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打、準打、穩打、快打
——海軍在東海海域舉行大規模實兵實彈對抗演習側記
■記者 陳國全 劉亞迅特約記者代宗鋒
新型護衛艦發射防空飛彈。記者李三紅攝
軍旗漫捲處,東海起風雷。
8月1日,建軍節。在東海1.6萬餘平方公裡的廣袤海空域,在海陸空天電的五維立體空間,一艘艘戰艦遊弋,一艘艘潛艇蟄伏,一架架戰機臨空……海軍三大艦隊百餘艘艦艇、數十架戰機、岸防部隊以及部分雷達、觀通、電子對抗兵力齊聚東海,一場大規模實兵實彈對抗演習正在上演。
這一仗,是海軍連續第11年圍繞複雜電磁條件和水聲環境組織實兵實彈對抗演習。海軍參謀部訓練局領導介紹,此次演練突出複雜電磁環境條件下作戰體系運用、偵察預警、遠程精確打擊、綜合防空反導等課題研練,是海軍年度例行性訓練活動。
演習開始。紅方潛艇率先發起攻擊,潛伏大洋深處的潛艇對藍方艦艇實施致命一擊。與此同時,紅方數架戰機低空掠海飛行,數枚飛彈呼嘯而出,對藍方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頓時,波濤洶湧的大海上,狼煙突起。而在看不見的空間裡,電磁迷霧波詭雲譎,紅藍雙方從陸地到海上,從天上到水下,各顯身手,鬥智鬥勇。
緊接著,藍方迅速組織反擊,數枚飛彈直撲重要目標。紅方海上指揮所警報聲驟然響起,指揮員命令戰機進行截擊。4架戰機組成編隊,從雲端直衝而下,對「敵」來襲飛彈進行攔截。「發現目標!」「開始攻擊!」幾枚空對空飛彈吐著長長的火舌飛向來襲飛彈。
粉碎藍方反擊,紅方兵力對藍方海上編隊展開空潛艦立體突擊。在鄭州艦作戰指揮室,記者看到,信息化指揮平臺實時顯示各個方向的信息,尺寸螢屏可一覽波濤萬裡的海空戰場,與此同時,隨著鍵盤敲擊聲,一道道作戰指令迅速傳遞到各作戰單元。
「發射!」紅方飛機、水面艦艇和潛艇按照時間節點依次攻擊,各型飛彈同時臨空,藍方編隊遭受重創。
茫茫大海硝煙瀰漫,紅藍雙方數個兵力群在空中、水面、水下激烈交鋒。
某新型飛彈快艇被譽為「無影利劍」,演習中,紅方某飛彈快艇單艇連射4枚飛彈,一擊重創藍方艦艇。
岸艦飛彈部隊被稱作「海岸霹靂」,演習中,數個岸導突擊群依託一體化指揮平臺,與航空兵密切協同,對藍方艦艇、碼頭等多個目標進行有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