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好久不見,我帶著一篇遊記回來了~~
出遊人物介紹:我和M總。
M總是一個有背景有見識的氣質美女,比我略長一些,所以跟著她一起,我就是一個不操心的小馬仔。同時M總也很低調,所以沒有出她的照片。
一段8天的日本之旅——高山北陸地區深度遊,給予了第一次去日本的我無比驚豔的回憶,所以一定要留下點什麼。
北京-名古屋-下呂-高山-白川鄉-金澤-富山-名古屋-北京
國內準備:
tips1: 兌換日元,雖然日本很多地方都支持支付寶、微信、銀聯卡、visa,但是乘坐地鐵也好公交也好還是需要現金的,而且一些小店也只能現金。準備零錢包,500日元以下都是硬幣。
tips2: 上面的路線是日本的jrPass(Janpan Rail Pass)的升龍道路線,推薦在國內買jrPass週遊券(分3日、5日、7日),到日本後在任意的jr車站兌換一個紙質票。因為國內買比日本買要便宜幾百塊,土豪請忽略。參考官網:https://www.jrpass.com/
tips3: 辦理境外流量、租wifi、購買境外電話卡。三選一即可,據說wifi比較沉重耗電。
落地名古屋的時候,我驚呆了,還在下飛機的時候一抬頭,瞭過不太寬闊的機場平地馬路的對面竟然是蔚藍色的海面,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完全不同於北戴河和青島的海,那麼藍,那麼亮。
接下來就辦理入境手續,就在即將輪到我的時候,手機鈴聲想起,是一年不給我打一次電話的母上大人突然關心,還好我有境外套餐加持,否則話費刷刷掉。
12月28號,這一天到達日本的時候是下午2點鐘,在機場的1層兌換了JRpass的週遊券,一個來自中國南方的小帥哥很禮貌的幫我們辦好了。之後我們在自助機買了地鐵票到名古屋站,漸漸的駛離了我喜歡的那片海,進入到內陸的小城鎮,列車就在房屋中間穿梭。
圖:不需要安檢的火車
我們在名古屋站的JR窗口為jrpass的週遊券選了4個指定席的座位,不知道為什麼這個JR站沒有一個會中文的小服務生,M總和一個英語也不是那麼好的小姑涼溝通了很久很久,才為我們出了4張指定席的座位,放在中國任何一個車站的售票員,肯定趕走我們了。
過了幾天我們才發現日本的jr根本不用預定座位也有座可坐,一般一輛列車1-2節自由席(有座就坐,沒坐就站著),4-6節指定席(相當於買了座位),真的為他們的營業額堪憂。
至於用戶體驗嘛,弱爆了,中國的火車沒有暈過車,不造為啥坐上jr那麼難受,尤其去一次寬敞又全封閉的衛生間,至今回想起,我還能感覺到晃的眩暈和噁心。
入住酒店後去覓食,偶然經過了一個景點榮——長在樓上的摩天輪。
大概是我見識淺薄從來沒有見過真的摩天輪,所以一見到就很興奮,慌慌張張的拿出手機開始拍照。再到後來幾天,三番五次從這裡經過,我還是每次都望一望它,憧憬一下那未曾實現的小願望。
對面是一個很大的24小時藥妝店,一次性採購了所有的東西。
圖:夜景榮
圖:榮的對側
名古屋電視塔,日本最早完工的一座集約電波塔(1953~2011),現在只剩了觀光的作用地標建築,不過確實像一個迷你版的艾菲爾鐵塔,雖然真的我也沒見過。
圖:電視塔
想當年天天路過西三環看到中央電視塔,去北京電視臺出差可以坐電梯到35層的某欄目辦公室,恕我不能恭維它的180米的高度,但是M總給我拍出了艾菲爾鐵塔feel的大片。
圖:左邊電視塔,右邊綠洲21
綠洲21主建築採用15噸的強化玻璃,是一個以「水的宇宙船」為主題的環保立體公園,滿滿的科技感,蓋在城市中也有一種世外桃源、綠洲的意思!
在最頂層用透明底層構建的水池,透過清水,一眼可以貫穿到負一層的街景和商鋪。
圖:綠洲21
大須觀音是日本三大觀音之一,又稱真福寺,是緊隨名古屋建成的。
大須觀音寺出來可以逛一下大須商業街,就比如北京的南鑼鼓巷、成都的寬窄巷子、重慶的磁器口一樣的。
圖:大須觀音寺
圖:商業街入口
在這裡插播小知識:寺廟、神社參拜方式
上文提到的大須觀音寺是個寺廟,而熱田神宮屬於神社。
神社在日本的街上有很多,就如我們中國所說:離地三尺有神靈。在日本寺廟是佛教的廟宇,神社則是神道的。寺廟裡大多會有神像,神社則是有神體。
兩者很好區分,神社門口有個大架子,叫鳥居。進了鳥居,就進入神的領域了。寺廟沒有鳥居,但是你邁進大殿之後,可以看到正中間頭頂上懸掛這一個四方形或者圓形的巨大盒子,叫做天蓋。
圖:鳥居
圖:手水舍(手水舍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有的很小巧,只有一個木勺,是活水流淌)
兩者參拜的方式也不同。
入神社:
在日本神社前面有一個形狀像「開」字的牌坊,那個叫「鳥居」。在進入神社之前,要在鳥居前深深地鞠一躬(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從鳥居下穿過。靠邊走。中間通道是神的通道,要避開。
手水舍:在神社正殿的外面一般都有個手水舍,供人們在參拜神明之前淨身心(洗手、漱口)用的。
方法:一般先右手握住勺柄,舀水清洗自己的左手。再換過來,用左手握住勺柄,清洗右手。接著,用右手舀水倒到左手掌,用左手掌中的水漱口。注意所有步驟只能舀水一次。
拜殿:在塞錢箱(香火錢箱)前輕輕的鞠一躬(約15度);搖響垂鈴,以告神靈你來了。沒有垂鈴的話就不用搖。投香火錢。金額不限,一般為5日元,因為在日本的發音裡,5日元的發音同緣分的發音一樣,所以會認為比較吉利。投了香火錢之後就進行正式的拜殿,拜殿的規矩是「二禮、二拍手、一禮」,也就是鞠躬兩次→拍手兩次→雙手合十祈禱→鞠躬一次。前面兩次鞠躬約90度,最後一次只要輕輕地鞠一躬就好了。
入寺廟:
寺廟前有山門,在「山門」前鞠一躬,從山門下穿過進入寺廟。
手水舍:此步驟同神社的方式一樣。
參拜的步驟:首先,在塞錢箱(香火錢箱)或香爐前輕輕的鞠一躬(約45度);→撞鐘(若無,可省略)。→上香或者蠟燭。若無,可省略。→ 投香火錢。金額不限。→合掌祈禱。→ 鞠躬後退出。
圖:先路過夜宵
熱田神宮是日本最古老和地位最高的神宮之一,傳說是在3世紀時由日本武尊倭建的妃子宮簀媛所建,是日本皇室莊嚴神聖之文物。
跨年夜去的熱田神宮,裡面熱熱鬧鬧一眾人都在等著跨年,有的人排著長長的隊抽取新年籤,有的人在敞口財箱前靜靜的等著新年的到來。
走過鳥居和手水舍後就是這條通往神社的路,雖然是晚上,但是燈火通明。
圖:這裡是神社的大殿,等待迎接新年(投滿硬幣白色的布是財箱的一部分,後面有解釋)
圖:排隊抽取新年籤的鋪面
圖:買玉手
玉手是一種祈福的吉祥物件,掛在家裡。
圖:神社的商鋪
名古屋、大阪城、熊本城被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
名古屋是江戶時代一位藩主的主居城,建於1612年,但在1945年遭美軍B-29戰機轟炸後,大部分被燒毀,現有的建築基本是1959年修復的。
天守閣是德川家三代世襲居住之地,也是最為宏偉的一部分。
門票:500日元,折合人民幣35元不到。注意元旦不開哦!
為對歷史有興趣的童鞋安利《德川家康》這本書。
還記得旅行青蛙的那款遊戲麼,特意從網上翻來蛙兒子帶來的照片。
圖:旅行青蛙照片和天守閣
圖:在角樓眺望
圖:德川美術館外景
這兩個地方可以一起買票,從美術館出來旁邊的公園就是德川園。
德川美術館真的是很棒,是日本國內唯一保存所謂諸侯生活與文化的一座私立美術館,場館分為9個部分,時間關係,我們只參觀了4個部分。
武士門第的象徵:盔甲‧刀劍;茶禮行儀:將軍的茶室;
由於禁止拍照,只從官網找了3個場館的宣傳照放在這裡。按照順序依次參觀完就回到了入口,裡面雖然是日文和英文的介紹,但是看漢字的話還是能理解其中30%的意思。
圖:德川美術館3個背景
圖:園中一角默默開放的櫻花
圖:在冬日開放的牡丹
圖:jr站臺
下呂溫泉是個小地方,一天的時間可以用腳步丈量完所有的景點。
我們去的那天下著小雨,有溫泉的地方都冒著熱氣,很新奇,但是迎面的冷風吹在舉著傘的手上,凍得很僵,還好美景不辜負我們。
圖:雨天進入小鎮
先是摸索去了森八幡神社,然後一路走去下呂溫泉合掌村,這個地方是仿白川鄉合掌村(門票800日元,如果去白川鄉合掌村就不建議打卡了),然後我們去了溫泉寺、青蛙神社,因為趕在元旦期間,所以從溫泉寺下來溫泉博物館閉館了。
一個已經屹立了三百百年的神社,院子長著兩棵百年的杉樹。
下呂和青蛙在日本的發音一樣,所以下呂的吉祥物是青蛙,走在街道上還可以看到小可愛的小青蛙石像。
加惠瑠神社就在下呂商業街裡,位於一個一定會路過的位置,神社內供奉著一尊青蛙,,在這座神社裡的柱子,石頭燈等所有物品都有青蛙,一首小跳蛙在這裡響起。
圖:加惠瑠神社
噹噹噹,敲黑板,知識點複習一下:鳥居和手水舍
傳說溫泉寺裡供奉著藥師如來像,神話故事我就不講了,但是去溫泉寺要爬長長的臺階,而臺階的兩側都是墳冢和墓碑,以家族為單位的擺放在一起。
圖:溫泉寺中
圖:溫泉寺的正門
圖:臺階的盡頭就是溫泉寺
在門口略坐了坐就下山了,因為我們後面有專門去合掌村,所以就沒有花錢進去看這個仿品。
圖:下呂溫泉合掌村門口
由於在下呂的這一天下著下雨,所以鞋子走溼了,整個人都凍的不行,在溫泉小鎮有免費泡腳的小湯池,後來專門去泡了個溫泉,出來之後在門口喝了免費的涼涼的大麥茶,依然感覺暖暖的。
日式的溫泉和中國完全不一樣,真是覺得自己見識淺薄。在酒店門口買一張票,租了毛巾和浴巾就可以進去了。要一直下到地下幾層,才有溫泉池,再下過幾層就是露天的2個溫泉池,雖然都不大,但是人也很少。
總感覺本土的日本人去泡溫泉就像東北人洗大澡一樣,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並不像國內一樣專門當做一件放鬆的事情。
圖:雨天的溫泉小鎮
高山被海拔3000米的群山環繞,被譽為「阿爾卑斯山脈的小京都」。
高山市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市,出了高山站就有幾條縱橫的商業街——高山古街,即使元旦期間大部分吃飯的小店都關門了,還有是絡繹不絕的遊人。
挨著高山站的是巴士站,從這裡可以去新惠高纜,白川鄉合掌村。
圖:高山站
早上去高山走到地鐵站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沒帶jrpass的通票,跑回酒店、前一天去過的便利店都沒找到。
因為前一天去下呂的時候有雨,後來弄溼,我就給倒騰丟了。上車的時候又重新買了一張票,然後在車上努力的回想是丟了還是自己沒找到,加上jr真的晃的厲害,生理加心理的不適讓人崩潰。M總一面寬慰我可以改變後面的行程,還給我講她在旅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又一面想辦法讓我心情變好,還拿著我的手機要給我拍照片。
圖:正在思考是不是再買一張jrpass的通票的我
這個突發狀況的結果是:一路上我想好了及時止損的辦法,重新在高山的jr車站買了一張5日jrpasss券,因為這個票遺失不能補辦,所以損失1300大洋。
圖:高山古街
高山的街沒有後面飛驒古川好看,所以就不多上圖浪費流量了。
新穗高纜車分兩段,第一段比較低,第二段是全日本唯一的雙層纜車,標高2156米。
全程往返票2900日元一個人,折合人民幣200左右,我和M總一直在誇日本良心價,這個價格去峨眉山也就夠一個門票,纜車價格也比這個貴。
圖:纜車視角
圖:取暖火爐
這是第二段纜車的起始處,能量補給出,價格很良心,和馬路邊、便利店裡的價格相差不多。不像國內,半山腰的水3塊,再往上5塊,山頂可能就10塊。
山頂上天氣多變,我和M總上去的時候風雪交加,在有標誌的地方拍了照片, 你看到的我是這個大圖,其實真實的是根本睜不開眼但要依然堅持保持表情的亞子。
圖:在風雪交加山頂依然努力拍照的我
來吧,請繼續欣賞山頂上的大雪壓青松。
沒有去過東北的雪鄉,在這裡見了最厚的雪,像聖誕節一樣,還在松林的深處遇見一隊登山者,裝備齊全,但是年紀都有點大。
圖:山頂
一個400年歷史的小鎮,《你的名字》中有車站的取景地。
從高山乘坐jr15分鐘就到了,元旦那天下午去的,完全沒有節日的熱鬧氣氛,只有家家戶戶的門口掛著門松提示著這裡是新年。
安安靜靜的街道讓我和M總有一種包場的感覺。
這裡的景色在我心裡第一名。
插播小知識
日本新年三件事:掛門松、喝屠蘇、逛神宮
掛門松:用竹撐出一個支架,內裹松枝,最後再用紮成梅花結的草繩將竹、松捆在一起,松枝上掛上橘子,橘在中國南方口音中與「吉」相近,取其吉利之意,很多簡化版的就用稻穗編一個圈,將一個橘子綁在中央。
圖:古川門松集錦
喝屠蘇: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宋代的這這首詩中,屠蘇是一種藥酒。
逛神宮:新年參拜神宮則更是熱鬧非凡。早在年前,很多神宮的大殿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個供參拜的人施捨的敞口財箱。大殿有多寬,這個財箱就能有多長。
圖:元旦熱田神宮的財箱
來到古川會讓你感覺時間似乎靜止在了江戶時代。在這些傳統的木屋中找到清酒釀造廠、古董店和陰涼的寺廟和神殿。
圖:酒廠
圖:寺廟
雖然是冬天的傍晚,但是黑壓壓的樹枝依舊美出一番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如果是美麗的櫻花節,肯定有桃花源的落英繽紛。
接下來放兩張華燈初上的照片,讓這個冷冷清清的小鎮頓時有了煙火氣息。
最後,我一定要上一個拼圖,在街上看到了一個良緣交友的海報,我都想專門為了看菇涼而參加。(想要原圖麼,後臺私信我,哈哈哈)
世界文化遺產 這裡有110多座可愛的小木屋,也就是「合掌造」(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頂)式的民宅,一個隱藏於四面環山、水田縱橫的安靜山村。早在1995年已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去白鄉村乘坐濃飛巴士,高山-白鄉村-金澤這樣的路線,如果使用jrpass票,需要打電話預約,另外買票的話提前30天在官網預約。
不得不說我和M總的運氣很好,本來在官網預約買票都沒有了,後來正好我有個小可愛校友在日本,拜託一位中國的和服阿姨幫我們預約了濃飛巴士的票,真的很感謝她。
圖:取了和服阿姨幫忙預定的巴士票
金澤是這些城市中最暖和的地方。
兼六園是日本三大名園之首,原來只是金澤城藩主的庭園,後來擴建成回遊林泉式庭園。
有水有泉,古櫻春梅,嚴冬吊枝(入冬後會對松樹等常綠喬木吊枝,這是為了防止冬季的大雪壓斷松枝,豎起木柱把松枝用繩子一根一根吊住的作業,充滿了雪國生活的人們對植物的一片愛心)。
我和M總運氣好,去的那天免費開放。
圖:黃色的部分就是吊枝
圖:金澤城古蹟
金澤神社挨著兼六園,新年伊始,來祈福的人絡繹不絕。從鳥居就排起了長長的隊。
神社裡的紀念品和收紀念品的錢都放在一起,然而沒有工作人員盯著那些財物,這是讓我最驚訝的的地方。
其實這些都是美好願望的希冀,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日本,而恰恰這些表達形式都相似。
日本的街頭有很多自助販賣機,各種各樣的無糖飲料,暢所欲飲,不長肉。
吉野家在日本肯定是最便宜的,沒有之一,所以它必須擁有姓名,另外就是松屋。
吉野家的這個小火鍋是要蘸著雞蛋吃。
松屋的烤肉飯
其他的就是各種豚骨面,那個湯濃稠的,我這種不愛吃肉的人無福消受。不過下面幾個圖剛好都是清湯的。
還有就是飛驒牛肉,豬排飯
芝士炒飯
酒店早餐
其實那麼多吃的,我覺得最好吃的是日本的泡麵。、鍾總看我吃不慣,坐jr暈車,便利店給我帶回來的一碗泡麵。
還有大福、大麥茶、白桃水、雪糕等小零食冷飲都不錯的。
青檸筆記
旅行結束的時候,M總對我說:「郭思思,你早點出遊記!」
這個遊記真的好難寫,因為旅程太長了,對每一個景點也不是很熟悉,一路上也沒有遇到新的朋友,所以看似要寫的豐富,而實際的內容又很匱乏。
去日本前被壓抑了太久沒有出去玩,一個為期8天的旅程,回國後覺得很累,現在又因為疫情被迫死肥宅,所以反而很是懷念出門全靠走的那幾天。
去了日本的城市、鄉村、神社、寺廟,每天都能看到透徹的天空、清澈的流水,仿佛就在宮崎駿的動畫中。
在日本讓我深深的沉迷於日式的田園生活,在自家的宅院前撒上幾株花木,或橘子或柿子,在秋冬時候還能有一抹暖暖的橘色,亦或搭理小片菜地。當然更喜歡的是他們乾淨舒適的環境,嚴謹的工匠精神。
最後,越來越發現旅行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滿足貪夢的雙眼、獵奇的心靈,更重要的是離開舒適圈,體驗一種顛沛流離的新生活,鍛鍊狀況百出的應對能力。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經過經驗和閱歷的沉澱,而厚積薄發。
在結尾要狠狠的誇一下我M總,預定的酒店都性價比賊高,覓食也特別照顧我,找路溝通一點都不含糊,每天早上修飾一下我髮型和妝容,晚上喝點小酒diss一下互相拍的醜照,即使悲傷的故事也會笑著完結。希望下次去日本還能約到一個率真、爽朗、又不失可愛的同伴!
感謝關注喜歡出門感受生活的【青檸】,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查看更多遊記請識別下圖關注公眾號,回復「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