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土10餘噸五銖錢(組圖)

2021-02-08 央廣網

  

  古墓出土10餘噸銅錢圖/來源網絡

  

  主墓室翻拍圖/CFP

  法制晚報訊 (記者李洪鵬溫如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目前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和道路系統及排水設施等),並出土了1萬餘件文物。

  另外,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這些都形象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生活。而最為重要的是,該墓還出土了一件青銅豆,上面清晰地刻有「南昌」二字,這是關於「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貴實物資料。

  夫妻同塋異穴槨室設計嚴密

  南昌海昏侯墓什麼樣子?據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獲悉,該墓位於紫金城(海昏侯國都)西南,處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五條小山脈中的中間一條山脈的頂端,東、西兩面被兩條較大山脈包住,南面和西面有小河環繞,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此次發掘的墓園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為中心建成,面積約4萬平方米,在兩座主墓周圍則有清晰的功能區劃,包括祠堂、寢、廂房和完善的道路系統及排水設施。其中,海昏侯和侯夫人兩座主墓同塋異穴,佔據了墓園最高亢、中心的位置,西邊為海昏侯墓,東邊為侯夫人墓。而東、北兩側則為祔葬的家族成員墓,每座祔葬墓前均有祠堂。

  其中的墓葬槨(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室設計嚴密、布局清晰。據了解,室內有錢庫、糧庫、樂器庫、酒具庫、衣笥庫、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廚具庫、樂車庫、車馬庫等。

  另外,墓葬槨室中還共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遣策和奏章副本)等各類珍貴文物6000餘件(套)。其中漆木器約2300餘件,竹簡、木牘約3000餘枚,金屬文物包括金銀器、青銅器和鐵器等約500餘件,玉器包括寶石、瑪瑙、綠松石等約30餘件,陶瓷器包括漆皮陶等約100餘件,紡織品5件。

  墓藏10餘噸五銖錢相當於1000多萬元

  據介紹,墓葬槨室中的藏閤是經過周密設計的,最能表現墓主人身份和財富的北藏閤是藏閤中最中心、最隱秘的部位。

  「北藏閤成功提取了整套樂器,包括編鐘2套,編磬1套,完整的琴、瑟、排簫,以及近200件伎樂木俑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這些器物的排列方式、懸掛特點、與其他樂器的搭配組合都清晰可辨,顯示了西漢列侯用樂制度的基本組合。

  據悉,北藏閤錢庫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徐長青說,這些五銖錢讓考古人員成功獲得了漢代銅錢以1000文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的重要信息,首次以考古方式證明唐宋以來以1000文銅錢為一貫的校量方式最遲起源於西漢。

  另外,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在這裡還發現大型青銅蒸餾器、青銅火鍋及數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儲酒器。值得一提的是,青銅蒸餾器裡裝滿板慄、荸薺、菱角等植物果實,可能與釀造果酒有關,青銅火鍋內還殘留有板慄的果實遺存。此外,其內還發現了兩件青銅雁魚燈,這也是我國漢代考古中的文物珍品。

  文/記者李洪鵬溫如軍

  作者:李洪鵬溫如軍

相關焦點

  • 江西海昏侯墓出土10餘噸五銖錢 相當於1000多萬元
    古墓出土10餘噸銅錢圖/來源網絡法制晚報訊(記者李洪鵬溫如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目前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和道路系統及排水設施等),並出土了另外,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這些都形象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生活。而最為重要的是,該墓還出土了一件青銅豆,上面清晰地刻有「南昌」二字,這是關於「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貴實物資料。夫妻同塋異穴槨室設計嚴密南昌海昏侯墓什麼樣子?
  • 海昏侯墓出土萬餘件珍貴文物 出土10餘噸五銖錢
    圖為此次考古出土的文物,從左至右依次為:雁魚燈、車馬器當盧、「昌邑九年」漆器、編鐘。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人民網南昌11月4日電 (記者魏本貌)歷時近5年考古發掘,出土文物1萬餘件,墓主為2000多年前西漢海昏侯國的某一代海昏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首次公布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階段性考古成果。
  • 海昏侯墓已分離出10萬餘枚五銖錢並發現1枚「錯版」
    通過對提取的10萬餘枚五銖錢觀察,按造型初步可以劃分為穿上橫、穿下橫、穿上星、穿下星、決文、素麵六類。 劉佔昆 攝   中新網南昌1月9日電 (記者 劉佔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文物保護組組長管理9日透露,正在進行後期清理保護的海昏侯墓文物已分離出10萬餘枚五銖錢,並在其中發現1枚「錯版」五銖錢。
  • 【組圖】江西發現2000年前西漢古墓!光銅錢就挖出10餘噸,活馬陪葬...
    ▲近日在江西新建,考古人員發掘一座距今2000多年、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漢古墓!據了解現場還挖出10餘噸銅錢古幣…是10餘噸哦,更為驚嘆的是……▲據央視新聞消息,墓中出土一萬餘件珍貴文物,包括10餘噸西漢銅錢(200萬枚,相當於現在50公斤黃金)、編鐘、竹簡、伎樂俑…文物展現了西漢高等級貴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價值。
  • 江西海昏侯墓挖出10噸銅錢,出土失傳1800年古籍,將重新改寫歷史
    而這些史書的出現往往會引起考古界和史學界的轟動,因為這些史書的出現往往會改寫歷史,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在江西大墓中出土的一部古籍,它的出現將顛覆歷史記載。事情回到2011年3月份,當時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在江西南昌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的墎墩山上有座古墓被盜。
  • 海昏侯墓分離出10萬枚五銖錢 發現1枚「錯版」(圖)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文物保護組組長管理9日透露,正在進行後期清理保護的海昏侯墓文物已分離出10萬餘枚五銖錢,並在其中發現1枚「錯版」五銖錢。此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的北藏槨錢庫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因數量龐大、堆積成山,尤為引人關注。
  • 漢朝的五銖錢,換成人民幣到底值多少錢?
    漢代人民使用的錢是什麼樣的,大家跟著鏡頭來看一下呢,這些就是五銖錢了,我記得當時這個海昏侯出土的時候,有專家就跟我說了,這些五銖錢是成堆的,像小山一樣,密密麻麻的,所以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數錢,一枚一枚地數,那麼問題來了,那五銖錢一枚到底能購買什麼呢那個五銖錢現在折算的話是3.5克到4克之間,然後我們現在折算的跟五毛錢的那個硬幣差不多,那個我們其實大家都很熟知的,孔乙己當時說拿出幾文錢來買一碗酒喝
  • 考古挖到千年陵墓,出土10噸銅錢,還有一部失傳1800年古籍
    省文物考古所多名權威專家都提及,這歸功於東晉時期江西的一場地震,使墓穴早前就塌陷,地表水湧上來吞沒了墓穴。那時候大家不具有水中倒鬥的標準,才促使該墓得到避免。權威專家常說的地震,指的是公元年318年豫章郡發生地震,本次地震災害使原先的梟陽縣、海昏縣等豫章古縣吞沒到鄱陽湖中。
  • 距今2000多年的中國五銖錢,近日竟然在韓國出土?到底怎麼回事?
    出土銅戈上的五銖錢近日網上的一則新聞很吸引人眼球,那就是公元前118年漢武帝時代所鑄造的五銖錢竟然在韓國出土了,出土地點是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山一處王陵中,一共出土了3把銅戈,這3把銅戈還用了26枚中國古代五銖錢來裝飾,專家甚至還給這次出土的五銖錢評了一個
  • 2噸多未清理五銖錢 將成遺址公園展品(圖)
    海昏侯墓出土的五銖錢  本報南昌訊 信息日報記者趙婉露、實習生王蒙報導:10日,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傳來消息,目前,考古人員已完成對一號墓也就是主墓棺柩整體套箱工作,接下來將通過航調設施將棺柩轉移到卡車上,再運至實驗室。除主墓棺柩之外,主墓中的部分五銖錢和五號墓棺柩也將同步打包已送至實驗室。
  • 大量金餅、金頁,成噸的五銖錢,這個漢代大墓不簡單!
    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一座國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面目逐漸清晰,並出土各類文物近兩萬件。墓中隨葬有三百七十八件金器和十噸五銖錢以及諸多珍貴文物,還存有疑似皇室墓葬的「黃腸題湊」,令這位墓主人的身份頗具神秘色彩。
  • 江西瑞昌現六朝古墓葬 出土雞首壺鐎鬥五銖錢等珍貴文物[組圖]
    11月24日,從六朝墓葬中出土的鐎鬥等珍貴文物。23日,經過當地文保部門的搶救性發掘,一共從墓室出土雞首壺、鐎鬥、五銖錢等14件珍貴文物。發現的古墓頂部距離地面約2米,整個墓穴由青磚砌成,頂部為拱形,墓穴內積有泥土。經測量,墓室長約5.2米,寬約1.6米,高約1.5米,墓室底部也鋪有青磚。經初步考證,此墓的主人為六朝時期富裕人家,但是具體年份以及墓主的身份,還需進一步考證。經考證,該墓有被盜痕跡。
  • 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五銖錢
    圖為五銖錢。
  • 韓國古墓出土文物,被列為「國寶」,我國專家:我們挖出了10噸
    韓國千年古墓挖出古錢幣,屬於我國的「五銖錢」孔子是山東人,韓國學者指出山東在古代是韓國的領土,因此孔子毫無疑問是韓國人。歷史應該是具有真實性的,而不是編造的,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人看到他們不肯承認真實的歷史的嘴臉。
  • 200萬枚共計十多噸重的漢朝五銖錢呈現在眼前是怎樣的壯觀場面?
    出土的五銖錢;劉賀墓目前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堆積的錢幣;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了10餘噸約200萬枚五銖錢,因數量龐大、堆積成山,尤為引人關注。考古學家正在清理錢幣;劉賀墓集中放置五銖錢的位置稱錢庫,位於墓室內迴廊式藏槨的北端西側,緊鄰衣笥庫和糧庫。
  • 江西修水付給天價「烏木」發現者7萬餘元發掘費
    [提要]修水縣林業局副局長張林森稱,出土的東西包括這個礦山資源資源都是屬於國有,它本身這個樹就是在這個河道裡,河道,這個灘涂這個都是屬於國家所有的。[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  10月11日下午,本網從江西修水天價「烏木」發現者梁某和修水縣林業局處證實,當天修水林業局付給梁某7.5萬餘元,作為前期發掘古木的工程費用。修水林業局一張姓副局長表示,梁某的相關獎勵費用日後再談。
  • 海昏侯墓出土伎樂俑 看來主人喜歌舞 排場相當大
    無疑,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出土的伎樂俑,就能知道那時候的情景了。據此前新聞通報,海昏侯墓出土的偶車馬和儀仗木俑,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詮釋。也就是說,當時海昏侯去世後,將自己的「儀仗隊」帶入了墓葬內。11月12日,本報記者對話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海昏侯墓專家組組長信立祥,請其解讀墓內出土的俑。
  • 韓國出土幾枚中國錢幣,他們卻說是韓國錢幣,結果中國出土12噸
    我們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就是世界上的最強國,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要遠遠的超過其他國家,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出現了很多的朝代,每一個朝代也都有屬於自己的錢幣,當時很多的國家也都和我們中國有著往來,所以我們國家的錢幣也就流傳到了其他的一些小國,韓國曾經就出土了一些我們中國的錢幣
  • 周至出土10餘件漢代文物
    本報訊 (首席記者 李永利 實習生 劉婷婷 盧靜) 11月5日下午,周至縣樓觀鎮延生觀村一村民趙飛犁地時發現一座古墓,遂立即通知村主任並保護好現場,周至縣文管所考古人員趕到現場,成功發掘出漢代釉陶鍾、釉陶鼎、釉陶倉、陶灶、銅鏡以及五銖錢等文物10餘件,這對研究我國兩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前63年(元康三年三月),漢武帝下詔,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後遷至豫章國,(今江西南昌)至死。在五年的考古發掘中,墓地先後出土了一萬多件文物,包括數千張竹簡、木牘、漆笥和耳杯。10多噸近200萬枚五銖錢。馬蹄金,鑲嵌著瑪瑙、綠松石和寶石的青銅鏡,青銅火鍋,青銅雁魚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