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京都站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有一個名為八幡(Yawata)的小城,這裡的背割堤據說是京都府賞櫻排名第一的地方。而我則是在秋天的某一日到此閒逛,櫻花盛開的景象自然是見不到了,但是小城的秋色也別有一番韻味。
在京阪本線的八幡市站下車之後,先去車站對面的觀光案內所,拿了一份當地觀光地圖,看看上山去石清水八幡宮的路線。案內所裡有一位義工老爺爺,身上套著圍裙,笑眯眯地湊過來,一副希望別人來問詢的樣子。我故意不問他,而是自己研究地圖,看看他會怎樣。老爺爺在旁邊晃了一會兒,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問我是不是打算乘坐纜車去八幡宮。我表示要走路去,老爺爺很開心,用英文說步行只要三分鐘。看我驚訝的神情,他趕緊和案內所裡另一位大叔確認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糾正,是三十分鐘。原來老爺爺搞錯了英文的三和三十。
出了案內所,轉個彎沒多遠就是上山的參道。老爺爺跟出門外,又比劃了一通路線。於是再次謝過這位熱心的老人家。後來想起,當時應該問一下老爺爺,能不能給他拍照留念。
石清水八幡宮是日本三大八幡宮之一。我對宗教建築沒有太多研究,只是把這裡當作一個幽靜的所在。當然,如果能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識,旅行時的感觸估計會更深一些。
剛到參道,路旁就有個小神社,銀杏樹黃得扎眼。當地人路過,會鞠躬拜一拜。
接下來就是上山的路,樹影斑駁。有騎行的人把自行車留在山坡下,自己一路走上去。後來才知道,京都附近有連接好幾個城市的騎行道,我還走了從桂川到京都的一段。而八幡車站旁就有租自行車的地方,早知道就租輛車來騎。
偶爾有人路過,感覺更像是是本地人早晨散步,而不是特地來的遊客。
路邊傻乎乎的斑鳩,湊近了拍張照。
走走停停,東拍西拍,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山坡上的石清水八幡宮。和熙熙攘攘的京都相比,這裡實在是清淨。
因為七五三節的緣故,能見到家長帶著孩子,盛裝來八幡宮祈福。
幾位大概是養老院的老人,坐著輪椅,由護工推著來參拜。有一位老人看著旁邊的紅葉,和身後的年輕護工說了什麼,大概是誇讚這秋色吧。年輕護工向前彎著腰,眼中帶著笑意,在老人耳邊輕聲回應著,よかった,よかった(太好了,太好了)。這個詞是我在看《夏目友人帳》時記住的,此時聽到,覺得動畫片裡那溫柔又溫暖的年輕人,就真實出現在眼前。
從八幡宮下來,在城中閒逛。一條小河穿過城區,偶爾有路人經過。一隻孤獨的蒼鷺,在河中篤篤定定地捕食,而後又飛上屋頂,睡個午覺。
一隻肥肥的海狸鼠,在河道出沒,引得我跟拍了好一陣。
河畔有戶人家的老爺爺,不肯走大門,而是從後院圍欄翻出來,拄著拐棍,到河邊來和烏鴉聊天,口中還「呱呱呱」叫著,也不知道烏鴉能不能聽懂。
路邊一處小院子,青苔配石磚,乾乾淨淨。
善法律寺,像是誤入了某戶人家的花園。想來,上一處的院子,大概也是個小寺廟。
善法律寺小小的停車場。
日落時分,閒逛到背割堤。這裡是鴨川、木津川和宇治川的交匯之處。原本以為背割堤只是春天賞櫻的好地方,沒想到櫻花樹的秋葉會如此絢爛。後悔沒有早點過來。
背割堤的櫻花道有1.4公裡。在這樣一個秋天的傍晚,人太少,好不容易拍到兩張有人的照片,可以參照著看看櫻花樹有多大。有位大叔在拍日落,我也學著在差不多的角度拍了一張。
小城的一日就以背割堤的紅葉結束了。和大名鼎鼎的京都相比,這裡的秋色簡單樸素,但是對於喜歡遠離大隊人馬而享受清淨的人而言,八幡貴在遊客少,商業氣息淡,徜徉此間,更讓人悠然自得。不知道今年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有多少遊客去了八幡,他們有沒有遇到案內所那位熱情指路的老爺爺,背割堤也會熱鬧很多吧。
附註:
前些日子把公眾號的名字從「沒文化的苦旅」改成了「徐行客」。一來不想擺出我沒文化我自豪的模樣,雖然自己是摳腳大汗的形象,但還抱有成為文藝青年的願望,儘管現如今「文藝青年」聽上去像是損人的詞了。二來希望自己能用心感受旅途中的點滴細節,「徐行」不是說一定要在某地盤桓數日數周,而是想旅程不是景點打卡。要以閒適的心態,多體會那些景色以外的事物。吸引著我不斷上路的,不正是那些小小的觸動我的瞬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