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像茶葉 其實是毒品 新型毒品K3現身蘭州

2020-12-13 每日甘肅

看著像茶葉 其實是毒品

新型毒品K3現身蘭州

警方繳獲的毒品K3。

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城關區檢察院對一起販賣新型毒品K3的兩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據了解,K3極具迷惑性,一般人很難識別。

涉嫌販賣毒品 兩人被提起公訴

2020年5月22日,何某某通過微信聯繫犯罪嫌疑人鮮某某購買1000元毒品K3,後鮮某某聯繫犯罪嫌疑人柴某某,並讓其從某微店購買毒品K3。5月25日,柴某某通過快遞收到毒品後,和鮮某某一起將毒品給了何某某。何某某在家中用捲菸紙將K3與香菸菸絲混合在一起,用吸菸的方式吸食了一部分。6月7日,公安人員從何某某家中查獲何某某吸食後剩餘的毒品K3一小包,淨重0.15克。

隨後,檢察機關以涉嫌販賣毒品罪,對鮮某某、柴某某提起公訴。

極具迷惑性 一般人很難識別

對於毒品K3,很多人感覺十分陌生。K3又名乾花,是一種新型偽裝毒品,外觀與香草或者茶葉無異,極具欺騙性。如此隱蔽的外表,一方面可以逃避檢查,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上當,不知不覺會成為毒品的吸食者。此毒品一般捲入香菸,更不容易察覺。人吸食K3後會迅速產生幻覺,K3毒性是大麻的4到5倍。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本案中毒品的流通方式是通過快遞「收貨」,這種網上交易、物流運輸的方式在目前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越來越常見,其隱蔽性較強,考驗著公安部門的偵查能力,同時也考驗著檢察機關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的能力。

檢察機關提醒廣大市民,以K3為代表的新型毒品極具隱蔽性,此類毒品偽裝成「奶茶」「郵票」「跳跳糖」……在娛樂場所「招搖過市」,讓不少自我防範意識淡薄的人稀裡糊塗成為毒品的受害者。因此,個人需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贈送的食品、飲料,不要抱著好奇心嘗試毒品。一旦沾染毒品,一生深受其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許沛潔 文/圖

相關焦點

  • 你喝的「茶葉」可能是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模型。記者 李相伯 攝長城網3月6日訊(記者 李相伯 張晨光)喜歡喝茶的小夥伴們,你們知道有一種新型毒品叫「阿拉伯茶」嗎?它也叫「恰特草」,看起來跟普通的綠茶沒什麼差別,剛採摘下來時酷似莧菜,曬乾後外形像茶葉,不要小看這「茶」,它的毒效與海洛因相差無幾。
  •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 警方:警惕恰特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
    喝茶是不少廣東人都有的習慣,但有些「茶」可不能亂喝,裡面裝的可能不是茶葉,而是可怕的新型毒品。近日,深圳蓮塘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接報後,蓮塘所民警立即開展行動。於當日 20 時在該酒店抓獲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當場繳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據統計民警共繳獲 172 包,約 261.4 克樣品,查獲涉案金額 4 萬餘元人民幣。目前莫某、莫某某已被羅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現場查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
  • 新型毒品防範,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現在社會上很多新型毒品早就已經盯上00後了! 什麼是毒品? 該毒品飲料已經流入市場。另外還有很多其他偽裝類毒品,它們不易察覺,影響著不少青少年人群。 新型毒品LSD-俗稱「郵票」
  • 「電子菸」竟是新型毒品?這些東西你也經常買…
    色彩鮮豔的「小藥丸」、偽裝的「跳跳糖」、看著像「奶茶」的飲料……除了以上提到的電子菸毒品外,街坊也要小心以下這些迷惑性極強的新型毒品,不要隨便吃來路不明的東西——這種看似平常喝茶的小包裝茶葉,其實不是真的茶葉,而是一種外號「奶茶」的新型毒品,味道很香,如果衝進飲料裡面喝的話,完全感覺不出是毒品。
  •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這些事情真不能做!
    然而,最近深圳警方偵破了一起以「茶葉」為偽裝的新型毒品交易案,還是突破了不少人的認知,甚至上了微博熱搜!對於毒品,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警惕: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如今,不少家庭都有飲茶的習慣,但如果告訴你,毒品可能隱藏在茶葉中,是否覺得不寒而慄?
  • 多種「香菸」是新型毒品
    中國甘肅網3月28日訊(本網記者 程健 實習生 丁茜)昨日,蘭州市公安局七裡河分局發布了新型毒品預警,包括麻布煙、彩虹煙、娜塔莎在內的多種新型「香菸」實為毒品,提醒廣大群眾遠離這些毒品。
  • 毒品扮成奶茶、跳跳糖 新型毒品正潛伏蔓延
    一款名為「阿拉伯茶」的新型毒品從去年開始在中國的地下毒品市場交易中蔓延,「阿拉伯茶」學名叫「恰特草」,產於非洲,這種植物在剛摘下來新鮮的時候酷似市場上常見的莧菜,吸毒者可以直接像吃生菜一樣嚼食,如果將恰特草曬乾,外形又像茶葉一樣,服食後的效果與海洛因相差無幾,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
  • 新型毒品善偽裝,這些「茶」不能亂喝!
    而「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的話題,還成為網友們所關注的熱點。包裝成「茶葉」的毒品深圳蓮塘派出所近日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當晚8時,蓮塘派出所民警來到該酒店成功抓獲了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在場繳獲172包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樣品約261.4克,涉案金額4萬餘元。
  • 【禁毒知識】你以為是小熊軟糖,其實是毒品
    【禁毒知識】你以為是小熊軟糖,其實是毒品 2020-06-21 0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說茶葉袋裡一定裝著茶葉?緊急提醒:小心偽裝毒品
    「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喝茶是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但有些「茶」可不能亂喝因為裡面裝的可能不是茶葉而是可怕的毒品↓↓↓近日#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一舉登上微博熱搜於當日20時在該酒店抓獲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當場繳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據統計民警共繳獲172包,約261.4克樣品,查獲涉案金額4萬餘元人民幣。目前莫某、莫某某已被羅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 小金瓶、夢幻草……警惕,這些「飲料」可能是新型毒品!
    原標題:小金瓶、夢幻草……警惕,這些「飲料」可能是新型毒品!其實,毒品早就不僅僅是我們看到過的海洛因和冰毒了,新型毒品正偽裝成飲料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昨天上午,浙江省公安廳發布了2017年浙江省毒情形勢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各項禁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禁毒】新型毒品害慘很多人!偽裝成奶茶、零食……
    據禁毒宣傳先鋒隊了解,這種看似平常喝茶的小包裝茶葉,其實不是真的茶葉,而是一種「奶茶」新型毒品,味道很香,如果衝進飲料裡面喝的話,完全感覺不出是毒品。 新型毒品「奶茶」 新型毒品「奶茶粉」呈白色粉狀末,用條狀奶茶袋包裝,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種成分,遇水即溶。「飲毒」工具簡單,不受條件限制。該類新型毒品與「搖頭丸」相似,效果持續時間長,對吸毒人員更具誘惑,容易傳播。
  • 這種「礦泉水」竟是新型毒品
    雖然看著是「礦泉水」包裝但其實是犯罪分子做的偽裝它的真實的身份是——液體冰毒包裝好後,再以「聖水」的名義郵寄這些無色無味的新型毒品一定要小心!無獨有偶,就在最近梅州市梅縣區警方破獲一起以飲料包裝為幌子的新型毒品案件繳獲液體毒品1861.86克白色固體粉末品31克販賣的飲料經送專業機構檢測發現該飲料含有γ-羥基丁酸(我國一類精神藥品)食用後會產生昏睡感或飄飄然的感覺
  • 172包新型毒品尼美西泮偽裝成茶葉交易,網友熱議:這樣還真的不容易...
    虎撲9月24日訊 近日,深圳警方破獲一宗新型毒品交易案,毒品竟變身「茶葉」裝袋出售。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警惕!#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近日,深圳警方破獲一宗新型毒品交易案,毒品竟變身「茶葉」裝袋出售,172包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被當場繳獲。警方介紹,尼美西泮具有致癮性和致幻性。
  • 新型合成毒品!奶茶、冰糖雪梨汁、汽水、巧克力、茶葉、咖啡、餅乾甚至還有莧菜
    是利用各種化學原料提煉合成的新型毒品!    冰毒冰毒,顧名思義    因為樣子晶瑩剔透,很像冰晶,所以叫冰毒    說起冰毒其實真心是冤枉的    最早的發現根本不是為了吸毒用的    抱歉,這些都是毒品!是標準的新型毒品!    這裡面混合了氯胺酮,就是我們說的K粉    能讓你產生很嗨的感覺    這些毒品偽裝成了普通飲料,一旦你喝下    不知不覺中你就成了吸毒者,可怕嗎?    這是深圳公安破獲的新型毒品案件
  • 新型毒品包裝、口感似奶茶 外出聚會需留心
    近日,平潭公安邊防支隊向外界披露,歷時6個月成功破獲一起運輸、販賣新型毒品案件,查獲新型毒品5964.08克。  這些冰毒及衍生物偽裝成入水即溶的「伯朗奶茶」、印有「至尊」品牌的口服液、包裝華麗的補品「冬蟲夏草」、「鐵觀音」的茶盒包裝。看似平常飲料,實則被毒販做了手腳,一些警惕性不高的年輕人,稍有不慎,就會服下這些「穿腸毒藥」。
  • 引致精神錯亂的新型毒品「犀牛液」現身,傳說中的「犀牛液」和...
    2019年6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宣布2018年偵破多起新型毒品專案,其中一起「犀牛液」案件系全國首例涉及「N,N-二異丙基-5-甲氧基色胺」新型毒品的特大網絡製販新型毒品案。2018年4月,金山公安分局接群眾提供線索,稱有人在網上購買「犀牛液」。據此,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迅速會同金山公安分局成立聯合專案組開展偵查。
  • 公安提醒:新型毒品,「正山小種」「立頓奶茶」....害慘了很多人!
    據了解,這種看似平常喝茶的小包裝茶葉,其實不是真的茶葉,而是一種「奶茶」新型毒品,味道非常的香,如果衝進飲料裡面喝的話,完全感覺不出是毒品。什麼是新型毒品「奶茶」  新型毒品「奶茶粉」呈白色粉狀末,用條狀奶茶袋包裝,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種成分,遇水即溶。「飲毒」工具簡單,不受條件限制。
  • 重拳出擊摧毀「毒品KTV」
    >   蘭州警方破獲2007年新型毒品第一大案  繳獲搖頭丸480粒、K粉500克、冰毒100克  一名外號叫「藍戈」的陳姓男子,不斷向一些檔次較高的娛樂場所大肆販賣新型毒品。就在警方對其進行調查的時候,在膨脹的金錢欲支配下,「藍戈」竟然準備在蘭州一處較繁華地段開辦一家專門吸食新型毒品的KTV,而尚在裝修期間的KTV生意就已經紅紅火火。為避免更多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遭受毒魔的禍害,蘭州市公安局城關警方當即立斷,重拳出擊,一舉摧毀了「毒品KTV」,抓獲「藍戈」,查獲搖頭丸480粒、K粉500克、冰毒100克。
  • 「金三角」毒品回潮 新型毒品威脅周邊
    ●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孫廣勇近日,從緬甸撣邦的大其力返回泰國清萊60公裡的道路上,《環球時報》記者三次被警察攔下檢查毒品。在這條進出世界最有名的毒品生產地———「金三角」的交通要道上,這樣的檢查密度據稱是近年來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