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現在的年齡,去到任何一個地方生活,只可能找喜歡的理由。年少時輕狂,不知「此心安處是吾鄉」是怎樣的一種心智和境界。
在臨沂生活了三十多年,這兩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在青島呆得時間更久一點。喜歡臨沂的理由可以找出不止十條,喜歡青島的理由也會有十條不止,其實,喜歡一個地方,不需太多理由,三條足矣。
上篇文章裡說這個夏天錯過了海水浴,「感覺自己錯過了整個夏天」……今天天氣晴好,陽光明媚,藍天白雲,很適合抓住夏天的尾巴去海水裡撒個歡。
怕太陽曬,快黃昏時才去海邊。
時節雖然已是立秋後,但海水依然親膚,遊到夕陽西下至太平角二路的一片水杉林,即將沉入大地,一邊踩著柔軟的沙灘上岸,一邊想應該寫寫喜歡青島的三個理由。
不只是因為海。「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很多旅遊攻略文章裡對這個城市概括性的描述,也容易構成人們對青島的印象。
喜歡青島的第一個理由是樹。
很奇怪,我小時候基於任何一個陌生地名想像那個地方,從來想像不出一棵樹的模樣。我能想像出那裡的房子,那裡的人,卻無法在自己的想像裡安放一棵樹。
後來我想,如果從小生活在一個四季如春、綠意盎然的地方,也許就不會缺乏對樹的想像吧。作為一個北方城市,青島的綠樹深得我心。
且不說有有「看花辨時,聞香識路」之譽的八大關,那十條縱橫交錯名字帶「關」字的路,每一條都被不同的樹代表著。除了居庸關路的銀杏,寧武關路的海棠,其它路上的樹種我還印象不深,網上搜索得之——
紫荊關路:雪松
韶關路:碧桃
山海關路:法桐
臨淮關路:龍柏
正陽關路:紫薇
函谷關路:法桐
嘉峪關路:楓樹
武勝關路:法桐
夏日炎炎,走在八大關任何一條路上,不需要撐太陽傘。那些樹,遮天蔽日,自動為你撐起綠傘。
不說八大關這樣的風景區,不說市政府門前通往五四廣場路邊的高大的行道樹,也不說一大片一大片的橫平樹直的水杉林……就是我平日裡常走的徐州路、江西路、閩江路,也是綠樹如蔭。
對了,閩江路上有一棵我最喜歡的樹,昨天還指給別人看過。站在馬路這邊,我說,「你看啊,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棵樹,我的樹……」聽的人大概莫名其妙,那棵大楊樹好像聽到了我的話,樹葉子翻飛出一陣陣喧譁。
夏天出門,我像大多數女人一樣習慣帶一把傘。太陽大時遮陽,雨來時擋雨。走在徐州路、江西路上,除了遇到紅綠燈過馬路的幾步,幾乎都走在綠蔭下,撐太陽傘就顯得很多餘。
走在那綠蔭下,我常常想起一段話:看一個城市裡的人生活得怎麼樣,看看那裡的樹就知道了。
那些生長了很多年的樹,讓人覺得安定和從容。一個城市有很多這樣的樹,就有淡定從容的氣質,讓人喜歡。
喜歡青島的第二個理由跟人有關。
那時微信剛推出乘車碼功能,我使用還不太熟練。有次在山東路跳上一輛公交車,想掃碼乘車時,才被告知那輛公交車不能掃碼。幾年前的事了。
沒帶現金,也沒拿琴島通公交卡,我很不好意思,趕緊跟司機說「不好意思我沒帶錢下站下去吧」,司機淡定道:「不要緊,你坐就是……」很溫柔,很真誠,一口現在想起來還很動聽的青島話。
第二站我還是下了車,沒買票蹭了一站,不好意思再坐下去。但還是被公交車司機那種善意的話語打動了。
疫情期間乘過很多次公交車,從來沒遇到過司機讓老年人出示健康碼而僵持的情況……而與此同時,很多地方都曝出過因老年人無法出示健康碼乘不了車的社會新聞。
也許是青島公交部門的政策,也許是司機們的對策,不管怎樣,似乎都彰顯著人性的溫暖。散發著這樣的溫暖的城市,讓人喜歡。
還有,我很喜歡逛青島的菜市場。僅就賣玉米的來說,我喜歡青島賣玉米者做到的一個細節,不論是水果玉米、老玉米還是粘玉米,他們會把每個玉米都收拾妥當,拿刀前後剁去一截,剝去老皮,乾乾淨淨交給顧客。
上次,我在路邊遇到一個賣老玉米的老者。他讓我自己撿,喜歡哪個拿哪個。我說我不懂,你幫我挑就行。他就很仔細地幫我挑玉米,一個個剝乾淨,還告訴我一次吃不完,可以全部煮熟了再放冰箱冷凍,吃的時候拿出來加熱一下,跟新鮮的一樣。
這條經驗跟此前我冷凍生玉米的方法不同,想來是有道理的。他的神情、態度,讓我覺得那是一種久違的人際關係,散發著溫暖。
喜歡青島的第三個理由是啤酒。
呵呵。
來青島生活之前,從來沒覺得啤酒好喝過。從來沒喝過超過一瓶、一個易拉罐容量的啤酒。還很奇怪那些喜歡喝啤酒的人,「有什麼好喝的?」除了脹肚子。
好像是從去年開始,忽然覺得啤酒好喝了。有次我跟大劉兩個人,居然一人喝了一瓶,創下了我喝酒的歷史紀錄。
畢竟「喝(讀ha)啤酒,吃蛤蜊(讀gala)」是青島人生活方式的一種啊。
今天下海遊泳回來,做好晚飯,我說「喝點啤酒吧」,隨手冰箱裡拿出一個易拉罐……忽然意識到,在此之前的幾十年裡,我從來沒有主動表達過「喝點啤酒」的意願。
看來,人都是會變的啊。
不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像真正的青島人一樣,下班路上,花幾塊錢用塑膠袋拎一袋原漿啤酒回家,如圖所示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
謝謝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