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周家莊鄉「最後的人民公社」

2020-12-09 二狗子侃歷史

「人與人之間,要麼價值觀一致,要麼肚量大,否則就相處不下去。」——《四重奏》

在這個利益至上的年代,似乎對於很多人來說,金錢就是至高無上的。人們從出生開始所做的一切努力,無非就是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幼年生活在一貧如洗環境中的,總是拼著命想能夠出人頭地,而生來大富大貴的,總會渴望向更高的地位發出衝擊。

中國古語中的「大同社會」,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年代,已經變得越發遙不可及起來。

正是因為稀少,因此,真正的大同顯得愈發珍貴起來,然而,在中國境內,就有這樣一個大同社會的縮影——「周家莊」。

在這個小小的村莊裡面,幾乎所有人的利益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像真正的大同社會一般,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淳樸,人性的本善,看不見黑惡醜陋,也絕不會出現陽光照射不進的地方。

「致富之路」

從名字看起來,周家莊似乎並不是一個非常大的地方,事實也確實如此,它的佔地面積實在算不得幅員遼闊。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周家莊的村民們的生活卻是意外的富足。

那麼一定會有人有所疑惑:既然周家莊本來不大,人數也並不多,那麼為何卻如此富裕?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麼?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它位於河北省晉州市中部,石家莊市以西50公裡處,是中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被稱為「最後的人民公社」。

1949年,周家莊鎮成立互助小組,1952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成立工農業合作社。

合作社看似平平無奇,但是卻給周家莊帶來的不小的收益。

自1952年以來,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制度沒有改變。它有60多年的歷史。自從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來,已經有61年了。

周家莊鄉有6個自然村,分為10個生產隊,全鄉土地18046畝,4567戶,13564人。但是在幾十年前,他們還僅僅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

舉一個簡單的數據,就可以發現周家莊進步無疑是神速的:2015年的時候,周家莊的淨利潤就高達兩億多元,結合人口換算,人均年收入在1.4萬元以上,這是什麼一種標準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家莊的收入利潤,已經超過了一個小型城市帶來的利潤,而周家莊,還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由此看來,周家莊的人均收入明顯高於錦州市、河北省和全國的平均水平。

但是這並不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1999年,周家莊的人均收入就已經是河北省農民收入了兩倍,我們至今仍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周家莊,就是那個拉動河北省農村人均GDP的存在。

生活已經足夠富足,但是周家莊的百姓們生活的幸福度卻更高。

1982年以來,周家莊先後為全社成員開展了包括免費供水、免費上學、免費用電補貼、合作醫療、生活補貼、生活困難補貼、老年補貼、殘疾人補貼、住房補貼、免費保安服務等12項福利事業。因此,老年人得到了支持,殘疾人得到了保障,喪偶和孤獨的人都得到了幫助,別的村子裡出現的任何困難情況,在這片土地上都能夠完美的得到解決

除此之外,周家莊的領導者,對於生意經濟也非常有頭腦,這也是周家莊致富的一條重要道路。

周家莊工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87.6%,農業僅佔9.3%,第三產業佔3.1%。周家莊有閥門廠、印刷廠、紙箱廠等多家鄉鎮企業。閥門廠的產品屬於「中國馳名商標」,市場覆蓋全國,遠銷國外,甚至不少經銷商親自不遠萬裡趕過來上門求購,想要一睹周家莊大同社會的風採。

水果方面,周家莊種植了大量的葡萄、梨等經濟作物。這個農村奶牛場是石家莊周邊地區最大的奶牛場,飼養了1100多頭奶牛。2007年開始經營特色農業觀光採摘園,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可觀。如此全面發展的微縮型社會,不富裕也不可能了。在評價周家莊時,有網友這樣說。

全面小康

周家莊的富裕也導致了一種特別的情況發生,近年來,村鎮鄉中青壯年出去外出務工的佔比面積越來越大,很多村子都因此成為了空巢村,村中幾乎全是老幼,這樣也就使得村子的發展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但是在周家莊,卻完全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周家莊中的女子一般來說,甚至不願意嫁往外地,因為外地的生活條件,可能甚至比不上自己土生土長的這個村莊。而外地的男子,總是擠破頭的想要「入贅」進來,做周家莊的「上門女婿」,這麼多年來,從拖家帶口入住周家莊的人已經數不勝數,原本人煙稀薄的小村莊如今壯大的就像是一支軍隊。

事實也確實如此,走進周家莊,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別墅房區,原來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周家莊就已經發動了一次全面性的整改,將村中的所有平房都出資改建成為了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洋房,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著居住環境的改善水漲船高,這個小小的村子裡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但是卻處處肉眼可見別墅,每個居民的臉上都笑逐顏開。

也正是因為周家莊這樣「合作共贏」的意識和理念,使得周家莊現在成為了人們心中最為神聖的村莊,有人不無感嘆的將它稱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合作社,而周家莊的經營發展理念,也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正是這樣超前而注重大體的發展戰略,使得一個村莊從無到有。從貧窮到富裕,從無人問津到聞名全國,不可謂不神奇,也不可謂不敬仰。

相關焦點

  • 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周家莊鄉「最後的人民公社」
    它位於河北省晉州市中部,石家莊市以西50公裡處,是中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被稱為「最後的人民公社」。1949年,周家莊鎮成立互助小組,1952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成立工農業合作社。
  • 周家莊鄉: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向社會展示純粹的共產主義
    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地球人類的天然氧吧。人民公社的發展政策對於現階段的大多數人來說,它是距離遙遠的歷史過往。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人都處於一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的狀態。為了改善此種狀態,就決定在農村裡施行人民公社的制度。
  • 周家莊鄉: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向社會展示純粹的共產主義
    我國唯一現存的人民公社,地球人類的天然氧吧。人民公社的發展政策對於現階段的大多數人來說,它是距離遙遠的歷史過往。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人都處於一個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的狀態。為了改善此種狀態,就決定在農村裡施行人民公社的制度。面對國民們的困難,國家根據國情提出了農村人民公社的理想概念。
  • 中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周家莊與可口可樂工廠的奇妙旅程
    周家莊位於河北省晉州市中部,西距石家莊市50公裡,是目前我國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鄉鎮,號稱「最後的人民公社」。2018年4月7日,來自於石家莊、邢臺等地的同學和家長們,在親子遊學社老師的帶領下,探訪了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經濟,村裡一切都免費共用!
    據說我們國家土地遼闊,景點非常多,每個省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象都很多,眾所周知,我國有人民公社化,有實施集體經濟的時期,那個時期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是村鎮單位,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被淘汰,我國最後實施人民公社的地方 今天的小編會帶你去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經濟,村裡一切都免費共用!
    據說我們國家土地遼闊,景點非常多,每個省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象都很多,眾所周知,我國有人民公社化,有實施集體經濟的時期,那個時期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是村鎮單位,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被淘汰,我國最後實施人民公社的地方 今天的小編會帶你去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
  • 我國現存唯一的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多!
    ——餘秋雨 說起人民公社,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遙遠而且陌生。畢竟,人民公社已經被取消快四十年了。不過,在河北省石家莊附近,有一個面積為16多平方公裡的鄉鎮,這個鄉鎮,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殘留的人民公社。一般認為,人民公社全面取消是在1982年,距今已經38年了,而這個人民公社,歷經了38年的風雨,堅持到了如今。那麼,這個人民公社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得以堅持到如今?
  • 中國成建制保留的人民公社
    說到周家莊鄉,它有個十分有名的名頭——最後的人民公社。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大家對於人民公社都很熟悉,它是建國初期我國特有的一種制度,以村鎮為單位,進行集體勞動,共同建設,這一制度的產生是基於當時我國經濟不發達
  •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也越來越享受生活,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行也逐漸成為人們享受的一種方式,在大小假日,人們選擇旅行,走向世界 大家不知道吧, 這是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礎組織單位
  •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也越來越享受生活,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行也逐漸成為人們享受的一種方式,在大小假日,人們選擇旅行,走向世界 大家不知道吧, 這是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礎組織單位
  • 中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村子裡的一切都是免費
    從歷史角度來看,人民公社制度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大探索與實踐的過程,在它存續期間對於我國的發展亦是有利有弊,雖然最後並未能在我國發展之中路留存,但同樣為我國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 保留人民公社68年,全國最美鄉鎮煥發第二春,旅遊生產兩不耽誤
    要說到「最美村鎮」,就不得不提一下河北晉州的周家莊鄉。周家莊鄉已經數次登上報紙,它除了有著迷人的自然風光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頭——最後的人民公社。農村人民公社是存在於建國初期的一種制度。它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在農村中的基層單位。這一制度是基於當時我國經濟還不夠發達,全國百廢待興的現狀特別設立的,現在早已隨著經濟的騰飛而逐漸淘汰了。但在周家莊鄉,人民公社卻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並且全村人仍然支持這種生產方式,將公社辦得紅紅火火。究竟是周家莊鄉的村民因循守舊,不願意變通,還是有另外的原因呢?
  • 保留人民公社68年,全國最美鄉鎮煥發第二春,旅遊生產兩不耽誤
    要說到「最美村鎮」,就不得不提一下河北晉州的周家莊鄉。周家莊鄉已經數次登上報紙,它除了有著迷人的自然風光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頭——最後的人民公社。農村人民公社是存在於建國初期的一種制度。它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在農村中的基層單位。這一制度是基於當時我國經濟還不夠發達,全國百廢待興的現狀特別設立的,現在早已隨著經濟的騰飛而逐漸淘汰了。但在周家莊鄉,人民公社卻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並且全村人仍然支持這種生產方式,將公社辦得紅紅火火。究竟是周家莊鄉的村民因循守舊,不願意變通,還是有另外的原因呢?
  • 中國唯一現存「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以上
    相對於如今很是自由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很多人都會認為曾經相對比較固定的人民公社生產模式顯得十分老套且低效,尤其在中國經濟逐步開始高速發展之時,人民公社的被取締也是大勢所趨。不過,國人至今鮮有知道的是,在距離石家莊不過五十公裡的周家莊鄉,如今依靠著長久保留的人民公社形式還在不斷地創造著國內農業經濟的奇蹟。
  • 中國唯一現存「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以上
    相對於如今很是自由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很多人都會認為曾經相對比較固定的人民公社生產模式顯得十分老套且低效,尤其在中國經濟逐步開始高速發展之時,人民公社的被取締也是大勢所趨。不過,國人至今鮮有知道的是,在距離石家莊不過五十公裡的周家莊鄉,如今依靠著長久保留的人民公社形式還在不斷地創造著國內農業經濟的奇蹟。
  • 全國唯一倖存的人民公社
    近些年來,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和新華網相繼報導周家莊,曾題為《「最後的人民公社」……》引發人們熱議。周家莊為何成了「最後的人民公社」,或「全國倖存的人民公社」?  一、「老堅決」雷金河「堅決」成功了「最後的人民社」  原來,周家莊1949年就成立了農業生產互助組,1951年成立了全縣第一個合作社,1956年建立了由6個自然村組成的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 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成3A景區:旅遊年入1800萬,全鄉共同富裕
    今年五一假期,媒體報導了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河北周家鄉的近況。周家莊大力發展旅遊業,佔地1000多公頃的農業特色觀光園拔地而起。周家莊鄉,至今仍保留著人民公社制度,被稱為「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68年間,社員們一直過著「掙工分、年終分紅」的集體生產生活。 周家莊作為「最後的人民公社」,恪守「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家受罪、不讓一人掉隊」的信念,保持著「三包一獎」和「定額管理」基礎之上的「工分制」,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堅持依靠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周家莊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 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成3A景區:旅遊年入1800萬,全鄉共同富裕
    今年五一假期,媒體報導了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河北周家鄉的近況。周家莊大力發展旅遊業,佔地1000多公頃的農業特色觀光園拔地而起。周家莊鄉,至今仍保留著人民公社制度,被稱為「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68年間,社員們一直過著「掙工分、年終分紅」的集體生產生活。
  • 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成3A景區:旅遊年入1800萬,全鄉共同富裕
    今年五一假期,媒體報導了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河北周家鄉的近況。周家莊大力發展旅遊業,佔地1000多公頃的農業特色觀光園拔地而起。周家莊鄉,至今仍保留著人民公社制度,被稱為「中國最後的人民公社」。68年間,社員們一直過著「掙工分、年終分紅」的集體生產生活。 周家莊作為「最後的人民公社」,恪守「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家受罪、不讓一人掉隊」的信念,保持著「三包一獎」和「定額管理」基礎之上的「工分制」,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堅持依靠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周家莊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女孩不願外嫁,外村男孩卻願倒插門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老百姓建設新中國的願望十分高漲,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國的領導人及時把握住了機遇,從各方面進行改革,努力革除近代以來的弊端,讓中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在發展的所有手段當中,我國曾經推出過一種新型的體制,那就是人民公社。與傳統的農村不同,人民公社讓農村的人聯繫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