兩委」委員、黨員當做脫貧攻堅的「啟動器」,在思想觀念上做好引導,在方法措施上當好頭羊,大家齊心合力唱好扶貧曲、念好致富經,贏得了鄉親們的贊成和擁護。

找準扶貧脫困的精準把手

在牛宏偉手裡,有一份數據詳盡、事例鮮明的「自愛村訪談材料」。其實,與其說這是一份「訪談材料」,不如說是調研報告更加切合實際。在這份近4000字的材料裡,既有自愛村的自然情況、耕地面積和人員數額、貧困人口,也有工作隊履職盡責的事跡;村級黨組織建設、美麗村莊建設情況;既有駐村工作的自我總結,也有長遠規劃及脫貧後的鞏固措施,可以說就是自愛村脫貧致富的「指示牌」「路線圖」。

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牛宏偉依然記得農村這句老話,明白「錢糧」對於農村人來說意味著什麼。為此,他首先從抓「實」入手,也就是實實在在抓,讓老鄉們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讓貧困戶家裡有糧手裡有錢。於是利用23棟食用菌大棚帶動41戶貧困戶、68人,人均增收達到1000元。利用光伏發電帶動40戶貧困戶、70人,人均增收1000元。利用鑫永合生豬養殖場帶動85戶貧困戶、124人,人均增收1000元。成立了甜玉米合作社,為村黨員活動室配置了桌椅電腦、學習書籍,安裝了電子宣傳欄,培訓了貧困勞動力,扶持了貧困戶貸款創業,聘用了生態護林員增加收入等。在盡心盡力解決貧困群眾實際難題的同時,還不斷拓寬思路,引入脫貧致富的源頭活水。為村裡爭取修橋、修路、維修村部等近5萬元的項目資金,優化村裡的基礎建設,協調捐贈、代賣農副產品折合資金16.8萬元。並打通多條穩定的農產品扶貧銷售渠道,每年可為村民創收十幾萬元。

除了立足提高村莊「造血」能力,「輸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多次協調愛心企業、社會團體為村裡捐助辦公用品,為鄉中心校捐書、捐冰球裝備,為村民免費提供2000隻鵝雛;聯繫工作人員為村民修橋鋪路,銷售農產品;聯繫第一醫院、建華廠醫院的專家到村裡開展免費義診,為了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協調愛心企業為村民捐贈價值1萬多元的60套秧歌服、扇子和2套音響……經過多方努力,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終于于2019年底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

把村莊築成防疫的大堡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牛宏偉利用電話、視頻、網絡召開會議,傳達上級文件精神,部署村莊工作,號召黨員率先站出來,設立卡點;號召全體村民居家隔離,不聚集、不聚餐。

抓好扶貧一盤棋

駐村扶貧,是為了讓鄉親們早日脫貧摘帽,過上幸福的新生活。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還掛職任鄉黨委副書記,牛宏偉深感責任重大。

牛宏偉利用曾邀請農科院專家到村裡授過課的機緣,幫助建立省農科院專家網上服務平臺,村民建立起微信群,暢通了村民在家學習種植、養殖的渠道。充分發揮教育行業優勢,邀請全市教育系統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相關的愛心企業與村民實現對接聯通,訂單式採購貧困戶家的粘玉米、香瓜、粘豆包等產品,建立起穩定的供需關係,以消費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如今,牛宏偉與村民同生活同勞動,與貧困戶同呼吸共命運。那一聲聲「老牛」「牛書記」「牛隊長」自成暖流,時刻蕩漾在他的心間,溫馨而甜蜜,給他增添了更大的力量。(田國慶)

相關焦點

  • 唱好農村基層扶貧歌——記拜泉縣大眾鄉自愛村第一書記宏偉
    他是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用自身良好形象鑄就了教育機關幹部的形象;他是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真情,將父老鄉親的幸福扛在肩上;他就是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團委書記、學生生涯規劃辦主任,齊齊哈爾市教育局派駐拜泉縣大眾鄉自愛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大眾鄉黨委副書記(
  • 山西扶貧幹部寫了首歌,網友聽哭了!《第一書記》出爐記!
    第一書記,第一書記,堅守信仰,迎難而上,風雨無阻,寒暑難擋,你把辛勤的汗水灑在第二故鄉……」近段時間,一首由山西省第一書記創作、歌頌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奮鬥精神的歌曲在三晉大地不脛而走,許多第一書記含著淚水邊聽邊唱,他們說:這首歌反映了第一書記的真情實感,是一首催人奮進的力作。
  • 山西駐村第一書記翟冠軍:紮根農村助力「精準扶貧」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晉中7月17日電 題:山西駐村第一書記翟冠軍:紮根農村助力「精準扶貧」作者 楊傑英「紮根農村,精準扶貧。」翟冠軍說,這將是我一生的財富。2019年7月,翟冠軍擔任山西省政府辦公廳駐麻田鎮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兼麻田鎮澤城村第一書記。結束24年的軍旅生涯,轉業至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工作的翟冠軍,始終沒忘記軍人吃苦在前、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時刻提醒自己,要勇擔當、打頭陣、當先鋒,一刻不敢鬆懈。左權縣麻田鎮澤城村。
  • 我的扶貧故事丨貴陽市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第一書記陳海兵:幫扶田...
    這是2016年的春天,我主動向組織請戰到扶貧「前線」時在請戰申請書中說的話。 當年4月,我通過考核正式加入脫貧攻堅偉大戰役的戰鬥序列,來到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擔任第一書記,實現了從一名軍轉幹部到宣傳幹部、再到基層農村駐村第一書記的角色轉變。
  • 水發集團省派第一書記蘇廣魯:基層扶貧一定要接地氣
    老蘇名叫蘇廣魯,水發集團省派夏津縣生態旅遊區西閆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省派夏津縣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支委委員。自從去年4月到村後,蘇廣魯拿出了當兵時的勁頭,擼起袖子投入到基層扶貧工作中,頭緒清晰,條理分明。作為一個「助」村又「住」村的第一書記,老蘇把「家」安到了西閆廟村,借住在村民家裡。
  • 進賢縣委書記萬凱深入羅溪鎮、七裡鄉調研農村精準扶貧工作
    中國江西網進賢訊 萬泉堂,朱光明,胡衛紅報導:10月10日,進賢縣委書記萬凱深入羅溪鎮塔崗村、七裡鄉寺背村調研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看望慰問南昌市直機關下派駐村扶貧「第一書記」,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第一書記」和村委會班子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 ――海南「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
    ――海南「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記者柳昌林、趙葉蘋&nbsp&nbsp&nbsp&nbsp海南島不大,但貧困人口分布點多面廣。
  • 《扶貧第一書記》出版發行
    近日,真實記錄我國扶貧攻堅戰中第一書記工作、生活狀態的四色圖文書《扶貧第一書記》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扶貧第一書記》精選新華社記者採寫的149篇稿件、268幅圖片,真實記錄了第一書記們長年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基層黨組織和廣大群眾苦幹實幹的鮮活故事。從外鄉人到貼心人,授人以漁,志智雙扶,他們用行動和擔當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 萬載這位第一書記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
    >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潘晨宇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名單江西「最美扶貧幹部」部分名單潘晨宇 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王明君 南昌市紀委市監委派駐安義縣石鼻鎮果田村第一書記賴政兵
  • 第一書記夫妻檔,扶貧路上綻芳華
    自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戰鬥在一線的基層扶貧幹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奮戰在基層「最可愛的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堅守在基層。新聞報導裡駐村書記的先進事跡有很多,但是基層扶貧工作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2015年縣委黨校盧亞明進入林橋村開展幫扶工作,擔任林橋村第一書記的他用「繡花的功夫」搞扶貧。挨家挨戶走訪摸排,核實收入情況,詳細登記造冊,查找貧困緣由,謀發展、尋出路、挖窮根,五年如一日,帶著一腔赤誠,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凝聚民心。
  • 秀山縣書記王傑:以扶貧工作為統攬抓好農業農村工作
    原標題:王傑:以扶貧工作為統攬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工作2月21日,縣委書記王傑到雅江、峨溶和洪安等鎮調研。他指出,各地要以扶貧工作為統攬,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實現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廣西南寧橫縣平馬鎮大茶村「第一書記」陶仕興的扶貧情
    2月21日,記者跟隨大茶村第一書記陶仕興來到大茶村,了解一線扶貧的故事。春節期間,廣西第一書記扶貧產業園舉行的展銷活動上,大茶村的黑山羊一亮相,就廣受關注,成為活動的亮點之一。通過廣西第一書記扶貧產業園的推廣交流平臺,大茶村黑山羊聲名鵲起。作為養殖單位,榮隆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談及發展的過程時,也對陶仕興讚不絕口。據該合作社有關負責人張世朝介紹,在建設養殖場之初,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
  • 水發集團省派第一書記蘇廣魯:基層扶貧一定要接地氣
    老蘇名叫蘇廣魯,水發集團省派夏津縣生態旅遊區西閆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省派夏津縣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支委委員。自從去年4月到村後,蘇廣魯拿出了當兵時的勁頭,擼起袖子投入到基層扶貧工作中,頭緒清晰,條理分明。作為一個「助」村又「住」村的第一書記,老蘇把「家」安到了西閆廟村,借住在村民家裡。
  • 【新春走基層】"第一書記"的好代表:他做的團圓飯感動一座城
    ,親手做了一桌豐盛的團圓飯,桌上,幾位老人熱淚盈眶,消息一傳出,隨即引發熱議,點讚這是「第一書記」的好代表,感動了萍鄉城。餐桌上的人也很特殊: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專幹和村裡三戶獨居的特殊老人。  曾國勝是安源區交通運輸局駐安源鎮張家灣村村的第一書記,自2017年5月到張家灣村任職以來,他認真學習扶貧工作政策,轉變角色,從建強基層組織建設著手,夯實村委脫貧工作基礎,在走訪中,他依託村級領導班子,尋路子、解民優,找產業,與貧困戶精準對接,精準幫扶,從生產生活上給予貧困群眾溫暖和幫助,把群眾當親人、用真心幫扶群眾是村民們對這個第一書記的真切評價。
  • 南寧市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路上那一抹亮麗的稅務藍
    【原標題】南寧市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路上那一抹亮麗的稅務藍  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支點,更是精準扶貧聯通上下的中堅力量。自定點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南寧市稅務系統先後選派了12名第一書記。駐村的歲月裡,他們接續奮鬥,一棒接著一棒跑,安下心、撲下身,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不斷開闢老百姓通往美好生活的坦途。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唐國超:扶貧結束,我仍想留在基層
    他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
  •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中和鎮永農村督促脫貧攻堅、基層...
    9月24日下午,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扶貧幫扶聯繫村開州區中和鎮永農村開展2020年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暨督促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並進行了民法典宣講。開州區法院審委會專委譚宏偉、機關黨委副書記程永軍,中和鎮部分黨員幹部,永農村村委、永農村部分村民等參加活動。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以濮陽範縣黃河灘區扶貧第一書記為原型的豫劇《駐村第一書記》代表河南參加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
    9月10日19:30豫劇現代戲《駐村第一書記》將精彩亮相2020年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豫劇《駐村第一書記》代表河南參加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展播平臺。、範縣四平調藝術研究傳播中心聯合打造的豫劇現代戲《駐村第一書記》以戲曲文化的形式,為河南脫貧攻堅助力,為河南鄉村振興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