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水庫大堤上有一個存在多年的養豬場,排放的豬糞甚至將水庫閘門堵塞,影響下遊養殖戶的正常生產。昨日,六安市葉集區河長辦一位自稱姓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詢問過水庫所在的洪集鎮的一位分管副書記,該鎮準備讓養豬場停產搬遷,大堤下面沉積的豬糞也將清掉。
養殖戶因缺水心急如焚
「我們這兒現在十分缺水,對養殖業影響很大,損失都沒法估計。」4月16日,家住六安市葉集區洪集鎮牌坊村的養殖戶竇祖友告訴記者。竇祖友是葉集聚源水產專業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承包有24.8畝養魚塘和216畝稻蝦養殖田。
竇祖友說,因為前期降雨不足,河流上遊來水少,他承包的龍蝦田遲遲無法投放蝦苗,現在只能任由野鳥橫行,原有種蝦損失嚴重。「更心疼的是我的魚塘,因為無水可補,大小魚塘每天死魚都將近100斤。」他焦慮地說。
他說,當地有兩個水源,一個是附近的小河,一個是上遊村裡的三灣水庫,「可惜兩個水源都利用不上。」
那麼,為什麼這兩處水源都無法利用呢?
竇祖友說,由於近期降水較少,河道水流很小,而且因為缺少攔水壩,無法有效利用。「我也去找村裡要求打開三灣水庫閘門,結果一看,閘口都讓大量的豬屎給堵住了。後來我直接到區環保部門投訴,閘口四天前挖開了,但流下來的水太髒了,又黑又臭,龍蝦田和養魚塘都無法使用。」。
鎮政府準備搬遷養豬場
水庫受汙染情況究竟如何?16日下午,記者走上三灣水庫東南角的大堤,一股刺鼻的豬糞臭味隨風迎面而來。記者發現,東邊閘口附近的大堤上有一座面積較大的養豬場。
記者在水庫東邊閘口上發現一個很長很粗的黑色塑料管子,從養豬場穿堤過來,順著在大堤內側開挖的一道溝槽,延伸到幾十米外水庫內側的一個幹塘裡。從現場看,管道裡淌出來的全是豬糞,溝槽裡也是。
記者隨後聯繫上養豬場的老闆朱先生,關於汙染問題,他說原來建有沼氣池。前幾天環保局來人看了,說僅有沼氣池還不行,讓他再搞一個化糞池,對豬糞進行乾濕分離處理。
牌坊村黨支部黃書記對記者表示,該水庫關係到上下遊15個村民組的生產用水,將會按區環保局的要求進行整改,雨汙分開,整改期限是4月底。他說,村裡已開始在老圩小河河道修築攔水壩,積極解決養殖戶的水源問題。
昨日上午,葉集區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此前接到群眾舉報,也去村裡和鎮裡了,要求他們整改,「不行我們下午再去現場。」
葉集區河長辦一位自稱姓陳的工作人員昨日告訴記者,她詢問過洪集鎮一位分管副書記,該鎮準備讓水庫邊上的養豬場停產和搬遷,而水庫大堤下面沉積的豬糞也將清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