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天堂」香港面臨新挑戰 6月個人遊跌一成

2020-12-25 人民網

  香港商業街一角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梁7月5日表示,香港5月份個人遊下跌5個百分比;6月1日至28日則跌一成。從去年3月至今,香港零售業陷入了10年不遇的「跌跌不休」。業界認為,極端人士多次的擾客、趕客行為,給「購物天堂」的金字招牌蒙上了灰塵。

  趕客令香港元氣大傷

  蘇錦梁援引最新的數據表示,今年的整體訪港旅客下跌,6月1日至28日的整體旅客數目下跌1.9%,非內地旅客下跌6.2%,內地旅客則下跌0.5%,其中個人遊旅客下跌10%。蘇錦梁認為,遊客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周邊地區的競爭非常激烈」,今年首季內地旅客前往其他地方的增幅顯著,例如前往日本和泰國的增長分別達90%以上,前往越南的增長60%,前往韓國增加36%。

  香港《文匯報》6日的評論文章指出,近來發生的少數激進分子反內地遊客的事件,令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蒙汙,嚴重影響內地遊客來港的信心,不少遊客對香港遊卻步,轉而選擇其他國家和地區,令香港旅遊業的元氣大傷。

  從去年初開始,香港連續出現極端人士與內地遊客衝突事件。去年2月,上百極端人士發動「驅蝗」,當街侮辱騷擾內地遊客。3月開始,香港即零售市場一改已持續了10多年的好勢頭,業績逐月下跌。去年9月,香港街頭出現違法「佔中」,其後極端人士組成「鳩嗚團」,專門在商業區騷擾遊客。今年初,又出現以「反水客」為名的激進趕客行動。

  4月開始,深圳居民赴香港「一籤多行」改為「一周一行」,蘇錦梁表示,遊客數下降是否與此有關仍有待觀察,因為政策才實行了3個月,整個「一周一行」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看到整體影響。

  港府與業界多方提振旅遊

  「我們是慢慢步入寒冬」,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表示,奢侈品在過去兩至三年營業額都是慢慢下跌,現在內地自由行遊客又明顯減少,對零售業的影響恐怕是「災難性」的。

  因為內地經濟放緩,內地遊客的消費力也出現了下降。一家主打內地旅客的香港鐘錶行透露,6月內地客減少,生意額比去年同期差了兩三成。該鐘表公司高級經理楊景祥表示:「去年每天有50至60位顧客買表,今年只剩下20至30位客人。尤其內地的遊客,現在消費力較弱,去年買的表比較貴些,高檔一點,今年買的價格都有所下調。」

  香港特區政府、旅發局正在採取措施努力振興旅遊業,包括推出購物節,提供多種優惠以及準備舉辦更多大型活動,突出香港「盛事之都」的特色,爭取更多旅客來港遊玩、消費。香港的酒店、商場從今年開始也推出了更多的打折和優惠。

  《文匯報》文章表示,香港增加旅遊資源,提升與周邊城市的競爭力,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必須全力防止「趕客」現象重演,保持以禮待人,把香港「好客之道」重新發揚光大,不容少數激進分子的極端行為損害香港的整體利益。(閔 喆)

相關焦點

  • 10年內海南無法挑戰香港「購物天堂」地位
    價格:免稅優惠堪比香港  在價格方面,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免集團)副總經理、三亞免稅店董事長王軒日前稱,4月20日試行「離島免稅」後,內地居民在三亞免稅店購物,18種進口商品的零售價將與香港同類商品持平或略低,「知名品牌商品不會高於香港品牌專櫃價格。」
  • 內地赴港個人遊上月跌一成 日韓泰越漲逾三成
    原標題:內地赴港個人遊上月跌一成 日韓泰越漲逾三成   對此,旅發局主席林建嶽認為有4個因素,內地遊客「一籤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內地反腐打擊公款旅遊消費、周邊地區匯率降低而削弱香港競爭力,以及韓國的MERS疫情(韓國是香港旅遊業第三大市場)。   早在今年3月,就有媒體報導,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透露,今年春節期間,每日平均只有350個內地團,較去年每日500團跌30%。
  • 香港購物中心上半年業績曝光 最慘跌20億
    九龍倉中期業績面臨嚴峻挑戰據九龍倉集團最新發布的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2%至200.2億港元,經營利潤同比增8%至80.8億港元,集團核心盈利同比增14%至59.72億港元,股東應佔純利同比降3%至67.25億港元。其中,香港投資物業總收入增長7%至港幣64.47億元,而營業盈利則增長7%至港幣56.88億元。
  • 港媒:國慶首日內地旅行團跌愈三成,購物熱點冷清
    據香港大公網10月3日報導,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黃金周」首日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上升6%,其中內地旅客達18.84萬人次,較去年升3%。雖然旅客人數增多,但「旺丁不旺財」,多處購物熱點未見人潮,上水藥房生意更是下跌兩成。 此外,另據聯合早報消息,內地訪港旅行團只有150多團,較往年跌幅過三成。
  • 「個人遊」為魅力香港注活力
    資料圖:內地赴港「個人遊」拉動香港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6日訊(張春彥)「個人遊」政策實施六年來,內地已有近4000萬人次通過這種形式赴港旅遊,為香港旅遊業和相關產業所帶來的商機,已經大大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從國家旅遊局了解到的。     據了解,開放內地部分省(市)居民個人赴港澳地區旅遊(簡稱「個人遊」),是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在旅遊服務業方面的一項重要承諾。
  • 香港水貨與「購物天堂」
    香港一向被稱為「購物天堂」,但「天堂」的美譽和「水貨」息息相關,卻不是很多人了解的。水貨是走私貨嗎?為了維持貿易自由化和照顧消費者利益,香港特區政府立法使水貨合法化。水貨市場的興旺,也帶旺了整個香港市場,不同層次的遊客各得其所,香港遂成為各國旅遊者心目中的購物天堂。儘管如此,有關水貨的爭論,多年來沉沉浮浮,時斷時續。世界遊客蜂擁而至,使香港的水貨、行貨同時得利,但長期以來,代理商對水貨的市場份額卻耿耿於懷。在產品代理商的極力要求下,香港前立法局制定條例,將進口首次發行頭18個月的影音水貨產品列作刑事罪。
  • [直通香港]香港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
    進入[直通香港]>>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6月8日播出):點擊看視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曾蔭權    2003年7月28日,內地居民香港
  • 奢侈品獨木難支 購物天堂香港」如何再旺?
    據相關網絡調查,自開放內地遊客赴港澳自由行以來,香港連續多年成為內地遊客出境遊的首選目的地。香港是自由港,加上人民幣對港幣的匯率因素,在內地遊客眼裡,香港是聞名遐邇的「購物天堂」、「血拼聖地」。顯然,旅遊給香港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氣,還有財氣,首先帶旺的是零售業。  然而,據香港特區政府2月發布的數據,香港2014年零售業總銷售額為4933億港元,比前年下滑0.2%。
  • 香港奢侈品獨木難支 購物天堂如何再旺?
    據相關網絡調查,自開放內地遊客赴港澳自由行以來,香港連續多年成為內地遊客出境遊的首選目的地。香港是自由港,加上人民幣對港幣的匯率因素,在內地遊客眼裡,香港是聞名遐邇的「購物天堂」、「血拼聖地」。顯然,旅遊給香港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氣,還有財氣,首先帶旺的是零售業。  然而,據香港特區政府2月發布的數據,香港2014年零售業總銷售額為4933億港元,比前年下滑0.2%。
  • 新加坡購物天堂魅力不再 中國遊客下滑近三成
    新加坡購物天堂魅力不再 中國遊客下滑近三成  王玉鳳  談起在新加坡熱賣會時的購物經歷,中國遊客朱亮(音)後悔不已。「我們再也不會特意來這買東西了。」  35歲的商人朱亮來自中國杭州。最近到新加坡旅遊時趕上了該國7月夏季銷售旺季的最後幾天,他為太太買了一個羅意威(Loewe)包。但他事後發現買貴了,價格比中國香港高了不少。  新加坡商品漲價的背後是新元不斷升值、勞動力成本急劇攀升以及中國遊客在香港不會遭遇的消費稅。新加坡零售商協會表示,中國遊客數量的銳減導致新加坡今年購物季的銷售額下滑比例高達4個百分點。
  • 餅乾店每日千人排隊,香港成出境消費新熱點
    受薩德事件影響,赴韓遊跌至冰點。但這並不能阻擋國人買買買的步伐,很多國人在赴韓受阻之後,紛紛轉戰香港。有數據顯示,香港、泰國首次取代日韓,成為出境遊「無現金」消費新熱點 。僅今年五一,香港「無現金」交易筆數就漲了7倍。圖為香港尖沙咀一購物中心裡,人山人海。
  • 香港:商鋪尋租隨處可見 購物天堂「冷風」頻吹
    新華社香港8月29日電(記者蘇萬明、陳昊佺)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等素以購物勝地聞名,曾頻現眾多商家搶租商鋪的火爆景象。然而,近日來,記者走訪這些商圈發現,窗玻璃上貼著「旺鋪招租」「xx(中介)旺鋪」的商鋪比比皆是。鋪內空空如也,路上人流稀疏。
  • 6月以來 香港旅遊團接待量下跌超七成
    8月18日,國泰航空回應稱,儘管暫時無法證實此事是否與國泰員工有關,但公司對此高度重視,正對此事展開調查。值得注意的是,從7月17日開始,國泰航空股價開始「跌跌不休」,截至8月13日暴跌28%,市值蒸發上百億港元。近兩個多月來,香港暴力示威、衝突事件愈演愈烈,已對其民生、經濟造成不小的影響。
  • 香港國際機場6月客運量跌逾九成九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國際機場6月客運量跌逾九成九中新社香港7月17日電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17日公布,今年6月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同比減少99.1%至5.9萬人次,飛機起降量同比跌71.8%至9945架次。
  • 香港,您的購物天堂!
    香港是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總是叫人眼花練亂,琳琅滿目甚至炫目的店面與櫥窗,對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誘惑力,而被勾起的購物慾望,更是斬不斷理還亂。所以,有道是,香港的店鋪加起來,比維多利亞灣的魚還多;所以,到香港,就一定要盡情地購物,直到掏空了腰包為止;所以,香港之行,旅遊的要素被大打了折扣,甚至完全簡化成了購物遊。而對於女人,尤是。香港購物最方便集中的商業區有位於港島的中環和銅鑼灣以及位於九龍的尖沙嘴。眾多的「有識之士」,到香港來淘的,無外化妝品與名牌貨。
  • 海南將替代香港新加坡,成為國際頂級購物天堂
    接下來還會進一步增加免稅品種類來海南可以邊旅遊邊購物不要太爽哦!海南未來的確具備挑戰香港、新加坡成為國際型購物中心的可能,而挑戰金融和貿易中心,則短期內仍然比較困難。我們先看香港、新加坡為什麼會形成購物中心,其實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零關稅。但香港的免稅,有一個隱藏的條件,就是內地居民去香港購物,免稅額度其實只有5000塊錢。雖然這個政策執行的時候,的確有些彈性空間。
  • 十一黃金周香港旅遊業黯然失色,曾經的購物天堂輸給海南免稅店
    以前遊客掃貨最多的香港藥妝店,現在也已倒閉了6成。據了解,從今年2月份開始,香港一直屬於"封閉"狀態,導致香港的遊客暴跌92.2%,如今香港已經逐漸對遊客敞開回報,可奇怪的是:遊客好像沒有回來的意願!這對香港的打擊是深遠而持久的,據了解,香港零售業已經連續19個月下跌了,而今年十一小長假,香港零售業預估跌幅將達到10%~20%。
  • 香港奢侈品購物天堂星光不再,又一大牌旗艦店撤離海港城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3月31日公布的2月香港零售業銷貨數據,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跌幅最大,錄得同比下跌58.6%。同時,服裝品類整體跌幅達49.9%,而藥物及化妝品、百貨公司貨品等多個類別的跌幅均超過40%。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2月份整體跌幅破歷史紀錄,臨時估計同比下跌44%至227億港元。
  • 打造「購物天堂」 澳門在路上
    小城正舉全社會之力,為每年30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七成以上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提供更多購物選擇。博彩收入經歷了自2014年6月開始的持續26個月下滑,雖然現在已經恢復正增長,但作為香港上市公司的各家博彩企業都在為轉型而布局,著力發展旗下大型度假村級別的酒店、餐廳、大型購物中心和合家歡休閒服務,如電影院、劇場、百老匯式歌舞表演、兒童樂園及水上世界等。每逢寒暑假,隨處可見以家庭為單位的遊客群體,澳門已經是一個合家歡的旅遊目的地。
  • 香港大單位樓價連跌5個月 賭王三太豪宅減租一成
    香港大單位樓價連跌5個月 賭王三太豪宅減租一成     由賭王三太陳婉珍持有的石澳山仔路4號,已重建成4幢洋房,全可享海景(上),但放租超過一年,仍有兩夥未租出,故本月初相繼減價放租,其中3號屋減幅更超過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