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去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打卡,一睹珠峰旗雲和日照金山,是不少遊客的畢生夢想。而讓旅遊產業成為定日縣的經濟增長極,則是歷批上海援藏幹部的共同夙願。
做足珠峰旅遊這篇大文章,6月23日,一場連線上海、西藏、雲南三地的視頻會議,正式啟動了《西藏日喀則五縣環珠峰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對於這份規劃,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幹部、定日縣委常務副書記李肖輝滿懷期待:「珠峰環線旅遊打造出來以後,一定能夠提升我們當地老百姓的收入。」
留住遊客,打造五縣環珠峰遊
「我們日喀則18個縣中,定日的發展主要靠旅遊。」日喀則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定日縣委書記頓珠說。身處世界第三極,定日有著舉世無雙的旅遊資源。作為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是定日縣的一張王牌,其西坡位於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設有珠峰大本營,還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海拔5100米的絨布寺,與珠峰直線距離僅20多公裡。
除了珠峰,定日縣還有洛子峰、馬卡魯峰和卓奧友峰3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不僅能看山,還能體驗真正的仙境。位於定日縣西南部的絨轄溝,海拔從2100米到7340米,溝谷落差超過5000米,景觀類型從亞熱帶到寒帶都有。目前絨轄溝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已基本具備對外開放的條件。另一條位於珠峰東坡的嘎瑪溝,同樣也是世界級的景觀。
坐擁旅遊資源的富礦,定日縣提出了全面打造珠穆朗瑪生態文化旅遊先行示範區的總體目標。但一直以來,定日縣能收穫的往往是珠峰的過路客。「『看珠峰、住拉孜』,幾乎是珠峰遊客的一個共識。」李肖輝說,遊客留給定日的時間往往只有一天。
如何把遊客停留在定日的時間,從1天拉長到3天,甚至更久?結合松江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經驗,上海第九批援藏定日小組把目光放在了全域旅遊上。旨在助力推動日喀則市以及定日縣全域旅遊發展的《西藏日喀則五縣環珠峰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就是重要抓手。
規劃將以定日縣為主,圍繞定日縣珠峰全域旅遊,輻射日喀則市亞東縣、拉孜縣、江孜縣、薩迦縣其他上海對口支援的4縣。項目將由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暨中國旅遊研究院昆明分院負責編制。「通過打造環珠峰遊這樣一個線路,進一步拓展珠峰之旅的內涵,延長當地旅遊產業的鏈條,目標就是要讓以往的『看珠峰、住拉孜』,變成『看珠峰、住絨轄』。」李肖輝說。
保護珠峰,開發與保護兩手抓
早在1988年,西藏自治區政府就建立珠峰自然保護區,面積33819平方公裡;1994年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2月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在上海市紀委常委、秘書長,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幹部領隊,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孟文海看來,日喀則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文旅產業是推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如何讓旅遊業成為定日的經濟增長極?同樣也是每一批松江援藏幹部思考的問題。早在第二批幹部援藏時就清醒地意識到,珠穆朗瑪峰位於定日境內,旅遊業應當成為當地的經濟增長點。此後的歷批定日援藏工作組,無一例外,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旅遊產業上。從道路到酒店,從水電設施到氧氣供應,從醫療保障到生態環境,都在援藏幹部們的行動中一步步完善起來。
滬藏滇三地聯手打造珠峰全域旅遊,就要融入上海經驗、松江全域旅遊創建經驗以及雲南經驗。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增加,原本生態就十分脆弱的珠峰,環境承載力正逼近極限。2019年1月,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對於珠峰的開發與保護,第九批上海援藏定日小組也早有了考慮。
「我們已經關注到當地生態環境脆弱,市政建設設施薄弱,公共服務力量缺失等方面的因素,也將加大對於絨轄溝等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幹部、定日縣住建局副局長張志華告訴記者,此前小組耗時兩周,與相關專家一起,完成了對絨轄鄉等地區在生活汙水處理和生態垃圾處置等方面的調研工作,「以確保在加大文旅資源開發的同時,做到符合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
文字:張晉洲 王穎斐
攝影、視頻:蔡斌
原標題:《滬藏滇三地攜手推進西藏日喀則五縣環珠峰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丨學「四史」踐「四力」邊疆藏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