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位於我國天山山脈的西部,三面環山,只有西面地勢低平通往哈薩克斯坦,面積5.6萬平方公裡。西風氣流帶著大西洋的溼潤水汽從西部開口進入伊犁河谷,隨著地形抬升,在迎風坡形成豐富降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相當於華北平原的的降水量。因此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溼潤的地區,降水匯集到伊犁河,灌溉整個河谷,因此農業發達,堪稱塞外江南。
漢朝時,烏孫西遷伊犁河谷,漢武帝時與之聯姻,後設置西域都護府,在伊犁河谷駐兵屯田,伊犁河谷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南北朝時被突厥侵佔,657年唐朝蘇定方滅西突厥,設安西都護府,伊犁河谷屬唐朝。8世紀時,伊犁河谷被回鶻控制,宋朝時,被西遼佔領。1219年蒙古帝國滅西遼,徵服中亞,將伊犁河谷劃歸察合臺汗國,並且察合臺汗國的都城就在伊犁河谷下遊。明朝時被哈薩克等遊牧民族佔領,繁衍出大量哈薩克人,因此現在伊犁是哈薩克自治州。
清朝初年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都城就在伊犁河谷的伊寧。準噶爾汗國強盛了一個世紀,後發生內亂實力削弱,1755年清朝出兵徹底滅亡準噶爾汗國,統一新疆。1760年設置伊犁辦事大臣,後又設置伊犁將軍,管轄伊犁地區。
1871年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趁機佔領了伊犁,清政府多次與之交涉,拒不撤兵。1876年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清政府與沙俄籤訂條約,迫使其歸還伊犁。
伊犁河谷有雪山、有森林、有沙漠、有草原,風景十分優美,值得旅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