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感高發季,不打針、不吃苦藥的中醫療法,家裡就能用!

2020-12-14 騰訊網

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兒童由於部分器官未發育完善以及體質較弱,是流感病毒性感冒的高發人群。

有研究顯示,6個月~3歲年齡組是流感高危人群,且易患重型流感,併發症的發生率較高 ;學齡前兒童流感發病率在38%以上,在校學生發生率也在25%~30%

中醫藥憑藉其獨特的優勢,通過辨證論治和整體治療,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可有效減輕患兒病情,且副作用小,適宜於小兒流感的治療。

中醫認為,小兒流感患者常因內熱積聚、外感寒邪出現高熱,以表寒裡熱為病機,外寒內熱,寒熱錯雜;臨床治療多採用解表清裡,寒熱並用的辦法,以外解表寒、內清鬱熱。

一般醫生會用麻黃、羌活、葛根解表;黃芩、生石膏、連翹、銀花清裡;咳嗽,咽喉不利者加入炒苦杏仁、桔梗宣通肺氣、止咳利咽;如果大便不下或幹或酸臭溏稀,內熱較重者,加入酒大黃或調胃承氣湯。

為了防止許多患兒對打針、喝中藥的抗拒心理,在臨床上還常用中成藥和中醫適宜技術進行治療,療效同樣顯著。

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疏風解毒膠囊等中成藥在治療小兒流感方面有著良好表現,能有效改善患兒流感症狀,縮短患兒痊癒時間。

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

操作:自小兒眉心推向前髮際邊緣,推100次,以推法為主。兩拇指自下而上的交替直推,稱開天門,又稱推攢竹。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咳喘、驚惕不安、嘔吐、近視等。

推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1)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約補200~400次。

(2)清肺經: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穴位推拿+艾灸

操作:先推拿風池、風府、肩井、風門、肺俞穴位,不會認穴位的就在頸枕後下緣到頸椎肩背這一塊用手法先疏通氣血,再用艾柱灸風池、風府、大椎、肺俞、風門至皮塊潮紅,患兒微微出汗,燒即可退去。

功效:對一般性流感發燒往往一兩次可愈。更為神奇的是,用這個方法治癒後,以後很難再感冒。

還有專家指出,小兒流感在中醫來講就是溫病,與受寒感冒發燒有一定的區別,他推薦了一些溫病常用的方劑。

烏梅白糖湯

烏梅1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日一劑。

主治病症:初期頭疼身痛,先惡寒,後發熱,發熱之後但熱不寒,甚至神志昏迷、精神怠倦。舌無苔,脈洪虛(輕按多,重按少)。

三豆飲

黃豆、綠豆、黑豆各一把,冰糖適量。

煎服法:慢火煮兩小時以上,隨熬隨服,取豆湯當開水喝,豆水不隔夜,隔夜變性。

主治溫病發燒,此發燒非受涼,非受熱,是無表證的發燒。與烏梅白糖湯相比,脈虛小,當用黃豆補其中氣。

專家指出,烏梅白糖湯和三豆飲適用於流感初期症狀,也可以作為預防用藥;當疾病加重,發高熱時,要及時前往醫院,根據情況辨證治療。

中藥治療小兒流感時的用藥方式不僅僅局限於口服和注射,噴霧治療、直腸給藥、鼻腔給藥和洗浴外搽也是常用方法,效果顯著。中醫藥在改善患兒流感症狀的同時,也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改善機體整體狀況,這也是中醫藥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治療小兒流感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流感高發季,這張中醫「良方」請收好
    流感高發季,這張中醫「良方」請收好 2020-12-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流感高發!先別急著打針輸液 這種方法很有用
    後悔不已的林女士說:「我是不忍心將他們隔離!」 張雪榮表示,最近幾天兒科流感患兒井噴,確診的甲流佔總就診人數的四分之一。今年流感以下呼吸道症狀重為特點,不少孩子發展成為肺炎,咳嗽、喘息、高燒不退,有很多篩查陰性的症狀也是流感樣,再複查就是陽性。 「得了流感沒有引起重視,以為就是感冒。」
  • 上海進入流感高發季兒科門診排長隊,專家:還沒到流感高峰期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上海步入流感高發季,各大醫療機構接診的人群也較上個月增幅明顯,不僅僅是流感人群,感冒發燒、咳嗽、肺炎患兒較上個月有明顯增多。12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多家醫療機構獲悉,較上個月相比,12月以來監測發現的流感病例數量明顯增多,但因流感引發的重症患者比例仍然很低。
  • 流感進入高發季 山東省衛健委點名這些中成藥
    11月18日,山東省衛健委印發《山東省2020年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預防方案》和《山東省2020年流行性感冒中醫診療方案》。       在國家衛健委之後,省級衛健委開始跟進發布流感預防、診療方案。
  • 銀胡感冒散:告別吃藥打針輸液,中醫外敷療法更溫和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每年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上每人每年2.5到3.3瓶的平均水準。因此,作為一項重要的醫改舉措,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地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輸液屬於靜脈給藥,特點是量大、起效快,但快≠好,也不等於最安全。
  • 蘇州進入流感高發季 市立醫院醫生教你對症下藥!
    中國江蘇網訊 冬春季節正是感冒和流感的高發季節,各大醫院的兒科和呼吸科,也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最近在網絡上流傳了一份很火的兒科用藥寶典。   雖然此圖看起來操作十分簡單,便於各位寶媽對症下藥,但對於小兒用藥寶典中,有關小兒外感疾病中成藥的使用,我們只能說,這個作者中醫功底不夠紮實!
  • 全國進入冬季流感高發期,一批藥企迎來市場新機遇!
    流感高發季到來 流感類疫苗和藥品需求大增 12月3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11月份我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流行性感冒發病人數為156205例,死亡5人。
  • 流感肆虐 防治不妨試試小兒咳喘靈口服液
    流感肆虐春季氣溫忽冷忽熱,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不少兒童「中招」流感,患者常會出現顯著發燒、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有些還伴有腹瀉和嘔吐。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容易變異。
  • 流感、諾如病毒高發季這些病毒要注意 送您一份預防指南
    預防流感 沈江江 繪秋冬季節,是流感的高發期,也是諾如病毒多發季節。近日,兒科門診來了不少患兒。不過,記者從揚大附院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流感患兒明顯減少,但家長和孩子仍需做好防護措施。探訪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家長很糾結記者在揚大附院兒科門診看到,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正在等候。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咳嗽三四天了,吃了藥也沒好轉,就來看一下,「擔心孩子變成肺炎,長期咳嗽可不好。」另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最近天氣很冷,但孩子每天都鬧著要出門玩,也不確定是普通感冒還是感染了流感。
  • 中國孩子在輸液,日本孩子在用中醫!
    有一點頭痛感冒都要急三火四的找醫生輸點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如今,人們已經把靜脈輸液當成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大病小病都選擇輸液。 這即便放在國外也是無法想像的!在美國,對兩歲以內的孩子原則上不使用抗感冒藥,對輸液的慎重程度甚至不亞於一臺小手術。
  • 流感進入高發期,防治流感千萬別掉進這八大誤區!
    流感進入高發期,防治流感千萬別掉進這八大誤區!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21日 09:5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每年冬春季都是流感高發期
  • 上海疾控:流感高發期已至,乙型流感時隔三年捲土重來
    上海疾控:流感高發期已至,乙型流感時隔三年捲土重來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2017-12-27 13:10 來源:澎湃新聞
  • 流感不治能自愈? 關於流感的這些傳言不能信
    這個冬天,似乎一直繞不開流感這個名詞。上周,浙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稱,目前,我省門診、急診流感接診病例高於過去5年同期水平,流感處於季節性高發的峰值,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也達往年高峰水平,在學校、託幼機構、養老院等重點場所發生流感暴發的風險較高。
  • 感冒久咳不愈看看中醫 有痰不宜養陰清肺
    市疾控中心通報,截至目前,本市流感病毒活動強度仍處於高發病水平,流感病毒高峰較往年有所後移,且以乙型Victoria系、甲型H1N1流感和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為主。由於流感傳染性較強,由流感病毒導致家庭和集體單位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仍將持續存在。
  • 秋冬流感高發季,這些防流感知識請收好!
    入秋後 流感高發季來了! 小小的一個噴嚏 竟是傳播感冒的途徑之一 怎麼預防流感? 得了流感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流感是由什麼引起的?
  • 中醫傳統療法 ▏不想打針、吃藥?小兒感冒咳嗽經絡推拿來幫你
    在外院就診後一直服用止咳平喘藥,5天後,咳嗽未見明顯減輕,甚至影響睡眠,家長異常著急。 家長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帶著小孩到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科方芳醫師處就診,方芳醫生判斷小章是因為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經氣運行不暢引起咳嗽,且四肢冷,此為陰陽經不相順接之徵。考慮到孩子年紀較小,用傳統針刺方法可能不能接受,於是決定採用小兒經絡推拿方法來治療。
  • 手把手教你小兒推拿,解決孩子積食不消化
    新春佳節,美味當前,孩子最容易出現積食,這時候,大多數家長會給孩子服用一些幫助消化的藥:比如山楂丸、保和丸、雞內金等,但畢竟是藥三分毒,如果有不用打針、不用吃藥的辦法,相信家長朋友們一定都想知道。
  • 專家開了3個藥有2個沒用?面對小兒流感,只有這個藥管用
    針對1歲半的小朋友甲流,開了奧司他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蒲地藍,一共開了3個藥,兩個藥就沒有用。 在開蒲地藍的時候,老編輯弱弱的說了一句:「這個藥就不要了吧。」 誰知人專家直接一句:「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要不要看病了?即使是加糖你也得給孩子喝上。」
  • 中藥穴位貼敷,讓孩子遠離打針、輸液
    敷貼療法又稱外敷法,是中醫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在有的人眼裡,不就敷敷貼貼,算不上高大上,但正是這種不夠高大上的小方法,在兒科疾病的治療中,卻有很好的作用。 中藥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所用的藥物研成細末,以醋、酒、蜂蜜、植物油等為基質調和,製成軟膏、丸劑或餅劑,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症,貼敷在穴位或患處.
  • 流感高發季,「神藥」奧司他韋到底神不神?
    根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12月13日公布的2019年第49周(截至12月8日)流感監測周報,我們能看到大部分省份已經進入今年的冬季流感流行季。其中,南方省份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係為主,北方省份則主要是甲型H3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