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遊學江村」旅遊服務品牌發布

2020-10-03 直播蘇州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九月的開弦弓村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9月29日上午,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遊學江村」旅遊服務品牌發布儀式在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舉行。



活動現場,「江村調研基地」揭幕啟用,首批「遊學江村」講師團也獲頒聘書,未來將讓「中國•江村」品牌映射下的水鄉之美和文化之魂呈現給更多遊客和師生。




今年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為緬懷民盟先輩,踐行費老志在富民理念,向廣大師生提供完善的遊學服務,助力鄉村振興,主辦方聯合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編制了「遊學江村」實施方案,活動會上發布了「遊學江村」旅遊服務品牌。



據了解,發布遊學服務品牌,是豐富全域旅遊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吳江旅遊公共服務由以四級體系為主的硬體建設逐步導向以個性化品牌提煉的軟體建設升級。首條遊學線路主要包括開弦弓村、黃家溪村、宋錦文化園、蠶桑文化園、黎裡古鎮等五個點位。重點圍繞村落發展業態、蠶桑經濟形態、江南名鎮生態等主題進行社會研學。

相關焦點

  • 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蘇州吳江發布「遊學江村』旅遊服務品牌
    9月29日,「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遊學江村』旅遊服務品牌發布」 活動在蘇州吳江開弦弓村舉行。今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為緬懷民盟先輩,踐行費老志在富民理念,向廣大師生提供完善的遊學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蘇州吳江聯合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本次活動。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華西都市報2020-12-20 04:19:03.0當代書評   今年是費孝通(1910 年—2005年)先生誕辰 110 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有著悠久歷史與傳統的中國,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與其他20世紀的思想者一樣,他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為中國找尋現代之路。
  • 紀念「最後的士人」費孝通誕辰110周年 300餘萬字精選作品完整呈現...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今年是費孝通(1910—2005)先生誕辰110周年。作為中國民族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是20世紀中國極富思想洞見和人文情懷的著名學者,他一生致力於探尋的就是中國作為一種有悠久歷史與傳統的文明,它的社會特質及其現代轉型。
  • 費孝通:暮年漫談|「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系列
    原創 費孝通 三聯學術通訊2020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20世紀中國享有國際聲譽的卓越學者,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 紀要|【文研紀念09】燕京學派與中國社會學——紀念林耀華、瞿同祖、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
    2020年12月5日,由文研院、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聯合主辦的「北大文研紀念」第九期在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舉行,主題為「燕京學派與中國社會學——紀念林耀華、瞿同祖、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耶魯大學以及商務印書館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十餘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 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梅源 通訊員 李國祥)9月17日上午,江蘇省文旅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將於9月26日在蘇州高新區樹山村正式拉開帷幕,持續到10月底結束,發布會上還提前推出了50條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供遊客參考。
  • 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梅源 通訊員 李國祥)9月17日上午,江蘇省文旅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將於9月26日在蘇州高新區樹山村正式拉開帷幕,發布會上還提前推出了50條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榜上有名。
  • 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面世,它被譽為「文學版」《江村經濟》
    「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布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發布會上,費孝通中篇小說《繭》首次呈現在讀者面前。「費孝通作品精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作的作品12種三百餘萬字,包含了費孝通不同學術時期的代表作,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
  • 「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開幕...
    12月20日,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吸引眾多市民參觀。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雄才故裡,丹青鑄史。12月20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隆重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校長李勁堃,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出席開幕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宣布作品展開幕。
  • 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他一生都在探索「中國向何處去」
    △1997年10月,87歲的費孝通(左)回到家鄉江蘇吳江同裡鎮看望94歲的姐姐費達生。姐弟倆玩小時候的拍手遊戲。(張冠生 攝影)今天是中國社會學一代宗師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姬熔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叢兵,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國際數學大師、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嚴加安、王詩宬、席南華、周向宇、江松、方復全以及來自全國數學界、科教界的專家學者,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20多個兄弟院校相關負責人,華羅庚家鄉金壇區與金壇華羅庚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華羅庚的親屬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濰坊市美術館、於希寧藝術館、濰坊同志畫社和濰坊合興美術館共同承辦的「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 喜訊| 江門市六件優秀作品入選「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13日,「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複評工作會在肇慶美術館舉行。
  • 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19 日訊 (記者 孫小茹)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 紀念黎雄才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今天上午在肇慶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紀念華羅庚誕辰 110 周年
    2020 年 12 月 6 日,清華大學舉辦了華羅庚誕辰 110 周年紀念大會,王元院士由於身體不適未能出席,他親筆書寫了致辭,得到晨興數學中心田野教授贊同,作為聯合發言,由田野教授在紀念大會上宣讀,下面是致辭內容,刊登於《數理人文》(公眾號:math_hmat),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餘任天先生誕辰110周年!百餘件精品亮相諸暨博物館
    餘任天先生誕辰110周年! 他,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國畫創作研究室第一位專業畫家;他,是浙江現代美術史上詩書畫印兼擅的藝術大家;他,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創作了巨幅山水畫《富春江嚴陵瀨釣臺
  • 自將磨洗認前朝 | 紀念瞿同祖先生誕辰110周年
    他是瞿同祖先生。他的坎坷經歷,是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人生際遇的一面鏡子。今天是瞿同祖先生誕辰120周年,謹以《中國新聞周刊》在他去世時採寫的報導,作為紀念。瞿同祖與同門費孝通、林耀華、黃迪等皆生於狗年,四人被冰心戲稱為「吳門四犬」。1936年,瞿同祖碩士畢業,又因成績優異而獲得金鑰匙獎,其碩士論文《中國封建社會》翌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清華大學圖書館至今存有瞿同祖1937年的親筆贈書,上書「西南聯合大學惠存,著者敬贈。」該書由陶希聖和楊開道為之做推薦序,很快成為了國內若干大學的指定參考書。
  • 【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費孝通丨關於中國民族基因的研究
    編者按 關於中國民族基因的研究 ——《中國人類基因組》評審研討會上的發言 文丨費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