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穿行於中國最西北,在圖瓦人的炊煙中,感受生活的安詳;牛羊散落,駿馬從眼前奔騰而過,有鷹劃破碧藍的天空,飛向密林之巔的雪山,在湖水裡投下一個黑點似的影子……
喀納斯,湖水裡究竟有沒有水怪,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片古老之地的風光卻已廣為人知。
走過喀納斯,方知人間大美。
喀納斯地區。圖/大媽集團
喀納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地方」。它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沃野千裡,滿目蔥鬱。這裡是當今世界罕見的寒溫帶植物基因庫;是額爾齊斯河最大支流布爾津河的發源地,也是蒙古族圖瓦人在中國的最後聚居地……
生活在喀納斯。圖/金彩人生
這裡,遺落的原始遊牧生活與草原、森林、雪山、湖泊交織,編織著一個個原始而狂野的夢,也流傳出許多神秘的傳說。
一個被「湖怪」看中的神秘之地
1985年8月11日,《新疆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出喀納斯湖「湖怪」的消息,據說已有多人目擊,卻不知究竟何物。兩年後,一支科考隊走進喀納斯湖,隨後宣稱「湖怪」為巨型哲羅鮭魚。
喀納斯湖。圖/般若若魚。喀納斯湖坐落於阿爾泰深山密林中,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5.73㎞,外形呈月牙狀,被推測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成。
但這個結論,因當地環境不符合哲羅鮭生活習性而被廣泛質疑。「湖怪」究竟是什麼,依然眾說紛紜,並為喀納斯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著,而喀納斯的美名,也越發流傳開來。
拜訪喀納斯,不能錯過三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白哈巴村。
禾木村。圖/13Y
禾木村——三村中最大的一個,原木搭建的木屋散落村中,炊煙縷縷,原始而質樸。溪流清淺,穿村而過,從村莊周邊的小山坡上,便可俯瞰整個禾木村。
風光四時各異,尤其秋景為盛,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稱。「點將臺處看日出」也堪稱一絕,閒雲輕籠,陽光灑落,古村在一片朦朧中漸漸甦醒……
走在冬季喀納斯,看鳥雀歸巢,牛羊入圈。圖/符鑫洋
喀納斯村——在這裡,必然要一睹喀納斯湖芳容,不管是沿著湖邊棧道慢慢走走,還是登上高高的觀魚臺俯瞰,都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去看一看三灣(即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及鴨澤湖,湖水碧藍,令人心境澄空。
白哈巴村。圖/李行者
白哈巴村——被稱為「西北第一村」、「西北第一哨」,地處中國最西北角,毗鄰哈薩克斯坦,村子以蒙古族圖瓦人及哈薩克族為主。村莊與雪山、密林、草甸一起,構築了一副勾魂攝魄的立體畫卷。
元旦時節的喀納斯。圖/符鑫洋
一場「中古世界」式的徒步
三村相對獨立,距離較遠,私家車禁入。供一般遊人往來的方式只有景區區間車;而對戶外愛好者而言,以徒步串起三地,則是最好的選擇。
秋季古村。圖/瀘州老秦
穿行於木屋古樹之中,街上遍布著馬糞,馬幫往來不絕,令人仿佛誤入中古世界。沿著山坡馬道一路前行,天寬地闊,徒步難度倒不大;只是往返喀納斯地區,倒需要頗費一番力氣。
布爾津地區,車行廣袤北疆。圖/zuj
去程——一般從烏魯木齊一夜火車到達北屯市站;再從北屯轉班車到布爾津縣,若有時間,可在布爾津縣稍作停留,五彩灘和夜市都是不容錯過的休閒選擇;之後,從布爾津縣乘車到賈登峪開始徒步。
若選擇以禾木村為徒步起點,則可在布爾津縣客運站乘坐直達禾木村的班車,參考票價60,可直接進入禾木村,無須購買禾木景區的往返區間車票。
也可在布爾津汽車站跟人拼車到禾木,一般80左右,拼車人及車都很多;如此,則還需購買禾木村景區內往返區間車票100。
10月的布爾津地區。圖/水中溪流
回程——徒步終點多為白哈巴村,村裡每天9:30有直接發往哈巴河縣的班車,班次有限。之後可從哈巴河縣車站,直接轉乘班車到達北屯;再從北屯站乘坐火車返回烏魯木齊。
若時間緊迫,可選擇從烏魯木齊直飛喀納斯小機場,機場每年僅於特定時間開放,屆時關注即可。
喀納斯自助遊及徒步線路圖。圖/菜丸子
線路——至於途中具體的徒步路線,則可根據個人行程靈活安排。可直接乘車至禾木村,從禾木村出發,一般行走時間為三天,每日行程均在25km以內。即:
Day1:禾木—小黑湖;
Day2:小黑湖—喀納斯;
Day3:喀納斯村—白哈巴。
8月的喀納斯村。圖/hangruotian
其中,喀納斯村到白哈巴村段,還可繞行那仁牧場,如此則行程更多一日,風光也更原始秀麗。即原始Day3調整為:
Day3:喀納斯—那仁牧場;
Day4:那仁牧場—白哈巴;
也可從喀納斯地區遊客集散大本營賈登峪開始,徒步約兩日到達禾木村,此後行程與上述路線一致。即增加:
Day+1:賈登峪—半路客棧;
Day+2:半路客棧—禾木。
喀納斯地區。圖/度時光
北疆行走完全指南
以下將以一條完整線路為例,與大家一起踏足喀納斯地區,來一場心動已久的北疆之行。
Day1:賈登峪—半路客棧
一路輾轉乘車至賈登峪,徒步便正式開始了。賈登峪作為遊客集散中心,設施完備,吃住便捷,由此出發至半路客棧,穿行於北疆的遼闊中,心也跟天地一樣坦蕩起來。
初時從賈登峪中心位置起,要壓過一段3公裡左右的水泥路,之後有兩個稍大的斜坡相對略有難度,總體強度並不大,累計約18公裡,參考用時6小時。
冬季喀納斯地區,另一番景象。圖/符鑫洋
Day2:半路客棧-禾木
客棧在山腰處,早起籠於晨霧之中,一片迷濛。繼續沿馬道前行,沿途平坦少有起伏,馬道左右群山夾持,卻並不覺凌厲逼仄,若不急於趕到禾木村,則可慢慢邊拍邊走,累計約15公裡, 參考用時5至6小時。
禾木旅遊業已經相當成熟,當地人多把住所改建成了民宿,木柵欄圍起的院子裡,各色鮮花盛放。若有時間,可在禾木村中停留一日,感受一番西北之境的恬淡悠閒。
禾木村。縱然旺季街頭遊人往來不絕,禾木之美,依然值得來在人潮中細細看一看。圖/竹杖芒鞋
Day3:禾木-小黑湖
相較前兩日的悠閒,今日行程略緊張。過禾木河,穿行叢林峽谷之中,多碎石窄道,初時可一直聽見來自左側密林之下的河流奔騰聲。若在秋季前來,可見山林中一片斑斕,各色落葉紛飛,別有意境。
陽光散落,一片明媚。圖/趙潔
禾木到喀納斯有區間車,但自有大路通行,此行沿途除徒步者外,只有些許散落的氈房,沿途無信號。小黑湖附近有氈房大通鋪可入住, 也可自行露營。累計約22公裡, 參考用時8小時。
8月的小黑湖。圖/ 尼吉平
Day4:小黑湖-喀納斯
沿氈房後馬道繼續前行,道路愈發明顯,基本無什大起伏,視野特別開闊。但注意沿主路前行,以免誤踩草甸下的淤泥中。將近喀納斯時,道路漸寬,偶有往來運輸車輛。累計約20公裡, 參考用時7小時。
徒步途中。圖/王小胖
徒步者多選擇在喀納斯停留一天,一則休整,二則可盡情欣賞此中風景,如觀魚亭及三灣,觀魚亭位於喀納斯湖西岸的駱駝峰頂上,本為觀「湖怪」而建,故得名;三灣以距離村莊遠近分別為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
冬季三灣途中。圖/符鑫洋
Day5:喀納斯—白哈巴
若從喀納斯直接穿越至白哈巴,則全程僅20公裡左右,且沿草場中馬道前行,幾乎均為平路,參考時間4—5小時。
沿途可不時見駿馬奔騰,牛羊散落,或有牧民家獵狗躥出,需時刻當心;將近白哈巴時穿越一片叢林,略有起伏,以下坡為主,整體非常休閒。相比與遊人如織的禾木和喀納斯,白哈巴更多了些古樸的生活氣息。
白哈巴村。圖/淄江雪
從喀納斯到白哈巴,也可繞行那仁牧場,沿途風光更加原始,行程也將增加一天。即第五日行程變更為:
Day5:喀納斯—鐵外克—雙湖—那仁牧場
可乘船約20分鐘左右到達鐵外克;雙湖為一處群山環抱中的孿生湖,湖水清澈深邃,嵌於山林綠蔭之中;終點那仁牧場則是一處未完全開發的高山牧場,可住宿。
喀納斯湖。圖/大媽集團
Day6:那仁牧場—東郭列克—白哈巴
那仁牧場至白哈巴行程約25km,最後一段有處超長大斜坡,頗為費力。但風景亦佳,山林松濤陣陣,溪流散漫,更有蒼鷹盤旋,直衝藍天……或可拆作兩天,途中在東郭列克住氈房休整。
白哈巴。圖/明明白白
風光之外……
至白哈巴,即可結束徒步行程。線路總體而言並不算難,在各個村子也可隨時選擇下撤,或作為徒步起點,靈活便捷。
小黑湖邊的凋零——但這並不代表絕對安全。三個主要村莊中遊人雖多,徒步沿途卻少有人行,迷路狀況也時有發生,甚至引發嚴重後果。
2016年9月下旬,年僅20歲的姑娘任某從廣州只身前往喀納斯,與其他3人結伴徒步,行至小黑湖附近時,因偏離方向分開尋路,任某最終不幸身亡,據推測應為穿越河流時不慎跌倒滑入吐爾滾河……
12月的小黑湖。圖/ 尼吉平
充分的行前準備——喀納斯地區海拔並不高,最高海拔不超過2500米,但緯度較高等因素,氣溫也相對較低,需注意查詢行前天氣,並攜帶相應裝備。徒步時節以金秋9月為佳。
沿途均有住宿,輕裝重裝皆可,建議結伴同行,備好行程軌跡,或聘請嚮導同行;住宿為多人間木屋或氈房,需自備洗漱等個人用品。
喀納斯三灣遊覽途中。圖/大善若風
對於喀納斯來說,行前準備裡準備好鈔票一項更是必不可少。畢竟,這裡景區各處票價之高,也是少有:
喀納斯景區門票:185元/人;
喀納斯村至賈登峪門票站區間車(即前往三灣):往返100元/人次;
禾木門票:60元/人;古村維護費20元/人;
禾木村至禾木門票站區間車:往返100元/人次;
白哈巴門票:50元/人;古村維護費20元/人;
喀納斯村至白哈巴村:單程62元/人。
(信息來源:喀納斯景區管理委員會網站,僅供參考)
大概除了遠和貴,喀納斯堪稱完美。但走過才知道,這片童話世界,不會辜負你的任何付出。
(來源:戶外探險out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