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軍天湖監獄團委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各團支部結合自身情況,通過主題團日、理論宣講、參觀見學、線上互動等多種形式,掀起學習「四史」的熱潮,切實增強了青年幹部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四史」學習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我們一起下滑屏幕,加入「雲」學習吧!
雲參觀
「講解的真好!」
「就像身臨其境,太棒了!」
備勤民警在屏幕前發出感嘆。軍天湖監獄團委採用網絡錄播分享的形式,開展「雲觀中共一大會址」活動。跟隨著鏡頭,民警們通過展廳中的照片、實物、視頻資料等,了解中國共產黨創始之初的故事,視頻中甚至還看到一些發黃的紙質珍貴史料,能從中感受到那個年代革命鬥爭的艱苦卓絕。
展廳還原了一大召開時的會議室布置,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蠟像還原了開會時的情景……隨著講解,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從展館史料中清晰起來,激勵、鼓舞著每一位民警。大家紛紛表示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禮,將以「雲參觀」活動為契機,學好「四史」,真正悟透當代青年民警肩上的責任和使命。
雲學習
各團支部成立「四史」學習小組後,備勤民警微信群就成為了每天最熱鬧的地方。監獄團委通過微信群,將學習資料轉發到團支部進行學習。團員青年每日打卡、相互督促,各小組長也將每日學習情況反饋至監獄團委,保證學習不掉線、思想不掉隊。
行政區民警還從「線上」走到「線下」,利用空閒時間學習革命歷史,一起交流學習心得。通過這種交流,讓理解更加深刻,讓知識更加豐盈,也讓氛圍更加融洽。
雲接力
從閩北到皖南,從荒地到農場,再到現代化科技化的監獄,軍天湖走過的近一個甲子,也是上海監獄發展史。「申城多少平安夜,天湖幾代守夜人。」一批批建設者為了上海的繁榮穩定,紮根在深山與農場,鑄就了無私奉獻「紅燭精神」。
屹立於軍天湖監獄的紅燭雕塑,原型是原軍天湖農場三大隊十一中隊隊長程志平。他在執行調犯遣送新疆的任務途中,因勞累過度,急性心肌炎發作導致心衰,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31歲。
今天,監獄團委組織青年民警在這裡重溫監獄創業史、緬懷先輩,追憶艱苦的過往、激勵奮進的步伐。
雲分享
青年民警 周星辰
此刻,我的內心是從未有過的熱血澎湃。受到父親的影響,我堅定穿上警服的理想,為申城平安盡一份力。上海監獄事業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離不開紅燭精神的指引。作為上海監獄事業的接班人,我一定會傳承好紅燭精神,在新時代的徵途上,再放光芒!
青年民警 朱會亮
尋根溯源,不忘初心。深入學習「四史」,是我們年輕一代共產黨員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途徑,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動力,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才能夠讓我們在未來的路上不忘本、不迷途。
青年民警 殷成
作為新時代監獄民警,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當今意識形態思潮紛繁複雜的情況下,更要做到守初心、擔使命。讓「四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不斷指引我們前行。
屏幕前的你有什麼學習心得呢?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 周浦監獄打出三招六式學「四史」的組合拳
2、
3、
軍天湖監獄
殷成 潘行健
長
按
關
注
原標題:《【學「四史」】以史為鏡明方向 引領青年勇擔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