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之聲
二十年前的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回歸20年,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旅遊業更實現跨越式發展。
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不斷尋找新亮點
提到澳門旅遊,不少人都會想起大三巴牌坊。作為「澳門八景」之一,這座已經有350多年歷史、糅合了歐洲藝術風格和東方文化傳統的建築,是遊客來澳旅遊的必打卡地之一。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接受經濟之聲記者專訪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告訴記者,大三巴牌坊附近,也是澳門旅遊景點最密集的區域。
從「大三巴」開始一路往下走,景點都在這附近,很多旅遊元素都以「大三巴」為終點。五分鐘左右,可以到達澳門大約一半的世界遺產。
儘管擁有眾多密集的景點,不過,澳門在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過程中,也在不斷尋找新亮點。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也為了分散傳統景點的客流壓力,「澳門新八景」經過評選後出爐。
比如說大三巴牌坊下的戀愛巷,因為浪漫的名字和高顏值的建築物,吸引著眾多遊客拍照打卡。
這裡有一個電影院,是澳門提倡的文化創業產業。這裡有一個藝術電影廊,很多遊客都來這裡打卡拍照。
『澳門新八景』,風採各異
以大三巴牌坊為起點,五分鐘之內,遊客可以走到「新八景」中的議事亭前地和福隆新街,這兩個景點分別代表著歐洲格調和傳統風情。議事亭前地是澳門最熱鬧的步行街,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歐式建築讓人飽覽「亭前葡風」;福隆新街保存當年的傳統中式民宅,乾淨的長石板路兩側,黃牆紅窗,充滿韻味。
這裡是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澳門現在沒有這種古建築集群,可能有一棟、兩棟,而這裡一條街都是古建築。
如果遊客想遠離喧囂,可以在西望洋山、路環漁村、龍爪角感受自然風情;還可以在旅遊塔體驗空中漫步等刺激的娛樂項目。
港珠澳大橋開啟『一小時生活圈』
「新八景」中最新的,當屬去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一橋牽三地」,從此,廣闊的伶仃洋天塹變通途,港珠澳正式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它本身是世紀工程,一定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無論是內地同胞、香港遊客,還是國際旅客,都覺得它是世紀工程,應該去看看。
「澳門新八景」,新舊交錯、中西交融,展示著澳門的文化底蘊與城市發展,也折射出來澳遊客結構的改變。
來這裡的都是自由行的旅客,旅遊團主要是去「老八景」,自由行的遊客就會上午過來拍照打卡,來的人很多。
夜經濟展現澳門產業多元化
除了「新八景」外,傳統景點也在增添新色彩。每年12月,澳門光影節都如期而至。大三巴牌坊等景點披上彩衣,在夜間上演視覺盛宴。
夜間經濟,對於城市來說比較重要。這幾年澳門在推動產業多元化,期望我們推出多一點的活動,比如光影節等,都是希望旅客來澳門旅遊,晚上也有很多活動給他們觀賞,讓他們在澳門停留的時間更多一點。
澳門旅遊開啟新篇章
新景點、新色彩,澳門旅遊業不斷散發新魅力。胡景光說,回歸20年,尤其是2003年內地開放居民赴澳個人遊,澳門旅遊飛速發展。
回歸前澳門旅遊業比規模較小,旅客主要來自香港,其它地方的比較少。回歸以後,20年來,現在的旅客大概是4000萬了,有2/3是內地來的,所以現在說普通話的比較多。
年接待遊客量從回歸之初700萬人次,到如今4000萬人次,澳門旅遊業「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不斷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