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見習記者 何洪帥 通訊員 張琳琳
「《中小學生守則微學堂》中的微課就是我們的學習內容,這些微課都是用FOCUSKY、ESP等軟體製作的。通過看圖片、講故事、做遊戲等多種方式,生動、形象地給同學們講述這個模塊的內容。我們拍攝的視頻講述的都是學校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校的學生,很多圖片素材都是孩子們自己手繪的作品。」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六(6)班的杜澤道同學的現場演示和講解,使與會嘉賓對在線互動課程《中小學生守則微學堂》有了全面了解。
為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二七區隴西小學於2018年1月25日召開德育工作現場會。
在會上,該校執行校長陳朝豔圍繞「以《守則》為抓手,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進行專題匯報。課程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路徑,隴西小學對《中小學生守則》內容進行科學、深度解讀,研發了三級課程:校級課程、班級課程、個體課程,三級課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校級守則課程——升旗儀式微課程、班級守則課程——《守則立身》校本課程、個體守則課程——守則微學堂。
為使孩子能快樂、主動的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二七區隴西小學與河南大學專家團隊合作研發了在線互動課程《中小學生守則微學堂》。該課程既有針對九條《守則》內容創作錄製的38條微視頻,又有互動專區和在線檢測,是結合學生自身學習節奏開展的自主課程。
杜澤道同學說:「對於《中小學生守則微課堂》的學習,我們採取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每位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帳號登錄。孩子們在線觀看微課,在線答題,留言寫下學習感受,發表自己的作品都會有相應的積分,獲得不同等級的榮譽稱號。線下,我們的班主任針對《中小學生守則微課堂》設計了一系列的中隊會,圍繞這個主題學習微課,並通過表演、調查、討論、競賽等方式讓守則內容深入人心。」
為保障學生的安全,同時緩解學校門口的交通壓力,隴西小學本學期大膽試行「把路隊走回家」活動。對於在午託部休息的學生,學校允許各午託機構進校接學生,近10家午託機構在放學時到學校操場列隊,午託部的學生對應排在自己要去的午託機構,由託管機構把學生統一帶出校門。
隴西小學德育副主任宋芳告訴記者:「隴海高架修好之後,學校和馬路的距離比較近,在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人流擁擠,午託機構在校門口接孩子安全隱患較多。為了保障孩子安全,我們組織登記了學校附近大型午託部門的詳細信息,並在取得家長授權的情況下,允許午託部門在放學時間進入學校統一接孩子,這樣不但降低了孩子的出行風險,也對午託部門的行為規範有了約束。」
對放學回家的孩子,為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學校將學生以班級為基準,按照家的方向分成東西兩大隊,每大隊又分成三小隊。路途設不同站點每到一站由家長志願者護送回家。
隴西小學四(7)班劉恩含說:「我們在學校的號召下,各班開展專題中隊會,制定了「路隊走回家」的具體方案。方案裡凝聚了同學們的智慧結晶。我們總結了一個簡單的路隊法則:路隊好像公交車, 你到哪站哪站下,剩下我們繼續走,駛向我們終點站。同學們原來在校門口一解散就會到小賣部買零食、買文具,有的還在路上停留玩耍,現在我們排著隊一直走回家不解散,這種現象再沒有出現過。」
在德育評價的最核心部分是品德測評上,隴西小學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學段目標和學校德育工作目標為監測指標,把測試分為低年級和中高年級,主要測試品德認知範疇,並配合以兩種方式搜集數據,一種是紙筆測試,一種是網絡答題。
匯報結束後,來自省教育廳、省教研室、省教育學會、河南教育學院等與會專家對隴西小學德育工作的做法進行了高度讚揚,並對學校在落實德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惑。隴西小學校長張衛東表示:「我們將以規範、專業、實效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我校的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