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湛名師齊聚會,共描發展再出發——記蔣承國名教師工作室成員培訓活動
文:詹林鷥,圖:曹永華、舒鵬,編:蔣承國
最近幾天,夏雨連綿,但卻擋不住教研熱情。為深入研究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合作學習的推廣運用,湛江市物理科陳小平、包明、楊昌彪、蔣承國、袁勇、尤小蓉、陳勁等七人共同構建「省市級名師工作室共同體」聯合教研活動於2019年5月31日上午在我校開展。一大早,來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專家、教授及全市各個中學的物理同行就已經走進了我校的會場,等候著交流學習。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羅瑩教授,北京市東城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特級、正高級教師、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副主任季茹,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研究院教研員、合作學習研究專家、特級教師張玉彬,廣東教育出版社編輯部梁煜主任,廣東省物理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陳小平、包明、楊昌彪,湛江市物理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包明、蔣承國、袁勇、尤小蓉、陳勁及來自各個學校的物理同行。
夏雨滂沱,卻擋不住教研的熱情
首先進行的活動是省市名師工作室共同體聯合教研活動的開幕式,嶺師附中蔣承國副校長代表工作室主持了開幕式儀式,並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專家、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向我們介紹了來自京湛兩地的名師專家們。 嶺師附中林文良校長在開幕式上熱情洋溢地致辭。林校表示自己非常高興又一個「工作室共同體」在我校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因為他對共同體有特別的」感覺、理解並運用」。如習大大關注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而我們學校關注的是「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成長」研學共同體的建構。且無獨有偶,為加強湛江市廣東省中學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工作、凸顯研修成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林校在去年底也把湛江市六個廣東省中學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林文良校長、鄭軍校長、肖俊超校長、鄭建忠校長、陳江平校長、張旭校長)聯合構建「研學共同體」,實行強強聯合,利用資源共享,發揮優勢互補,突顯疊加效應,從而達到協同發展。同時林校堅信:湛江市物理學科陳小平、包明、楊昌彪、蔣承國、袁勇、尤小蓉、陳勁等七個工作室主持人、八個名師工作室構建的「省、市級名師工作室共同體」,在北師大羅瑩教授、北京市季茹教授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導下,發揮團隊精神,依靠集體智慧,真正實行「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定能實現「8個1相加大於8」,突顯疊加效應,從而達到共同的發展。 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特級、正高級教師、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副主任季茹主任也對本次教研活動發表了講話並表示了自己的期許。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陳小平代表湛江市教育局對本次名師共同體的活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同時作為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他對本次活動的策劃和開展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見。
在簡單的開幕式後,便是我校麥建華老師的示範課《高一功能關係計算題複習》。麥建華老師採用前置性自主合作學習和課堂自主合作習的教學模式,採用的合作方法「奇思妙想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頭腦風暴,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目標協同結構法」利用小組合作與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傾聽、提問並解決問題,既提高了小組合作的能力,又能讓小組成員在交流的過程中對彼此得出的結論和推理過程提出質疑,從而提高自己對所考慮問題的理解能力。課堂上,麥老師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實時傳播學生答題情況,課堂組織到位,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所有知識內容都由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構建,充分體現了物理教學過程中的育人理念,有效落實了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小組認真討論,合作學習
學生踴躍答題
同行們認真觀摩
早上的聯合教研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在我校合影留念
下午是蔣承國名教師工作室成員的培訓活動,主要邀請了嶺南師範學院王林發教授為我們進行《中學教師課題研究策略與技巧》的專題講座,王教授認為「無研則無教」,做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挨得了冷板凳,所以他說做課題要經歷一個階段:緣起——彎路——轉機——積累——打磨——堅持——達成,並以《灌籃高手》中的流川楓和櫻木花道做喻,認為偽天才在遇到真正的天才之前,一直會自以為是,但你若要成為真正的天才就一定要每天練習,拼命做研究,但也不能盲目地練習,而是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就像打籃球一樣,如果要想成為高手,就必須先確定目標,了解自己的缺點,然後再動手,先投幾個試試看,接著檢查,找到自己的問題,最後糾正,改進自己的動作,王教授說做課題亦是如此,必須經歷計劃——試錯——檢查——改進,最後才能出成果。接著,王教授還為我們總結了一些做課題的策略秘訣,為大家展示如下:
王林發教授在和我們認真地交流。
大家在認真地聆聽,認真地做筆記。曾經在《中學教學參考》中看到這麼一段話:「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想讓勞動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的義務,那就應該讓每一位教師都走上科研這條幸福的路。是的,一線教師應認識到:「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和「研」相得益彰。做工作中的有心人,選取合適的課題,扎紮實實開展課題研究,讓它成為一種工作方式,在教學中開展研究,進而享受屬於自己的成長快樂,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希望我們每一個工作室成員都能從王教授的講座中汲取到收穫幸福的營養,在教學中開展研究,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
培訓活動的第二項是蔣承國副校長為我們進行《中學物理創意教學解碼及名教師成長路徑》專題講座,講座上,蔣校為我們教師設置了三連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我們如何去?」,同時他也用自己的成長之路為我們做出了解答,從教師到級長,再到德育處副主任、德育處主任,再到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蔣校確實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這正如他在講座中所提到的「名教師首先要靠實實在在地幹,只有幹得漂亮,才能寫出精彩」,不僅是名教師,其實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踏實前行,這樣才能用腳下的步子丈量起未來的夢想,就像李宗盛所說的那樣「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除此之外,蔣校還我們分享了他即將出版的著作《物理創意教學解碼》,其中特別強調了書中提到的關於課改的思考,與及物理創意教學的一些構思,包括教學策略、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讓我們受益匪淺。 6月1日上午,蔣承國工作室成員前往湛江市第二中學參加了培訓活動,培訓活動主要有兩項,第一項是袁勇老師的《卡乾結構法合作學習》的專題講座,袁老師主要向大家介紹合作學習和卡幹合作學習結構法的定義等、特徵等,培訓活動的第二項主要是由北京師範大學羅瑩教授主講的《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發展的教學研究》專題講座,羅教授主要是從「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物理學科關鍵能力」、「智慧學伴」、「教學改進研究」這四個方面闡述研究成果。著重解讀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內涵,點出其與三維目標應區別開來,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不可替代的關係,並點明物理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和科學態度與責任這四個方面是共同促進、密切聯繫、相互影響的,不是獨立的。此外,羅教授還從基於核心素養的物理學科關鍵能力構成及其表現的理論模型、物理學科關鍵能力內涵、界定、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關係、表現框架等方面為我們做了仔細的解讀。 一個上午,乾貨滿滿,在座的同行們不斷地汲取,不斷地收穫。
此次工作室培訓活動的成功舉行使每一位老師深刻感受到只有通過教研的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更迅速,只有教師個人能力得到發展,才能居高臨下。教研是教學的雙翼,讓教研的翅膀奮力飛翔,讓我們的教學生機勃勃。教研永遠在路上!每一次活動都是再出發!會後大家合影留念
閱讀 11
0
投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