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品不過冬,小而美品牌盯緊年輕人群,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趨勢

2020-12-15 乳業財經

今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2.2%,即使遇到疫情+天氣寒冷,冰品銷量也是不降反升,可見冰品市場發展良好、潛力較大。

現在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質感,並願意為之買單。隨著消費主力軍年輕化,銷售渠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對比老牌冰品,新興品牌表現更為突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老品牌進行創新升級,共同向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轉變。

冰品消費表現亮眼

冰品在經歷多年的不溫不火之後,終於在近兩年迎來了爆發。目前正屬於高速發展階段,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確實使整個冰品市場發展和變化十分迅速。

據中國飲食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冰品市場規模僅有708億元,2019年迅速增長至1380億元,中國冰品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預計2021年有望超過1600億元。

英敏特預計,未來5年中國冰品店的銷售額將以11.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2018年中國冰品店的年增長率已經達到14%。

凱度消費者指數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2.2%,其中平均單價同比增長10%,銷售數量同比增長11.1%,均顯著高於液態奶水平。

冰品市場飛速增長,尤其在疫情期間,不少冰品品牌銷量都實現了不降反升。

比如光明將旗下冰品的銷售周期由原來的2個月縮短為1個月,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推出新品啟動了消費熱情,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刺激了冰品消費。蒙牛綠色心情截止到6月底銷量達成目標107%、銷量同期增長20%,同時產品毛利、淨利潤與同期相比均明顯提升。

鍾薛高在今年1月-2月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230%和500%。3月東北大板與李佳琦合作,100秒內就飛速售罄了3萬件產品。5月11-14日,在中街1946五周年活動中,開賣僅2個小時全店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

不少「網紅」品牌貢獻頗多,銷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一些知名和老牌冰品品牌同樣備受青睞。

關注產品質感

英敏特報告顯示,85%、76%和65%的受訪者願意為冰品的健康、品質和商品體驗升級買單。

也就是說,用料健康、注重品質、提升體驗的冰品更受歡迎,而且人們也願意為這樣的產品買單。

在美團外賣發布的《2020美團外賣夏日冰品消費榜》中,四個圈、小布丁、隨便、綠色心情等多款童年味道佔據全國銷量前十,仍是當下冰品消費的主流之一,但更多可能是出於情懷和回憶而購買,就像光明與大白兔聯名推出的大白兔奶糖冰淇淋。

現在普通口味的冰品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從主打高品質少添加的中街1946、鍾薛高,到口味新奇的東北鐵鍋燉、大魷魚、德式黑啤等豐富的口味,吸引著消費者的嘗鮮心理和品嘗欲望。而被打上健康、純正、無添加標籤的冰品,更符合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就拿鍾薛高來說,選材使用的都是上乘品,產品口感細膩、純正,雪糕的棒籤也是用天然可降解的全純秸稈製成,達到了國家食用級標準。竭力提供更完善的售前和售後服務,確保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愉快的消費體驗。今年618,鍾薛高成為天貓冰品類目銷量冠軍。

伊利推出的全新高端冰淇淋品牌「NOC須盡歡」,內層是So Greek S2特種希臘活菌發酵而成的酸奶作為奶芯,外層是100%純鮮果蔬汁製成。據公開資料稱,其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首月成交總額便達到131萬元。

可以看出,冰品質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渠道助力發展

由於冰品消費逐漸年輕化,銷售渠道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線上渠道崛起,與線下渠道融合成為趨勢。

凱度消費者指數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整體較好,所有渠道銷售額都保持增長態勢。其中網購和新零售渠道表現尤其突出,渠道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17.6%和101.3%。便利店和小超市等便捷性渠道增速也較快,渠道銷售額增速分別為36.3%和26.0%。

線下渠道由於冰櫃能夠放下的冰品品類有限,又以可愛多、夢龍、八喜等經典產品佔據主要位置,網紅品牌可能首選在線上發展,然後逐漸拓展線下。

便利店比如711、羅森、全家等,屬於年輕人喜歡的渠道,還能進一步對產品進行宣傳,因此布局連鎖型便利店也是不少冰品品牌的選擇。除此之外,直播帶貨也是當下品牌爭奪的渠道熱點,以最低價獲得更多的網上訂單,也能起到產品宣傳和線上獲客的目的。

而像夢龍、和路雪、綠色心情、可愛多等傳統品牌,也都開設了線上旗艦店。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的方式,能夠更方便消費者購買,在冰品市場整體需求良好的情況下,推動了銷售增長。

小而美品牌突出

在巨大的冰品市場發展潛力之下,入局企業眾多。企查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冷飲企業新註冊量達到4800家,環比激增650%。

隨著新品牌的進入,之前的冰品市場頭部品牌市場份額不斷稀釋,行業集中度有所降低,小而美的品牌憑藉其產品特色而越加突出。

這些小而美的品牌在品質、定位、包裝、定價方面與傳統品牌形成明顯差別,個性化、高端化產品越來越豐富。

首先在品質,符合當下新的消費需求,即主打健康、無添加等。比如中街1946,用無添加、好設計和中式風格做高端國貨冰品。奈似NICE CREAM主打低卡健康,比普通冰淇淋少50%以上熱量、70%以上蔗糖和脂肪。

其次在定位上瞄準了新中產階層,這部分群體作為當下的消費主力軍,有更高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同時更關注健康問題,對產品品質要求也更高。

此外,不論品牌大小,在包裝上基本都是高顏值、高質感,從視覺上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體驗,從設計和包裝上滿足審美需求。比如鍾薛高的瓦片狀、中街1946的頂部品牌logo、伊利「NOC須盡歡」的樹葉狀等。

最後在定價上,相比很多均價在1-5元的冰品,7元的夢龍可能都已經算是奢侈了。然而鍾薛高一隻66元的厄瓜多粉鑽卻依然擋不住消費者,其他定位高端的雪糕均價大概在15-20元左右,也不乏消費者購買。

在這些新興品牌的影響下,帶動了傳統品牌的創新升級,未來仍會不斷向滿足消費需求轉變。

相關焦點

  • 冰品不過冬,小而美品牌盯緊年輕人群,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趨勢
    今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2.2%,即使遇到疫情+天氣寒冷,冰品銷量也是不降反升,可見冰品市場發展良好、潛力較大。現在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質感,並願意為之買單。隨著消費主力軍年輕化,銷售渠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 輕醫美效應在單品牌店顯現,理膚印象扛起線下渠道破局大旗
    從批發到商超、專營店再到當下如火如荼的線上渠道,中國的零售業態經歷了多次迭代。每一個新渠道的出現都會帶來一批新品牌的崛起。曾經,雅芳的出現讓單品牌店成為了化妝品市場爭相競逐的「香餑餑」,但伴隨著線上渠道的蓬勃發展,與不斷上漲的房租、人工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日益稀少的客流量。今年來,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下實體店更是迎來史上最冷寒冬。
  • 全渠道營銷加快布局 三隻松鼠線上線下業態互補
    這是一個靠品牌差異培養粉絲、用戶全面參與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時代。消費升級的勢頭如潮水般湧來,活躍在市場上的消費人群正在改變,中產階級大規模崛起,80、90後人群開始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接收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碎片化,而受消費升級影響,一種全新的消費邏輯正在逐漸植入到消費者頭腦中。
  • 人民日報: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10個微信群、5000多位熟客、數百人諮詢,這是家樂福天津海光寺店店長李莉作為「線上推客」的工作日常。「疫情讓很多人待在家裡,而當下年輕人也比較『宅』,傳統賣場必須下大力氣去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李莉告訴記者,針對高黏性的微信群顧客,她會根據顧客需求實時調整選品品類;面向朋友圈,則以質取勝,每日只推薦1個爆款優惠商品,在「不打擾」「不刷屏」的前提下,逐漸培養普通顧客的使用習慣。「要想做好線上推廣,就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顧客精準推薦商品,而不是粗放型『刷屏』。」目前,李莉每天的線上訂單已超過100單,並且憑藉良好的服務口碑,微信群裡的顧客數還在不斷增長。
  • 樂友如何化解最令人頭痛的線上線下渠道衝突?
    那麼,樂友從電商到連鎖,再到如今大下力氣進行線上線下渠道的雙重整合,具有線上線下雙重基因的樂友,如今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商業邏輯?其全渠道運營有哪些特色之處?  創造「全渠道自助式購物」體驗  創辦一家專注母嬰群體的網上商城,是龔定宇很早就盯準的目標。
  • 京東11.11線上線下火力全開 全渠道布局夯實家電主場地位
    「新物種」京東超體店火爆開業全渠道布局霸氣初露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京東家電真正實現了11.11的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線上霸主+線下全覆蓋的整體優勢讓京東的家電主場地位更加突出。開業的火爆印證了京東超體線下零售新形態的成功。在11.11這個網際網路電商狂歡的時刻,京東超體成功將線上線下渠道融合,並讓熱度延伸到線下。作為今年「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的最大亮點,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的京東超體店擁有55個體驗專區,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全沉浸的深度體驗,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面積最大的電器類體驗賣場。
  • 速珂電動車新商業模式:打通線上線下 建立新零售渠道
    因此,SOCO速珂選擇了賦予產品更具活力的理念價值,通過產品思路的強化和優化,讓消費者從領會品牌意圖和精神入手,進而實現品牌偏好性的提升。從線下到線上,並不是條單行道但品牌偏好性的達成,並不能夠決定銷售的達成,在產品力之後更為重要的就是渠道。近年來日漸火爆的「電商」無疑是當前整個市場最為看重的熱點之地,但從目前市場關於渠道選擇的表現來看,從線下到線上並不是一條單行道。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而無論是產品「種草」還是品牌形象的塑造,都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精力進行品牌深耕。在移動網際網路成熟階段,流量紅利見頂,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作為線上營銷和新零售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營銷也成為企業關注的新渠道。但如何將營銷搬到線上,讓消費者在雲端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價值、產品的品質,也成為考驗企業的難題。
  • 網際網路時代品牌銷售渠道有哪幾種——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
    而非直銷渠道,則是並非從廠家直接提供給最終消費者,而實藉助各級的中間商實現最終銷售轉化的渠道。如果根據渠道的數位化屬性進一步細分的話,銷售渠道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線上直銷渠道、線上非直銷渠道、線下直銷渠道、線下非直銷渠道。
  • 藝術塗料是如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抖音的本質是追求娛樂化,遇到了好的市場機遇,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而成功成為人們每天必進入的app;美團堅持正確的戰略,結果回報周期比想像更短,成為如今人們點外賣必備的app;而在藝術塗料行業當中,也同樣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 線上品牌專題報告:DTC品牌,渠道變遷中的消費品
    淘品牌 1.0 多定位於量大、實惠;線下大牌轉向線上之後,淘品牌 2.0 有了明顯變化。相 比淘品牌 1.0 的低價定位,淘品牌 2.0 在選品和定位上有一定的稀缺性,線下賣場出於陳 列效率的要求,大多不覆蓋這樣的單品;新銳淘品牌主打健康高品質,終端售價比同類 線下品牌略高,加價空間打開營銷容錯率;足夠生活化,有情感聯想,指向更健康、更 自我的生活方式,營銷手段也更富於情感特徵。
  • 應對網際網路,傳統企業應對線上線下渠道衝突的8個方案
    簡單地理解就是把去年線下門店沒有賣完的貨全部拉到線上賣,把線上渠道作為庫存的下水道。  這樣線上與線下之間就不會產生衝突了。這也是傳統企業做電商解決線上、線下渠道衝突最直接的一個策略。當時唯品會能夠成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這個策略。唯品會定位自己是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其實就是把各大知名品牌在線下渠道賣不完的庫存通過1~2折的低價拿過來,然後在網上以低價賣出去。
  • 阿里京東布局線上酒水 線上線下渠道衝突一觸即發?
    值得注意的是,剛借道品尚匯,將旗下高性價比品牌若詩莊園打入天貓的T W E,也在與京東前述戰略協議的國際酒業巨頭之列,根據京東當日披露的消息,京東與國際知名酒業T W E集團、拉菲、百加得籤署了戰略協議。據京東超市酒水採銷部總經理王志強透露,京東酒水今年上半年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 絲芙蘭積極開拓電商渠道 線下體驗線上銷售擠走代購
    目前,該品牌在中國區每年大概會新上10到40多款產品。   美國高端品牌博倩葉創始人Gen表示,此前在美國也出現過品牌代購的現象,但對品牌的衝擊並不大,在中國也不擔心代購會產生大的影響。   絲芙蘭門店與電商互補型銷售   絲芙蘭在中國的主要銷售渠道是在線下專賣店,目前已有184家門店。
  • 樂友如何化解最令人頭痛的線上線下渠道衝突?
    那麼,樂友從電商到連鎖,再到如今大下力氣進行線上線下渠道的雙重整合,具有線上線下雙重基因的樂友,如今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商業邏輯?其全渠道運營有哪些特色之處?  創造「全渠道自助式購物」體驗  創辦一家專注母嬰群體的網上商城,是龔定宇很早就盯準的目標。
  • 人民日報: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10個微信群、5000多位熟客、數百人諮詢,這是家樂福天津海光寺店店長李莉作為「線上推客」的工作日常。「疫情讓很多人待在家裡,而當下年輕人也比較『宅』,傳統賣場必須下大力氣去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李莉告訴記者,針對高黏性的微信群顧客,她會根據顧客需求實時調整選品品類;面向朋友圈,則以質取勝,每日只推薦1個爆款優惠商品,在「不打擾」「不刷屏」的前提下,逐漸培養普通顧客的使用習慣。「要想做好線上推廣,就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顧客精準推薦商品,而不是粗放型『刷屏』。」目前,李莉每天的線上訂單已超過100單,並且憑藉良好的服務口碑,微信群裡的顧客數還在不斷增長。
  • 三隻松鼠VS良品鋪子,線上+線下搶灘!
    三隻松鼠聯盟模式或成為其線下渠道的一代利器,而今天要說的另一個品牌,卻是線下已經擁有2千多家門店的良品鋪子。良品鋪子歷經12年市場激烈爭奪,以2669家線下門店、3700萬會員、年銷售超50億元亮麗業績的良品鋪子闖關IPO。
  • 90天過去了,3C產品的線下渠道一片哀嚎,線上渠道一路上揚
    雖然2020年2月消費類電子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爆發與疫情有很強的關聯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此趨勢對整個行業的長遠影響——正如非典讓電商風靡全國,新冠肺炎也可能吹響消費類電子產品線下銷售渠道的喪鐘。線下渠道的終場戰事在疫情對於線上銷售的「積極」影響以及大的行業趨勢下,我們僅通過直觀感受,就可以做出整個電子消費領域的銷售渠道將進一步向線上渠道傾斜的預測。
  • 消費創業素描:線上線下加減法 品牌造新攻守道
    另一方面,在上一波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到達頂點,但下一波技術革新還不夠清晰的斷檔期,消費是比較明確、穩妥的投資方向。   消費領域的創業公司,因此層出不窮。新品牌中究竟醞釀著怎樣的迭代與革新?在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並存的背景下,新品牌如何理解消費者?在線上流量與線下流量的拐點,新品牌如何選擇側重點?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多家新銳消費品牌進行了走訪。
  • 全渠道融合,甜啦啦制定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戰略
    各品牌之間競爭也就愈發激烈,由此便出現了平臺用戶緩增以及人均利潤降低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多品牌也就意識到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性,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複合經營模式逐漸興起,或將成為茶飲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