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區塊鏈的「三元困境」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尋找區塊鏈力量第十一期: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  

把脈區塊鏈發展,坐看數字經濟雲起,由螞蟻鏈、羅漢堂、新浪財經聯合出品的《尋找區塊鏈力量》系列節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點在新浪財經獨家首播!本期主題為「通向未來的融合技術」——區塊鏈技術與AI、大數據、隱私計算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對於開放金融、數字醫療、可依賴的AI應用等經濟利基領域進行迅速地填補,從而為下一輪經濟升級奠定基礎。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Markus Brunnermeier: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主持人:首先請問Brunnermeier教授。我們對您最新提出的關於人工智慧管理和區塊鏈經濟學的觀點十分關注,您能否講一講您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對於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與區塊鏈相結合來解決區塊鏈理論框架中的一些挑戰,您有何看法?

謝謝,很高興來到本期節目與大家交流。我想講講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以及兩者之間有何聯繫和區別。我在身後放了一張圖表,今天想和大家談談人工智慧的治理,以及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問責。關於兩者的關鍵區別:區塊鏈的本質特徵在於記帳,即記錄發生過的事件,記錄過去做出的決定;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旨在預測未來,或做圖像識別,即關於現在或未來的決定。我認為,這是兩者的關鍵區別。但這兩者都存在問責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人工智慧治理。

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先說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一切都在黑匣子中進行。你輸入信息,黑盒子處理信息,然後給到輸出信息。但很難說清楚,這些信息是怎麼處理的,誰對此負責?這主要涉及相關性或因果關係。因果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定誰負責,「這個人負責」或「這臺計算機負責」。我們必須在法律體系中必須明確這一問責,這是一大挑戰。如果是交互式人工智慧,則挑戰更大。

比如,公司A運行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公司B運行另一個人工智慧系統,這兩個系統交互、交易等等。問題是,如果出現事故或者出現問題,是哪個系統造成的?我們無法查看各個人工智慧系統的黑匣子內部。這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兒進一步討論。舉兩個例子:一、自動駕駛汽車,公路上兩輛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車禍。我們必須確定是哪輛車的錯,誰為此車禍負責。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在經濟學和法律中將更為常見。二、算法交易,一會兒我也會講算法交易。講的是未來決策,即,預測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然後根據預測做出相應決策。

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本質在於記錄,記錄發生的事件。我們需要達成一項協議,各方都遵守協議。記錄分為不同方式。一種是集中式記錄,即,所有交易記錄在一個帳本上,該帳本由一家大公司持有;另一種是去中心化記錄,即,存在多個分類帳,每個人都可以在分類帳副本上記錄。此時需要一個協議,一個共識算法,規定哪些是各方達成的共識。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麼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徵,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徵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徵是什麼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於區塊鏈的分類帳,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並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帳,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帳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帳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比如,如果使用集中式分帳本,會有很多集中式分帳本。為了得到正確信息,你需要向中心實體機構支付費用或租金。同時該機構為保持盈利會在分帳本上報告正確的交易及其他信息。再比如,工作量證明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區塊鏈,所有信息通過去中心化方式記錄,不存在中心權力機構。從這一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優勢在於避免集權。由於沒有中心權利機構,因此需要共識算法和協調,因此產生信號。而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即,違背了資源效率這一點。

另一個好的特性是自給自足並避免尋租獲利,除了這兩點外,我們希望滿足的另一點是避免電力的大量浪費。區塊鏈、比特幣等採用的方法是使用區塊鏈公式算法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依賴於系統外部獲得驗證,這違背第一點,自給自足。因此,這項研究表明,三個特點無法同時全部實現,而是只能實現二個,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過去、問責、記錄。記錄非常重要,我認為,記錄將自動化。區塊鏈技術會助力實現記錄自動化,但我們也知道記錄自動化的進步較緩慢。集中式帳本、集中式貨幣,在帳本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個單一計算機系統中,而非多個相互競爭的計算機系統,從而保證效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還不夠,還未達到能夠處理支付寶、微信支付或Visa支付等數百萬支付的水平。這是我們在技術方面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能源的巨大浪費也是一個挑戰。

剛才講的是關於過去的決定和未來的決定,接下來是關於人工智慧管理。面對這種黑匣子,我們要問的是,人們對這些預測、圖像識別或其他識別算法的使用應到什麼程度?算法需要公開、分布到什麼程度,以實現其他人可對其進行驗證或傳給法院?如果出現爭議,法庭能否看到算法?能否操控算法?我們可以從這些算法中學到什麼特點?這些都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理解。所以,我認為管理和問責都是極為重大的問題,未來會凸顯。只有明確問責、明確責任分配,經濟體系才能良好運轉。

通常我們青睞「誰做決定,誰負責」的責任原則。對於人工智慧,做決定的是機器,但承擔法律責任的不能是機器,而是機器的主人。但同時,該機器的製造商也有責任,購買機器或人工智慧算法後使用該機器/算法的人也有責任。還有許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如果責任分配不明,就存在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不利於經濟健康。人們都不喜歡不確定性,都希望責任分配明確。責任分配明確後,不確定性就會隨之消失,人們會更願意發展這一技術。

相關焦點

  • Terry出任蘇黎世大學特邀講師 教授前沿區塊鏈技術
    該課程由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區塊鏈中心主辦,為期三周,2020年7月6日開課,至7月24日結束,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0多名學生報名參與。 當日,Terry以遠程視頻連線的形式向蘇黎世大學暑期區塊鏈學校的學士及碩士研究生教授了前沿區塊鏈技術課程。IOST也被蘇黎世大學區塊鏈課程收錄為研究案例。
  • 牛津大學教授:區塊鏈技術將砍掉銀行這個中間商
    牛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比爾·羅斯科·區塊鏈不僅能應用於貨幣、股票、房產等交易,而且能夠實現對供應鏈的監管和追溯,以及醫院健康檔案的傳輸等四川在線消息(陳孟勤 記者 陳巖 袁婧)6月9日,四川省委組織部「天府大講堂」第五期邀請到了牛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比爾·羅斯科來蓉分享其對區塊鏈技術的現狀、未來的思考和見解。計算機科學家視角中的區塊鏈——羅斯科侃侃而談。
  • 專訪普林斯頓大學貢三元教授:做 AI 研究要有價值觀,數學更是...
    貢三元教授,1977 年獲得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1974 年加入美國安達爾公司任職工程師;1977 年至 1987 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系統專業任職教授;1987 年至今,任職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教授。
  • 最熱門的「區塊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這場星空讀書沙龍給你講...
    前幾天,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行的一場「杭電星空讀書沙龍」,請來了幾位業界大咖,以「區塊鏈革命」為主題,對這個大眾熟知又迷惑其中的話題,闡釋得非常清晰易懂。本次分享嘉賓分別是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系統博士、管理學博士方剛教授,經濟信息與社會發展中心主任辛金國教授,網絡信息完全學院從事密碼與算法的遊林教授,金融學專業李淑錦教授。
  • ...50高校近半數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1/4學生表示將學習相關課程
    最初,Coinbase該項研究包括Qriously對675名美國學生,以及50所國際大學課程的全面審查,外加對教授和學生的採訪。研究發現,全球前50名的大學中,42%的大學現在至少提供一門關於加密技術或區塊鏈的課程。
  • 區塊鏈公司Aeron稱目標是在區塊鏈世界加密天空
    在過去的幾年中,區塊鏈技術已經證明了其在該領域做出貢獻的潛力。這意味著區塊鏈社區可能有機會成為空中交通未來的貢獻者。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區塊鏈鉛筆的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僅供參考。(中文動畫)|(英語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比特幣挖礦和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文動畫)|(英文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公有鏈和私有鏈(中文動畫教程)|(英文動畫教程)3分鐘了解區塊鏈的六層模型(中文動畫教程)|(英文動畫教程)什麼是區塊鏈英文版(動畫教程)肖風:區塊鏈與另類資產配置逐鹿區塊鏈!
  • 首所區塊鏈大學今夏招生:借鑑牛津劍橋入學考試制度,一年學費19200...
    隨著各行各業都紛紛開始進軍區塊鏈產業,區塊鏈毫無疑問成為了2018年全球最大風口。從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學、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十幾所歐美頂尖大學已經陸續開設了區塊鏈課程。而現在,不再局限於區塊鏈技術教學,有人準備用區塊鏈技術向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出挑戰。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報導,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將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什麼叫做區塊鏈大學?它將如何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近日,紅星新聞對這所學校的創始人兼董事之一的約書亞·布洛基博士進行了專訪。
  • 鏈客Talk|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如何定義區塊鏈及規避風險
    4月14日,「鏈客Talk」有幸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胡繼曄 來到鏈客直播間。和大家一起探討「從法律角度,如何定義區塊鏈及規避風險」這一話題。胡繼曄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資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區塊鏈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法學會數字經濟金融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博士後導師
  •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龍承念:區塊鏈專家太多,人才太少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陳希婷 北京報導6月6日,《共享財經》《華夏時報》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上海)第二屆區塊鏈新金融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在主題為「區塊鏈機構如何進行項目研發」的圓桌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龍承念提出,區塊鏈專家太多,人才太少。「無論是網際網路技術研發到企業的應用,實際上會經歷很多技術難點和網絡問題。」龍承念認為,一個技術被大家認識到,背後有很長時間的研發,需要多方面的結合。「當時我看到區塊鏈技術也是非常興奮,這個是海外建立社區,他們很有意思。」
  • 浙江大學蔡亮:中國區塊鏈近期發展重心在聯盟鏈
    杭州網訊「中國區塊鏈近期發展重心一定在聯盟鏈。」在11月23日下午舉行的「2019網易未來大會」之「區塊鏈+實體經濟論壇」上,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表示。附: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演講內容,根據速記整理。非常感謝大會給我這次機會,匯報一下我們浙江大學在區塊鏈領域做的一些工作和我們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
  •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蔡亮:區塊鏈研究型、底層開發型、應用複合...
    來源:巴比特據央視新聞消息,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新增了很多國家級項目,另外,今年地方政府和央企也落地了很多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例如智慧政務、數字身份、慈善捐助、商品溯源,司法存證、
  • 「融合創新」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自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落幕後至今,是值得寫入區塊鏈歷史的一段時期。在政策支持上,區塊鏈迎來了重大的戰略發展機遇:2019年10月24日,區塊鏈被首次明確作為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今年4月,區塊鏈又被納入新基建範疇。
  • 想進入區塊鏈行業 高考志願應該選擇什麼專業?
    現在區塊鏈的風已經吹了起來,但行業還是處於幼年時期,如果現在學到一門合適的專業,四年大學努力學習相關學科,畢業之後正好是區塊鏈行業的大爆發之際,比特幣面臨減半新一輪的牛市蠢蠢欲動——當然,行業的想像力早就突破了單一的數字貨幣了。選擇什麼專業呢?或者說區塊鏈行業需要什麼樣知識體系的人才呢?
  • 浙江大學蔡亮教授受邀為景德鎮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區塊鏈專題報告
    》       9月26日,景德鎮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星期六大學」專題學習(擴大)會,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受邀作專題輔導報告。
  • 美國休斯敦大學專家看好區塊鏈發展前景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大學計算機系今年春季首次開設區塊鏈課程,這也是休斯敦當地多所大學中第一家開設區塊鏈研究生課程。在該大學從事區塊鏈研究和教學的專家對中國金融信息網記者表示,區塊鏈發展前景可期。針對比特幣價格波動行情,以及區塊鏈領域當前狀況及發展趨勢,休斯敦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石衛東、助理教授兼研究員陳林、博士後研究員高智敏在接受中國金融信息網記者採訪時,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現以問答形式將採訪內容整理如下:問:比特幣價格從最高近2萬美元跌至目前的水平,此輪價格波動對區塊鏈行業有哪些啟示?
  • 佛蒙特州政府將啟動區塊鏈保險試點項目
    該州過去曾推出多項區塊鏈計劃,包括去年五月籤署的一項法案,為開設基於區塊鏈的有限責任公司打開了大門。並且,在2018年1月,南伯靈頓市政府與區塊鏈初創公司Propy合作,試用了使用該技術的土地登記系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區塊鏈鉛筆的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僅供參考。
  • CCF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受邀參加首屆區塊鏈...
    近日,首屆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高峰論壇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順利召開。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可信區塊鏈聯盟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就自主可控聯盟區塊鏈技術話題為與會嘉賓帶來精彩報告,獲得熱烈反響。
  • 能鏈科技林樂:涅槃重生——讓夢想照進區塊鏈現實
    回首過往,區塊鏈的2019之路並不平順。中美貿易戰、宏觀經濟低迷、資本寒冬、技術泡沫、產業落地困境等,這些詞彙,縈繞著整個2019年,也折磨著每個區塊鏈人。當然,危機並存。2019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區塊鏈年份。
  • 代號「TRUEngine」:GE航空與微軟合作推出區塊鏈跟蹤飛機零件
    GE航空數字集團的目標是在整個行業的合作夥伴聯盟中分享其自開發的以太坊衍生區塊鏈網絡。該分類帳的用例是監控和整理與飛機發動機關鍵零件的製造和生命周期相關的數據,鑑於波音公司最近的困境,這個用例的出現可以說再合時宜不過了。
  • 最新區塊鏈科普圖書《區塊鏈進化史》上市
    近日,由區塊鏈領域技術專家田君所著《區塊鏈進化史 26個故事講透區塊鏈的前世今生》低調上市,這是我國第一本區塊鏈行業科普類圖書,目前已在全國新華書店、當當網、京東網全面上市, 同時,作者田君也在「樹哥解讀」公眾號及「樹哥解讀」視頻號上開闢了與讀者直接交流互動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