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特稿·社會與生活」維也納人戴距離警報器滑冰防靠近

2021-01-10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市長米夏埃爾·路德維希21日宣布,市政廳廣場將建成溜冰場,歡迎民眾「封城」期間到此滑冰,不過要佩戴專門設備,提醒彼此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德新社21日報導,當佩戴者與他人距離低於2米時,這種設備會閃光並「嗶嗶」作響。親友可將彼此設置為「沉默」模式,一起滑冰時就不會有閃光或聲響提示。這種設備還可以追蹤近距離社交互動,若有確診病例,可以根據設備感應並存錄的信息追蹤接觸人員。

為控制疫情,奧地利分別於3月16日和11月3日兩次實施「封鎖」措施,並在12月7日「謹慎」放鬆最近一輪「封鎖」措施。然而,由於新增確診感染病例增多,奧地利政府宣布,將從26日起再次收緊政策,第三次實施全面「封鎖」措施。(完)(王逸君)

關鍵詞:奧地利(Austria)、社交距離提醒設備(community distance marker)

相關焦點

  • 聽說在維也納喝不到「維也納咖啡」?
    維也納人除了音樂應該就是咖啡了,「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就是一位音樂家在維也納說出來的。這裡是拿鐵的故鄉,維也納的空氣裡,同時飄蕩著音樂和咖啡的味道,如果你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跟服務員說我要「維也納咖啡」,對不起,你永遠也喝不到。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華盛頓郵報》逆勢增員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華盛頓郵報》21日宣布,2021年將增聘44名新聞採編人員,使採編人員總數達到1010人,創下辦報以來最多紀錄。這家報紙還將在歐洲和亞洲各設一個突發新聞編輯部,以彌補北美地區夜間報導空檔。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遭車禍 泰國小象接受心肺復甦
    【新華社微特稿】泰國男子馬納·西瓦從事急救工作26年,搶救過幾十個人,但還是頭一次用心肺復甦術救一頭大象。路透社21日報導,西瓦20日晚接到出外勤任務,在泰國東部莊他武裡府路邊搶救一頭遭摩託車撞倒的小象。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調查:僅兩成美國人感覺節日氣氛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今年僅22%美國人感覺節日氣氛濃,而去年的水平為49%。這22%的美國人幾乎最不擔心新冠疫情。調查還顯示,30歲以下成年人更有可能感覺孤獨或難受,今年有這種情緒的人比去年多。更多美國人感覺節日氣氛淡薄、孤獨或難過,與美國疫情嚴重以及因此造成的經濟困難相關。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精神疾病流行病學教授卡蕾斯坦·克嫩說,因為疫情持續時間太長,「人們眼下身心俱疲」。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巧用氧化作用 英藝術家在香蕉皮上作畫
    【新華社微特稿】新冠疫情導致不少人困守家中,有人因此沮喪,也有人趁機「解鎖」某種獨特技能,比如英國女藝術家安娜·霍伊尼茨卡就利用氧化作用在香蕉皮上作畫。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傳達問候 英女子發起「按響門鈴」活動
    【新華社微特稿】在一名英國女子號召下,世界各地數十萬人打算平安夜到可能獨居的親友家門口按響門鈴,在遵守防疫隔離措施前提下傳達節日問候。「(只需)兩分鐘,你就知道沒人會覺得孤單」。(完)(王逸君)關鍵詞:按響門鈴活動(campaign to ring bells)、瑪麗·貝格斯—裡德(Mary Beggs-Reid)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澳書迷把書封面「搬」到餅乾上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一名女子結合自己對書籍和烘焙的愛好,別出心裁,在自製餅乾上做出酷似書籍封面的效果。她製作的餅乾不僅深受身邊人喜愛,還獲得多名作者誇讚。女子名為勞倫·法雷爾,現年29歲,來自墨爾本市,是一名行政人員。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給樹穿「外套」 韓國仁川居民傳遞溫暖信號
    【新華社微特稿】寒冬將至,新冠疫情令人揪心。韓國仁川一個社區組織居民用彩線編織織物,套在路邊大樹的樹幹上,給樹穿上「外套」,既幫助樹木過冬,又經由這些彩色「外套」向大家傳遞溫暖信號。一組圖片顯示,套在樹幹上的這些「外套」五顏六色,有的是把一片片帶有心形、花朵等圖案的大號鉤花作品連在一起,有的像織圍巾一樣織出一整片,還有的在整片織物基底上縫上雪花、雪人、星星等冬季主題的織物裝飾,讓人眼前一亮。許多行人被亮麗的「外套」吸引,忍不住上前撫摸。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美國好心食客留巨額小費給餐館員工過節
    【新華社微特稿】新冠疫情之下,美國餐飲業過得相當艱難。聖誕節臨近,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家餐館,一名顧客留下數千美元小費分給餐館員工,以幫他們過節。這家餐館名為「集市地中海廚房」,位於託萊多市。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一乘客染疫 「不靠港」郵輪返新
    【新華社微特稿】一艘從新加坡啟航的「無目的地」郵輪發現一名乘客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不得不隔離乘客和船員,提前返航。 皇家加勒比海郵輪公司9日聲明,醫療小組對乘客做病毒篩查後發現一例確診病例,隨後隔離所有與病例密切接觸人員並做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消防英文:了解煙霧警報器(Learn About Smoke Alarms)
    (你的煙霧警報器是否正常運作?煙霧警報器必須維護保養! 煙霧警報器裝了沒有電的電池或是沒有裝電池,就如同沒有裝置煙霧警報器。)●A smoke alarm only works when it is properly installed and maintained.
  • 當代社會裡「審美畸形」現狀
    「審美畸形」。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已經不再流行用「大氣」、「優雅」這種詞語。而永遠都是「少女感」。一旦老了,就被人說「人老珠黃」,真的是這樣嗎?
  • 露營遭黑熊「三顧茅廬 」吃光冰桶佳餚
    橙縣一亞裔家庭在猛瑪象湖露營遭黑熊「三顧茅廬 」吃光冰桶佳餚,過程全都錄。據《Nbc 4》報導,來自橙縣的露營客埃斯特雷拉(LeahEstrella)說,一家人在周末前往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 Mountains)的猛瑪象湖(Mammoth Lake)的雙子湖營地露營,才剛停好車丶卸下露營裝備和食物放在野餐桌上丶一家人手忙腳亂在搭帳篷時,汽車警報器突然大響。
  • 家鄉泉州遇「地牛翻身」,媽媽搖醒的味道… | 震「感」
    我家在靠近少林路的地方,這裡汽車川流不息的聲音未敢打攪我的好眠。但是震動連聲響的混合作用,讓我徹底被攪醒。我問家群裡的妹妹弟弟,剛才地震了嗎?妹妹說,小區的摩託車警報器都在響。「走,經理,咱們去吃幾吧!」每次與同事分享我逃震的經歷以及帶到深圳的心頭餘悸,我的一個講粵普的女同事總是吆喝著大家去附近的燕南路吃加加雞煲。她總是把「雞煲」發得讓人覺得淫穢,廣東人講普通話很要命。吃了幾次雞煲,發現美食是可以壓驚。漸漸地,就沒了仰天像震懼高樓的習慣了。
  • 4年前舊節目被重提:女愛豆抽菸觸動警報器,矛頭指向了AOA的雪炫
    韓國E Channel節目《勇敢的記者們》中,有資深娛樂記者爆料了一位現役女愛豆的事情,稱:「近期有女團成員被標上了『泰國香菸』的標籤,是因為她在泰國酒店裡抽菸導致煙霧器報警,嚇得其他客人都跑了出來,這個女愛豆就是A。在大眾眼裡她外貌清純,身材姣好,連性格都很完美,但實際上是個離不開香菸,滿口髒話的人。
  • 熱愛生活的人,不厭生活其煩 | 2019春天來常熟「打卡古裡」
    「中國當代原創設計師集成平臺」「不厭 」是中國當代實用美學的倡導者,推崇簡單質樸的生活方式,分享中國、簡單、實用、美學產品。以物載道,以手傳心,在精神廢墟中拓荒,讓生活更具原生紋理。「不厭 」與中國數百名一線原創獨立設計師品牌深度合作,他們大多是圈內大佬,行業領袖,作品飽受明星大咖青睞。「不厭 」通過走訪數百位非遺手工藝術家、獨立設計師,以現代設計手法,展現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精神的實用產品。
  • 「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維也納必逛咖啡館
    請注意,一群土豪大叔即將前往義大利接下來要分享的是玲子非常喜歡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起來瞧瞧維也納咖啡館氛圍。維也納是一個很神奇的城市,人出名的不友善,但是住久了,也覺得蠻舒服的。除了音樂之都的美稱,能值得驕傲的大概就是古老的咖啡文化了。每天下午,滿滿的人塞進城市各角落的咖啡廳(不禁令人疑惑大家都不用上班?)
  • 當代社會裡「審美畸形」現狀。|百家故事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人的回答:短短幾句話,基本概括了當代社會裡的幾大「審美畸形」。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我覺得沒讀書,一樣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我還是可以去大學裡演講啊,上課啊!」這就是所謂的「網紅效應」。
  • 維也納機場將提供新冠病毒檢測
    【新華社微特稿】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機場4日起將提供新冠病毒現場檢測。旅客如果檢測結果呈陰性,入境後將無須再隔離14天。路透社報導,維也納機場先前要求旅客出示4天之內的健康證明,否則將按規定隔離。維也納機場3日說,這樣一來,不論是商務旅行還是緊急航空出行,都將變得「更加安全和容易」。機場檢測收費標準為190歐元(約合209美元)一次。離境旅客也可在機場接受檢測,用於在目的地證明自身健康狀況。奧地利現有確診病例15526例,累計死亡病例598例。
  • 《嚮往的生活》:讓人放鬆的「娛樂圈會客廳」
    剛來第一天的明星可能還不習慣,比如進門不願換上拖鞋的白百何——一來就當著一堆攝影機脫鞋,「影響整體造型」。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國內擅長端著的明星們在《嚮往的生活》裡呈現出了一種進了「歡樂場後廚」的感覺——至少在國內這不常見。徐崢剛來時,就對幹活表示了拒絕。黃磊問他,會插秧嗎?不會。那去劈柴吧,「我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