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抗疫圖鑑》,全景記錄抗疫震撼感人瞬間

2020-12-2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人民日報: 《中國抗疫圖鑑》,全景記錄抗疫震撼感人瞬間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勇敢逆行,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報導疫情動態,傳播防控知識,講述感人故事。

從紀錄片《生死金銀潭》,到微視頻《非常日曆》;從戰「疫」日記Vlog,到新聞發布會5G直播……各家媒體創新方式,製作了短視頻、Vlog、H5、長圖等新媒體作品,不乏爆款之作和刷屏之效,可謂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面向委員單位發起徵集活動,並在中國記協網製作推出多媒體專題《踐行「四力」 創新深融——戰「疫」新媒體精品案例展示》。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聯合「人民號」平臺號主「我是K董」策劃、製作、發布長卷漫畫《中國抗疫圖鑑》及動態視頻版,全景記錄迎戰疫情以來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一幕幕震撼和感人瞬間,深度刻畫中國人民共同抗疫的堅強決心和有力行動,在網際網路上形成刷屏效應,在全社會引起廣泛積極反響。

創意新穎:選用罕見長卷式構圖

新冠疫情暴發後,各網絡媒體新媒體都積極採用海報、條漫等形式展現抗疫歷程。《中國抗疫圖鑑》主創團隊從1月底就開始在微博上向網友廣泛徵集戰「疫」英雄人物及其感人事跡,梳理疫情發展情況和震撼瞬間。剛開始計劃繪製一些英雄事跡的場景片段,但在整理資料和討論創意的過程中,主創團隊達成共識:普通條漫的形式根本無法表現這場浩浩蕩蕩舉全國之力的戰「疫」壯舉。經過反覆考慮,主創團隊最終決定選用中國傳統長卷式的構圖,打破空間的概念,按照疫情的發展時間線,選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與事件、場景,有機融合到長卷裡。這種新穎的形式在過去的新媒體漫畫中是較為少見的,同時,製作難度也是其他漫畫形式的數倍,但其所能帶來的視覺衝擊力,也會比常見的網絡漫畫形式要強得多。

創作極致:參考8000餘張新聞圖片

創意確定後,主創團隊以追求極致的精神開始艱辛的創作過程。為保證《中國抗疫圖鑑》對戰「疫」過程的全景式展現,首先在前期開展了大量的資料收集、篩選、比對等工作,先後整理了100多例典型人物故事和超過8000張新聞圖片,最後通過反覆篩選,選定了最終呈現在長卷上的人物故事和場景。其中既有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全國各地物資和人員八方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醫護人員生死線上與死神搶人、全國人民宅在家裡共同抗疫的宏大敘事,更有鍾南山院士逆行武漢、一線護士隔著玻璃與男友親吻、小患者和護士相互鞠躬等經典動人瞬間。長卷的結尾,是一個小女孩坐在武漢的櫻花樹下,悠閒地吹著泡泡,畫面滿是春的希望,展現了在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抗疫取得的重大成果。

團隊篩選素材的過程非常艱難,首先要考慮人物或事件是否具有代表性,其次要考慮這些人物的外形、動作、表情放在畫面中有沒有美感。有時候為了畫好一個局部,主創人員要參考幾百張圖片。

進入繪製階段後,主創團隊連續作戰近三周,力爭將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畫出神韻,把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共同情感都傾注到長卷中。人物刻畫的技法,主創人員結合了西方寫實繪畫手法,讓人物的姿態和神情更加鮮活,更具情感穿透力。

震撼人心:全網熱議掀起刷屏熱潮

2020年3月28日,《中國抗疫圖鑑》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首發,引發刷屏效應,獲得網友熱傳,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閱讀量797.4萬,點讚26.5萬;「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帳號發布後閱讀量1730萬,轉發量超1.7萬,點讚近5萬,並得到「共青團中央」、「中國新聞網」、「科普中國」等2000多家媒體轉載。網友紛紛點讚,表示「看哭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抗疫史!」,「每一幕都是壯舉,每一筆都是敬意!」還有網友建議將其出版成繪本給孩子們看,「讓他們知道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不平凡,讓他們知道,面對災難,只要萬眾一心就沒有越不過的難關,讓他們知道中華兒女是多麼可親可敬,讓他們知道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是多麼幸福!」4月15日,人民日報微信、微博發布完整版及視頻版的《中國抗疫圖鑑》。八分多鐘的視頻版在動畫特效和背景音樂的烘託下,情感表達更加到位,在人民日報微博引起無數網友轉發留言,哀悼逝者、致敬英雄。網友留言說:「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太多感人的瞬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得淋漓盡致,讓歷史銘記2020年春節。望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山河無恙!」「這是一段充滿英雄事跡的記錄,這是一段充滿煎熬的回憶,在這期間,我們展現了中國速度,我們壯大了中國力量,在這個平凡的日子裡,感恩有人用心良苦再做圖鑑讓我們再次記起這一偉大的歷程。加油,中國,未來可期。」

掃碼觀看《中國抗疫圖鑑》

掃碼觀看《中國抗疫圖鑑》視頻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

相關焦點

  • 全網閱讀過億,《中國抗疫圖鑑》刷屏,公眾號如何實現內容聯動升級?
    01一幅《中國抗疫圖鑑》的內容聯動潮「漂亮啊,就像拍照一樣真實」「太牛了,無以復加,致敬繪畫者」……3 月 28 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幅 1098 釐米名為《中國抗疫圖鑑》的長圖,長圖推出沒多久便開始刷屏,留言區一片好評。
  • 10米漫畫長卷《中國抗疫圖鑑》原來是這樣畫出來的
    這幾天,你被《中國抗疫圖鑑》刷屏了麼?這幅1098釐米的漫畫長卷,放在手機上看,真的要刷好久呢,但還是讓大家看到了心裡去。4月4日全國哀悼日當天,主創團隊又趕製了視頻版《中國抗疫圖鑑》。這支8分19秒鐘的視頻很快在全網刷屏,無數網友在下面留言,哀悼逝者、致敬英雄。
  • 日本中部僑團聯手拍攝抗疫紀錄片 留下感人瞬間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8月14日電據日本《中文導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在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館的指導支持下,由名古屋華助中心、張濱二胡演奏團、水蓮舞蹈藝術學校、關西華文時報聯手中部日本六縣三十多個僑團,共同拍攝的紀錄片《風月同天·攜手抗疫》近日完成。
  • 26件作品再現抗疫感人瞬間!2020康有為文化節之抗疫畫展舉行
    陳澈說,他走進展廳的第一感受便是感覺到很震撼,而嘉賓們也在一旁相互交流學習,說明大家相互交流的氛圍也很好。不僅如此,畫展反映出廣佛兩地藝術家的創作水平,展現廣佛兩地藝術界在抗疫期間的成果的同時,再現了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勠力同心的抗疫場景,傳遞了抗疫精神和社會正能量,很有積極的意義。
  • 分享|這些優秀的品牌「抗疫」文案,震撼又感人!
    一場疫情,讓各行各業受到影響,眾多企業紛紛加入抗疫行動,打響抗疫防護戰,有「改行」生產口罩的、也有推出貼心服務的。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抗疫期間也誕生了不少震撼又感人的海報。當然也有一些品牌創造出了感人又創意十足的海報:肯德基在疫情期間肯德基宅急送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與消費者共同對抗疫情,降低傳播風險。
  • 感受偉大「抗疫精神」!上海市政協組織委員參觀抗疫主題展
    在中華藝術宮,委員們參觀了一系列圍繞上海市抗擊新冠疫情創作的攝影、繪畫作品,通過講解介紹了解作品背景,感受偉大「抗疫精神」。委員們了解到,主展分成5個部分,其中「臨危出徵」「鏖戰江漢」「堅強後盾」主題突出時間主線,展示抗疫的各個過程;「守望相助」「人間真情」主題強調空間概念,展現抗疫的各種場景。附展「難忘瞬間」主題則用攝影作品定格抗疫中的感人畫面。
  • 南京援鄂戰疫紀念畫冊《人民健康衛士》首發,致敬抗疫英雄
    無論是出徵湖北,還是守護在南京的抗疫一線,白衣戰士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用生命與仁愛堅守從醫初心。為了讓人們銘記這一偉大戰疫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更是向每一位抗疫英雄致敬,在南京市衛健委的指導和南京各大醫院的支持下,南京醫院協會統籌策劃和精心編輯了這本援鄂戰疫醫務工作者紀念畫冊,以此暢抒抗疫之豪情,盛讚英雄之壯舉。
  •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中韓合作抗疫展
    來源:人民日報圖集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韓合作抗疫展」近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這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首場線下活動。展覽現場,「中韓攜手抗擊疫情圖片回顧」「中韓及世界各國攜手抗疫視頻放映」等板塊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了中韓兩國政府及社會各界互幫互助、同舟共濟的友好情誼。牆上懸掛著中韓各界互相援助物資的捐贈牌,大屏幕循環播放著中韓民眾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 記中國作協赴武漢抗疫一線作家小分隊
    以文學記錄抗疫歷程 凝聚溫暖與力量記中國作協赴武漢抗疫一線作家小分隊文坤鬥、曾散、李朝全、李春雷、紀紅建、李修文(從左至右)在作家小分隊入住的快捷酒店前合影2020年伊始,在湖北疫情最嚴峻的日子裡,中國作協派出了一支由5位報告文學作家組成的赴武漢抗疫一線採訪創作小分隊,李朝全、李春雷、紀紅建、曾散、普玄正是其中的成員。
  • 日本導演記錄南京抗疫生活:願世界看到中國的抗疫努力
    這是繼一個月前播發的《南京抗疫現場》第一部後該系列紀錄片再次登上雅虎頭條版塊,日本NHK電視臺、朝日電視臺等媒體再次紛紛轉播。 「希望國際媒體、其他國家民眾能用客觀的視角看到中國為防止疫情擴散所做的努力,客觀看待中國,這是我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最大的心願。」 導演竹內亮通過微信視頻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感人故事進車廂,青島公交215路線「抗疫主題宣傳車」上線
    原來,這是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開出的「抗疫精神」主題宣傳車,它用宣傳畫的形式將一個個戰「疫」故事和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呈現在公交車廂內,供乘客閱讀觀看。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看到,215路線的「抗疫精神」主題宣傳車由3幅宣傳畫、9個戰「疫」故事組成,包括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令人動容的堅定目光、李蘭娟院士奔波在疫情一線、青島市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聞令出徵、年輕的白衣天使勞累就地休息、8歲的小患者治癒出院後與醫護人員互相鞠躬致意以及公交職工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一幅幅畫面、一個個感人故事直抵乘客心靈。
  • 「不屈的人類」抗疫主題微視頻徵集活動優秀作品揭曉
    國際在線消息:12月31日,「不屈的人類」抗疫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活動優秀作品出爐。由來自中國、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奈及利亞、俄羅斯的中外專家組成的評委會,經過投票,最終從40件入圍作品中評選出10件優秀作品。
  • 致敬英雄 瀘州67歲民間藝人用巧手剪出一串「抗疫」故事
    「神形兼備,栩栩如生」「真是高手」......3月30日,瀘州市江陽區茜草街道67歲的民間藝人唐建國將「抗疫」剪紙作品發到朋友圈,引來好友們的一致點讚。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幅幅剪紙作品散發出無形力量。疫情期間,唐建國用手中的剪刀和精湛的剪紙技藝,記錄下抗疫期間的一幕幕感人瞬間。
  •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入選抗疫紀實展 天津博物館收為館藏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專欄系列報導作為抗疫實物展品入選展覽。「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戰地日記》冊頁籤名題字。天津博物館頒發收藏證書,將《戰地日記》全冊作為抗疫見證物收為館藏。&nbsp&nbsp&nbsp&nbsp本報《戰地日記》專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報導的重點策劃。
  • 人民日報談全球抗疫:團結就是力量
    峰會由中國和非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倡議舉行,非盟峰會主席團成員國、非洲重要次區域組織輪值主席國等非洲國家領導人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應邀出席,聯合國秘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作為特邀嘉賓與會。各方廣泛積極參與,充分說明支持團結抗疫的意願,充分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非洲防控疫情、應對疫情衝擊的重視和支持。
  • 13地市全覆蓋 完美呈現江蘇抗疫全景圖!
    繼首場報告會在南京成功舉辦後,12月4日到7日,報告會走進各設區市,一日三城,實現13地市全覆蓋,完美呈現江蘇抗疫全景圖
  • 西安交大一附院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主題展覽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陝西...
    央廣網西安9月29日消息 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陝西省圖書館共同舉辦的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主題展覽暨先進事跡報告會9月29日在陝西省圖書館舉行。陝西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周雲嶽,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西安交大一附院黨委書記馬辛格等參加活動。
  • 戰疫電影《中國醫生》殺青,禮讚抗疫英雄彰顯中國奇蹟
    電影《中國醫生》根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同時兼顧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兄弟單位,以武漢醫護人員、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
  • 抗疫紀實片《戰疫》播出 獲觀眾廣泛好評
    4月4日19:45,全國省級衛視第一部全方位展現抗疫工作的紀實片《戰疫》登錄湖南衛視,實時收視率穩居省級衛視第一;同時,其在湖南衛視旗下各平臺矩陣、芒果雲及芒果TV的推送,總點擊率迅速突破1600萬,形成「臺網合一」的良好播出效果。
  • ...幅漫畫記錄方艙生活! 「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入藏武漢市檔案館
    楚天都市報11月16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劉英 實習生孫曉紅)在方艙醫院接受治療的日子裡,80後女插畫師手繪漫畫記錄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感人場景。近日,被網友親切稱呼為「方艙小姐姐」的黎婧將其創作的漫畫手稿和《2020武漢日記: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捐贈給了武漢市檔案館。